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機構編制領域第一部基礎主干黨內法規(guī),是新時代機構編制工作的基本遵循。《條例》把黨管機構編制的程序分為動議、論證、審議決定、組織實施和監(jiān)督問責等基本環(huán)節(jié)。其中,機構編制工作動議應當根據黨中央要求和工作需要,按照機構編制管理權限提出。
在機構編制工作實踐中,機構編制調整事項大多由部門提出?!皠幼h”作為機構編制管理的第一道程序,對于整個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诖朔N情況,研究部門機構編制事項是如何動議,又經過怎樣的論證和決定過程,最終得以組織實施,梳理總結其一般流程和調整機制,反思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建議,對于進一步完善機構編制動議工作,推動形成動議主體明確化、動議時機規(guī)范化、動議環(huán)節(jié)程序化、動議監(jiān)督制度化有著重要意義。本文著重研究部門動議的機構編制事項調整機制,以期為今后的工作實踐提供探索和指引。
部門動議的機構編制事項一般是對其機關及所屬事業(yè)單位機構、職能、編制、領導職數等事項的調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具體情形:增設、撤銷、更名、掛牌內設機構;調整部門或內設機構職能,厘清職責邊界;調整領導職數;調整行政、各類事業(yè)編制數量;整合事業(yè)單位,調整機構規(guī)格;變更事業(yè)單位經費渠道和編制性質等。
隨著《條例》的頒布實施,機構編制管理法制化進程不斷加快,部門機構編制事項動議實踐與現行黨內法規(guī)對機構編制動議的要求還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
(一)動議程序沒有得到嚴格遵守。個別部門在動議機構編制事項時,沒有堅持黨管機構編制原則,缺乏基本的黨組(黨委)集體研究討論程序,隨意性大,分析論證中個人主觀色彩較重,有的僅簡單通過工作人員草擬機構編制訴求報文。個別部門在提交機構編制申請時,不按程序與機構編制部門溝通,以送閱件或者書面匯報等形式,直接呈送編委領導,有的以部門名義而不是部門黨組(黨委)名義行文。
(二)動議內容不夠客觀全面。部門通常在動議機構編制事項時,側重于必要性考量,就本地區(qū)本部門的需要考慮得多一些,動議中的論證主觀因素較強,只談有利因素,不談不利因素,論證行為較為片面。習慣于將工作困難的原因簡單歸結為體制不順、機構不健全、人員編制不足等問題,并沒有真的嘗試通過內部挖潛、建立機制、管理創(chuàng)新、技術升級、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問題;有的部門在提出機構編制需求時,選擇性地比對周邊兄弟地市同類機構編制設置情況,只比其無不比其有,只比其弱不比其強。同時,缺乏對各地市的經濟總量、人口、面積、管理及服務對象的數量總體考量,為編委領導決策、編辦調研論證,掌握實情、客觀公正做出判斷造成一定影響;還有個別部門動議機構編制事項是從解決內部干部晉升提拔、人員安置調動等角度出發(fā),存在因人設崗現象,沒有從部門的真實工作需要和規(guī)范機構編制管理角度出發(fā)。
(三)機構編制使用效益未有效發(fā)揮。個別部門在動議調整機構編制事項前,沒有對現有職能職責機構編制事項進行充分的評估分析,本身尚存在職責未完全履行、編制和職數未及時使用或長期閑置、批復成立或注銷的事業(yè)單位未按規(guī)定辦理登記和注銷手續(xù)、人員編制結構不合理等現象,卻仍以工作力量不足、體制不順為由,動議機構編制事項。這樣既不利于維護機構編制工作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也難以將構編制資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根據《〈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釋義》,部門提出機構編制動議,其動議的程序、主體、內容等應當依規(guī)進行,在制度落地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一)明確動議啟動情形,解決好“何種情況動議”的問題
1.明確可以動議的情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五種情形。一是黨中央或上級黨委(黨組)有明確要求的;二是重大體制機制和職責調整需要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的;三是本地區(qū)或本部門機構職能體系的局部運行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不適應不協調,需要及時調整解決的;四是人民群眾、所轄地區(qū)或下屬部門反映強烈的;五是因其他特殊情況需要啟動調整的。
