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林
(貴州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 貴州 貴陽 550025)
《多亞》是葉芝(W.B.Yeats)1887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短篇小說,最初的名稱是《子夜騎行》(TheMidnightRide),1891年與《約翰·謝爾曼》一起結(jié)集發(fā)表。小說講述了巨人多亞和仙女的愛情故事。多亞體型高大,力大無窮,從小被佛莫里安人(Fomorian)俘虜,在他們的槳帆船上做劃槳的苦力。由于他時常爆發(fā)無法控制的狂怒,因此被遺棄在紅瀑布海灣。多亞孤獨地住在兩山之間的一個洞穴里,跟周圍的動物成了朋友。后來他感覺周圍有一個神秘的人,醒來之后額頭常常感受到神秘的溫柔的撫摸。多亞四處尋找,發(fā)現(xiàn)一個穿著白色衣裙的漂亮仙女,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他的生活煥發(fā)了勃勃生機。仙界的人來尋找走失的仙女,與多亞激烈交戰(zhàn),多亞取得了勝利。后來他們又施計約多亞下棋,多亞輸?shù)袅似遒?。根?jù)賭約,仙界的人帶走了多亞的愛人。多亞陷入悲傷、懊悔和暴怒之中,他跳上野馬在山野間奔馳,最后從距離海面一千英尺的懸崖上一頭扎進了愛爾蘭西部的大海。
這部作品具有葉芝早期創(chuàng)作的明顯特征,充滿著神秘和幻想的色彩。對這個英雄時代的想象故事,葉芝曾說這是“一個古代愛爾蘭的短篇浪漫故事——有些過于夢幻和華麗,但無論如何還是非??勺x的”[1]36。這部作品寫出來之后,葉芝的父親約翰很不滿意,因為其采用的是神話傳說的敘述架構(gòu),與他所希望的來源于真實生活的預(yù)期不符。于是葉芝又創(chuàng)作了小說《約翰·謝爾曼》。對于《多亞》這部短篇小說,不少學(xué)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學(xué)者認(rèn)為《多亞》“有一種朦朧氣氛的魅力,但是讀者能夠抓住的卻很少”①[2]20。也有評論者認(rèn)為“《多亞》是一個令人愉悅的愛情故事。葉芝先生用詩人的直覺講述了它。這是兩部小說作品中表現(xiàn)更好的一部”[2]22。理查德·厄爾曼認(rèn)為這部作品是“他(葉芝)的半象征式的自傳”“這個故事包含了許多層面的心理困境暗示,包含自我懷疑、性焦慮和與世隔絕的欲望,其中大部分葉芝本人并沒有意識到”[3]81。
以上這些觀點提供了研究短篇小說《多亞》的一些有價值和有意義的視角和方法。本文擬從文學(xué)倫理學(xué)批評的角度入手,試析《多亞》的倫理學(xué)價值。筆者認(rèn)為多亞一生的經(jīng)歷主要包括原初的倫理混沌、倫理意識的萌生和倫理秩序的建立等過程。作為斯芬克斯式的存在,處于倫理混沌中的多亞,頭腦受其獸性因子支配,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讓他與周圍的動物沒有太大的區(qū)別。經(jīng)歷戀愛和婚姻生活后,可以看到其人性因子的比例在逐步上升,理性意志在逐步起作用。面對輸?shù)羝遒惡褪廴说膫惱砝Ь?,多亞最后做出了為愛赴死的倫理選擇。這部作品所描繪的多亞的發(fā)展?fàn)顩r,不僅是他個人人生經(jīng)歷的記錄,同時也是愛爾蘭民眾從混沌走向覺醒的真實寫照。
葉芝將《多亞》這部短篇小說的背景放置在非常遙遠的過去。作品一開始的敘述是這樣的:“很久以前,在金字塔最早的一塊石頭放下去之前;在佛陀的菩提樹展開它的第一片葉子之前;在日本人于寺廟墻上畫馬,其每晚都跑下來并踐踏稻田之前;在雷神托爾的烏鴉聚在一起吃掉它們的第一條蚯蚓之前?!盵2]81從時間上來看,幾個時間節(jié)點其實差距是非常大的。這些關(guān)于時間的敘述,是要劃定一個比較久遠的時間范圍。在人類活動的早期,整個天地間是處于倫理混沌之中的。倫理混沌“指人出生后至倫理選擇前這個時期的倫理狀態(tài)”[4]257,其實也指人類具有了人形,但是還沒有倫理選擇能力。由于沒有經(jīng)歷過倫理啟蒙,所以人類還不具備倫理的觀念,更沒有倫理選擇的能力。
