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一鳴,孔慶茵
(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重慶 401331)
2021年2月,習近平同志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首次公開提出“樹立正確黨史觀”的重要論述[1],將黨史觀的塑造培育擺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位置。黨史觀即我們對黨史總的看法與根本觀點,對我們如何學習體會黨史、如何理解認識黨史起著管總的作用。黨史觀是否正確,直接決定著黨史學習能否取得預計成效。只有始終把握好守正與創(chuàng)新、主線與細節(jié)、進步與代價、歷史與現實這四對關系,才能深入落實樹立正確黨史觀這一目標任務,有力發(fā)揮黨史資政育人的寶貴功能,以期在黨史學習中更好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樹立正確黨史觀,既要把握黨史中一以貫之守正的一面,也要重視黨史中繼往開來創(chuàng)新的一面,不能以創(chuàng)新的一面背棄守正的一面,也不能以守正的一面掩蓋創(chuàng)新的一面。
從黨史中看,守正與創(chuàng)新兩個方面在本質上無疑是一致的,統(tǒng)一于黨百年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全過程。守正守的是馬克思主義之“正”,談的是堅持馬克思主義、永葆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鮮明政治底色的問題。百年黨史正是一部黨矢志不渝秉承馬克思主義崇高理想信念的歷史。黨始終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注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教育工作,堅信解決中國實際問題、尋覓民族復興道路須臾不可離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引,進而不斷提高掌握馬克思主義這一強大理論武器的能力水平,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思維方法與認識方法,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思想作堅決斗爭,并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創(chuàng)新創(chuàng)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新”,談的是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百年黨史正是一部黨奮發(fā)進取,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突破、新飛躍,“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2]534的歷史。回顧百年黨史,黨歷經艱深復雜的理論與實踐探索而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深刻認識到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里干革命、搞建設、促改革,照搬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構想“施工圖”不行,沿襲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既有的革命建設“路線圖”也不行,必須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和時代基本特征有機且密切地加以結合,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深入厘清了創(chuàng)新的邏輯理路。在創(chuàng)新什么、如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的方向、創(chuàng)新的先后、創(chuàng)新的主次、創(chuàng)新成效的評估等系列重大問題上給出了符合中國實際、獨具政治智慧的科學解答,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奮發(fā)向前。正確看待黨史,守正與創(chuàng)新都應兼顧,不能有所偏廢。既要充分認識守正的一面,也要充分認識創(chuàng)新的一面,把兩個方面結合起來完整準確地理解闡釋。不能只講守正而不講創(chuàng)新,僵化教條地理解認識黨史,拘泥固守于本本上的個別論述,從而難以正確認識和充分肯定黨百年間孜孜以求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篳路藍縷實現理論突破與理論飛躍的偉大成就;也不能只講創(chuàng)新而不講守正,在理解認識黨史時如果丟掉了馬克思主義這個“老祖宗”,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就難以深入探求黨百年間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背后的思想淵源與理論根源。樹立正確黨史觀,應科學把握好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相互關系。
