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義鵬,何強治,周志鵬,屈富波,招昌君
陜西省城固縣畜牧獸醫(yī)工作站,陜西 城固 723200
新城疫、禽流感等有血凝素(HA)的病毒能凝集人或動物紅細胞,稱為血凝現(xiàn)象,血凝現(xiàn)象能被相應抗體抑制稱為血凝抑制試驗,這是一種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反應來測定抗原或抗體的檢測技術,該技術是目前WTO 進行全球禽流感監(jiān)測普遍采用的試驗方法[1],具體就是制備1%的禽無抗紅細胞懸液,測定抗原效價,然后根據(jù)抗原效價配制4 IU 抗原,再用4 IU 抗原測定抗體,如果待檢樣品中有抗體,抗體會與抗原結合,紅細胞就會沉淀于微量反應板孔底,傾斜微量反應板時,紅細胞就會出現(xiàn)流淌現(xiàn)象,如待檢樣品中沒有抗體,則抗原就會與紅細胞發(fā)生凝集反應,傾斜反應板時,紅細胞就不會發(fā)生流淌現(xiàn)象,根據(jù)這一方法判定抗原或抗體效價高低。
在紅細胞懸液制備時,常見問題主要有:供制備紅細胞懸液的禽的選擇不符合要求,如供制備紅細胞的禽為非無抗禽,供樣禽數(shù)量不符合要求,紅細胞溶血、配制濃度不達標等。
抗原效價測定不準確,其他相關因素控制不嚴引起抗原效價測定結果失真。
移液槍頭不暢,移液器未經校核定量,操作不規(guī)范(未按規(guī)定時間、劑量和順序操作),操作前試劑沒有混勻和預溫,實驗用器械未經嚴格清洗消毒造成的污染等。
試驗條件不成立,不符合判定標準,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判定結果,對判定依據(jù)把握不準確等。
1)非免疫雞的選擇:供制備1%紅細胞的雞,必須是未免疫新城疫、禽流感疫苗、未發(fā)生相應疫病的公雞,至少2~3 只。
2)防止溶血:采血時避免外源污染,采血針頭應選擇較大號的,抽吸時用力不要過大,采雞血前先吸取3~5 mL 稀釋液可有效防止采樣過程中的溶血或血液凝固(特別是高溫情況下,雞血凝固速度較快),避免酒精接觸雞血或紅細胞,采集的雞血應該溶于預先準備好的經過滅菌處理的PBS 液中,并輕輕混勻,在離心制備紅細胞前不能長期靜置,防止血液凝固。異物也容易引起血液凝固。
3)制備1%雞紅細胞:洗滌紅細胞時,應先混勻紅細胞,取上層紅細胞懸液用于離心,避免凝集血塊夾雜其中;紅細胞洗滌要徹底,一般至少3~5 次,充分去除其他非紅細胞成分;離心速度一般1 800~2 500 r/min、5~8 min,初次離心選擇較低速度,防止高速離心造成紅細胞堆積過緊實出現(xiàn)粘連,隨著洗滌次數(shù)的增加,離心速度依次增加、時間延長;制備的紅細胞體積符合要求,若離心速度低、時間短,紅細胞因夾雜過多洗滌液、紅細胞壓積不實,則制備的紅細胞濃度會小于目標濃度;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需采集2~3 只公雞血液用于制備1%的雞紅細胞,有時也會出現(xiàn)紅細胞部分溶血現(xiàn)象,只要對紅細胞進行充分洗滌,仍可制備出符合要求的紅細胞;判定紅細胞是否溶血的技巧是將制備好的1%的雞紅細胞懸液靜置后,看上清液是否澄清,若清澈說明合格,若呈紅色說明紅細胞有溶血現(xiàn)象[2],應棄去重新制備。
4)紅細胞制備效果評判依據(jù):離心紅細胞時若洗滌液逐步變清,表明紅細胞制備比較成功;將制備的紅細胞移入PBS 稀釋液時,有明顯的云霧狀擴散現(xiàn)象,表明紅細胞制備較好。如紅細胞經離心后,上清液始終呈紅色,數(shù)次離心后仍呈紅色,表明紅細胞有溶血,則制備的紅細胞不可用;如果紅細胞加入稀釋液中呈紅色,且經過數(shù)小時仍呈紅色,表明紅細胞有溶血現(xiàn)象,不可用;制備的紅細胞若出現(xiàn)凝血塊,紅細胞不可用。