作品中一開始關(guān)于時間的散漫的敘述,完全沒有交代多亞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等信息,說明當(dāng)時并沒有產(chǎn)生時間上的前后、家庭中的長幼和族群中的血緣親疏等倫理觀念。多亞后來被佛莫里安人俘虜,在他們的槳帆船上做苦力,基本上也是一種混沌關(guān)系。他們之間沒有主人和仆人的等級區(qū)分,其關(guān)系的建立完全是依靠力量的大小來決定的。佛莫里安人其含義是來自海底的人,是愛爾蘭異教神話中的惡魔和邪惡之神。他們是仙人或者變形人的祖先,他們大多是“畸形的,長著山羊或者公牛的頭,但是只有一條腿,一只胳膊,從它們胸部的中間長出來”,葉芝認(rèn)為他們是“黑夜、死亡和冰冷之神”[5]795。由于他們沒有人的形體,長的也是山羊或公牛的頭顱,因此與其說是人,不如說是獸類。
在這一時期多亞過的主要是一種沒有倫理道德觀念的動物式的生活,被自然意志所控制?!白匀灰庵局饕a(chǎn)生于人的動物性本能,如性欲、食欲等人的基本生理要求和心理動態(tài)?!盵4]42“自然意志是人的一種天生的意志力”,強調(diào)“人的本能的反應(yīng)”[4]281-282。在自然意志的推動下,被佛莫里安人拋棄后,多亞在兩座山之間找到了一個洞穴居住。“從此以后他把這洞穴作為巢穴,宣布將要在這里獵捕麋鹿、狗熊和山間的野?!?,而且,“蝙蝠、貓頭鷹和褐蛙都成了他的朋友,準(zhǔn)許它們在他的周圍爬行或者棲息”[2]82。從這些可以看出,他此時盡管具有了人類的形體,但是身上占比更多的是獸性因子。他與要去獵捕作為食物的麋鹿、狗熊、野牛,以及跟他一起生活的蝙蝠、貓頭鷹、褐蛙、翠鳥等動物一樣,過著被原欲支配的渾渾噩噩的生活。
在多亞的身上,我們也可以感受到他身上的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人的直覺的表現(xiàn)形式,其主要特點是人的活動不受某種固定的邏輯規(guī)則的約束。自由意志的動力主要來自人的不同的欲望,如性欲、食欲、求知欲等?!盵4]282看上去自由意志跟自然意志含義有交叉,但是“自然意志是最原始的接近獸性部分的意志”,而“自由意志是接近理性意志的部分,如對某種目的或要求有意識的追求”[4]42。當(dāng)多亞為佛莫里安人的槳帆船劃槳時,“他的力量和激情使得船上所有的人都感覺非常害怕。有時他會把船上的座位從槳手屁股底下扯下來,將槳手們都驅(qū)趕到船的護罩里去,把他們捆在那里直到多亞的激情消退為止”[2]81。他就像惡魔一樣,無法控制自己的力量和情緒,所以佛莫里安人只好將他遺棄在紅瀑布海灣?!皶r光在慢慢流逝,他的憤怒也變得越來越頻繁。雖然除了自己的影子那里什么人都沒有,因此他只能對著自己的影子咆哮。當(dāng)他怒氣沖沖的時候,甚至那些蝙蝠、貓頭鷹和清晨爬出草叢的褐蛙都會把自己藏起來?!盵2]82多亞發(fā)出來的是動物般的聲音,其情緒喜怒無常不受控制。因此這一階段的多亞完全處于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的驅(qū)使之下,行事沒有任何理性意識和倫理規(guī)范的指導(dǎo)和限制,他的生活跟動物沒有什么區(qū)別。
動物式的生存和極度的孤獨使多亞渴望改變這樣的生活。當(dāng)他心情愉悅地在森林中漫步的時候,他感覺到有人在他周圍飄浮,而且能聽到低低的嘆息。好幾次睡醒過來,他感覺到額頭上曾有手指停留過。最初他以為是邪惡的精靈的惡作劇,所以他對著月亮祈禱,希望能幫助他遠離四方精靈的滋擾。后來他又在夜里對著月亮燃起了巨大的火堆,把貓頭鷹、狗獾、麋鹿、野豬和飛鳥等各種動物扔進去焚燒以向月亮獻祭。最后多亞看到了模糊的女人的身影,還聽到了溫柔的聲音:“多亞,我心愛的人?!盵2]84因此他一直渴望著那神秘的撫摸,也一直希望能夠再聽到那溫柔的話語。
