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吳麗莉
語文要素包含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教師需要進行多元收集與整合處理,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多點滲透,讓學生在知識學習、方法應用、習慣培養(yǎng)中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教師科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全面提升文化修養(yǎng)、審美情趣、交際能力。語文學習活動形式眾多,教師需要做精心篩選,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性學習中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學生對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有特殊的參與熱情,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展開設計和組織,自然滲透語文要素,讓學生在主動學習體驗中提高學科能力。
識字是最基本的語文學習任務。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不妨推出一些趣味性、互動性、開放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掌握這些生字詞,如兒歌識字、謎語識字、游戲識字、實物識字等,這些活動的應用性很強,學生喜聞樂見,能顯著增強教學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做好活動的篩選,針對不同學段做不同安排,以提升活動組織的適合性[1]。
例如,在教學語文四年級(上冊)《走月亮》一課時,教師在預習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設計了識字任務:“這篇課文有不少生字,而且很多生字比較少見。為快速記住這些生字,大家不妨自行設計一些識字方案。”學生接受任務后,開始對這些生字做對應研究,紛紛展開創(chuàng)意設計。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鼓勵學生做方案展示。學生主動發(fā)言,其展示的內(nèi)容充滿靈性和活力,如謎語識字、游戲識字、故事識字、字理識字等。以謎語識字為例,有學生這樣設計:“這里有廣闊的土地?!逼渲i底為“莊”?!八畞硗裂凇敝i底為“洼”。又如,兒歌識字,學生創(chuàng)編“葡萄”的兒歌:水靈靈,圓溜溜,像珍珠,像瑪瑙,摘一粒,吃一口,蜜汁滿嘴角。教師對學生自行創(chuàng)編的識字謎語和兒歌做評價,學生學習熱情更為高漲。
組織學生設計識字學案,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學生積極響應,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形成識字意識。從學生的創(chuàng)編情況能夠看出,教師推出的學習活動很有創(chuàng)造性,成功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形成的學習體驗更為深刻。一個靈動有趣的識字創(chuàng)編活動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研究的機會。教師利用這樣的學習形式,滲透更多語文要素內(nèi)容,能夠讓學生在主動實踐體驗中自然接受和內(nèi)化知識,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誦讀學習時,要做好方法的傳授,及時糾正學生誦讀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慣[2],如機械性誦讀、情感匱乏性誦讀、“唱書式”誦讀等。教師不妨推出誦讀展示活動、比賽活動、評價活動、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廣泛交流中掌握誦讀要領(lǐng),鞏固語感基礎。誦讀需要技巧的支持,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對應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方法應用意識。
教師要做好示范誦讀,對誦讀技巧方法做詳細解讀,這樣才能發(fā)揮示范作用,讓學生在模仿操作中學習有感情地誦讀。例如,在教學《麻雀》這篇課文時,教師先組織學生閱讀文本內(nèi)容,讓學生對主要內(nèi)容和情節(jié)有一定了解,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音樂做誦讀背景,并進行誦讀展示。然后,教師提出傾聽要求:“作者描寫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其用意何在?要表達什么樣的主題和情感?聽老師誦讀時,要關(guān)注節(jié)奏、停頓、重音、語氣、語調(diào)的把握,體會情感的滲透?!睂W生進入聆聽環(huán)節(jié),因為有音樂的襯托,加上教師誦讀情緒飽滿,學生情不自禁地跟隨教師仿讀,課堂氣氛活躍起來。然后,教師指揮學生做朗讀訓練,并要求學生運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學生積極行動起來,課堂學習研究氣氛逐漸形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時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對學生誦讀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
