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小靈
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對歷史知識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對歷史史料的真實性和可信性也缺少鑒別和判斷能力。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著重向學生強調史料實證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歷史學習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探究史料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傳統(tǒng)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被應試教育的理念所影響,認為學習成績是檢驗學生歷史學習水平的唯一標準,這就導致很多教師僅注重對教材內容和考試試題的講授,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也忽略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對歷史知識進行講解,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這些內容,并不清楚一些歷史事件發(fā)生的真正原因。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對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展開深入思考和探究,不能深入挖掘歷史事件所蘊含的知識點和意義,只能夠機械地記憶和書寫,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解的歷史內容。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學生通過學習與探究歷史知識能夠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教師需要制訂科學的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歷史知識,以便在“教書”的同時達到“育人”的教學目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學生通過查詢歷史資料能夠鍛煉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通過對歷史材料的考證,能夠形成對歷史信息的正確認知,進而提高分析能力[1]。實踐證明,在史料實證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了解到更多的歷史事件。這一過程不僅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歷史知識的記憶,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歷史材料是歷史學科的來源與基礎,史料實證之后才能夠真正地用以教育教學,讓更多的人去接觸歷史,去了解過去發(fā)生的事情[2]。初中是學生接觸歷史的初期階段,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開始學習歷史知識,去觸碰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和精神結晶。初中歷史教師需要依托教材,圍繞明確的主線內容和教學主題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脈絡清晰的教學流程中一步步認識到歷史的價值。教師將史料實證融入教學實踐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歷史材料,讓學生接觸到更詳細的歷史知識,從歷史資料和實物史料中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從而更深入地了解歷史。
然而,國內的正史、野史資料諸多,真假參半,教師在應用史料實證的過程中,應選擇一些恰當?shù)氖妨纤夭倪M行教學指導,以符合教學主題的材料作為佐證材料,讓學生真切感受史料實證的作用,進而培養(yǎng)學生正確辨別史料素材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第二次工業(yè)革命”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圖片和文字描述讓學生了解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過程,以及工業(yè)革命的創(chuàng)新性成果,讓學生感受到工業(yè)革命的歷史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介紹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工業(yè)革命中發(fā)生的歷史事件,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意義和價值。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為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可靠的渠道獲取歷史資料,以保證歷史資料的真實性和可信性,進而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歷史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此外,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尋找相關的歷史資料,使他們在史料實證的基礎上論證、評價相應的歷史觀點。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將課堂單純作為講授知識的平臺,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在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行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策略也需要進行一定的改變。教師要以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不斷對學生進行指導,在發(fā)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個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為學生提供恰當?shù)捻椖咳蝿栈蛘邌栴}驅動式探究的機會,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去解決相關的問題,進而真正掌握歷史知識[3]。
例如,在教學“美國內戰(zhàn)”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學部分先為學生布置一定的探究任務,如“美國內戰(zhàn)的時間是什么時候?美國內戰(zhàn)的契機和導火索分別是什么?美國內戰(zhàn)后形成了什么樣的統(tǒng)治格局?美國內戰(zhàn)具有什么樣的歷史意義?”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能夠以明確的目標去搜尋相關的歷史資料,帶著問題思考并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尋找資料和檢驗資料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歷史事件有更為清晰的認知,對歷史真相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能通過總結概括的形式表達出來。教師將學生的答案進行收集,能夠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便更好地進行下一階段的歷史教學。
