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迪
(延邊大學 圖書館,吉林 延吉 133000)
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發(fā)展的根基,而紅色文獻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期間、革命階段以及改革開放后的繁榮時期所形成的思想和經驗的總和。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紅色教育,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教育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征路。”[1]紅色文化根基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獻是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全民閱讀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撐,吸收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發(fā)展紅色資源,發(fā)揚紅色精神對讀者教育以及社會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推動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引領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紅色文獻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紅色文獻狹義的定義是指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新1949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期間出版發(fā)行的反映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革命發(fā)展歷程的文獻資料。紅色文獻廣義的定義是通過各種載體記錄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中國人民在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料,包括手稿、圖書、期刊、詩集、報紙、圖照、音頻、遺址等。紅色文獻具有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內涵,蘊含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奉獻主義的表現形式,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最生動的教材,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革命信仰與中國智慧。
紅色文獻在長期革命的歷程中發(fā)行,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文化支撐,是寶貴的一手研究資料,也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因受戰(zhàn)爭年代、自然災害、保存難度等因素影響,部分紅色文獻已成孤本,因此紅色文獻具有珍貴性、稀缺性。紅色文獻帶有明顯的政治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2]紅色文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的思想形式,服務于共產黨的政治綱領,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tài),代表了無產階級的利益,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發(fā)展,指引了中國道路的發(fā)展方向,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時代性。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地大物博,因受歷史、地理分布因素影響,紅色文獻成長與戰(zhàn)爭歲月實現了井岡山文化、延安文化等多元交融,是不同區(qū)域民風習俗的重要反映,具有地域性和民族特性。
紅色文獻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艱苦奮斗歷程中可以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3]。當今時代發(fā)展瞬息萬變,國與國之間的較量不僅是以經濟為核心的硬實力的比拼,文化軟實力的較量也是不可忽視的。
在推進全民閱讀的過程中,圖書館作為文獻資源中心和全民學習中心,應發(fā)揮自身職能優(yōu)勢,主動承擔作為。圖書館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應肩負起收集保存?zhèn)鞑ラ_發(fā)紅色文獻的重要職責,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促進讀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讀者綜合素養(yǎng),引導讀者正確的價值取向與堅定的文化自信。面對目前圖書館的紅色文獻利用率較低的問題,如何建設紅色文獻是圖書館必須思考的問題。隨著西方近代文化的興起,各種思潮的涌現使讀者不易分辨?zhèn)鬟f的價值觀是否正確,圖書館應及時為讀者抵御西方意識形態(tài)和歷史虛無主義的滲透侵蝕,對紅色文獻的教育價值引起重視,加強紅色文獻閱讀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讀者從認識中國共產黨人對黨忠誠、艱苦奮斗、勇于擔當理想追求等優(yōu)秀品質中。受到極強的精神感召,這有助于促進讀者四個自信的樹立,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
在政策需求和技術進步、圖書館內在變革等因素的驅動下,圖書館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變革勢在必行。全民閱讀的推行對圖書館的服務提供更高的需求,同時也為紅色文化資源育人提供新的契機,圖書館積極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工作,彰顯圖書館的特色,將全民閱讀、傳承紅色基因落到實處,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教育意義,這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相一致。隨著近些年信息技術、科學管理等手段的發(fā)展以及智慧化環(huán)境等新的社會發(fā)展需求,圖書館有著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文獻服務需要面向多平臺,大眾化,滿足更多讀者的新需求,有利于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4],推進文化強國的進程。
