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評論的破圈傳播與情感價值

2022-11-19 01:15:48馮雪梅
中國記者 2022年10期
關鍵詞:破圈圈層受眾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傳播方式的深刻改度,變革之中,評論在尋找理念創(chuàng)新和路徑重構。

一、破圈傳播背后是“思想為王”

內容為王還是渠道為王?這個問題曾經(jīng)爭議不休。如果沒有平臺的大力推送,再有真知灼見的評論,也可能看者寥寥;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個問題,那些10萬+的爆款,就一定沒有思想含量嗎?未必。最起碼,它能夠在某一點上“戳中”讀者,讓他們閱讀并轉發(fā),并且打破圈層傳播。一次兩次破圈,可能有偶然,但經(jīng)常性的破圈傳播,是不是某種意義上就實現(xiàn)了引導力和影響力?而破圈的關鍵,其實是思想—你找到了突破點,打破圈層和繭房,獲得了不同圈層受眾的某種認同。

互聯(lián)網(wǎng)在去中心化的同時,也將受眾分成不同的圈層,彼此間很可能沒什么交集。不同的圈層讀者(用戶)只關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而形成信息壁壘。破圈就是不斷突破既有受眾圈層,由大眾傳播向分眾傳播發(fā)展,尋找文化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將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主流價值觀傳播至相對封閉的亞文化群體中。

對于評論而言,破圈有兩個指向:一是一篇評論,如何讓更多人看;二是不同的評論,給不同的人看。前者的關鍵是找到不同圈層的共同(尋找共識);后者是確定不同人群的圈層特點(尋找不同)。有時候,是同一篇評論給不同的人看,因為受眾的閱讀方式(看報、看公眾號、看視頻)不同,而在表達方式上進行相應的調整。

評論的分眾化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將報紙評論和網(wǎng)絡評論進行了區(qū)分。我們的實踐發(fā)現(xiàn),報紙評論和網(wǎng)絡評論,在選題、表達、呈現(xiàn)方式等方面,其實有著區(qū)別?!吨袊嗄陥蟆返脑u論版“青年話題”和評論公眾號“中青評論”在選題和表達方式上,盡管不能做到完全不同,卻各有側重。報紙評論的選題更傾向于深度,探討某個問題和現(xiàn)象,而非針對熱點事件及時發(fā)聲、就事論事。而網(wǎng)絡評論,人們更喜歡簡單明快、直截了當、活潑干脆的表達,更關注有爭議性、社會熱點類話題,更接受圖文并茂的呈現(xiàn)方式。

我們常說“喜聞樂見”,它并不是一個說法或概念,而是以“思想”為支撐的傳播鏈:傳播什么,向誰傳播,怎么傳播,如何最大限度地尋找價值或情感認同。以“中青評論”公眾號為例。這是中國青年報評論部的公眾號,訂閱量不算大,接近20萬。最近,它有兩篇文章破圈,閱讀量超過和接近10萬+。一篇是《“川渝人民要哭了”,別拿天災開玩笑》,一篇是《“新生自帶床板入學”尷尬了誰》,從題目大約可見評論的主要內容。其觀點并不深奧,卻契合公眾號的讀者定位和網(wǎng)絡評論的特點—直擊熱點、迅速發(fā)聲、態(tài)度鮮明,而它們破圈的原因,在于找到了不同圈層共同的關注點和情感認同—對重慶山火的普遍關注和對奇葩規(guī)定的不滿。

技術滾滾向前,建立于區(qū)塊鏈基礎上的Web3.0和元宇宙,正成為下一代互聯(lián)網(wǎng)的路徑選擇。虛擬主持人、AI寫作、人工智能、渲染等技術,必然會推動新聞傳播方式的進一步變革,評論的寫作與傳播也會隨之改變。而以不變應萬變的,是“守正”這個根基。我們談守正創(chuàng)新,要守的這個“正”,就是我們的思想、理念、價值觀,有了堅守,創(chuàng)新才有底氣,才能立得穩(wěn)。

評論的守正創(chuàng)新中,不管是對內容的選擇(即傳播怎樣的內容),還是對渠道的選擇(即怎么傳播),其真正的主導是思想—我們想讓受眾看到什么,我們如何(以什么樣的方式)讓受眾看到,我們如何最大限度地找到不同圈層的認同(之前,有一種說法是尋找最大公約數(shù))。技術是沒有思想的,這也是算法推送遭詬病的主要原因。但是,評論及其傳播卻是有思想的,你提供給讀者的,和你通過什么樣的方式提供給讀者,都有明確定位和選擇,都是“思想”的產(chǎn)物。這個思想不僅僅在于觀點本身,同時也是選題判斷、表達方式、傳播渠道選擇所顯現(xiàn)的判斷力、表達力、傳播力和引導力。

