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肖靜,張紅麗,張楠,位登輝,馬冰冰,張涵,楊浩潔
鄭州輕工業(yè)大學 環(huán)境污染治理與生態(tài)修復河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1
全程自養(yǎng)脫氮(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CANON)工藝是近年來廣受關(guān)注的新型脫氮技術(shù),其脫氮過程能耗低、物耗少,是可持續(xù)污水處理技術(shù)的主要組成單元,也是實現(xiàn)污水處理碳中和的重要步驟[1-3]。然而,該工藝的高效穩(wěn)定運行依賴高質(zhì)量濃度的微生物量。近年來的研究[4-6]表明,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s, MBR)既能截留所有微生物,也能分開控制污泥停留時間和水力停留時間(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可獲得較高的微生物量且有利于CANON工藝中功能微生物好氧氨氧化菌(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OB)和厭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AOB)的生長,因此被公認為是一種能實現(xiàn)自養(yǎng)脫氮工藝的高效反應器。然而,在MBR運行過程中,微生物會附著在膜表面并以生物膜形式生長,這會使膜組件的通量嚴重下降,導致膜污染。膜污染不僅增加了維護和運行成本,也嚴重限制了MBR的發(fā)展及應用[7]。為了控制或減緩膜污染,研究者們[8-9]提出了多種物理或化學方法,包括低通量操作、周期性反沖洗、間歇進水、膜改性、添加膜污染控制劑等。然而,這些控制手段不僅成本高,還存在引入次生污染物的風險。
群體感應是微生物之間的一種通訊機制,微生物產(chǎn)生并識別信號分子從而調(diào)控自身行為,?;呓z氨酸內(nèi)酯(Acyl-Homoserine-Lactones,AHLs)就是其中一種常見的信號分子[10]。群體感應淬滅酶可以通過催化降解AHLs調(diào)節(jié)細菌行為,如可溶性微生物產(chǎn)物(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的產(chǎn)生、細胞外酶的分泌、生物膜的形成等,這一發(fā)現(xiàn)為控制MBR系統(tǒng)中細菌行為及膜污染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11]。根據(jù)催化降解AHLs機制的不同,可將群體感應淬滅酶分為3類:AHLs內(nèi)酯酶、AHLs?;D(zhuǎn)移酶和AHLs氧化還原酶。其中關(guān)于AHLs?;D(zhuǎn)移酶的研究較為深入[12]。近年來的研究[13-14]證明,AHLs?;D(zhuǎn)移酶可有效減緩膜污染,延長MBR運行周期。然而,CANON工藝的功能微生物AAOB對環(huán)境條件非常敏感,如將AHLs?;D(zhuǎn)移酶用于控制MBR-CANON工藝的膜污染,其勢必將對反應器的脫氮性能、微生物活性、關(guān)鍵酶活及功能微生物組成造成影響。鑒于此,本文探索性地研究了AHLs?;D(zhuǎn)移酶對MBR-CANON工藝運行性能及微生物特征的影響,以期解決MBR-CANON工藝的膜污染問題并推動該工藝的發(fā)展及應用。
主要材料:(NH4)2SO4、NaHCO3、MgSO4、CaCl2和KH2PO4,均為化學純,甲醇(優(yōu)級純),均為阿拉丁試劑有限公司產(chǎn);實驗用淬滅酶為AHLs?;D(zhuǎn)移酶Ⅰ,酶活力為500~1500 U/mg,美國Sigma公司產(chǎn)。
主要儀器:TU-181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產(chǎn);Muti3430型便攜式水質(zhì)參數(shù)測定儀,德國WTW公司產(chǎn)。
本實驗采用圓柱形MBR反應器,由有機玻璃制成,有效體積約為4.8 L。實驗采用人工配水,配水中氨氮質(zhì)量濃度約為200 mg/L,堿度約為1600 mg/L,同時含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zhì)元素。運行過程中維持HRT為18 h,溫度控制在18~22 ℃。實驗共包含3個階段,分別記為P0、P1和P2,其中P0不添加淬滅酶,P1和P2階段分別加入0.1 mg/L和0.5 mg/L的淬滅酶。各階段末從反應器內(nèi)部取懸浮態(tài)的污泥樣品進行EPS、SMP、關(guān)鍵酶活及功能微生物組成的測定,樣品以各階段標記命名。其中,P1和P2階段結(jié)束時,由于膜絲表面明顯附著有生物膜,同時采集了膜絲表面的生物膜樣品,分別記為MP1和MP2。