上述案例中,教師做示范誦讀展示,為學生傳授一些誦讀方法,然后組織學生做仿讀訓練,及時糾正學生誦讀問題,其教學組織有條不紊。學生對誦讀學習比較熟悉,但存在問題仍然比較多。對此,教師對這些問題做具體分析,引導學生自行尋找解決的路徑,教學效果顯著。
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組織學生開展課本劇改編、演繹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教材中有不少故事性很強的課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成立表演團隊,讓學生在合作互動中開展課本劇創(chuàng)編和演繹活動[3]。角色演繹帶有娛樂特點,學生主動進入活動中,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語文能力。如果教師能夠?qū)⒀堇[活動與競賽相結(jié)合,給學生帶來的觸動就會更為顯著,鍛煉效果也會更加突出。
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做深度梳理,組織學生展開課本劇創(chuàng)編和演繹活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科能力的發(fā)展。例如,《西門豹治鄴》這篇課文屬于傳奇故事,非常適合做課堂演繹活動。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設計課本劇創(chuàng)編演繹任務:“學習小組集體創(chuàng)編課本劇,先進行文本閱讀學習,展開腳本創(chuàng)編討論,做好角色分工,推出演繹方案,準備進行班級演繹展示?!睂W生對這個任務比較感興趣,紛紛行動起來,參與小組集體討論,對角色特點、臺詞表情等進行具體分析和交流,逐漸形成共識。在彩排訓練時,教師及時做出技術(shù)指導,對學生排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組織學生進行集體交流,使其逐漸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經(jīng)過集體的努力,課本劇創(chuàng)編演繹工作準備就緒。教師指導學生展開實踐操作,課堂學習氣氛活躍起來。
因為是集體創(chuàng)編演出,學生參與活動熱情很高,互動交流頻繁,逐漸找到演繹感覺。這個活動具有很強的訓練作用,不僅促使學生深度研讀課文,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主動思考、互動、分析、展示、歸結(jié)中形成語文能力。
語言鑒賞是語文學科核心內(nèi)容,教師組織鑒賞學習活動時,要注意傳授學生一些方法和技巧,為學生規(guī)劃清晰的操作路線,這樣才能帶來豐富的訓練效果。語言鑒賞并不需要太多專業(yè)術(shù)語的應用,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閱讀基礎做任務布設,讓學生從閱讀感覺角度展開思考,運用現(xiàn)有語文知識進行分析,從而增強訓練效果。學生語感基礎存在一些差異,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布設鑒賞任務,讓學生在閱讀、思考、分析、討論中達成學習共識[4]。
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鑒賞學習時,要在鑒賞角度和鑒賞程序設計等方面做出指導,確保鑒賞學習活動順利開展。例如,《觀潮》這篇課文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寫片段,在教學這一課時,教師要求學生選擇其中的精彩片段進行鑒賞,并給出具體的方法指導:“鑒賞語段時,要先找好鑒賞角度,不僅要尋找修辭方法,還可以關(guān)注典型詞語、句式、情感、主題、寫作方法等內(nèi)容,這樣才能確立鑒賞的角度?!睂W生根據(jù)教師要求展開具體操作,其鑒賞學習程序順利啟動。教師觀察學生鑒賞情況,及時給予方法指導,讓學生順利完成鑒賞任務。在鑒賞程序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推出具體的案例,設定參考程序模式:“描寫方法—語境意義—情感關(guān)聯(lián)”。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順利進入鑒賞操作環(huán)節(jié),梳理鑒賞思維,形成系統(tǒng)性鑒賞認知。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鑒賞,給出一些角度讓學生自主選擇,這是典型的教學方法之一。學生對鑒賞學習比較熟悉,但大多存在方法不足的問題,教師抓住學生學習問題展開補償指導,為學生帶來更多學習啟示。鑒賞是深度閱讀學習行為,教師從學法傳授角度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效果比較顯著。由于學生鑒賞認知基礎有限,教師對此需要有理性判斷,為學生的學習進行學法指導,確保鑒賞學習活動順利開展。
