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金香
(作者單位:山東藝術學院傳媒學院)
中國電影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背景,歷經百年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民性文化特征和美學追求。中國電影始終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堅持人民立場和人民主體地位,形成了以人民性為內核的中國電影精神。新主流電影作為當下中國電影的“新生軍”和“主力軍”,聚焦新時代的社會生活,以鮮明的題材取向、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先進的藝術表現手法,展示了新時代的主流價值觀和獨特的審美美學風格,引領了當代中國電影發(fā)展的潮流。本文以人民性為切入點,通過深入分析新主流電影的主題內容、藝術特色和創(chuàng)作手法等多個方面,探討新主流電影創(chuàng)作的大背景和深層次的實踐意義,希望為該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啟示。
新主流電影概念于1999年由我國學者馬寧提出,主張制作低成本、高質量的電影,用來作為改變中國電影現狀的一種嘗試。后來,馬寧將此理念闡述在其所寫論文《新主流電影:對國產電影的一個建議》和《2000年:新主流電影真正的起點》之中。新主流電影的提出為主旋律電影和商業(yè)電影的交流提供了新的途徑,但是受限于當時電影的制作技術,只有小成本的電影能夠制作出來,導致新主流電影的傳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隨著全球化和技術的進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大量資本涌入電影業(yè),中外合拍片也成為新趨勢。由此,新主流電影的內涵不斷擴充,新主流大片時代也隨之到來。
自新主流電影的概念被提出以來,其理論內涵被不斷拓展,主要觀點有以下兩種:一種觀點認為新主流電影就是主旋律電影;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新主流電影與主旋律電影不同,因為商業(yè)屬性也融入其中,既具有藝術性又具有思想性[1]。不過,在這些不同的理解之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始終是新主流電影的價值內核。新主流電影已經從傳統(tǒng)的“主旋律電影”“藝術電影”和“商業(yè)電影”的范疇中解放出來,并通過采用以市場為中心的策略,創(chuàng)造出吸引大眾的優(yōu)質大片。這些電影可以鮮明地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并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新主流電影也倡導國際化視野,尊重多元文化,探索更國際化的表達方式,來滿足國內外觀眾的觀影需求。
新主流電影是中國社會的縮影,它的發(fā)展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息息相關。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萌芽、主旋律電影和商業(yè)電影的興起都對新主流電影的發(fā)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萌發(fā)可以追溯到1926年我國現代戲劇奠基者田漢創(chuàng)辦的南國電影劇社。田漢高舉電影運動的旗幟,強調電影的社會教育功能和藝術價值,他的作品《到民間去》被一些史論家譽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有進步意識的電影”。田漢是新文藝界中國文學藝術家中第一位嘗試拍電影的人,也是第一位將新文藝界思想引入電影界的人。
1987年,全國故事片創(chuàng)作會議上提出了重新確立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電影中的主導地位的要求,要求“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電影市場開始呈現泛娛樂化趨勢,主旋律電影的提出對于重新確立電影界的主流思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得益于政策層面的支持與類型化創(chuàng)作的推動,主旋律電影在那個時期的銀幕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對于宣揚和傳播主流精神的作用不可小覷,代表作品包括以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影片《大決戰(zhàn)》《開天辟地》《開國大典》等,以及以革命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影片《周恩來》《彭大將軍》《毛澤東和他的兒子》等。進入20世紀90年代,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加劇了商業(yè)影片與藝術影片的競爭。然而,傳統(tǒng)的主旋律電影卻陷入了僵化的道德說教、模板化的敘述及呆板的視聽語言運用等瓶頸,在藝術性和觀賞性方面的表現不佳,難以在市場上有良好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為了區(qū)別于傳統(tǒng)主旋律電影,影視產業(yè)引入了主流電影這一新概念。這類電影傳承了傳統(tǒng)主旋律電影宣揚主流文化的重要特色,同時主動適應新興的市場經濟環(huán)境和電影行業(yè)的改革動向。主流電影采用商業(yè)化的創(chuàng)作手法,實現了主旋律電影的商業(yè)化。新主流電影則是在新時代自我轉變的主流電影的全新形式,隨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發(fā)展的多元化與全球化而出現。新主流電影通過吸引人的故事和大眾類型來呈現主流觀眾所認同、所接受和所熱切期待的主旋律。這些電影已經成為刻畫中國精神與集中展現的杰作,其中包括《湄公河行動》《戰(zhàn)狼》《戰(zhàn)狼2》《紅海行動》《無問西東》《厲害了,我的國》《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
馬克思曾提出:“人民歷來就是什么樣的作者‘夠資格’和什么樣的作者‘不夠資格’的唯一判斷者。”列寧也提出:“藝術是屬于人民的。它必須在廣大勞動群眾的底層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須為這些群眾所了解和愛好。它必須結合這些群眾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們。它必須在群眾中間喚起藝術家,并使他們得到發(fā)展……”馬克思與列寧的文藝思想為以“人民性”為核心要義的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奠定了堅實基礎。
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傳入中國后,經過不斷實踐應用,理論內涵得以豐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標志性事件有兩個:一是毛澤東同志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闡述了“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二是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闡釋了社會主義文藝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fā)揮最大正能量”,這一論斷是在新時代社會發(fā)展與人民精神內在需求不斷增強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進一步強化人民性在社會主義文藝理論中的重要作用。
