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贊
(臺州市路橋區(qū)農(漁)技總站,318050,浙江臺州)
水稻是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多、單產最高的糧食作物。2021 年全區(qū)水稻面積為4 600 hm2,占糧食作物面積的81%,總產量達到3.27 萬t,占糧食總產量的89.3%。水稻平均單產達7 110 kg/hm2。目前,該區(qū)以種植雙季稻為主,2021 年雙季稻面積占水稻總面積的57.2%,產量占水稻總產量的54.4%。研究雙季水稻缽苗機插技術,發(fā)揮缽苗機插的優(yōu)勢,對雙季水稻生產爭季節(jié)、保農時具有重要作用。
路橋區(qū)在雙季稻種植中,早稻選用中早39 或中組18,連作晚稻選用甬優(yōu)1540。
插秧機為常州亞美柯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亞美柯2ZB-6AK 水稻缽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機,缽苗秧盤為配套的亞美柯D448P 育秧盤。
精選稻種,去除劣谷(青谷、癟谷、病谷)及雜質,并選晴好天氣曬種1~2 h,厚攤勤翻。浸種藥劑選用“25%氰烯菌酯懸浮劑2 000 倍+25%咪鮮胺乳油2 000 倍”混合液(即“氰烯菌酯1 mL+咪鮮胺1 mL”加水2 kg)。藥劑處理浸種時間為早稻48~72 h,連作晚稻15~24 h。浸種后直接催芽,直到種子露白(破胸),芽長短于1 mm,發(fā)芽率≥95%,隨后播種。
按照水稻移栽期和秧齡25~30 d 確定播種期。早稻播種期可提早到3 月中旬,連作晚稻安排在6 月底至7 月初。這樣有利于前作早稻避開多臺風時期,連作晚稻安全齊穗。
667 m2大田秧苗按早稻40 盤、連作晚稻35 盤準備。缽內營養(yǎng)底土厚度約2/3 孔深,蓋表土以不露稻種為宜。早稻667 m2大田播種量為2.3 kg,每孔播4~5粒,每盤干種量為57.5 g;連作晚稻667 m2大田播種量為0.875 kg,每孔2~3粒,每盤干種量為25 g。
保持溫度32 ℃左右和相對濕度≥90%,保溫保濕2~2.5 d,種子出根(芽立針)后移大棚苗床育秧。
通風練苗,注意控水。缽孔間不竄根,成苗孔率≥95%。秧齡達到5~6葉,苗高達到15~20 cm,即可移栽。
播種至2 葉1 心期,保持秧板溫潤透氣;2 葉期至4 葉期,當秧苗發(fā)生卷葉時,于當晚澆水,澆至秧盤底有水稍滲出;4 葉期到移栽,注意控水,以養(yǎng)根為主,以促缽內盤根成球;移栽前1 d 適度澆好起秧水。
1 葉1 心期,每盤用4 g 復合肥作斷奶肥于傍晚灑施;早稻移栽前4 d,連作晚稻移栽前2 d,每盤施5 g復合肥作為送嫁肥。
主要做好惡苗病、稻薊馬、稻飛虱等苗期病蟲的防治。移栽前噴施殺蟲劑,做到帶藥下田。
大田耕至平整,在保持3 cm 水層的條件下,做到高不露墩、低不淹苗。機插早稻選用穴距141 mm,機插連作晚稻選用穴距157 mm。機插深度以1~2 cm 為宜。
施肥采取“減前攻中保后”的方法?;?、蘗肥、穗肥氮肥施用比例為4∶3∶3,磷肥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
水漿管理采取“淺-擱-濕-干”的方法。有效分蘗期前,薄水灌溉,灌3 cm 以內淺水以促進分蘗;夠苗前1 葉齡時擱田;拔節(jié)至成熟前7 d 干濕反復交替,最后1 周斷水。
當前流行的是螟蟲(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飛虱(白背飛虱、灰飛虱、褐飛虱)等蟲害和稻瘟病、白葉枯病、稻曲病等病害。根據病蟲測報,及時施藥防治,控制病蟲害發(fā)生。
缽苗早稻收獲期為7 月中下旬,缽苗連作晚稻為11 月上旬開始收割。
缽苗機插稻向前延伸生育期,前作早稻提早成熟讓茬,連作晚稻適期播栽,全年雙季稻安全成熟。雙季稻采用缽苗機插對糧食高產穩(wěn)產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