讀寫關(guān)系密切,教師組織讀寫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訓練機會,對全面提高學生表達、交際水平有一定幫助。讀寫訓練強調(diào)二者的有機結(jié)合,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在其中滲透更多語文要素,為學生設計更多訓練任務。如仿寫、續(xù)寫、改寫等,都能夠促進學生寫作思維的發(fā)展;讀后感、讀書筆記、學習反思等,也能夠讓學生展開學習梳理和統(tǒng)合;演講稿撰寫、即興作文、主題征文等,鍛煉價值更為豐富。教師需要做學情調(diào)查和評估,有針對性地設計讀寫任務,促進語文要素的落實。
學生對讀寫活動較為熟悉,教師需要對組織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提出一些適合的學習目標,傳授學生一些讀寫技巧,讓學生在主動操作中完成認知的內(nèi)化。例如,在教學《蝴蝶的家》一課時,教師先讓學生閱讀教材內(nèi)容,并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進行閱讀指導,從選材、構(gòu)思、主題、表達等多個角度進行解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在讀寫活動組織時,教師設計了仿寫任務:“作者圍繞‘蝴蝶的家在哪里’展開寫作,最終也沒有找到答案,這個設計是比較有創(chuàng)意的。學習這個寫法,自行選擇一個地方,或者是某種現(xiàn)象,創(chuàng)作一篇作文,準備參與集體展示活動?!睂W生有文本閱讀經(jīng)歷,很快便開始了立意、選材討論。教師深入學生群體中,給學生提出一些建議,讓學生自然展開仿寫。經(jīng)過一番努力,學生仿寫任務順利完成。教師對學生仿寫作文做評價篩選,挑選一些典型的作品進行公開展示,讓學生在主動討論和評價中建立讀寫認知。
教師設計仿寫任務,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思考、構(gòu)建、書寫的機會。學生有明確的學習方向,會做出積極的學習應對,并在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科認知。
語文學習活動內(nèi)容豐富多彩,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教師需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針對學生學習需要組織學習活動,拓寬學生學習的視野[5]。如學習評價活動,教師可以圍繞識字、閱讀、鑒賞、讀寫等學習活動的執(zhí)行情況,組織學生開展自評、互評活動,并給出一些評價要求,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討論,包括意見交換、問題歸結(jié)、改進建議等。學生積極響應,順利進入交互環(huán)節(jié)。由于學生對評價學習活動比較熟悉,教師可以在細節(jié)組織方面提出要求,讓學生找到評價的要點。
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自評活動,需要設定評價標準,還要對評價方式做創(chuàng)新處理,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多心理觸動,讓學生在自我反思和互動交流中形成學科認知,落實語文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陀螺》一課時,教師設計讀寫任務,讓學生借鑒課文寫法,結(jié)合自身生活經(jīng)歷寫一篇作文,對童年生活進行回顧,表達珍惜之情。學生有真切的生活經(jīng)歷,習作順利出爐。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自評和互評活動。首先是組建評價小組,教師要求學生自行成立合作小組,每一個小組4到6人。小組成員自行推選組長,由組長具體負責評價組織。其次是自評和互評相結(jié)合,評價程序是成員先做自評,對寫作進行反思性梳理。然后是成員互評,提出一些建設性的修改意見。最后是推選出小組優(yōu)秀習作,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學生在接受任務后,都順利進入評價活動。
教師讓學生自主成立合作小組,給學生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機會,這種方式深受學生的歡迎。不論自評還是互評,學生都會主動思考,對讀寫情況做梳理。特別是對待存在的問題,學生能夠形成糾偏方案,這是比較有成效的。教師讓學生做集體評價,為學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機會,使學生在評價活動中獲得不少心理觸動和啟迪,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設計語文學習活動時,要將語文要素列為主要目標,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思”等多種學習實踐體驗中完成對知識的內(nèi)化。語文教學需要更多學習活動的支持,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要求組織學習活動,將語文要素進行自然滲透,讓學生自然接受語文知識,主動鍛煉語文能力,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夠提升其審美水平,拓寬其學習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