一方面,守正是創(chuàng)新的基本前提。創(chuàng)新不是無底線、無方向的,其錨定的基本原則就是守正?!榜R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3],在歷史上黨對此始終保持高度警醒與高度自覺。在理解黨取得的系列創(chuàng)新成果時,一定要清晰認識到它們無一不遵循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引,無一不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主張,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繼承和發(fā)展,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敘事新篇章的譜寫和繪就。這些創(chuàng)新的根本出發(fā)點和立足點是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不能因為當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參考吸收了外來有益經驗而忽略了其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忽略了其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始終如一的堅持與弘揚。這些創(chuàng)新的根本價值遵循是以人民為中心而不是以其他什么為中心,既重視從人民群眾的具體實踐中汲取經驗和智慧,自覺拜人民為師,支持鼓勵人民群眾開拓探索,又堅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作為不懈求索的奮斗目標,不斷改善民生,推動共同富裕。這些創(chuàng)新的根本方法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觀點,始終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科學把握發(fā)展大勢,深刻剖析具體問題。
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是守正的必然要求。創(chuàng)新也不是憑空想象得來的,其秉承的基本動力就是守正。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極具自我超越與自我發(fā)展的理論特質,其產生與發(fā)展始終與不同歷史時期的客觀實踐緊密聯系,絕不是在書齋里、經院里所能夠形成的學問。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們的理論是發(fā)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盵4]588黨史也即一部黨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不斷檢驗真理并發(fā)展真理,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與理論創(chuàng)造的歷史。通過創(chuàng)新,黨逐步克服了對那些直接舶來的、不具備馬克思主義本質屬性的舊有觀念的依賴,不再抽象僵化地全盤套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話語以指導現實實踐,而是堅持立足中國場域,具體且歷史地研究領會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普遍性與中國境況的特殊性統(tǒng)一起來,并注重從實踐中汲取寶貴經驗并將其理論化、系統(tǒng)化,從而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科學意涵,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要求同向同行。在彰顯中國特色、回應時代關切的同時推動自身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先后誕育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要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接續(xù)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新突破與新飛躍,為永葆馬克思主義生機活力作出了舉世矚目的重大貢獻。
樹立正確黨史觀,既要堅持認清黨史上的主線,抓住主流本質,也要正確認識黨史中的細節(jié),促使對細節(jié)的理解闡釋為主線服務,不能讓主線完全遮蔽應有的細節(jié),更不能將細節(jié)放大以變易主線。
主線與細節(jié)都是黨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兩者的地位與作用并不相同。樹立正確黨史觀,其中的關鍵就是要清晰把握住黨史中的主題、主線。這一主線緊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直面的爭取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與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圍繞黨同人民之間的血脈聯系,突出篳路藍縷、艱苦拼搏的精神,是黨孜孜以求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光榮初心與崇高使命的生動外顯。具體而言,可以經由不懈奮斗、理論探索與自身建設這三個彼此呼應、有機貫通的維度,進一步深化對黨史主線的理解、把握。不懈奮斗的維度體現的是黨領導中國人民朝著實現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力前行,徹底改變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接續(xù)完成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正闊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時代征程;理論探索的維度體現的是黨歷經艱辛求索,不斷充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開創(chuàng)富有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話語,向世人闡揚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光明理論圖景與強勁生命力的思想征程;自身建設的維度體現的是黨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與過硬作風,篤定增強執(zhí)政水平與領導能力,切實推進先進性與純潔性建設,堅決捍衛(wèi)自身的團結統(tǒng)一,“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5]62的淬煉歷程。