愛情讓多亞得到了難得的幸福和寧靜。帶著疑惑回到自己的洞穴,他不僅聽到了清晰的腳步聲,還看到了一個非常年輕、漂亮的女子,穿著一襲白色的衣裙。她正在洞穴中將長矛放置好,對生火用的灌木和樹枝進行整理,同時在地上鋪上了獸皮,還試圖拖動佛莫里安人留下的巨大的水罐。此時他才知道,這女子是一個仙女,來自永恒的快樂之鄉(xiāng)。為了愛情,她放棄了永遠快樂、永遠年輕、一成不變的生活。她希望通過對多亞的付出和奉獻,能夠收獲多亞“無休無止的愛”[2]86。他們在森林中過著幸福的隱居生活。在愛情的滋潤下,他的妻子越來越愛美,她“彎腰在洞穴旁邊的溪流中,用羽毛裝飾她的頭發(fā),用野莓的汁液涂紅她的嘴唇”[2]86。而多亞也在這樣的愛情中,變得“寧靜而又文雅”[2]89。
在愛情生活中,多亞和仙女都產(chǎn)生了人類的倫理意識?!皞惱硎侨藢ι茞旱姆直妗?,倫理“以對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和秩序的評價為基礎(chǔ)”[4]254。仙女原本在仙界過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湖面上,在湖中的小島上,他們唱著跳著。永遠快樂,永遠年輕,永遠沒有改變?!盵2]86這樣的生活看似美好,但是卻缺乏深切的倫理體驗。永遠快樂,難以體會生活的痛苦;永遠年輕,就不會珍惜當(dāng)下的時光;永遠沒有改變,就不會有善惡美丑的對照。仙女之所以拋棄仙界的生活,還因為“他們不懂得愛。只有在變化當(dāng)中,在情緒當(dāng)中,在憤怒當(dāng)中,在疲倦當(dāng)中,我們才能愛”[2]86。仙女用這一支古老的凡人的歌謠表現(xiàn)了和多亞之間的深摯情感。多亞以打獵為生,給她帶來漂亮的獸皮,他們過著平凡、簡樸、單純、寧靜的生活。面對為了愛情拋棄美好生活的妻子,面對愿為多亞無私付出的女人,多亞用語言與行動表達了對妻子的深情。當(dāng)妻子問他,“當(dāng)我們分離的時候,你會為我哭泣嗎?”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將因此而死去?!盵2]89在他們的言行中,可以看到愛情這一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讓他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使他們脫離了動物般的原始生活。
多亞和妻子在愛情中體會到了一種美好的倫理情感。它不僅是對自身的珍視和愛護,更是對他人的奉獻和付出。這里體現(xiàn)為多亞身上人性因子的比例在逐步上升,其理性意志推動他認(rèn)真地去思考與妻子的關(guān)系,并為她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變?!袄硇砸庵臼侨诵砸蜃拥暮诵暮屯庠诒憩F(xiàn)?!薄袄硇砸庵臼抢硇园l(fā)揮作用的體現(xiàn),主要用來抑制和約束自由意志,使自由意志變得有理性。因此,理性意志由特定環(huán)境下的宗教信仰、道德原則、倫理規(guī)范和理性判斷所驅(qū)動?!薄八陨茞簽闃?biāo)準(zhǔn)約束和指導(dǎo)自由意志,從而引導(dǎo)自由意志棄惡從善。”[4]253從多亞和妻子婚姻關(guān)系前后的對比可以看出,愛情具有改變和提升人類精神境界的巨大作用。不僅兩人的生活與過去迥然相異,整個天地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在《郭爾王的瘋狂》《弗格斯和祭司》《烏辛的漫游》中,葉芝遵循的是浪漫主義否定現(xiàn)實的創(chuàng)作原則,描繪了夢幻般的理想世界或超自然的仙人的靈境。但是在《多亞》這部短篇小說當(dāng)中,葉芝卻表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生活的肯定。仙界看上去似乎非常美好,但是卻不能真正體驗到愛情等復(fù)雜而又深刻的倫理生活。
