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琳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新時代大學生的智商和情商共同受到關注與重視,加強對高校大學生的全方位了解,利用語言教學契機展開多元化情感教學,有利于打破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情感障礙,也有利于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不可否認,目前我國語言教學過程中缺少情感因素,這是導致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的主因,積極促進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多元化情感因素,基于學生發(fā)展需要展開柔性化教學,更有利于培養(yǎng)復合型語言人才。
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與革新中,情感因素受到重視和關注,在語言教學中加強對情感因素的重視與研究,有利于學習者認知能力發(fā)展,也能促進學生在學習語言時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并以此促進性格養(yǎng)成和品格塑造,拓展英語教學目標,將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升華為情感與道德教學,確保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并成長為復合型人才。情感因素包含態(tài)度、動機、焦慮、性格等多方面,加強對不同情感因素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既能促進英語教學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又能推動高校語言教學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也能借此契機構建具有我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模式,以此完善英語課堂教學架構,實現大學生的多元化發(fā)展,為我國綜合實力與綜合國力增強奠定人才基礎。
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與革新使情感因素受到眾多關注和重視,了解情感因素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產生的影響,加強對教育主體的全方位分析,可切實基于主體狀態(tài)強化柔性化培養(yǎng),以此實現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與革新,推動新時代高校英語課堂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情感因素對高校英語課堂的影響包括多方面,有利于強化對教育主體的全方位了解與認知,也有利于提升高校英語教學效率與質量,更有利于基于素質教育發(fā)展需要,完善教學結構,也能切實推動高校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研究情感因素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主要是為了提升英語教學質量與效率,更好地為教育主體服務,因此文章主要基于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進行闡述。
態(tài)度是教育主體對待英語課堂的情感體現,感情傾向也屬于態(tài)度的主要特征,因此從態(tài)度方面入手,了解情感因素對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影響,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教育主體行為,也能全方位得知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學習者對語言的態(tài)度及對語言學習的態(tài)度都會影響其最終學習效果。以英語課堂教學為例,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和消極態(tài)度都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觀念與價值觀念,當對相關內容感興趣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而抵觸西方文化的學生會從主觀意識上排斥學習英語,處于消極態(tài)度的學生,一般學習效果也相對較差。基于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將不同學生分為不同類型,可發(fā)現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也能基于特點展開針對性教學,確保情感因素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學習動機會對高校英語課堂產生極大影響,教育主體的學習動機關乎其學習動力,也關乎其課堂表現。從教育心理學方面加強對學習動機的深入分析發(fā)現:動機是教育主體學習語言的動力,學生需要自覺主動地學習英語,并認知到語言學習的重要性,才能激發(fā)情緒,提升主觀能動性。教師可利用幽默風趣的教學形式、新穎的理論及實踐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以此激發(fā)其學習動機,提升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動機分內在和外在,內在是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而外在是指外界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為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可為學生設置模擬情景,以此將外在動機轉化為內在動力,確保學生主動學習英語。
所謂焦慮是指學生在學習時因不能實現學習目標而出現的情緒,一般自信心受挫會出現焦慮感。學生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其對學習的渴望,也會影響學習效果。高校英語課堂中產生的焦慮情緒,一般由學習環(huán)境或學習成績引起。學生學習成績較差或相應的競爭壓力較大會出現焦慮的情緒,這種焦慮情緒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也會影響高校英語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雖然焦慮屬于負面情緒,但在情感因素方面焦慮分為兩種,一方面屬于促進性焦慮,這種焦慮會使學習主體產生學習動力,積極迎接新的挑戰(zhàn)與新的任務;另一方面焦慮屬于退縮性焦慮,這種焦慮會使學生產生逃避心理,也會使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更容易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信心,也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一般學生的性格表現與心理相關,具有穩(wěn)定心理的學生表現出的性格也更外向積極。學生的性格可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一般外向型性格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更好,而內向型性格的語言學習者,在語言學習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難。這是由于性格外向的學生會主動尋求多元化學習機會,并積極主動地利用英語進行溝通和交流,而內向的學生因自我性格問題不愿意參與集體活動,這會導致其失去很多交流與溝通機會,不利于提升其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強化對學生性格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不難發(fā)現外向型學生會有更多學習與交流的機會,特別是在口語方面很容易取得較好的學習成果,但內向型的學生可能在理論學習及翻譯方面具有優(yōu)勢。由此可見,不同性格的學生具有不同學習優(yōu)勢,教師基于學生的個性差異展開針對性教學,更有利于體現英語教學的人性化,也能推動英語課堂教學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更能基于學生發(fā)展需要,引導其采用適宜的手段進行學習,以此提升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