同時,樹立正確黨史觀,也應對細節(jié)進行科學詮釋與恰當解讀。理解認識黨史,不能沒有細節(jié)。細節(jié)對主線起著重要的佐證作用,通過發(fā)掘歷史細節(jié),用更多鮮活具體、獨具魅力的歷史事實進行言說,能夠進一步統(tǒng)一思想認識,有力滌蕩錯誤的歷史觀念,使主線的說服力不斷增強,進而產生以小見大的效果。細節(jié)對主線起著重要的充實作用,通過填充具象化的歷史細節(jié),豐富敘事模式,能夠將主線的脈絡與意蘊變得更為充盈豐滿,使以往籠統(tǒng)的歷史印象得以澄明,令過去模糊的歷史觀感得以清晰,推動主線的感染力不斷彰顯,進而發(fā)揮以小襯大的功能。理解認識黨史,不能糾纏細節(jié)。一方面不能陷入細節(jié)碎片化窠臼。過分關注和推崇零散瑣碎的個別歷史細節(jié),力求事無巨細地還原過去的歷史痕跡,而忽視了細節(jié)研究所應具備的總體意義與宏觀關懷,容易導致在細節(jié)探索持續(xù)深化的同時主線的歷史體認日趨消弭。另一方面不能陷入細節(jié)決定論窠臼。不顧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拋開全局來談局部,人為割裂史實間彼此的有機聯系,僅憑從黨史中抽離出的某些細節(jié)便以偏釋全,對主線橫加褒貶,容易混淆歷史是非,遮蓋歷史真相。
正確處理好主線與細節(jié)的關系,不能將主線與細節(jié)混為一談而不辨主次。既不能降低主線的位置,將主線視若等閑,也不能拔高細節(jié),使細節(jié)喧賓奪主。學習理解黨史,要旗幟鮮明地突出主線之“主”,以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基本的準繩與依歸,準確領會其中體現的基本立場與思想觀點,牢牢堅持其中蘊含的科學評價與重要判斷,繼承發(fā)揚其中貫徹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與方法,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嚴謹審慎,全面辯證地把握歷史大勢,認識歷史全局,始終明辨大是大非,“總起來說,對歷史問題,還是要粗一點,概括一點”[6]294,不舍本逐末,沉溺于歷史支流與歷史舊賬。學習理解黨史,要客觀真實地研究細節(jié)之“細”,立足圍繞主線、深化主線的價值旨趣,完善歷史鏈條,還原歷史本貌,厘清歷史真相,拓寬歷史視野,增強主線的吸引力和號召力,起到拾遺補缺的寶貴效果,彰顯出細節(jié)在黨史中的重要意義。
正確處理好主線與細節(jié)的關系,一個重要落腳點就在于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集中體現了歷史發(fā)展的關鍵節(jié)點,無一不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進程與走向,是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迎難而上,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實寫照。黨史上的重要會議突出反映了黨在不同歷史時期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深刻回答了攸關黨和國家事業(yè)前途命運的系列重大問題,折射出黨高超的政治智慧與高度的使命擔當。黨史上的重要人物生動詮釋了畢生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民族復興光榮事業(yè)堅定不移砥礪奮斗的崇高情操。他們作為推動歷史前進的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卓越功勛,贏得了各族群眾的頌揚、敬仰。“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盵7]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既鮮明彰顯了踐行初心使命的黨史主線,也蘊含著豐富細節(jié)。我們對其進行評價認識時,一方面要堅持從主線著眼的原則,運用好粗與細的辯證法,重在抓大處、抓整體、抓趨勢,同時適當兼顧細節(jié),不單憑簡單羅列出的片段或枝葉下結論、作判斷;另一方面要堅持適度的原則,運用好度與量的辯證法,力求做到不逾矩、不越線、不過格,不能因為細節(jié)上存在某些具體問題而全盤否定主線,而要根據當時的客觀條件與歷史狀況進行全面完整的分析和解讀,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從黨史上的主線與細節(jié)中汲取珍貴精神滋養(yǎng)與無窮前進動力。
樹立正確黨史觀,既要高度重視黨史上取得的偉大進步,也要清醒認識在此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不能以代價來否定成績,也不能因成績而忽視代價,始終要堅持好百年黨史中進步遠大于代價的基本判斷。