初中歷史課本中的內容相對于世界發(fā)展史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依據(jù)教材來開展教學,但又不應僅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歷史事件之間往往具有連通性,課外的歷史資源可能不如教材中的歷史知識具有概括性,但是教師將其適當?shù)厝谌胝n堂教學中,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認知更立體、更全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教師在收集教學資料時,可以圍繞教材中涉及的人物或者事件進行拓展講述,補充一些與人物有關的歷史故事或者事件的背景意義,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列寧與十月革命”這一課的內容圍繞十月革命的意義及列寧的舉動所蘊含的歷史意義進行了描述,學生通過學習能夠了解相關知識,形成淺層次的記憶。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對列寧的生平進行拓展,因為列寧思想本身就具有歷史研究價值,他的生平事跡能夠讓學生對他的認知更立體化。通過拓展資料,學生能夠從歷史課堂中感知到歷史學習的趣味性,從歷史資料中感知到人物的多面性,從而更樂于學習歷史、探究歷史,進一步激發(fā)自主研究和查找史料的興趣。
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史料實證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思想內涵和價值觀念,并在日常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探究歷史、思考歷史。
很多歷史教師雖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忽視了對學生自主收集歷史資料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以往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將教材中的內容一一講授給學生,而學生只需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即可,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學生并未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為了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并引導其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來收集歷史資料。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對海量的歷史資料進行篩選與整理,并從中提取對學習有用的信息。初中生接觸歷史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大多數(shù)學生不知何為歷史資料,以及如何從龐雜的歷史資料中提煉信息。筆者認為,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
第一,使學生掌握正規(guī)史料的獲取渠道。很多學生在收集史料的過程中無法辨別某些歷史信息正確與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建議學生通過正規(guī)渠道、官方書籍來收集歷史信息,并學會從多個角度來對自己收集的信息進行驗證,從而探究歷史真相。
第二,使學生明晰史料的分類標準。教師引導學生將收集到的歷史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能夠幫助他們快速找到有用信息。筆者認為,初中生掌握兩種分類標準即可,一種是根據(jù)信息來源進行劃分,另一種是根據(jù)信息內容進行劃分。這兩種劃分標準能使學生快速整理出自己需要的歷史信息。
第三,培養(yǎng)學生從多種途徑收集史料。從多種渠道收集歷史資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了解歷史的真相,還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學生不僅可以到圖書館查閱文獻資料,還可以觀看紀錄片、參觀博物館,以及針對相關人員開展問卷調查,這些收集方式可以極大地開闊學生的視野。
例如,在“西漢建立及文景之治”的教學中,教師應在課堂上著重為學生講解這兩個歷史事件的形成背景,并在教學結束后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漢代的幾位帝王會頒布休養(yǎng)生息的政治策略?請同學們利用課下時間,以小組為單位收集相關歷史資料?!睂W生除了查閱歷史書籍《資治通鑒》《漢書》等,還觀看了反映當時時代背景的紀錄片。這樣的史料收集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jié)課的知識。
歷史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素養(yǎng)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收集歷史資料的能力,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讀歷史資料的能力[4]。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一些初中生雖然能夠通過多元化手段收集到歷史資料,但是不理解這些資料的深層含義。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兩種方式來解讀史料:一是對一種史料內容進行解讀;二是對多種史料內容進行解讀。
例如,學生收集“西漢建立及文景之治”的相關歷史資料時,并不理解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真正內涵。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漢書·文帝紀》中的內容,借助其中的資料為學生詳細講解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內容,使學生明白該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重視農業(yè)生產,從而為學生理解后續(xù)的“文景之治”打下良好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解讀歷史資料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理解史料表層信息的能力,更要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對這些表層信息進行分析與探究。例如,在對“西漢建立及文景之治”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時,學生可以通過收集材料了解漢文帝重視農業(yè)這一歷史信息,但為什么漢代的幾位皇帝都重視對農業(yè)的發(fā)展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學生通過查閱相關的歷史資料后發(fā)現(xiàn),當時社會的發(fā)展主要依靠農業(yè)生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因此統(tǒng)治者都很重視農業(yè)發(fā)展。通過深層解讀,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和教學規(guī)劃,以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以史料作為教學的輔助材料,引導學生養(yǎng)成學習和探究歷史知識的良好習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學生的需求來組織教學活動,用豐富的知識內容和充足的歷史材料為學生拓寬視野,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進而促進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