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氨氮質(zhì)量濃度,波長為420 nm;采用N-1-萘基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定亞硝酸鹽氮質(zhì)量濃度,波長為540 n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硝酸鹽氮質(zhì)量濃度,波長為220 nm和275 nm。氨氮去除率和總氮去除率按照式①和②計算,其中C指物質(zhì)的質(zhì)量濃度/(mg·L-1)。泥樣經(jīng)8000 r/min離心后,上清液用于測定SMP的含量,剩余泥樣中加入緩沖溶液,經(jīng)加熱提取得到的溶液用于測定EPS的含量。其中,EPS和SMP中的多糖含量采用蒽酮法測定,蛋白質(zhì)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測定。
①
②
基于文獻[15-16]的方法,羥氨氧化還原酶(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HAO)的活性以鐵氰化鉀催化羥胺為反應基質(zhì)進行測定,氨氮加氧酶(Ammonia Monooxygenase,AMO)活性通過硫酸銨氧化生成亞硝酸鹽氮的速率來反映,亞硝酸鹽還原酶(Nitrite Reductase,NIR)的活性則通過以甲基紫晶為電子供體還原亞硝酸鹽氮的速率來反映。
每次取泥樣時,均從反應器3個不同位置分別取樣,混合后作為樣品用于測定。從反應器內(nèi)部和膜絲表面取樣后,采用E.Z.N.ATM Mag-Bind試劑盒提取DNA。提取得到的合格DNA進行PCR擴增,擴增引物為341F/805R(341F:CCTACGGGNGGCWGCAG; 805R:GACTACHVGGGTATCTAATCC),得到的擴增產(chǎn)物在Miseq平臺上進行高通量測序。測序結(jié)果與Silva數(shù)據(jù)庫中的序列進行比對,并進行微生物分類。OTU定義為相似度大于97%,多樣性指數(shù)Shannon和Simpson通過Mothur軟件(Mothur v1.30.1)進行分析。
圖1 反應器在不同階段的脫氮效果Fig.1 Nitrogen removal performance of the reactor in each stage
反應器在不同階段的脫氮效果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P0階段前期,在進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為200 mg/L左右的條件下,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逐漸下降,至第10 d時,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降為4.0 mg/L,但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分別剩余17.4 mg/L和25.7 mg/L。這說明,AOB的活性較好,能夠及時將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氮,但AAOB的活性不足以將亞硝酸鹽氮及時還原。同時,硝酸鹽氮生成量較高,說明反應器中存在硝化細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而這不利于高效脫氮。因此,在第11 d,將反應器內(nèi)的溶解氧從0.17 mg/L調(diào)節(jié)至0.10 mg/L。之后,反應器的氨氮去除率和總氮去除率均迅速下降,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升高,同時不再有亞硝酸鹽氮殘留。這說明,溶解氧質(zhì)量濃度的降低限制了AOB的活性,不能將全部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氮,但低溶解氧有利于AAOB對亞硝酸鹽氮的還原。再次運行10 d后,即第21 d再次通過調(diào)節(jié)曝氣量將溶解氧升高至0.13 mg/L左右,之后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迅速降低,氨氮去除率和總氮去除率隨之升高,同時反應器內(nèi)無亞硝酸鹽氮積累,硝酸鹽氮生成量約為28 mg/L,此時硝酸鹽氮生成量與氨氮去除量的比值為0.16,略大于CANON反應的理論值0.11[17]。此后直至該階段結(jié)束,反應器運行穩(wěn)定,氨氮去除率和總氮去除率最終穩(wěn)定在83.7%和65.9%。這表明,溶解氧是CANON反應器運行的關(guān)鍵參數(shù),即使相差較小的數(shù)值,對反應器的脫氮性能及功能微生物的活性都有較大影響。與之前的研究結(jié)果相似[18],即溶解氧太高會抑制AAOB活性,太低則抑制AOB活性,在實際運行中,需要經(jīng)過多次調(diào)控以找到最佳參數(shù)。