正是因為有了愛情的體驗,多亞與來自仙界的人奮力爭搶。仙女從仙界離開之后,一個拿著長矛,頭戴紅色小帽的男人尋來,想讓多亞歸還他們中最美麗的女子?!澳阌靡恍┪粗哪Х▽⑽覀冞@一幫人中最漂亮的美女拐走?!盵2]87他根本不知道,那就是愛情的魔力。多亞與來人從黃昏一直戰(zhàn)斗到天明。最后他身上久違的怒氣再一次爆發(fā),最終打敗了仙界的人。但是這次的怒氣與動物式的不可控的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完全不一樣,是為了愛情所做出的理性的努力。
多亞希望通過下棋來贏得仙女也是他倫理意識的體現(xiàn)。盡管下棋是仙界的人提出來的。但是多亞對下棋這一競技形式的認(rèn)可,其實就是對規(guī)則的一種承認(rèn),是對倫理秩序的一種維護。他們要通過下棋來贏取標(biāo)的物,那就是仙人的生命和多亞的妻子。在人類生活的早期,他們還沒有產(chǎn)生倫理意識,主要通過動物式的拼搶和掠奪來獲得自己的食物、美女或者財產(chǎn)。此時人類可以說是處于倫理混沌的時期。但是隨著人類倫理意識的萌生,他們通過約定、打賭、決斗或者協(xié)商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下棋看似一種游戲,卻是當(dāng)時人們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在愛爾蘭的早期作品中,下棋是反復(fù)被提及的生活場景,厄爾查德、艾登、米德赫等都曾與仙人下棋,最后都是仙人取得了勝利。葉芝的詩歌《兩位國王》,戲劇《時光與巫女薇薇恩》《德爾玨》等都寫到了用下棋來解決爭端的相關(guān)情節(jié)。
多亞最后走向死亡是他為愛情做出的倫理選擇。“倫理選擇指人的道德選擇,即通過選擇達到道德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倫理選擇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道德選項的選擇?!薄皞惱磉x擇是人擇善棄惡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途徑?!盵4]267在多亞和仙界來人對弈的過程中,一開始多亞是非常自信的,因為他從小就喜歡與人下棋,而且往往取得勝利。但是這一次卻每一步都遭到了仙人的抵抗,最后還輸?shù)袅似遒?。盡管他的力量和戰(zhàn)斗的技巧遠遠超過仙人,但他還是遵守了下棋之前他們定下的規(guī)矩。按照事先的約定,他做出了讓仙人帶走自己妻子的倫理選擇。多亞倒在地上,到處打滾,像一只野熊一樣咆哮。讀者不難體會到他內(nèi)心的痛苦和絕望。他為此生氣、懊悔和悲痛一天一夜,后來跳上一匹野馬,在高山上奮力疾馳。最終他和那匹野馬從距離海面一千英尺的懸崖上,跳入了愛爾蘭西邊的大海。盡管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但是他用自己的倫理選擇踐行了當(dāng)初許下的不會獨活的承諾。
