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靜
(塔城地區(qū)農業(yè)綜合行政執(zhí)法支隊,新疆 塔城 834700)
棉花在我國的種植歷史悠久,是我國當前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新疆是我國棉花高產的代表性地區(qū),2021 年新疆棉花平均單產為2 046.4 kg/hm2,比全國平均單產1 892.6 kg/hm2高153.8 kg/hm2[1]。棉花的栽培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其產量。為了實現棉花的高產和穩(wěn)產,應加強對棉花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并加大應用與推廣力度。此外,在棉花種植過程中,要做好各類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棉花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推動棉花產業(yè)的發(fā)展。
棉花在我國有2 000 多年的種植歷史,種植范圍較廣,種類繁多。棉花喜溫,其生理代謝活動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溫度升高,棉花的發(fā)育期會縮短,有利于棉花早熟增產。
一般情況下,棉花每天要接受8~12 h 光照,適宜生長溫度為10~35 ℃;其葉片具有較強的吸光性,充足的光照條件能促進棉花植株的生長,確保鈴大且品質好。棉花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強,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能實現高產,即使在鹽堿和低溫等不良環(huán)境下也能表現出高產特點[2]。
棉花分為4 個主要的生育時期,即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吐絮期,不同時期棉花對肥料的吸收能力不同。苗期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一般為42~45 d,對肥料的需求量少?,F蕾期之后植株的生長速度加快,對肥料的需求量增多。開花結鈴期是營養(yǎng)生長的旺盛期,也是棉花需肥量最多的時期。棉花生長后期階段長勢逐漸衰弱,根部的吸收能力下降,對肥料的吸收量逐漸減少。棉花開花期到旺盛期對氮素的吸收量達到高峰,同時對磷和鉀的吸收量也有所增加。應結合不同時期對肥料的需求情況施足底肥、分期追肥、輕施苗肥、重視花鈴肥、及時補施蕾肥。在棉花生長的過程中,需結合棉花的生長需求適當補充肥料,在施肥的過程中要考察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幼苗的生長情況,保證施肥的合理性,實現棉花高產、穩(wěn)產。
棉花高產和豐收的主要因素在于良種的選擇,應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和好管理的優(yōu)良品種,到正規(guī)的種子部門購買純凈度高和發(fā)芽率高的種子;根據耕地和氣候條件選擇生育期不同的品種,北疆一般選擇生育期120~125 d 的品種;根據目前推行的“矮密早膜”種植模式,選擇適宜高密度種植的品種[3-4];選用抗病蟲能力較強的品種,注重耐高溫等抗逆性狀,選擇株型緊湊、適合機采的品種。
完成選種之后要做好種子的處理工作,在播種前15 d 左右選擇晴朗的天氣曬種,曬種時間為4~5 d。不能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晾曬,以免種子失水過多而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率。
選擇好種子之后要將秕種和有蛀蟲的種子剔除,選擇飽滿和外觀完整的種子,提高種子的純度,保證棉花的發(fā)芽率,為高產和穩(wěn)產奠定基礎。同時,要采取藥劑拌種,選擇種衣劑包衣處理[5],或使用藥劑拌種,提高病蟲害的防治能力。目前,北疆地區(qū)選用的良種主要有新陸早76 號、新陸早78 號、新陸早83 號、創(chuàng)棉508、新農大1 號等早熟型品種。
2.2.1 選地工作
棉花的根系比較發(fā)達,喜光、喜溫。要選擇土層深厚和肥力中等的地塊,土質以壤土、沙壤土為主。
2.2.2 整地工作
連續(xù)種植棉花的土地需在前茬棉花收獲后10~15 d 進行秸稈粉碎還田并深耕,忌立茬過冬。深耕前先回收利用廢舊地膜,再在土壤中施入基肥,以有機肥、磷肥為主。
對于發(fā)生過黃萎病的地塊,可以增施硫酸鉀,降低黃萎病的發(fā)生概率。確保耕地深度為25~30 cm,犁地翻土朝著地勢低的方向翻,保證土地平整。
2.2.3 選擇地膜
地膜厚度應≥0.01 mm,耐候期≥180 d。選擇寬膜和超寬膜。
2.2.4 選擇滴灌帶