二、關注青年,才能被青年關注

我們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簡單的概括式總結,正觸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世界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讓未來變得很不確定,這種不確定性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認知,更深刻影響著年輕人。

在接受《三聯(lián)生活周刊》采訪時,學者許紀霖這樣概括“95后”一代的特征:他們是天然“紅”,天生很愛國,因為他們出生長大的年代是中國崛起的時代,這種國家認同感是一個顯著特征。但是,這種愛國又與老一輩的愛國不同,老一輩人的自我和家國是緊密綁定的,而年輕一代對這二者的態(tài)度是分離的——他們對國家前途充滿信心,但對個人未來憂心忡忡。這代年輕人不是沒有理想,他們的理想是不被給定的,更微觀、更個人化。

有人說,這是一代“保守的年輕人”,他們?yōu)槭裁床桓谊J,為什么要“躺平”?在對其做出價值評判之前,需要自問:是不是真的了解他們,能不能準確理解他們?沒有了解,就談不上交流;沒有理解,就沒有溝通。

如果評論以“輿論引導”為己任,那么,對于在網(wǎng)絡時代成長的年輕人,“講死理”的灌輸方式,或者“要求”他們接受某種思想和觀念,基本是無的放矢。網(wǎng)絡的去中心化和對權威的消解,意味著你說的他們可能聽不到,不聽、不信、不以為然,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與此同時,大變局之下的不確定性,讓個人的未來設計變得模糊。當年輕人無法在現(xiàn)實世界實現(xiàn)自身預期時,就會躲進虛擬世界“造夢”,并且以一種情緒化的方式宣泄自己的壓抑和不滿。

此時,正視他們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給他們以自我表達的空間,關注他們,才能被他們所關注。評論不僅僅要做他們的代言人,替他們發(fā)聲,更要給他們提供平臺,讓他們表達。

《中國青年報》以“服務青年成長、推動社會進步”為宗旨,評論版也一直關注青年話題、青年利益、青年表達,這也是中青報評論的核心定位。一直以來,我們都通過版面專題的方式,關注青年熱點,給他們的自我表達提供平臺,讓他們“訴說”,在思想碰撞里實現(xiàn)“服務青年、引導青年”。

這是我們的一些專題版面:《中國青年看世界的角度變了》《考研日漸“高考化” 如何避免過度內卷》《整頓職場,從來都不是哪一代人的事》《來一場城市與青年的“雙向奔赴”》《畢業(yè)季:致走向遼遠未知的你》《相親鄙視鏈:躺在舒適圈里的層級分明》。

集中以版面專題的方式,關注青年現(xiàn)象、青年思潮、青年問題,是《中國青年報》評論版的一個特點,也是我們一直堅持的方式。現(xiàn)實生活中,年輕人面臨很大的壓力,升學、就業(yè)、住房、婚姻……對他們而言,這些現(xiàn)實問題往往比“高大上”的價值觀重要。切切實實地關注年輕人的問題,維護他們的權益,讓他們看到未來生活的希望,他們才會由衷地認同國家的大政方針,才會愿意看你的評論,接受你的觀點和立場。

此外,以青年為受眾的評論,要盡可能貼近他們的潮流和生活方式,將價值觀層面的引導,轉化為可觸可感的現(xiàn)實生活,能讓年輕人有所觸動,就走出了“接受”和“引導”的第一步。

“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是新聞輿論工作的使命之一。成風化人就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尤其是面對思想自由、不愿受約束的年輕人,只有真正契合他們的時代關注、符合他們的話語體系、貼近他們的現(xiàn)實生活,讓評論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才能被看到、被關注、被接受。

三、理解人們訴諸“后真相”的情感

近些年比較流行一個詞:“后真相”(post-truth)。它是2016年《牛津英語詞典》選出的“年度詞匯”,其定義為:“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之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

人們不關注真相了嗎?并不盡然。只是相對于真相(事實)本身,情感訴求更能影響輿論。

回顧一下網(wǎng)絡熱搜就會發(fā)現(xiàn),不管是“二舅”“唐山打人”事件,還是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戰(zhàn)犯牌位、“周劼朋友圈”事件,推動其快速傳播的重要因素,是網(wǎng)絡情緒,而非真相本身。即便在真相并未水落石出之時,訴諸情感的個人觀點,已經(jīng)刷屏。

