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丹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初中英語教師應順應形勢,借助互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從而增強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對于語言的學習,學生需要在課下做更多的練習,尤其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前預習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前準備階段,學生可以通過聽錄音的方式,對生詞和課文進行語感的培養(yǎng),甚至可以達到部分的記憶。這樣,學生在課堂上能進行更有效的學習。教師也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精心準備多媒體課件,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集中注意力,推動教學的發(fā)展。
教師在上課前做好課程內容安排,上課時,可通過幽默的話語,先調動起學生的興趣,為課堂烘托出較為輕松的氛圍。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輕松、愉悅的課堂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教師若想維持課堂氛圍,就要找到適合的教學點,通過正確的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并且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實現(xiàn)有效教學。
教師雖然在課前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課中,也難免會遇到意外情況。此種情況下,教師應該利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在課上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學生為主,隨時調整課堂計劃。教師根據(jù)課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帶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讓他們在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中更好地掌握知識。此外,教師也可以自行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
例如,筆者在講授牛津譯林版《英語》7A Unit5的Task時,就向學生提出問題:What festivals do you know?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回答,筆者在多媒體上搜索相關節(jié)日的內容,再向學生提出問題,詢問節(jié)日的時間以及如何度過節(jié)日等問題。在問題的刺激下,學生能夠踴躍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借助情景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同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積極參與課堂。此外,情景劇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尤其在角色扮演的情景劇中,加強合作。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外研版《英語》七(下)Module1 Unit1 Whose bag is this?一課時,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口語練習,從而讓他們掌握“Whose+sth+is this?”的句型。在學生掌握句型后,筆者又讓他們互換身份,嘗試新的角色,在互動教學中掌握知識。
在充分的課前準備和課上師生間良好的互動后,教師還需要鞏固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記憶、總結。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后,要結合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為學生布置鞏固作業(yè)。作業(yè)的形式可以多樣。教師既可以布置傳統(tǒng)教學中的紙質作業(yè),也可以讓學生完成角色扮演等任務。后者既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也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