紅色精神根植于中國共產黨人的血脈中,圖書館開展紅色文獻閱讀推廣活動是使讀者重溫黨史、提高讀者的道德素質、培養(yǎng)讀者高尚情操的重要形式。但在閱讀推廣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紅色文獻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積淀,其歷史跨度大,分布廣泛,文獻類型復雜,如果沒有專業(yè)化的人員對推廣內容進行把控,對紅色文獻開發(fā)研究不足,推廣的活動就會缺少內涵。目前紅色文獻缺少一個統(tǒng)一的知識匯聚平臺,未有完整的全國性的紅色文獻聯合目錄,造成知識碎片化,并且面臨著紙張老化,不容易保存和閱讀流通量低等問題,需要建設共建共享平臺,打破孤島現象。應立足于紅色文化傳承的目標,強化閱讀推廣員的專業(yè)知識,重視對紅色文獻后續(xù)的維護整理以及深入加工。要讓讀者學習革命先烈的無畏精神,做到思想引領,深入讀者,使讀者潛移默化地受紅色文化的熏陶,產生紅色文化認同。
紅色文獻的有效宣傳推廣是一項有挑戰(zhàn)的工作。由于紅色文獻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與當代大部分讀者成長環(huán)境差距較大,推送內容板塊刻板流于表面,導致紅色文獻借閱量以及平臺關注度較少,使讀者獲取信息不夠高效,推廣效果欠佳。需要組建專業(yè)的推廣團隊進一步宣傳介紹,引導讀者進行健康科學的閱讀,提高讀者對閱讀的關注度,激發(fā)起讀者對紅色教育的興趣,感受紅色文獻的價值,而不是單純的在圖書館公眾號主頁機械刻板的推送。同時閱讀空間也缺少特色,對讀者吸引力不強。應加強線上線下紅色文獻的宣傳力度,邀請專家學者、革命老戰(zhàn)士講座,將提供紅色信息資源閱讀服務,將內容重點以文件或視頻等方式推送給讀者,營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加強對紅色文獻的認識和理解,提高紅色書籍的利用率,需要維護多個宣傳平臺,多元合作,注重多方協作性。目前圖書館與部分單位僅停留在一次性協作,未形成長期合作關系。加強宣傳力度有助于提升紅色文獻的影響力,為紅色文獻的傳承發(fā)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面對信息時代的多樣形式,讀者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但對于讀者來說紅色文獻相對枯燥,并且閱讀推廣的呈現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一般是紅色主題文獻的展覽,推廣中缺少生動的展現形式和講解,特色化不強,略顯傳統(tǒng),未能立足讀者的科研學習需求,激發(fā)讀者的熱情,導致紅色書籍宣傳不到位,產生浪費資源現象。推廣活動還存在同質化現象,沒有地方的特色性,定位不準確,使讀者停留在淺閱讀階段,不能滿足讀者的服務需求。缺少部門間的協同配合,活動未有連續(xù)性,更新頻率間隔時間長,跟蹤服務不及時,閱讀推廣形式需要注重聯合,形成多元化的推廣形式,以讀者的角度出發(fā),注重讀者體驗感,努力完善推廣活動的形式。目前,推廣活動還缺少緊跟時事政治的意識,應打破紅色紙質文獻的刻板印象,新穎的活動形式會拉近讀者與紅色書籍的距離,使讀者習慣主動學習、探索紅色文獻。
隨著時間的流逝,保存并利用紅色文獻是重中之重。一是整合館內紅色文獻資源,健全紅色文獻的目錄,突顯延伸性,建立紅色文學室,豐富推廣工作的內涵。另外,引入紅色文獻資源建設數據庫,結合閱讀推廣活動提升館藏數據庫的使用廣度,擴寬渠道,打造特色紅色空間,建立紅色文獻專欄,全面展示經典紅色書目。二是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轉變服務方式,注重活動高質量發(fā)展,針對不同讀者存在的需求給與個性化的服務,做到全員育人。紅色教育嵌入各單位教育工作中,將思政元素深入到全民閱讀的工作中,為各單位在紅色文獻學習專區(qū)開展紅色文獻閱讀研討活動,發(fā)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為將圖書館打造成高質量紅色教育基地,要提高活動的知曉度,引導讀者品讀紅色書籍,沉浸式體驗紅色文化,誦讀紅色記憶,創(chuàng)造出濃厚的紅色文獻學習氛圍。三是隨著智慧圖書館的發(fā)展,整合紅色文獻資源也需要組建紅色推廣團隊,優(yōu)化紅色文獻專業(yè)隊伍,提升其專業(yè)素養(yǎng),對文獻進行專業(yè)信息分析、數據挖掘并打造資源共享共建平臺,加上紅色宣傳工作,突顯延伸性,豐富多元的學習教育資源,做到全員受益。
圖書館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有機體,面對人們在知識需求、獲取、利用、交流行為的變化,圖書館也應改變傳統(tǒng)服務方式,豐富呈現形式。當前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加強智慧化建設成為發(fā)展趨勢,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技術的主導開展對紅色文獻的挖掘,依托線上教育平臺,推動紅色文獻數字化的呈現、利用和共享,打破傳統(tǒng)的紅色文化展示,紅色文獻數字資源數據庫、大規(guī)模掃描和數字化形成了各種電子書刊,實現高效閱讀、掌上閱讀、微閱讀,建立自建的智慧圖書館網頁和移動圖書館網頁,為讀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閱讀服務,可以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利用圖書館資源,更好地利用信息資源,激勵學生投入到閱讀推廣活動中,讓紅色故事活起來。同時越來越多的多元化數字內容使用新舊媒介互聯、采用虛擬仿真的虛實交互等方式,數字閱讀行為逐漸以體驗、試聽的形式融合。開展以紅色文化為主題背景的線上專題書展、影視、音樂會、講座等活動,打造沉浸式全方位閱讀體驗,以新的表現形式傳遞紅色文化提升立體性、觀賞性,從而擴大紅色文獻閱讀推廣的范圍,激發(fā)讀者參與熱情,讓讀者產生閱讀共鳴,提高紅色文獻閱讀的效果和讀者的滿意度。
圖書館應立足全方位育人,多方聯動協同育人,推動全民讀者建設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力講好黨的故事、革命故事”[5]。以游待學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實現育人先育心,與檔案館、博物館、革命舊址紀念館等周邊文化場館、教育基地互利共贏,讓紅色文獻進學校,進社區(qū),進單位,實現資源共享。其收藏的文獻具有鮮明民族特征的紅色地域性,結合當地實際選擇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發(fā)揮實踐育人作用,沉浸式體驗紅色文獻凝聚的革命先烈深沉熱忱的愛國情懷,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以真實場景提升讀者的歷史共情能力,有利于直觀增強紅色文獻的感召力,觸動讀者心靈,為文化的傳承注入活力。做到工作中、生活中、活動中全方位育人,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提升學校與社會育人的整體效益,使讀者的思想受到洗禮。拓展合作機構更好地發(fā)揮出紅色文化的作用,利用推廣形式引領青年一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力前行。
綜上,“全民閱讀”背景下,紅色文獻與圖書館閱讀推廣業(yè)務互合共融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紅色文獻的開發(fā)利用,能夠拓展育人維度,推進紅色文獻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形成全民閱讀紅色文獻的書香氛圍。圖書館通過紅色文獻推廣活動助推全民閱讀,有利于為國家培養(yǎng)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人,對紅色文獻推廣工作有著重要意義,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推進作用,從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的自覺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