進步與代價都客觀存在于黨史之中。黨的進步縱貫百年黨史,黨從小到大,成為擁有九千一百多萬黨員,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國里長期執(zhí)政的巍然大黨;由弱變強,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極富戰(zhàn)略韌性與戰(zhàn)略定力,管黨、治黨成就斐然,得到了人民的高度信賴與堅決擁護,毫無疑問是極大的進步。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從飽受磨難、積貧積弱到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復雜、最為深刻的社會變革,進而開創(chuàng)并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出了實現現代化事業(yè)行之有效的中國道路,走上了國家昌盛、民族振興的康莊大道,既使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又對世界產生著舉足輕重的影響,毫無疑問也是極大的進步。百年黨史中也反映了所付出的代價。在革命時期,黨的各級組織遭到敵人殘酷破壞,黨的優(yōu)秀兒女前赴后繼、壯烈犧牲是代價;在建設時期,黨受復雜的主客觀條件影響,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方略的過程中走過的一些彎路、遭遇的一些曲折是代價;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一些不良思想、風氣死灰復燃,出現了許多過去未有的新挑戰(zhàn)、新風險也是代價??茖W認識黨史,進步與代價兩個方面都應恰當把握,既要避免只看到進步或只看到代價這兩種片面認識,也要避免借突出代價以貶斥進步的錯誤認識。一方面要看到取得的進步,不能因執(zhí)著代價而忽略進步。代價與進步本就是相關相連的,代價自身便內蘊于發(fā)展之中。恩格斯曾深刻指出:“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8]776一廂情愿地苛求取得進步而絲毫不付出任何代價絕不現實,只能淪為空中樓閣般的幻想。從以往歷史的全過程看,黨以盡可能小的代價換取了盡可能大的進步,為中國與世界作出了彪炳千秋的偉大貢獻,理所當然應該予以高度評價與充分肯定,將一時一事的代價放大以否定進步的觀點顯然站不住腳。另一方面要看到付出的代價,不能因追求進步而諱言代價。正視代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合理利用代價以換取更大進步,確保代價始終在合理可控的、社會所能承擔的范圍之內,防止得不償失。不能借口代價必然付出而為因主觀失誤產生的、本能夠避免的代價辯護。從以往歷史的全過程看,黨既始終重視研判代價,在做出充分思想準備的基礎上,發(fā)揮集體智慧,審慎穩(wěn)妥地進行決策,將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最小化,又始終重視總結代價,根據情況發(fā)展變化的要求靈活調整工作方式方法,積極防范和遏制由主體局限性導致的代價,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沿著正確航向行穩(wěn)致遠。那種只聚焦代價的負面作用,將必不可免的代價與能夠避免的人為性代價混為一談,一味鼓噪黨付出的代價而無視代價本身的客觀性與黨不斷減小代價、加大進步所取得的豐碩成就的觀點同樣是站不住腳的。
切實把握進步與代價的關系,關鍵要堅定不移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從其理論立場來看,歷史虛無主義全盤以西方的觀念標準為評判是非的裁量尺度,妄圖徹底否定黨史中的進步,而為一些反面教材歌功頌德;固守唯心史觀主張,機械、孤立地聚焦于黨史中的代價,武斷加以絕對否定。從其基本主張來看,歷史虛無主義打著“重新評價”的旗號,對黨史中的進步一概避而不談,對黨史中的代價進行竭力攻擊與抹黑,借機消解崇高,粉飾丑惡,意在用代價顛覆進步。從其慣用伎倆來看,歷史虛無主義有的披上學術外衣曲解黨史,刻意拾取一些黨史中付出代價的枝節(jié)并進行剪輯加工,拼湊個案,捏造謠言;有的冠以“戲說”名號消費黨史,熱衷于臆造、散布詆毀黨光輝形象的所謂秘史佚聞,將黨史中的進步虛無化,將黨史中的代價夸張化??偟恼f來,歷史虛無主義的歪曲詆毀仍具有較強的迷惑性與破壞性。為進一步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我們在認識評價黨史中的進步與代價及其關系時,一方面必須自覺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牢記“國之大者”,始終嚴守政治紀律與政治規(guī)矩,明確政治責任與政治擔當,從政治高度洞悉歷史虛無主義借各種代價篡改歷史、對黨肆意污蔑的險惡用心,“警惕和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9]8。針對歷史虛無主義抑進步而揚代價、黜進步而彰代價、扭曲黨史中進步與代價基本關系的荒謬觀點,要敢于斗爭、敢于批駁;針對歷史虛無主義花樣翻新的傳播方式,要善于甄別、善于防范,絕不可任其泛濫。另一方面必須始終用活、用好唯物史觀展開思想引導與理論辨析。既要貫徹全面的觀點,從黨百年歷史的具體實際出發(fā)系統(tǒng)完整地認識進步與代價,有力反對從個別觀感出發(fā),只見代價不見進步的錯誤論調;也要貫徹聯系的觀點,通過扎實細致的學理演繹,探索代價產生的復雜緣由,為佐證進步與代價間固有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提供事實支撐,有力反對把進步與代價對立起來的錯誤論調;還要貫徹客觀的觀點,以精準豐富的黨史材料為依托,鮮明捍衛(wèi)“得遠勝于失”的確切認知,生動詮釋黨對待進步與代價問題的嚴謹態(tài)度和自省品格,有力反對充斥思想偏見,對進步與代價輕重不分甚至橫加指責的錯誤論調,打破歷史虛無主義構造的話語陷阱,持續(xù)鞏固普遍共識,在充分領會、運用黨史中進步與代價這兩筆精神財富的過程中爭取發(fā)展主動,搶抓時代先機。
樹立正確黨史觀,既要從歷史中明確現實方向,謀劃前進韜略,也要在現實里總結歷史經驗,賡續(xù)崇高信念,不能耽于空談,把黨史視作象牙塔中的高頭講章,隔斷歷史與現實間的深厚關聯。