1%雞紅細胞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確需延長時間使用時,應在2~8 ℃下保藏,時間一般不超過3 d。在使用1%雞紅細胞前,應先觀察上清液是否澄清,若上清液渾濁或容器底部紅細胞平鋪不均勻、有結塊現(xiàn)象等,則不可用。
1)正確制備紅細胞懸液是精準測定抗原效價的前提。1%雞紅細胞制備的準確性,影響抗原和抗體效價的測定,若制備的紅細胞濃度增大,則抗原、抗體效價測定時會被降低,因此必須準確配制1%雞紅細胞懸液。
2)準確配制4 IU 抗原。每次試驗時,都要對抗原進行標準化測定,4 IU 抗原盡量現(xiàn)配現(xiàn)用,用測定抗原效價的同批次1%的紅細胞進行試驗檢測,防止不同批次的1%的紅細胞因濃度差異而影響抗體效價準確測定。按照血凝抑制試驗操作步驟進行4IU 抗原配制,完成配制后,應對4 IU 抗原再進行一次抗原效價測定(回歸試驗),若4 IU 抗原效價為2 log2,試驗有效,表明4 IU 抗原配制準確,否則應重新配制[3],4 IU 抗原配制濃度高了易出現(xiàn)樣品抗體假陰性,反之易出現(xiàn)假陽性結果,因此必須精準配制4IU 抗原。
3)待檢血清必須符合檢測要求。待檢血清必須清亮,無溶血、無果凍樣凝固、無腐敗變質、無紅細胞等物質摻雜。若血清中含有紅細胞,在進行抗體效價測定時會出現(xiàn)比實際值高的現(xiàn)象。要嚴防樣品腐敗變質,血清或抗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如儲運不當,可導致其變質變性,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為防止禽血清出現(xiàn)果凍樣凝固,盡可能采集青年禽血樣,采樣宜在禽進食前進行,采集的禽血清以自然析出最佳,確需離心時應靜置2 h 以上再進行離心。供樣動物機體狀況對結果也有影響,若動物脫水、血液濃稠度高等對抗體濃度也有影響。
4)準確定量。如稀釋液、紅細胞懸液、抗原、樣品等配制濃度必須準確、使用前充分混勻,使用時準確量取,對反應時間和結果判定時間要嚴格控制。在使用多道移液槍時,操作人員要注意觀察移液器吸頭液面高度,若出現(xiàn)不一致,可能是滴頭堵塞或是移液器出現(xiàn)故障,應及時排除影響。
5)嚴格比對。對待檢樣品進行檢測前,一定要做好“3 個對照”即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和空白(稀釋液)對照,只有3 個對照成立,檢測結果才有效。
1)判定標準:抗原效價測定時的判定標準是“能使紅細胞完全凝集(100%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釋度”,樣品抗體效價測定時的判定標準是“以完全抑制4 單位抗原的血清最高稀釋度”[4],上述2個判定標準必須準確把控,不得用“50%凝集”判定。同時判定紅細胞沉淀還是凝集時,一定要結合紅細胞均勻分布于稀釋液體系還是沉淀于孔底、形狀、色澤以及傾斜反應板觀察時的紅細胞流動狀態(tài),如流淌速度、長度和數(shù)量等綜合研判。
