文/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 孫紅靜 高菲菲 楊菊杰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大學生溝通協作和生活學習的方式越來越依賴各種社交媒體。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造思政教育新體系,筑牢思政育人陣地。微信公眾號平臺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媒體平臺,為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這個平臺上,高??梢酝ㄟ^公眾號發(fā)布政治理論、時政新聞、校園文化、教育教學等內容,也可以通過公眾號與學生進行互動,傳達正確的思想導向,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將通過對微信公眾號平臺在高校網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為高校網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微信公眾號平臺的概念。微信公眾號是指在微信平臺上注冊并認證后,可供個人、企業(yè)、組織等用戶使用的一種媒體賬號,通過該賬號可以發(fā)布多種形式的內容,如文章、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并與用戶進行互動。微信公眾號平臺則是對微信公眾號進行管理和運營的服務平臺,該平臺可以為企業(yè)、組織、個人等提供一個信息發(fā)布和傳播的渠道。
(二)微信公眾號平臺的特征。1.平臺性。微信公眾號平臺具有開放、共享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平臺自由地發(fā)布、傳播和獲取信息。例如,在平臺上發(fā)布、編輯和刪除文章,管理圖片、視頻、音頻等多種素材的內容。2.社交性。微信公眾號平臺具有強大的社交屬性,管理員發(fā)布和管理文章、圖片、視頻等內容,用戶可以獲取這些信息,雙方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互動,從而形成一個社交網絡。3.多媒體性。微信公眾號平臺支持圖文、音頻、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信息發(fā)布和傳播,豐富了信息的呈現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對公眾號進行全面管理和運營,實現品牌營銷、用戶服務等多種目的。4.便捷性。微信公眾號平臺具有簡單易用、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進行訪問的優(yōu)勢,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管理公眾號的粉絲和用戶,包括自定義菜單、關注和取消關注等操作,也可以查看用戶數據和分析報告,如訂閱量、閱讀量、轉發(fā)量等數據,了解用戶使用情況,幫助公眾號提升運營效果。
(一)提升網絡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人們獲取信息的傳統(tǒng)方式主要是聽和看,而現在年輕人的信息獲取方式逐漸從傳統(tǒng)方式向社交媒體平臺進行轉移,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網絡思政教育,對于年輕人而言更具吸引力。微信公眾號平臺具備互聯網的優(yōu)勢,可以快速傳遞思政教育信息,從而提高信息的傳播效率,擴大信息覆蓋面。同時,利用公眾號后臺數據分析用戶需求和關注點,據此定期更新、推送思政教育相關內容,可以更好地實現思政教育的時效性和針對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政教育。
(二)增強網絡思政教育的互動性。微信公眾號平臺具有強大的社交屬性。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通過發(fā)表評論、點贊等方式,實現與教師等教育工作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而微信公眾號管理者也能通過該平臺及時回復學生的疑問,積極反饋,加強互動,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網絡思政教育的積極性。
(三)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思政素養(yǎng)。新時代高校思政建設要求教育能夠積極應對信息化社會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對良莠不齊的網絡信息進行篩選、加工和處理的能力,引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和思政素養(yǎng)。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思政教育,有針對性地推送相關思政信息,可以有效吸引學生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意識和思想道德品質,從而提高其思政素養(yǎng)。
(一)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現狀。當前高校的微信公眾號主要是校黨委負責運營管理的官微,也有部分高校二級學院開設了微信公眾號,一些輔導員也開設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并在高校范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為了讓高校微信公眾號平臺切實成為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2021 年5 月中央宣傳部等部署重點建設200 個高校思政類公眾號。從2022 年3 月17 日教育部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可以了解到,這200 個優(yōu)質思政類公眾號擁有粉絲數量已超過六千萬人,閱讀量超過8.6 億次。適應信息化發(fā)展需要,為網絡思政教育賦能,高校需要根據自身發(fā)展定位,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有效發(fā)揮其思政育人作用[1]。
(二)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網絡思政教育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微信公眾號平臺已成為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但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內容單一化。當前,很多高校雖然開始采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網絡思政教育,但內容過于單一,主要還是一些官方通知、學校介紹、招生信息,以及其他與師生相關的信息等,缺乏多樣性和針對性,不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這使得學生很難保持持續(xù)關注和學習。部分學校的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的內容過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思政教育內容呈現出淺嘗輒止的特點,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且這些思政教育內容推送沒有固定的頻率,顯得若有若無,不利于其持久穩(wěn)定發(fā)展。2.互動不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思政工作者需要常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知曉學生的困難疑惑,并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答疑解惑。