歷史與現實總是貫穿銜接的,沒有不以通達現實為根本歸宿的歷史,也沒有脫離歷史積淀自成一體的現實。樹立正確黨史觀,必須高度重視黨史現實價值的運用,有效解決學習黨史與落實工作“兩張皮”的突出問題,持續(xù)提高謀事興業(yè)的能力本領。一方面,認清當前所處的現實毫無疑問離不開黨史的精神啟迪。黨史中凝練了黨百年間推動復興偉業(yè)、辟除坎坷榛莽的來龍去脈,匯聚了無數革命先烈信念堅定、敢為人先的恢弘志氣,承載了治國理政可資鏡鑒、可供發(fā)揚的深邃思想精粹。以黨史為基點觀照現實,要更好地洞察時勢、捕捉機遇。通過學習黨史,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總體趨勢的基本判斷,切實增強對歷史發(fā)展演進必然機理的理解領會,善于從大局高度判斷是非、總結得失而不被紛繁龐雜的歷史表象所迷惑,做到精準系統(tǒng)判斷規(guī)律,乘勢而上活用規(guī)律,堅持積極而非消極、有為而不妄為。要更好地找準方位、領悟責任,通過學習黨史,深刻理解為什么出發(fā)、從哪里來、到何處去等具有舉旗定舵意義的重大問題,追思歷史縱深,緊扣歷史脈搏,從而加深對當前所處階段的正確判斷與科學界定,以重要節(jié)點為基本坐標展開通盤部署與梯次籌劃,增進時不我待的歷史使命感與緊迫感。另一方面,研究黨史毫無疑問也難以脫離與現實間的緊密關切。黨史學習要持之以恒,踐行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治史學風,上好這門必修課,讀好這本教科書,用好這支營養(yǎng)劑。在方法上不能簡單把黨史當成過往歷史痕跡的普通留存,將其與現實剝離開來而無視其重大時代價值,制造現實與歷史的脫節(jié)。在目標上不能一味追求從黨史上的豐功偉績中找尋慰藉,覺得可以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高枕無憂,進而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以現實為基點把握黨史,要充分重視在感悟黨史中磨煉進取斗志。通過學習黨史,傳承好黨寓意高遠的百年精神譜系,弘揚好黨薪火相傳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發(fā)揮好黨延綿不息的厚重信仰力量,體現先鋒底色,牢筑模范本色,突顯政治純色,提振起所向披靡、眾志成城的精氣神,以絲毫不遜于革命戰(zhàn)爭歲月的勇毅頑強戰(zhàn)勝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一切艱難險阻。要充分重視在感悟黨史中堅守為民情懷,扎實貫徹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傾聽人民的憧憬訴求,接受人民的檢驗監(jiān)督,向人民群眾問計求教,“和人民打成一片”[10]1096,不懈鞏固黨和人民群眾間的魚水情誼。從小處入手,從身邊著手,多為人民群眾辦好改善福祉的實事,紓解急難愁盼的問題,清除煩心憂心的障礙,有效創(chuàng)新為人民服務的方式舉措。
科學理解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要牢固樹立大歷史觀。大歷史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以聯系而不是斷裂的觀點分析歷史,運用寬廣的整體性思維強化歷史自覺,將百年黨史放到古今變遷與中外匯通的不同時空域界上去考察體會,“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1],準確釋讀黨史本身所具有的多維面相。一方面要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探究黨史。在近代民族危亡關頭,中國共產黨肩負復興重任,完成了爭獨立、求解放的艱巨革命任務,建構了真切、管用、可靠的社會主義制度規(guī)范;在改革開放偉大浪潮中馳而不息,推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壯麗征程,在使命多重、任務多元、挑戰(zhàn)多樣的具體語境下書寫了別具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邏輯,具備了平視世界的自信與從容,生動闡明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的必然道理。中國共產黨始終勇立時代潮頭,初心不改,朝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往無前,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間的協(xié)睦融通,“不斷加強信念鍛造與思想洗禮”[11],恪盡服膺真理、許民報國的丹心赤忱。同時又篤行務實,以刮骨療毒的氣魄、嚴明縝密的制度革除黨內潛藏的風險隱患,實現自我凈化,保持自我優(yōu)化,與全國各族人民想在一處、走在一起,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殫精竭慮、真抓實干,系統(tǒng)厘清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滄桑依舊生機勃發(fā)背后的根源邏輯。另一方面要在世界文明歷史的風云中體悟黨史。經由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以自身治國理政的杰出實踐與成功探索闖出了一條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創(chuàng)新開拓之路,堅定蘇聯模式的失敗不代表整個社會主義的失敗,在剖析總結前人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實現既深刻改變中國又極具世界意義的發(fā)展超越,高擎起了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偉大思想旗幟,并使之在世界理論版圖中綻放出奪目的真理光芒,為國際共產主義事業(yè)走出低谷、重現生機、不斷壯大作出了卓絕貢獻,準確認識中國共產黨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歷程上中流砥柱的顯要地位。經由中國共產黨因應反全球化暗流涌動,逆全球化沉渣泛起,過往由西式資本邏輯宰制下的全球治理失靈、國際體系失序、風險管控失效的百年未有之復雜歷史情勢,首倡推動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在參與國際和地區(qū)事務時始終主持公義、伸張道義、講究情義,“積極履行大國大黨的責任擔當”[12],為全人類實現平等共商而非片面依附、合作共建而非零和對抗、攜手共治而非單邊獨霸、互諒共享而非權責不均的全新愿景開辟廣袤可能。在物理邊界與精神疆域兩個層面均超越了西方以鄰為壑、你輸我贏的傳統(tǒng)國際政治范式,充分把握中國共產黨在全球治理與人類進步歷程上領航引向的深遠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