2)正確判定:判定結果時,應將反應板傾斜45~60°進行觀察,紅細胞完全凝集時,均勻布于反應孔中,有時紅細胞凝集時會出現(xiàn)片狀凝集甚至皺縮成團(超凝)現(xiàn)象,易與紅細胞的沉淀現(xiàn)象混淆,可通過3 種方法鑒別:一是察顏色:紅細胞完全凝集或出現(xiàn)超凝時,紅細胞均勻分布于反應孔中略呈灰色,如果因超凝形成可見凝集物時的凝集物顏色往往呈灰色或灰褐色,與正常沉淀的紅細胞的鮮紅色形成鮮明對比;二是觀狀態(tài):紅細胞完全凝集時,紅細胞呈均勻分布狀態(tài),且在反應孔底內呈連續(xù)、整齊、均勻分布,偶爾也會出現(xiàn)凝集片、甚至凝集片狀物邊緣不整齊或出現(xiàn)皺縮(超凝)現(xiàn)象;紅細胞沉淀時,會在反應孔底出現(xiàn)紐扣狀沉淀,且有向孔底集中趨勢;在PBS 液對照孔結果正確的情況下,將血凝板傾斜,從背側觀察,結果更加清晰[5];三是看規(guī)律:試驗中,樣品是按照對倍規(guī)律稀釋的,沉淀或凝集反應也是有規(guī)律的,加入紅細胞后,同一樣品的對倍稀釋孔會出現(xiàn)由沉淀到凝集或者由凝集到沉淀的有規(guī)律狀態(tài),如果出現(xiàn)個別孔結果異常,表明試驗操作不當,應重新進行檢測。當傾斜反應板時,沉淀的紅細胞對照孔會出現(xiàn)“流淚”現(xiàn)象,且紅細胞流淌速度、長度和數(shù)量正常;出現(xiàn)超凝的反應孔一般不會出現(xiàn)紅細胞流淌,或者凝集物流淌極為緩慢;要注意樣品孔與紅細胞對照孔紅細胞的狀態(tài)對比,一般陰性時則表現(xiàn)同步流淌,且流淌速度、數(shù)量和線形基本一致,反之亦然。
1)溫度和時間:該試驗一般宜在15~25 ℃條件下進行,HA 和HI 試驗中加入紅細胞后判讀結果的時間一般為30~40 min,具體參照紅細胞對照孔,對照孔完全沉淀時要迅速判讀結果。溫度高則反應速度加快,判讀時間縮短,但溫度過高(超過37 ℃),凝集的紅細胞容易洗脫,紅細胞很快沉淀下來,導致試驗不成立[6];溫度低,則反應速度減緩,判讀時間延長。同時要適時掌握判讀時間,判讀時間過早,出現(xiàn)凝集不全,判讀時間過遲,會出現(xiàn)洗脫現(xiàn)象,亦會影響結果的準確判定。
2)樣品質量:血清樣品應澄明、無污染、無雜質、無紅細胞,否則會影響實驗結果;注意消除非特異性凝集因子影響,盡可能采集同種家禽的血制備紅細胞懸液。
3)試劑貯用:試劑保藏、運輸必須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嚴防高溫、反復融凍、曝曬、劇烈震蕩等不利因素對試劑效價的影響,試劑、1%雞紅細胞、PBS 液等使用前都要充分混勻并預溫后使用[7],抗原和抗體都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確需延長使用時間,一般應在2~8 ℃條件下保藏,不超過3 d,否則影響試驗結果。
4)試驗環(huán)境:所有試劑盡可能現(xiàn)配現(xiàn)用,確需延長使用時間的,一定要按要求規(guī)范保藏;所有操作應在無菌環(huán)境中進行;容器、稀釋液等均應經嚴格滅菌、消毒。
5)操作規(guī)范:移液器、天平等定量工具要定期校核;血凝板選用90°板,不得用110°板,否則影響試驗結果;配制PBS 液所用試劑磷酸氫二鈉、氯化鈉、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等4 種試劑構成穩(wěn)定的緩沖體系,確保試驗結果的穩(wěn)定呈現(xiàn),一般不宜用生理鹽水等代替[8];對投入試驗的所用器械、PBS 液等要嚴格消毒,防止污染;在進行抗原效價測定時,應該做3 個重復,取至少2 個測定結果一致的數(shù)值作為抗原效價測定值;待檢樣品對倍稀釋要規(guī)范,判定方法是:同一待檢樣品對倍稀釋后,顏色逐步變淡,均勻過渡,否則可能是漏加或重復加樣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