但是,很多高校在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僅僅是單向傳遞信息、發(fā)布通知,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反饋,這使得學生有困難無處訴說、有建議無處可提。即使有部分學生通過留言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也很少被重視,影響了學生的體驗,使其難以參與到思政教育過程中,導致高校不能及時糾正錯誤、改進教學,進而影響了網絡思政教育功能的實現。3.缺乏有效管理。很多高校的微信公眾號只是為了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需要,僅僅發(fā)揮了其基本應用功能,管理仍然不夠規(guī)范,沒有建立相應的制度,導致管理混亂,人員工作效率低,很多推文內容沒有與時俱進,缺乏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的更新和推廣。另外,部分高校沒有為微信公眾號平臺的管理配置專門的人員,很多工作人員都是身兼數職、精力有限,不能全身心投入公眾號的管理運營中,推文內容質量得不到保障,還容易存在信息雷同、缺乏原創(chuàng)性等問題,不能很好地起到思政育人作用。
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網絡思政教育有其獨特優(yōu)勢,目前,高校還未充分發(fā)揮其網絡思政育人功能,大學生也不習慣使用微信公眾號進行相關學習。高??梢酝ㄟ^豐富推文內容、加強互動交流、規(guī)范平臺管理等策略,更有效地開展高校網絡思政教育。
(一)豐富推文內容。雖然互聯網時代人們關注信息的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但是對信息內容的高品質要求沒有變,這就要求高校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發(fā)布的推文內容和形式要注重創(chuàng)新和質量。第一,豐富推文內容的種類。高校微信公眾號推文大多是開學通知、招生通告、校企合作、師生榮譽等方面的內容。除此之外,高??梢栽谖⑿殴娞柹习l(fā)布更加多樣化的內容,包括政治理論、時政新聞、校園文化、教育教學等,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高校還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實現個性化推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以及后臺數據的反饋,針對性地推送不同的內容,再配以醒目的標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第二,優(yōu)化推文內容的呈現形式。高??梢栽O計有吸引力的思政教育公眾號內容形式,以故事、漫畫、圖文結合、插入短視頻等形式來呈現所要推送的內容,讓推文內容兼具生動性和深度性,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反思,達到網絡思政教育目的。除此之外,每一個推文的封面設計一定要有鮮明的特色,要能立刻吸引學生的目光。高校相關人員在運營微信公眾號時,還要制定合理的思政教育公眾號推送計劃,以保證內容的穩(wěn)定性和連續(xù)性,同時,加強與其他媒體的聯動,提高宣傳力度和影響力。第三,注重推文內容的創(chuàng)新。推文種類再豐富、推文內容的呈現形式再優(yōu)化,如果推文內容枯燥乏味甚至質量堪憂,也是無法長久吸引學生的,更不可能成功擁有大量粉絲[2]。思政類的推文可以在符合規(guī)定的前提下引入其他思政平臺上的優(yōu)秀文章,還可以采用本校的原創(chuàng)作品,或者刊登其他師生的稿件,使思政教育更接地氣。另外,高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要有品牌意識,可以打造思政類的品牌欄目,如講述身邊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傳播思政育人的精神。
(二)加強互動交流。高??梢酝ㄟ^微信公眾號與學生進行互動,正確引導學生思想導向,及時解答學生疑問,并通過關注學生的需求和反饋,不斷改進思政教育公眾號的內容和服務,調整教學方向,提高學生的滿意度和認同感,滿足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需求。第一,微信公眾號平臺要構建便捷功能,提高學生網絡思政教育的參與度。微信公眾號平臺為運營者提供了很多功能,包括素材和用戶管理、群發(fā)消息、發(fā)布內容、后臺數據設置等,高校應充分發(fā)揮其平臺功能,建立相應的便捷模塊,包括在線討論、在線問答、發(fā)布問卷調查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政教育的深度探討和交流,有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通過討論或后臺留言的形式進行反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思考水平。此外,還可以設置關鍵詞搜索,學生通過輸入關鍵詞就可以快速查到所需內容或問題的答案,如在讀證明、成績單、學分績點、團活動等,提高學生對微信公眾號的使用頻率,從而發(fā)揮網絡思政育人實效。第二,以微信公眾號平臺為依托,注重線上線下結合,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微信公眾號平臺為高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高校應充分利用該渠道,始終以立德樹人為基本理念,實現“三全育人”效果。高??梢酝ㄟ^對微信公眾號后臺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興趣愛好,再充分挖掘學生平時生活學習中的素材,以此為基礎開展線下思政教育活動,讓大家充分探討和交流心得體會。同時,還可以線下組織學生開展歌唱比賽、參加社會實踐和志愿活動等,并通過公眾號宣傳這些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讓思政教育深入人心,從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體驗性[3]。
(三)規(guī)范平臺管理。高??梢詫ξ⑿殴娞柶脚_進行規(guī)范化的管理,通過建立規(guī)范的思政教育公眾號管理機制,對違規(guī)內容進行及時處理,從而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和合法性,進一步加強網絡思政教育的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第一,強化管理機制建設,加強平臺管理控制。高??梢猿闪⑽⑿殴娞柶脚_工作管理領導小組,明確組內成員職責分工,加強責任落實、強化意識,保障微信公眾號平穩(wěn)運營,獲得持久性發(fā)展。第二,執(zhí)行發(fā)布審核制度,確保推文內容準確合法。高校要對自己運營的微信公眾號發(fā)布的內容采取多級審核制度,統(tǒng)籌規(guī)劃,層層把關,確定只有符合正確社會導向的內容才能被發(fā)布和推送,強化價值引領作用。第三,定期排查推文內容,避免出現常規(guī)錯誤。高校應定期對微信公眾號上已經發(fā)布的內容進行排查,以防發(fā)生語言不規(guī)范、信息夸大虛假甚至違法違規(guī)等現象,發(fā)現問題應及時糾正處理,避免出現常規(guī)性的錯誤,保障微信平臺的信息安全。
高校借助微信公眾號平臺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和潛力,可以滿足學生的多元化需求,提高網絡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高校需要加強對微信公眾號平臺在網絡思政教育中的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管理,確保推文內容具有吸引力的同時合法合規(guī),充分利用好微信公眾號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思想引領和指導,為高校教育的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