在第二階段P1加入0.1 mg/L的AHLs?;D(zhuǎn)移酶后,氨氮氧化受到抑制,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迅速升高,同時總氮去除率下降。加入后的第1 d,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從25.6 mg/L升高至59.2 mg/L,相應地,氨氮去除率從87.0%降低至71.1%,總氮去除率從68.0%降低至57.9%,而亞硝酸鹽氮質(zhì)量濃度無明顯變化,硝酸鹽氮生成量大幅降低。這表明,AHLs?;D(zhuǎn)移酶剛加入時,不僅抑制了AOB的活性,同時也抑制了NOB的活性,但是對AAOB的影響較小。然而,在運行一段時間后,反應器去除效果回升,尤其是第59 d后,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顯著降低,氨氮去除率和總氮去除率均隨之升高,最終分別達到91.8%和70.5%,出水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16.4 mg/L、0.7 mg/L和42.2 mg/L(最后5 d平均值,下同),這個現(xiàn)象可能是由于MBR-CANON體系內(nèi)的微生物逐漸適應了AHLs?;D(zhuǎn)移酶,AOB和AAOB的活性得到提升,進而提高了總氮去除率,同時有部分氨氮被氧化為硝酸鹽氮。
反應器運行穩(wěn)定后,進入P2階段。將淬滅酶的質(zhì)量濃度提高到0.5 mg/L,出水氨氮質(zhì)量濃度再次出現(xiàn)大幅升高,在該階段第1 d上升至51.2 mg/L,說明AOB活性再次受到嚴重抑制。亞硝酸鹽氮尚無積累,出水硝酸鹽氮質(zhì)量濃度有所下降但仍然較高,說明NOB活性沒有受到抑制。而脫氮效果的下降主要是因為AOB無法為AAOB及時提供足夠的亞硝酸鹽氮基質(zhì)。第5 d反應器運行效果開始回升,經(jīng)過波動后,最終出水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質(zhì)量濃度分別穩(wěn)定在87.0 mg/L、3.3 mg/L和24.6 mg/L,氨氮去除率和總氮去除率則穩(wěn)定在57.0%和43.6%。該結(jié)果表明,0.5 mg/L的AHLs?;D(zhuǎn)移酶長期作用嚴重影響了氨氮的氧化,AOB和AAOB活性均受到持續(xù)抑制,NOB能夠較快速適應,這對于維持自養(yǎng)脫氮穩(wěn)定是不利的。有研究[19]表明,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會導致脫氮效果下降,嚴重抑制AOB活性,但對其豐度影響不大,這與本文結(jié)果相似。本文實驗中AOB受到持續(xù)抑制后,AAOB由于得不到充足的反應基質(zhì),也在較高質(zhì)量濃度的AHLs?;D(zhuǎn)移酶作用下受到抑制。
圖2 各階段懸浮污泥及膜附著污泥樣品的EPS和SMP含量Fig.2 EPS and SMP contents of the suspended sludge and membrane attached sludge in each stage
各階段懸浮污泥及膜附著污泥樣品的EPS和SMP含量如圖2所示。由圖2a)可知,在樣品P0中,EPS中的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分別為1.1 mg/g SS(指單位質(zhì)量污泥中的含量,下同)和6.6 mg/g SS,至P1階段末,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均顯著降低,分別降至0.4 mg/g SS和3.0 mg/g SS。一般認為,在受到毒性抑制時,微生物會大量分泌EPS以保護自身細胞的正常生命活動。但本實驗中,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yún)s降低了EPS的含量,同樣的結(jié)果在之前也有相關(guān)報道,例如豬腎酰基轉(zhuǎn)移酶加入MBR后顯著降低了EPS含量,有效抑制了膜污染[11]。其原因一方面是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抑制了微生物對EPS的分泌,另一方面則是AHLs?;D(zhuǎn)移酶會導致某些微生物受到抑制,尤其是膜污染微生物更易受到影響。
