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龍
隨著高中語文教育的不斷深化,出現(xiàn)了“點撥法”“六步法”“三主四法”等多種閱讀教學法。以上幾種不同的教學方式在實際運用中都反映出了“入境”與“出境”的共同思想??梢哉f,“入境”與“出境”閱讀理念既注重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又重視對學生分析、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從整體上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叭刖场迸c“出境”是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兩大主要內(nèi)容,兩者密不可分,只有運用合理且巧妙搭配,才能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效率。
在“入境”之前,教師要認真地研究“入境”對象的語言、手法、主題等。經(jīng)典名著包羅萬象,但這些著作的寫作并非“信馬由韁”,其創(chuàng)作往往都很有規(guī)律。為此,教師必須在閱讀課上實現(xiàn)“入境”的引領,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置疑問進行啟發(fā)。
(1)以文本價值觀為切入點
“入境”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類似的情感共鳴,為此,教師可以文本傳遞的價值觀作為“入境”的切入點。例如在教授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何種條件下,你會對某個場景產(chǎn)生依戀?人們在想念一個人或物的時候,會不會根據(jù)周圍的環(huán)境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文中的“清”“靜”“悲涼”是怎樣表現(xiàn)的?進而提出文本的價值觀問題:①作者在描述北方的秋色時,心理狀態(tài)如何?②作者真正的用意何在?③你有沒有類似的感受?應如何形容你的情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解讀文學作品時不能簡單地將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要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
(2)情境表演教學如臨其境
情境教學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創(chuàng)設各種特定的情境和氣氛,使學生在有形、可感的特定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和情感體驗。作為人文科學代表性學科,語文教學與環(huán)境教育法之間存在自然聯(lián)系。因此,借助人物表演詮釋人物性格,可身臨其境地體會人物的冷暖生活,是品味經(jīng)典的一大法寶。例如,在《撿麥穗》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扮演“我”或“賣灶糖的老頭”,并根據(jù)不同角色來朗讀課文,以更好地體會在特定的情境中,那種不帶誘惑的深情溫暖。
“知行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將“知行合一”運用到名著閱讀教學中,必須對“知”與“行”進行有效區(qū)分?!爸奔唇處熢谝龑W生在閱讀名著時,要從認知的角度弄清閱讀名著的目的及意義,并梳理出名著閱讀的思維方式。“行”即教師教授給學生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并根據(jù)“體”來進行教學。為此,名著閱讀教學應與課文的類型、特點相適應,使學生能清楚地把握學習重點,迅速“入境”。以《詩經(jīng)》為例,教師可根據(jù)詩歌的特點進行設計,對其語言、情感、內(nèi)容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從作者的寫作動機出發(fā),分析其詩歌的風格特點,從而達到“入境”的目的。具體來說,應從選題結構、讀詩文、讀批語等方面入手,運用豐富的情感探究句型、停頓、輕重音、語調(diào)的不同,并結合詩詞與自身的關系幫助學生掌握其中的情感和深層含義。
指導學生“入境”的方式眾多,例如利用音樂渲染氛圍,利用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來引發(fā)共鳴等。心理學研究顯示,人類的情感與認知行為密切相關,在某種情緒的誘導下,人們的認知活動才會發(fā)生。所以,適當?shù)貙⑴c學生緊密聯(lián)系的生活現(xiàn)象導入課堂,營造出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能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達到快速“入境”的目的。例如,在學習魯迅的《祝?!窌r,可以把目前的新冠疫情與主人公的遭遇聯(lián)系起來:盡管在病毒橫行的疫情下,但是通過人們的齊心協(xié)力,春天必將來臨。但是祥林嫂的“春天”可能永遠都不會到來。在總結小說的題材時,也可借助現(xiàn)代社會的光明反襯祥林嫂所處時代的黑暗:祥林嫂是一個不幸的女人,她的命運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哀。而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有更先進的理念和體制,因此我們一定會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入境”后,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與當前的情境相聯(lián)系,創(chuàng)造新的情境,使其在熟悉的情境中激發(fā)更多的想象,并讓學生自由地表達其想法,通過思想的沖撞實現(xiàn)“出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及自信。
“出境”的功能是指引導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促使其理解經(jīng)典作品的關鍵和難點。由于受到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等因素的制約,高中生往往難以進行獨立系統(tǒng)的學習。為此,在啟發(fā)學生思維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高中生進行反思和回憶,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所謂“辯論出真理”,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可以讓思維更加完善,更為接近真理。
比如,在閱讀莫泊?!俄楁湣窌r,教師可以指導同學探討“瑪?shù)贍柕率侵档米鹁吹倪€是可憐的?”“如果佛萊思節(jié)小姐真的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她會將這條項鏈歸還瑪?shù)贍柕聠幔俊边M而通過辯論本文是否探尋了瑪?shù)贍柕碌恼\實、勇敢、堅毅,并從愛情的頌歌、人性的美好、悲憫的力量等多個層面去探索作品的主題。在學習《祝?!返倪^程中,指導學生討論祥林嫂是否曾經(jīng)有效地抵抗了厄運?帶領學生發(fā)掘祥林嫂的自發(fā)抗爭,討論其中是否體現(xiàn)了根植于封建觀念的信仰?又比如,在研究《蘭亭集序》時,引導學生辯論“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等話語中表達的負面情緒?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王羲之的人生態(tài)度。在研究《念奴嬌·赤壁懷古》時,關于“人生如夢”的觀點,是不是一種負面的思想?使學生對蘇軾的“外儒內(nèi)道”的曠達境界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靈感轉化為真實寫作,讓學生及時表達自己的情感,記錄自己的青春。在實際的名著閱讀教學中,筆者常常會因地制宜設定一些微型的寫作情景,使學生能夠適時分享正青春和正能量。
比如,在每周的名著閱讀課程中,筆者請同學們推薦自己觀賞的經(jīng)典作品,如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獨行的豬》、林清玄的《清歡》、汪曾祺的《歲寒三友》,并寫下簡短的引言和讀后感,參與者可以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進行推薦。比如,在學習了《百合花》之后,一些學生自然而然地開始了《美·溫情·純愛》的閱讀和寫作,此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習任務:選擇《美·溫情·純愛》的一部分段落,并用細節(jié)描述惡劣環(huán)境中的美和溫暖愛情。又比如,學習《離騷》《赤壁賦》《阿房宮賦》等古典名篇,在學生體會到古代漢語的語言和語法后,筆者引導學生勇敢地書寫自己的文言文傳記。閱讀與寫作結合的“出境”教學法,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言基礎,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質(zhì)、學科邏輯思維、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只有真正走進名著之“境”,才可以與作者、文本拉近距離,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習的動力。教師不僅要思考怎樣讓學生“入境”,還要思考怎樣才能使其“出境”,從而使其能更好地了解作品,掌握作品的感情,提高閱讀水平,以此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