2.明確暫緩動議的限制性因素。筆者認為,當存在以下情形時,原則上暫緩動議:經機構編制部門督查、核查、群眾舉報,查實部門存在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guī)定問題、且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動議過程中存在隱瞞事實、弄虛作假的。
3.明確不得動議的條件。對于機構改革期間明確凍結機構編制事項的不得動議,對于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的事項不得動議,對于超出配置標準范圍的事項不得動議,對超出動議權限范圍的不得動議。
(二)完善動議操作流程,解決好“怎樣動議”的問題
完善動議操作流程,就是要科學設計動議工作中每個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流程,對動議的每一個流程做出明確的程序化規(guī)定,科學界定好每一個流程的工作主體、工作任務、工作權限,以避免動議的無序操作。筆者認為,該環(huán)節(jié)有如下重點流程:
1.啟動環(huán)節(jié),形成意見。部門啟動機構編制事項動議的主體應為部門黨組(黨委),任何個人無權擅自就機構編制事項提出動議。具體可由部門黨組(黨委)領導班子集體根據本單位機構編制工作實際及相關方面意見建議,形成初步動議意向。
2.醞釀環(huán)節(jié),充分溝通。部門黨組(黨委)可先將擬調整事項內容與機構編制部門進行溝通銜接,陳述擬動議事項的理由、依據和意見,在取得初步意見后,再進入動議程序。對不符合政策規(guī)定和實際工作需要的,不得進入動議程序,不得進行研究提報。
3.決定環(huán)節(jié),行文報送。由部門黨組(黨委)對擬啟動機構編制事項按照《條例》中關于論證條件要求,運用綜合分析和調研論證,依法依規(guī)就調整機構編制事項逐一論證說明。由部門黨組(黨委)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動議事項, 部門召開黨委(黨組)會議決定動議事項。
(三)規(guī)范動議相關內容,解決好“動議什么”的問題
1.規(guī)范請示主體。重點關注以下情況:各部門及所屬事業(yè)單位請示機構編制事項,統(tǒng)一以主管部門黨組(黨委)名義申請;未設黨組(黨委)的,統(tǒng)一以主管單位名義申請;縣(市、區(qū))統(tǒng)一以縣(市、區(qū))委編委的名義申請。部門下屬事業(yè)單位或代管機構涉及機構編制事項必須經過主管部門黨委(黨組)進行審議,不得擅自或越級請示機構編制事項。
2.規(guī)范請示文本。機構編制事項請示應一事一報。涉及機構編制調整的請示文件須是正式編號、標注簽發(fā)人、加蓋公章的正式公文。為確保依據翔實、充分,請示文件中的論證報告應當對格式和內容框架進行規(guī)范。
3.規(guī)范請示內容。主要包括:提出請示的理由和依據,按照《條例》第16條規(guī)定,對“五個是否”逐項進行說明,機構編制現狀、黨組(黨委)或領導班子研究情況,參考借鑒其他區(qū)縣同類機構設置情況,充分論證請示事項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做到理由充分、依據清楚、意見明確。同時須提供相關法律法規(guī)或政策文件、部門職責履行情況、機構編制現狀、同類機構編制配置情況等相關材料。部門黨組(黨委)要對論證報告的真實性、客觀性負責。
(四)健全動議配套制度,解決好“動議保障”的問題
動議既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環(huán)節(jié),又是機構編制管理環(huán)節(jié)中與其他環(huán)節(jié)互相聯系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因此,必須樹立整體觀念,把動議工作放到機構編制管理的整個體系中去研究,注重制度體系的前后銜接,加強配套制度建設,為規(guī)范動議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編委及其辦公室發(fā)文調整部門機構編制事項后,應當適時開展“回頭看”,定期通過對部門開展督導檢查,分析研判其是否按要求落實了相關機構編制事項,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督促整改。
2.運用使用效益評估制度。在加大事業(yè)單位履職評估結果運用的同時,積極探索在機關部門建立機構編制使用效益評估機制,指導部門瘦身健身、挖潛增效、優(yōu)化結構,把編制資源用到最重要、最亟需、最關鍵的職責上,促進編制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加強評估結果運用,論證部門動議的機構編制事項時,可以將此前其他事項的督查評估情況作為基礎性審查的重要依據。如果一個部門的日常機構編制管理不規(guī)范、機構編制資源使用效益低下,應先督促部門整改到位后再受理其動議事項。
(作者系安康市委編辦改革調研科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