泥樣MP1中,EPS中的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均顯著升高(P<0.01),分別升至6.5 mg/g SS和22.0 mg/g SS。這說明低質(zhì)量濃度的AHLs?;D(zhuǎn)移酶會導致微生物生長趨向發(fā)生轉(zhuǎn)變,逐漸向膜絲表面轉(zhuǎn)移并附著生長。也可能是P1階段運行時間較長,此時跨膜壓力大、膜污染程度較重而導致的。而在P2階段,懸浮污泥的EPS中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恢復至1.2 mg/g SS和3.8 mg/g SS,同時膜絲表面EPS中的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顯著降低至0.9 mg/g SS和2.4 mg/g SS(P<0.01)。有研究[20]表明,膜絲表面附著的EPS是MBR出現(xiàn)膜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本文的結(jié)果表明,0.5 mg/L的AHLs?;D(zhuǎn)移酶極大地抑制了EPS的分泌,降低了膜表面的EPS含量,有利于減緩膜污染速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該質(zhì)量濃度下,氨氮的好氧氧化受到抑制,因此需進一步考查是否可用于厭氧系統(tǒng)的氨氮氧化,或者需結(jié)合其他抗抑制策略用于好氧系統(tǒng)。
SMP是反應器內(nèi)的溶解性微生物產(chǎn)物,與死亡的微生物殘體有密切關(guān)系。由圖2b)可知,在P0階段,SMP中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分別為5.3 mg/L和12.6 mg/L,而在P1階段,SMP中多糖和蛋白質(zhì)含量均略有升高,說明0.1 mg/L的AHLs?;D(zhuǎn)移酶對于微生物生長影響較小。在P2階段,SMP有輕微降低,表明AHLs?;D(zhuǎn)移酶更多的是影響微生物活性,并不足以導致微生物死亡。膜絲表面附著污泥的SMP含量均比懸浮污泥要高,這是由于微生物產(chǎn)物更容易附著在膜表面,而膜表面的環(huán)境也更適合微生物附著生長。此外,據(jù)報道[21],反硝化菌可以利用SMP進行內(nèi)源反硝化,這也是SMP含量出現(xiàn)波動的原因之一。
圖3 反應器中各階段關(guān)鍵酶活性的變化Fig.3 Variation of the key enzymes’ activity in each stage of the reactor
反應器中各階段關(guān)鍵酶活性的變化如圖3所示,其中P1和P2階段的AMO僅測定了一次,故未進行誤差分析。HAO是厭氧氨氧化過程的重要參與者,同時也廣泛存在于 AOB和反硝化細菌中,能夠催化脫氮過程中間產(chǎn)物—羥胺的氧化和還原。因此,HAO 的活性變化與 CANON 系統(tǒng)的脫氮效果密切相關(guān)[22]。由圖3可以看出,加入AHLs?;D(zhuǎn)移酶后,HAO的含量顯著降低(P<0.01),從P0階段的0.54 EU/g SS(指單位質(zhì)量污泥的酶活性,下同)降低至0.016 EU/g SS,但到P2階段有回升的趨勢,懸浮污泥中的HAO含量略微升高到0.14 EU/g SS。這說明,AHLs?;D(zhuǎn)移酶嚴重抑制了AOB的活性,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AAOB或反硝化菌逐漸適應,酶活增高。膜絲表面泥樣的HAO含量也同樣有所升高,從P1階段的0.034 EU/g SS升高到P2階段的0.086 EU/g SS。這說明AHLs?;D(zhuǎn)移酶對自養(yǎng)脫氮系統(tǒng)有重要影響,但具體影響規(guī)律仍需進一步研究。
AMO主要存在于AOB中,反映了AOB氧化氨氮的活性[16]。由圖3b)可知,在加入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后,AMO含量同樣顯著降低,從P0階段的0.025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降低至0.009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并在P2階段進一步降低至0.005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這再次說明,AHLs?;D(zhuǎn)移酶對AOB活性影響較大,嚴重限制了氨氮的氧化。同時,在MP1和MP2樣品中膜絲表面微生物的AMO活性在兩個階段變化不大,說明附著生長在膜絲表面的微生物受到的沖擊較小,比懸浮態(tài)的污泥更能夠耐受沖擊,適應不利環(huán)境。