“后真相”時代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是新聞不斷“反轉”,受眾似乎不太在意真假,而更在意情緒和表達;在宣泄的同時,也備受假新聞的侵擾。幾年前,美國皮尤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88%的美國受訪者認為假新聞給他們帶來困擾;25%的受訪者甚至承認他們分享過假信息。在歐洲大陸,許多人同樣無所適從,他們不知道應該或能夠相信什么。

評論所面對的悖論在于,真相往往一點點呈現(xiàn),建立于現(xiàn)有事實上的評論,可能很快被下一步的事實推翻;而在未掌握真相之前,不妄自評論,會失去先機,讓謠言和網(wǎng)絡情緒帶偏節(jié)奏?!皠W州事件”中,一些媒體的報道和評論就曾備受質疑。評或者不評,考驗擔當和勇氣;評得好與壞,考驗能力和水平。

評論講究客觀理性,是不是就意味著對受眾情感和網(wǎng)絡情緒置之不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考慮如何理解人們訴諸“后真相”的情感?

《真相》一書的作者馬修·德安科納認為:首先,全球化、人口流動、氣候變化和恐怖主義等因素,都對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他們會感到恐懼,甚至憤怒。也就是說,現(xiàn)實社會的各種矛盾和沖突,讓人們有無法改變的無力感,他們需要情緒的宣泄,并且很容易被情緒所左右。

其次,技術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它打破了空間障礙,把不同區(qū)域的人聚到一起。但同時,新技術也使人們只與“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凝聚他們的是一種共同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往往帶來偏見,讓人們相信自己更愿意相信的事實。

我們需要對抗的是謊言,而非人們的情感。借助于情感,觀點的表達會更有力,所有打動人心的評論,都不會是“無情”的。尤其是面對“后真相”的情感訴求,更需要以能打動人們心靈和思想的方式來探究事實、傳達觀點。

評論只呈現(xiàn)事實、表達個人觀點是不夠的,還要能夠與人們的內心和思想對話,能夠影響他們的情緒。這種影響,不是“煽情”,而是傳達某種情感,讓受眾感覺到自己被關注、被在意、被理解。我們看到很多網(wǎng)文刷屏,往往是因為它們滿足了讀者的某種情感訴求—自豪、感動、憤怒、焦慮?!叭嗣袢請笤u論”公眾號的“睡前聊一會兒”,實際上就提供了移動互聯(lián)時代評論傳播的一種范式:有溫情,有聲音,不高高在上,輕言細語“聊聊”。

強調評論的“情緒價值”,是指在意受眾的情緒,同時對評論可能帶來的情緒有所評估,這和之前媒體報道中所遵循的“準則”相類似:面對災難的承受者,不要冰冷地說“情緒穩(wěn)定”。評論無外乎情理,不煽動和販賣情緒,而需要有情感有溫度的表達,你是冷冰冰、自顧自地講理,還是關注并且尊重受眾的情感,帶著溫度人情去論說,傳播效果截然不同。

猜你喜歡
破圈圈層受眾
露營“破圈”背后,這家房企解鎖了新社區(qū)美學
棉花娃娃強勢“破圈”
玩具世界(2022年6期)2022-03-21 06:11:14
從《驚·鴻》看傳統(tǒng)戲曲的“破圈”傳播
李旎:B站『破圈』的幕后導演
No.4 圈層用戶不斷拓展,圈層經(jīng)濟價值釋放
B站沖破圈層
出版人(2020年2期)2020-04-07 12:38:00
年輕人“圈層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讓圈內新聞飛出圈層——“振興杯”宣傳的一點思考
傳媒評論(2019年12期)2019-08-24 07:55:10
用創(chuàng)新表達“連接”受眾
傳媒評論(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動受眾
新聞傳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延津县| 芮城县| 巴彦淖尔市| 九龙坡区| 武乡县| 榆社县| 合作市| 东港市| 阜平县| 布拖县| 池州市| 册亨县| 河曲县| 广饶县| 封开县| 腾冲县| 武川县| 公安县| 河南省| 镇江市| 苏尼特左旗| 高邮市| 原平市| 保山市| 蓝山县| 余姚市| 二手房| 犍为县| 县级市| 肇庆市| 漠河县| 汕头市| 永春县| 五台县| 诏安县| 习水县| 都昌县| 浠水县| 驻马店市| 钟祥市|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