人民性建構的影視表現形式指的是電影作品中呈現的具有人民性的特征和表達方式。在新主流電影中,人民性建構包括但不僅限于對人民利益的關注、對生活細節(jié)的表現、對社會階層的關懷、對道德價值的尊重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方面的表達,新主流電影展現了人民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傳遞了對人民群眾的關懷和熱愛,以及對社會的思考和反思。
在新媒體時代,電影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除了具有觀賞性和娛樂性外,更加強調思想性和藝術性。因此,人民性建構在電影中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通過人物塑造、場景設計、臺詞呈現等多方面來表現[2]。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電影通過“小人物”的塑造來傳達人民性的意蘊。例如,電影《狙擊手》將鏡頭聚焦于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愿軍這一群體里的某一狙擊小分隊,不再圍繞“大人物”展開,而是關注小分隊幾個狙擊手的戰(zhàn)斗與生活,突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除人物塑造外,人民性建構還能通過場景和臺詞等多種手段來展現。場景的特點和營造往往是反映人民性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電影《無問西東》中呈現了抗戰(zhàn)時期條件的艱苦,表達了人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臺詞方面,對話的設計和文本的表達也很重要,例如,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立國大事,治遠必鞠躬盡瘁。”“你以為升起來的僅僅是一塊紅布嗎?二十八年革命,兩千萬人犧牲!”等臺詞,表達了對那些為了祖國和人民美好生活而獻身的人們的感激之情。這樣的臺詞不僅讓觀眾感同身受,也提高了電影的思想性和情感性。
中華民族歷史上有很多以人民為主題的文藝作品,而這種思想傳承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的電影創(chuàng)作之中。國家鼓勵藝術創(chuàng)作著眼于反映人民生活,突出以敘述人民的日常生活為主線,著力表現紀實主義藝術的影視作品。新主流電影因此應運而生,新主流電影在新時代精神表達、城鄉(xiāng)關系轉變、大眾情感呼應等方面,契合了時代要求,注重人民性表達,成為電影界的一股強勁勢力。
新時代精神表達是新主流電影的一個重要方面,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人們對于新時代的精神追求也愈發(fā)顯得重要。新主流電影通過對中國人民日常生活各個領域和各個社會群體的深入挖掘,以人民為中心,把握和表達了新時代的精神內涵[3]。例如,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導演用感人的故事表達出了新時代中國人民對于醫(yī)療衛(wèi)生的日益增長的關心和需求,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國家醫(yī)療改革的呼吁。因此,探究新主流電影中的新時代精神表達,對于傳播和匯聚新時代精神,樹立新時代文化自信,引領社會風尚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建國大業(yè)》這部電影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歷史事件的再現,表達出新時代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感和國家意識,并向人們展現了歷史轉型期的民族自信心和奮斗精神??梢哉f,新主流電影在表達新時代精神中,不僅僅是要傳遞信息,更需要通過情感共鳴和思想引領,將新時代精神表達融入電影情節(jié)之中,激發(fā)觀眾的情感體驗與思考。
中國新主流電影同樣聚焦城鄉(xiāng)關系的轉變,從社會現實出發(fā),關注城市和農村生活的差異與發(fā)展不平衡等問題,通過細膩的刻畫和精準的觀察,深入挖掘城鄉(xiāng)關系背后的價值和意義,探討時代背景下城鄉(xiāng)關系的轉變,引發(fā)對于人民性問題的共鳴和思考。另外,新主流電影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審美特點的電影類型,強調對個體、生命和情感的關注,這在城鄉(xiāng)關系的表達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對人物形象的深刻塑造、情感沖突的挖掘和情感傳達的表現等手法,電影作品向觀眾傳遞出了深層次的城鄉(xiāng)關系和人民性問題。比如,電影《我和我的家鄉(xiāng)》《春江水暖》《一點就到家》《四個春天》展現的城市化率過半,交通、物流、服務、福利系統(tǒng)下沉,讓二、三、四線城市就業(yè)、發(fā)展機會得到改善,“回家”成為一種新的人生選項。
大眾情感的呼應也是中國新主流電影人民性表達的重要特征。電影作為一種極為復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的文化心態(tài)演變、一個時代觀念的變遷及一個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變動[4]。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主流影視創(chuàng)作主體在藝術理念方面的“自覺”,也就是受眾對于影視作品的接受與消費,不僅是為了滿足其娛樂與社會需要,同時也是為了其自身追求的一種精神滿足與情感認同。比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新主流電影作品《我和我的祖國》在全國范圍內發(fā)行,隨著“民族復興”“強國”理念在當代社會的深入,人民的愛國熱情也與日俱增,這就使得那些具有民族情感和民族記憶的文化產品更加符合大眾的需求。在觀眾流淚、感動的背后,是新主流影片為大眾所觸及的情感共鳴點。同樣的還有新主流影片《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以時空為軸,詮釋了“家鄉(xiāng)”二字,并不僅僅是一種地域上的記憶,而是一種感情的匯集。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改變了“家鄉(xiāng)”的面貌,他們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的努力,而更多是因為他們的人性,讓“鄉(xiāng)”擁有了“家”的含義。
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媒介,不僅對于中國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有著深刻的影響,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電影中的人民性建構,是新時代的中國電影必須要面對和反映的重要命題。新主流電影為了更好地打動觀眾,傳達電影導演想要表達的社會價值觀和情感體驗,一般會通過對人民性的建構來影響和感染觀眾。在電影中,人民性建構的方式和內容多種多樣,如通過對人民生活、人民思想和人民精神等方面的呈現與塑造來表現中國人民的樸實、善良及不屈不撓的精神面貌。人民性建構的社會意義不僅在于電影作品本身的價值,更在于反映和塑造中國社會人民性的發(fā)展趨勢與價值取向[5]。因此,深入探究新主流電影中的人民性建構,對于推動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推動中國電影文化向深度、廣度和精品化方向發(fā)展,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能夠讓電影藝術真正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象征和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