NIR是亞硝酸鹽還原酶,其活性反映了微生物對亞硝酸鹽氮的還原能力[23],在CANON工藝中則主要反映AAOB的活性。由圖3c)可知,在加入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后,NIR也受到抑制,從P0階段的1.76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降低到1.14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但與HAO和AMO相比,其降低幅度較小,因而反映出AHLs?;D(zhuǎn)移酶對AAOB活性影響較小。然而在P2階段,NIR再次顯著降低至0.18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P<0.01),說明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質(zhì)量濃度的升高增強了對AAOB的抑制。因此,在P2階段,不僅AOB受到抑制,懸浮污泥中的AAOB同樣受到抑制。值得注意的是,膜表面污泥中的NIR含量出現(xiàn)升高,從MP1的0.63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增加到MP2的1.16 μg亞硝酸鹽氮/(min·mg蛋白質(zhì)),這說明AAOB更加趨向于附著生長,其在膜表面污泥中的活性遠遠大于懸浮狀態(tài)的污泥。膜表面污泥中AAOB活性的增強可以減小反應系統(tǒng)中AAOB受到的綜合影響,而膜表面的AAOB分泌EPS較少,更加有利于控制膜污染。
通過分析以上3種關(guān)鍵酶的活性變化情況可知,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導致AOB的關(guān)鍵酶活受到嚴重抑制,而對AAOB的影響相對較小。AAOB在受到抑制時,更趨向于附著在膜絲表面生長以增強活性。因此推測,利用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減少EPS的分泌進而減緩膜污染的方法可能更適用于MBR-厭氧氨氧化系統(tǒng)。
在實驗過程中,分別測得P0、P1、MP1、P2、MP2 5個泥樣的有效序列個數(shù)為53 349、67 560、62 004、57 884、63 230,滿足微生物分類的要求,按照相似度大于97%進行分類,5個樣品的序列中分別包含479、488、477、475、474個OTU。而結(jié)合OTUs分布圖(見圖4)可知,5個樣品中共有的OTU 為373個,每個樣品獨有的OTU較少。這說明,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對CANON系統(tǒng)OTU組成及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較小,對其微生物組成的種類影響不大。代表多樣性的Shannon指數(shù)越高,代表微生物多樣性越大,Simpson指數(shù)則相反。表1為高通量測序結(jié)果,表1顯示,兩個指數(shù)在幾個樣品中變化均較小。整體而言,加入AHLs?;D(zhuǎn)移酶后,懸浮污泥中的生物多樣性有所增加,從P0階段的3.64增加到P1階段的3.70,至P2階段則進一步增加至3.82,這說明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引入了一些新的微生物,但影響不顯著。而膜表面污泥中的微生物多樣性相對較小,這一方面是由于其附著時間較短,另一方面是由于附著在膜絲表面的微生物應具備一定的特性,比如黏性較大等,因此微生物組成相對較為簡單,多樣性較小,但隨著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多樣性同樣有所增加。
圖4 OTUs分布圖Fig.4 Distribution of OTUs
經(jīng)與Silva數(shù)據(jù)庫比對,各階段懸浮污泥和附著污泥中微生物組成(屬水平)如圖5所示,與脫氮相關(guān)的微生物相對豐度見表1。其中,CandidatusKuenenia是典型的AAOB細菌,其相對豐度在P0階段為21.1%,在P1階段加入AHLs?;D(zhuǎn)移酶后降低為17.1%,在P2階段進一步降低至11.7%,這說明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限制了AAOB的增殖,限制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沒有充足的基質(zhì)而生長受限,從而導致總氮去除率下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膜絲表面同樣存在AAOB,兩個階段的相對豐度分別為10.8%和9.3%,并不高于懸浮污泥,這是由于膜絲表面附著有大量與膜污染有關(guān)的微生物,減少了AAOB的相對占比。