選擇質量好、新料制成的滴灌帶,按照土質選擇合適的滴頭。滴頭間距大的適合黏性土,滴頭間距小的適合沙性土。一般選擇2.1~2.4 L/h 滴頭及單翼迷宮式的一次性滴灌帶。
春季耕地表層化凍后,根據土壤肥力酌情追施基肥,耙地深度為3~5 cm,確保地塊平整和細碎,做到上松和下實,保證出苗率,促進根系的生長發(fā)育。
棉花播種前,要對土壤進行封閉處理,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棉田選擇二甲戊靈、乙草胺、異丙甲草胺、氟樂靈等除草劑。以闊葉雜草為主的棉田可以選用撲草凈或乙氧氟草醚等除草劑。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混用的棉田,建議二甲戊靈和乙氧氟草醚混用。
當5 cm 土層地溫連續(xù)5 d 達到14~15 ℃時即可播種,北疆地區(qū)在4 月初開始播種,4 月底播種基本結束。采用覆膜、鋪設滴灌帶、播種同時完成模式,播種時要做到播行端直、膜面平整、壓膜嚴實、覆土均勻。
目前,新疆棉花種子發(fā)芽主要采取搶墑播種和“干播濕出”兩種模式。搶墑地塊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持水量60%左右時,土壤透氣性適宜播種,利于棉花種子萌發(fā)。
“干播濕出”土壤含水量不宜過高,需在播種24 h內接好滴灌毛管、支管,在天氣持續(xù)晴好的條件下,48 h 之內滴水,確保滴灌帶在滴水時效果良好。隨水滴入適量菌肥和優(yōu)質的腐殖酸肥料,起到降低pH 值、疏松土壤、提高棉苗抗逆性的作用。
2.6.1 合理施肥
棉花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所需的肥料不同,所以要合理施肥。第一,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合施入復合肥、磷肥和鉀肥。第二,施菌肥及腐殖酸類肥料。在種子萌發(fā)期,隨水施入適量菌肥和優(yōu)質的腐殖酸肥料。第三,穩(wěn)施蕾肥。通常使用尿素、磷酸一銨、磷酸鉀等易溶于水的肥料滴施[6]。
2.6.2 合理化控
當棉花苗長到8~10 片葉時,可以使用50%助壯素45 mL/667 m2,兌水225 kg,噴施于葉面。蕾期可以使用25%助壯素90 mL/667 m2,兌水300 kg 均勻噴霧。開花期如果生長旺盛,可以使用助壯素150 mL/667 m2,兌水375 kg 噴霧。棉花主莖生長明顯變快,可使用縮節(jié)胺進行化學調控[7-8]。
2.6.3 適時打頂
通常情況下,要結合棉花成鈴的時間和長勢確定打頂時間,北疆打頂時間一般在6 月25 日至7 月上旬。目前,除了人工打頂外,較常用方法是噴施棉花生物免打頂劑,以氟節(jié)胺、多效唑較為常見,主要抑制棉花頂尖幼嫩部分細胞分裂和生長,使棉花頂尖自動封頂,頂端葉片小葉化[9-10]。
在每年的8—9 月,每隔5~7 d 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可防止棉花早衰。
大風或暴雨等天氣會導致棉花倒伏、根部受損,或蕾花鈴脫落,致使棉花成鈴數量和質量下降,為此,要做好防范工作,改善排水設施,預防災害的發(fā)生。災害發(fā)生之后要及時排澇,適當補肥,及早噴施藥物。秋天雨水多,田塊濕度較大,根部容易腐爛,要及時進行排水,以免影響棉花產量。
新疆棉花的成熟采摘期集中在每年的9—10 月,主要采用機械化采收。在棉花自然吐絮達到30%~40%時,噴施脫葉劑和催熟劑,噴施前提前關注近7 d的天氣預報,確保田間最低溫度高于12 ℃,平均氣溫高于18 ℃,一般在9 月5—15 日噴施。脫葉劑要分兩次噴施,第一遍噴施結束7~10 d 后噴施第二遍,藥劑主要有脫葉劑噻苯·敵草隆、懸浮劑噻苯·敵草隆水分散劑、催熟劑乙烯利。脫葉后20 d 左右(脫葉率≥90%、吐絮率≥95%)即可進行采收。
3.1.1 棉花立枯病
感染棉花立枯病后棉花地面的莖根部位會出現黃褐色病斑,之后逐漸變?yōu)楹诤稚?,并伴有腐爛現象,患病嚴重的棉花會逐漸變形,甚至枯萎死亡。棉花立枯病會導致棉花大量死亡,地勢低洼和排水不良的棉花田塊容易發(fā)病。
3.1.2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病害,病原為尖孢鐮刀菌,通過土壤和肥料等傳播。該病的發(fā)病周期較長,在棉花的整個生長周期均會出現。棉花患病之后葉片會出現黃色或褶皺等現象,部分葉片脫落,根莖變黃。此外,枯萎病可能和黃萎病同時發(fā)生,臨床癥狀更為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難度。
3.1.3 棉花黑腐病
感染棉花黑腐病后,棉花葉片初期階段為黃色,根部表皮為黑色。該病害會導致根部無法正常生長發(fā)育。與健康植株相比,患病植株個頭矮小,生長發(fā)育緩慢,患病部位出現白色霉菌,造成葉片卷曲,整株病死。棉花黑腐病在收獲時期的發(fā)病概率最高,患病之后的防治難度較大。
3.1.4 棉花病毒病