積極培養(yǎng)學習者的內在動機,有利于提升學習效果,也有利于英語教學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教育者應加強對學習者性格、興趣以及學習策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此分析其學習動力,強化對受教育者的多元化鼓勵,從而使其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喪失學習自信。雖然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有所區(qū)別,但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機時,也要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才能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語言魅力。例如,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多元化英文故事,引導學生在閱讀時享受到愉悅的快感,以此激發(fā)其閱讀興趣,促進其積極主動學習英語內容。隨著高校的精英教育逐漸轉為大眾化教育,教師應積極向學生介紹英語的用處,以此引導學生了解語言學習價值。傳統(tǒng)英語教學使語言教學淪為工具性教學,不利于學生感受英語魅力,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了解學習多元化語言的價值,以此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視和關注。例如,目前許多企業(yè)都要求學生掌握流利的英語,這說明提升英語能力有利于學生提升就業(yè)競爭力,可使學生加強對語言教學的重視和關注。
為使受教育者形成積極積極態(tài)度,教師應全方位了解學生在語言學習時的表現。通過多元化交流與問卷調查,發(fā)現有部分學生認為自身專業(yè)與英語關聯(lián)較小,因而對英語學習持消極態(tài)度,還有部分學生因英語成績不高而喪失學習自信。教師應通過溝通和互動了解不同主體的學習態(tài)度,并基于其存在的錯誤想法進行針對性引導,以此促進學生加強對英語魅力的感知,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內容。不可否認有部分學生在畢業(yè)后用到英語的概率相對較低,但隨著學生的不斷成長與發(fā)展,多掌握一門語言,有利于其邁入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由此可見,英語教學對所有學生都相對重要。受教育者感知英語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才能以積極態(tài)度面對語言學習,并在語言課堂中積極參與發(fā)言。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價值,是培養(yǎng)其積極態(tài)度的有效辦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引導學生加強對英語用處的全方位認知,以此培養(yǎng)其積極學習態(tài)度。
為強化對教育主體的尊重,教師應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也要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多元化情感體驗,以此確保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學習語言內容。語言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中存在的理論性內容也相對較多,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和語言應用機會,能確保學生進行相關理論知識學習時,加強對理論知識的全方位把握。因此高??煞e極開展多元化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外時間加強對語言知識的全方位認知。例如,高??衫枚嘣谡Z比賽、作文交流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加強對語言學習的重視和關注。與此同時,學校也應在校企合作中積極了解企業(yè)意見與建議,引導學生加強對企業(yè)建議的剖析,了解企業(yè)要求,并以此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在語言學習中了解如何表現自己才能提升就業(yè)競爭力。傳統(tǒng)的分層式教學有利于學生成長,也能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但處于較低層次的學生容易出現消極心理,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在學習時會出現內在動機不足和學習態(tài)度消極等問題。針對此現象,教師可在分層時強化對學生意見與建議的關注,并基于學生意愿進行合理分層,以防止學生在分層學習中喪失學習自信。
教師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與學生溝通交流概率較高,教師自身對學生的態(tài)度及主觀能動性會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促進教師開展情感教學時,也要豐富其專業(yè)知識,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才能確保其有能力為學生營造和諧教育空間。人無完人,教師應強化對自身特點的深入分析和了解,了解自身的優(yōu)點和缺點,盡量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優(yōu)勢,強化對薄弱點的針對性練習,從而向學生展示語言魅力,以此促進學生加強對語言內容的深入分析和了解。與此同時,教師的評價可能會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發(fā)現多數學生的課堂焦慮是因教師的負面評價而產生的,這也說明負面反饋會打擊學生學習自信,更會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因此,教師應基于學生發(fā)展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多元化培養(yǎng),但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還要給予其一定積極及鼓勵的評價,才能避免其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自卑情緒。例如,教師可積極開展多元化實踐活動,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展開溝通交流,以此提升溝通頻率,確??焖侔l(fā)現學生閃光點,從而營造和諧師生關系,有效開展情感教學,提升英語課堂教學魅力。
利用情感教學推動英語教學課堂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了解情感因素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與價值,可積極利用多方面情感教學,針對性解決目前大學生存在的消極心理,并在語言教學時緩解學生焦慮情緒,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自信,確保學生強化對英語知識的全方位了解。與此同時強化對情感因素方面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師針對學生個性特點展開教學,更能確保拓展學生學習視野與學習空間。由此可見,情感因素的有效應用有利于學生全方位發(fā)展,也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