Nitrosomonas是AOB細菌,其相對豐度同樣出現(xiàn)下降,從7.1%降低至6.9%再進一步降低至5.7%。AOB豐度的下降并不明顯,說明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主要影響了AOB的活性,而對其相對豐度影響較小。相反,AHLs?;D(zhuǎn)移酶對AAOB的限制則主要表現(xiàn)在相對豐度的降低,這是由于AOB活性受到抑制,無法為AAOB提供充足的基質(zhì),限制了AAOB的生長,該結(jié)論尚需進一步研究確認。膜絲表面污泥中的AOB和AAOB的相對豐度均低于懸浮污泥,與酶活的變化剛好相反,這說明附著生長的自養(yǎng)脫氮微生物活性更好,但膜絲表面生長了更多與膜污染相關(guān)的細菌,因此脫氮細菌占比較低。Nitrospira是系統(tǒng)中檢測到的唯一NOB,這證實了反應器中過多的硝酸鹽氮是由NOB氧化生成的。其相對豐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一直很低,從0.3%分別升高至0.8%和1.2%,這說明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對硝化菌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從而導致反應器出水中硝酸鹽氮的生成量相應增加。硝化菌相對豐度的升高不利于自養(yǎng)脫氮的穩(wěn)定性,也不利于總氮的去除。膜絲表面的硝化菌含量也低于懸浮狀態(tài)的污泥,分別為0.2%和0.9%。這說明,膜絲表面附著的更多是膜污染微生物,脫氮微生物則較多懸浮在反應器中。有研究[24]認為,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的加入雖然對有機物去除效果影響不大,但對微生物有較大影響。也有研究[25]表明,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的加入對微生物組成影響不大。此外,還有研究[26]認為,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對革蘭氏陰性菌有嚴重的抑制作用,而本文CANON系統(tǒng)中,功能微生物多為革蘭氏陰性菌。結(jié)合本文的實驗結(jié)果,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的加入對微生物組成影響較小,其生物多樣性變化不大,但對功能微生物的相對豐度及關(guān)鍵酶活影響較大。因此,將群體感應淬滅酶應用于MBR-CANON系統(tǒng)的膜污染控制,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應是如何快速恢復功能微生物及關(guān)鍵酶的活性。
表1 高通量測序結(jié)果Table 1 Results of the 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
圖5 各階段懸浮污泥和附著污泥中微生物組成(屬水平)Fig.5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the suspended sludge and membrane attached sludge in each stage (in genus level)
本文在穩(wěn)定運行的MBR-CANON工藝過程中投加AHLs?;D(zhuǎn)移酶,跟蹤分析該工藝各階段的脫氮性能、污泥性能、關(guān)鍵酶活及微生物組成的變化情況,得出:0.5 mg/L的AHLs酰基轉(zhuǎn)移酶可大幅降低膜絲表面污泥的EPS含量,有利于減緩膜污染;AHLs?;D(zhuǎn)移酶的加入,抑制了AOB及其關(guān)鍵酶活,對AAOB活性的抑制則相對較小,且長期運行后有一定的適應性;AHLs?;D(zhuǎn)移酶對AOB的相對豐度影響較小,對AAOB的相對豐度影響較大,AAOB受到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生長受限;AHLs?;D(zhuǎn)移酶對NOB有一定的誘導作用,不利于自養(yǎng)脫氮工藝的穩(wěn)定性。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AHLs?;D(zhuǎn)移酶可用于調(diào)控MBR-CANON工藝的膜污染,但需考慮如何減輕其對功能微生物及關(guān)鍵酶活性的影響,并進一步了解其對單獨的亞硝化或者厭氧氨氧化工藝的影響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