棉花病毒病主要為害棉花葉片。患病之后棉花的植株矮小,葉片逐漸衰落。在棉花幼苗期發(fā)病概率最高,會造成葉片無法正常生長發(fā)育。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為害比較嚴重,會造成棉花減產。
3.1.5 棉花莖枯病
棉花莖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和栽培管理有直接關系。發(fā)病初期階段,會導致棉花出現爛種或者落葉現象。隨著棉花生長,患病后期階段落葉更為嚴重,隨著病情的加劇,散發(fā)出多處病原菌,嚴重時會造成植株全部枯死。
3.1.6 棉花蟲害
棉花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多種類型的蟲害,主要包括棉蚜、棉鈴蟲和棉花葉螨蟲,是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素。蟲害出現之后會導致棉花的葉片卷曲、枯黃。害蟲從棉花的葉片表面汲取營養(yǎng),造成棉花苞葉脫落,影響棉花的發(fā)芽率,嚴重時會造成棉花減產甚至絕收。
3.2.1 棉花黃萎病
棉花黃萎病發(fā)病初期階段,患病部位會喪失水分,逐漸枯萎,葉片會出現不規(guī)則的黃色斑塊,之后逐漸擴散蔓延。在久旱逢暴雨或者大雨天氣后,葉片可能突然萎蔫進而脫落。
為了預防該類病害,要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采取輪作倒茬的種植方式。也可選擇藥劑噴灑防治,使用80%代森錳鋅、50%福美雙藥劑800 倍液噴霧防治,每間隔5~7 d 噴灑1 次,連續(xù)用藥3 次,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3.2.2 棉花立枯病
針對棉花立枯病,可以選擇藥劑防治,例如40%多菌靈膠懸劑、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每間隔7 d 噴灑1 次,連續(xù)噴灑2~3 次,效果顯著。
3.2.3 棉蚜
棉蚜是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蟲之一,會造成棉花晚熟或者減產。采取化學防治方法,選擇10%吡蟲啉30 kg/667 m2,或者使用70%吡蟲啉6 kg/667 m2,均勻噴霧防治,防治效果高達90%,藥效期為15 d 左右。
3.2.4 棉鈴蟲
棉鈴蟲是棉花蕾鈴期的主要害蟲,會影響棉花的產量與質量。應加強對二代棉鈴蟲的防治,堅持適時防治原則??梢赃x擇藥劑防治,使用40%丙溴·辛硫磷1 500 倍液或20%氯鈴·毒死蜱1 500 倍液均勻噴霧防治即可。要控制用藥時間,一般選擇在10:00 以前或者16:00 以后用藥,要注意噴藥的位置,保證噴灑均勻。
3.3.1 農業(yè)防治
第一,采取輪作或間作套種的種植模式,實行3 年以上的輪作制度,選擇與西瓜和玉米等作物套種。第二,加強棉花的田間管理,科學施肥和灌溉,提高棉花的抗病蟲害能力。加強對田間溫度和濕度的管理,做好封閉除草工作,有效預防田間病害蟲。第三,選擇抗病能力強的棉花品種,采取包衣種子或者藥劑拌種措施,提高種子的抗病能力,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
3.3.2 生物防治
利用病蟲害的天敵進行防治,棉花害蟲的天敵比較多,主要包括瓢蟲和赤眼蜂。利用天敵防治可有效控制蚜蟲和棉鈴蟲,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同時,可以選擇生物藥劑防治,減少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也可以選擇黑光燈誘殺,能夠滅殺多種害蟲。
3.3.3 堅持預防為主的防治理念
針對棉花病蟲害,應該做好前期的預防工作。除了要加強田間的管理之外,還要做好種植田地的清理工作,破壞病蟲害的生存空間和環(huán)境。在防治過程中,盡量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使用,選擇生物藥劑,減少對天敵的傷害。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滅殺土壤中的病菌和蟲卵,預防地下害蟲。發(fā)現棉花田出現少量病害或蟲害時,要及時拔出病株,使用藥劑噴霧防治,避免病蟲害擴散和蔓延。
棉花是我國的重要經濟作物,在我國種植范圍廣泛,與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有著密切聯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棉花高產栽培技術不斷優(yōu)化,提高了棉花的產量和質量,滿足了社會對棉花的需求。棉花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病蟲害,影響產量和質量。要結合棉花病蟲害的種類,開展綜合性防治,提高棉花的種植水平,保證棉花穩(wěn)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