從棋賽到多亞的死亡,悲劇性的言行中包含著人物的規(guī)矩和秩序意識。如果遵守倫理規(guī)則,就會得到人們的認(rèn)同和擁護。如果不能遵守自身的承諾,將會遭到人與神的共棄。破壞社會規(guī)則就是在觸犯倫理禁忌。因為“禁忌是古代人類倫理秩序形成的基礎(chǔ),也是倫理秩序的保障”[4]261。為了不觸犯倫理禁忌,多亞失去了妻子和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對規(guī)矩和秩序的維護也得到了人們世代的尊崇,讓他從動物世界超脫,進入了人類倫理的領(lǐng)域。住在多尼戈爾山上的居民,在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聽到急促的馬蹄聲,他們都以為是多亞在疾馳而過。在海邊行船的漁民,仿佛看到了他巨大的身形在山頂閃現(xiàn)。這說明多亞的言行得到了愛爾蘭民眾的認(rèn)可,他的故事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流傳。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表面上短篇小說《多亞》寫的是人仙相戀的故事,實際上卻在表達人類如何從倫理混沌到倫理意識萌生,最后到倫理秩序建立的過程?!拔膶W(xué)的歷史和社會文明史表明,文學(xué)從來就是人生的教科書,其教誨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盵4]249葉芝的短篇小說《多亞》可以看作19世紀(jì)后期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的倫理表達。由于英國殖民統(tǒng)治愛爾蘭已經(jīng)700多年,民眾大多處于倫理混沌當(dāng)中,只有通過啟蒙和教誨,才能增加他們的倫理體驗,建立一定的倫理秩序,推動國家和民族向前發(fā)展。
怎樣才能起到更好的啟蒙和教誨作用呢?葉芝在創(chuàng)作中除了使用神話傳說的敘述框架,還反復(fù)使用了家喻戶曉的愛爾蘭地名和神話傳說中的人名。這些地名如紅瀑布海灣(巴拉赫海灣)、本布爾本山、柯普山、多尼戈爾山、多亞池塘等。神話傳說中的人名如迪阿穆伊德、格拉妮亞、帕托蘭、穆阿德漢等。這些愛爾蘭的地名和神話傳說中的人名,讓愛爾蘭民眾在這個簡短的故事中感受到了熟悉的文化,因此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共鳴和感受。
作品中描繪了一幅田園牧歌式的神話世界。葉芝對這樣的神話傳說情有獨鐘。受約翰·歐里爾瑞、弗格森和奧格雷迪等人的影響,葉芝積極投身到愛爾蘭文藝復(fù)興運動當(dāng)中,曾經(jīng)與格雷戈里夫人等收集、整理和研究過愛爾蘭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后來葉芝對這些材料做了各種處理,反映在《愛爾蘭農(nóng)民的故事和傳說》《烏辛的漫游》《凱爾特的薄暮》等作品中。葉芝認(rèn)為愛爾蘭的文學(xué)應(yīng)該以民間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他說:“在過去對未來的所有的饋贈當(dāng)中,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偉大的傳說。它們是民族的母體。我認(rèn)為每一位愛爾蘭讀者都有責(zé)任研究自己國家的傳說,直到熟悉它們就像熟悉自己的雙手一樣為止,因為在其中展示的是凱爾特人的心靈。”[6]104由于他早年將很多時間和精力花在愛爾蘭的民間故事上面,因此葉芝第一部小說作品采用民間故事的題材就不足為奇了。
小說《約翰·謝爾曼》和《多亞》一起結(jié)集出版,它們都表達了葉芝創(chuàng)作早期對愛爾蘭及其文化的認(rèn)同,但筆者覺得《多亞》顯得更真實也更深入。從文學(xué)倫理學(xué)批評的角度來解讀,《多亞》可以說是愛爾蘭人民頭腦中長期蘊藏的腦文本的一種敘述。其采用的神話傳說的敘述樣式,使其屬于榮格所說的幻覺型作品而不是心理型作品。也許這正是這部作品能得到愛爾蘭民眾認(rèn)同、引發(fā)他們廣泛共鳴的主要原因吧。
注釋:
①文中譯文為筆者自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