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陽
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理念越發(fā)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小學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越受重視。音樂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藝術課程,要想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就需要不斷優(yōu)化小學音樂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小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1]。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優(yōu)化教學的重要性,但在教學方法、自身創(chuàng)新意識上還存在很多不足,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改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聚焦核心素養(yǎng),實施小學音樂的創(chuàng)新教育勢在必行。
音樂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藝術類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影響。然而現階段,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對創(chuàng)新教育存在倦怠心理,缺乏重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課堂設計缺乏創(chuàng)新,一味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為學生示范歌曲演唱、播放音頻、彈奏教材中的樂器等環(huán)節(jié)千篇一律,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學生喜歡在音樂學習中加入一些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元素,但教師有時并未發(fā)現,未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長此以往,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興趣會降低,必然會影響音樂學習的效率。
課堂導入的質量直接決定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合理設計,可以為學生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在傳統(tǒng)教學中,為了推進教學進度,小學音樂教師通常是直接進入主題教學,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難免會顯得單調枯燥。教師應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堅持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采取新穎有趣的方式來進行課堂導入。
故事導入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堂導入方式。由于學段特點,小學生普遍喜歡聽故事,對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充滿好奇。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以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生帶入課堂學習。例如,在《小烏龜飛上天》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把這一首歌詞的內容改編成情節(jié)曲折、充滿趣味的小故事,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為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述。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教師應做出相應的肢體動作,聲音應高低起伏,富有情感的變化,將學生帶入音樂課堂中。這樣不僅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小學各學科的教學提供了便利,而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最為普遍。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將視聽結合起來,通過“通感”的作用,加深學生對相關音樂的記憶,降低音樂知識學習難度[2]。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構建一定的教學情境,借助圖片或視頻,展示相關音樂內容,讓學生對音樂知識、音樂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如小學音樂教材中涉及很多器樂欣賞,這是教學的難點,因為這些復雜多樣的音樂并非可以借助一兩句話的講解,就能讓學生理解。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多為學生播放相關樂器的音頻,但學生難以融入其中。而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欣賞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在“認識樂器·小鑼”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選擇一些常見樂器的圖片,運用多媒體將之展示出來。之后,教師可以選擇小鑼、鼓等樂器單獨敲擊的聲音,用這些樂器奏出的簡單曲子,來展示小鑼等樂器的音色,讓學生熟悉小鑼等樂器的聲音。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分析小鑼的內部構造、發(fā)音原理,或是播放一些民族打擊樂器專家運用小鑼為主奏樂器演奏的樂曲,加深學生對民族打擊樂器的了解。
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教師也可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強音樂對學生的感染力。音樂本身就具有特殊感染力,這一感染力可以引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共鳴。例如,在《跳圓舞曲的小貓》聽賞音樂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舞會上的小貓這一動畫片,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聽音樂相結合的方式,感受樂曲中一只天真、活潑的小貓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著優(yōu)美的圓舞曲的場景,讓學生隨著音樂,體會小貓從開心、歡快到聽到狗叫聲后倉皇逃走的情緒變化,從而增強學生對這一樂曲歡快、幽默情感的體驗。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新穎有趣,而且能夠將視聽結合起來,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更加深刻,提升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將音樂游戲引入課堂教學,這樣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可讓學生全員參與課堂學習,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3]。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采取的音樂游戲種類繁多,如傳統(tǒng)的擊鼓傳花、角色扮演、音階接龍、節(jié)奏接龍、旋律接龍等。傳統(tǒng)擊鼓傳花游戲是讓參與者傳遞道具,之后讓特定的人完成特定任務。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可對這一游戲形式加以改變。仍以“認識樂器·小鑼”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先演奏或播放一部音樂作品,之后敲擊鼓,讓學生彼此傳遞小鑼這一樂器,當鼓聲停止,樂器在誰手上,就由誰來演示剛才播放或演奏的音樂作品片段,完成演奏后,展開下一輪傳遞。這樣的音樂游戲可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相關音樂知識。
角色扮演的教學游戲在小學生中的接受度較高。教師通過對小學音樂教材展開分析,可以發(fā)現,很多歌曲的主題是小動物或小朋友。在這一類音樂的教學中,為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合理安排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通過肢體感官的律動,增強對相應音樂的體驗。如在《鴨子拌嘴》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自告奮勇上臺表演,如學生站成一排,學習小鴨子走路;選取感興趣的學生模仿小鴨子吵架時的動作及情境。最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講臺上表演小鴨子為什么吵架,又是怎么吵架的。在整個角色扮演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敲鼓、镲的方式來適當配合,讓整個表演更加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考慮到小學生探究欲望強,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盡量開展一些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如此一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還能拓寬學生視野,為其提供創(chuàng)新機會,這有助于實現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教育”目標。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多組織一些有意義、有趣味的音樂活動,持續(x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如在學生掌握了一定音樂知識,在歌唱方面或樂器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或年級內組織歌詠比賽,或舉辦“班級綜合音樂會”。之后,由教師和學生來評選喜歡的音樂節(jié)目,對樂器演奏或歌唱表演成績突出的學生,可以適當發(fā)一些小獎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充分運用合作學習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由組成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音樂學習任務。
例如,在《美麗的夏夜》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隨機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后讓各個小組自行欣賞這一音樂,讓小組成員彼此之間展開討論,說一說自己從這一音樂中聽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這首音樂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之后,每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作為“小老師”,上臺為其他同學介紹、講解這首音樂作品。教師應做好全程把控,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肯定,并進行總結和分析,糾正學生不正確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這一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利用小組競爭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參與積極性,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1.創(chuàng)編音樂旋律
音樂包括兩部分,即歌詞、樂譜。旋律是歌曲的靈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嘗試采用即興創(chuàng)編旋律的方式,讓學生對音樂旋律的變化有更清晰的認知。當然,在開始創(chuàng)編時,學生很難創(chuàng)編出十分優(yōu)美、完善的旋律。為此,教師需要在學生即興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歌譜、音符等知識有深入了解,并讓學生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之后,讓學生進行不斷嘗試,在興趣驅動下,掌握基本音樂理論知識,從自身的即興創(chuàng)作中獲得成就感,體驗到音樂創(chuàng)編的樂趣。學生即便難以創(chuàng)編出理想的旋律,在嘗試后,也可對旋律高低背后隱藏的情感有所體會,這對提高音樂教學質量有積極意義。
2.創(chuàng)編歌詞
筆者在教學中可以發(fā)現,很多小學生在完成教材中的歌曲演唱后,還希望通過已有知識,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歌詞創(chuàng)作對小學生而言相對簡單,小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已有生活經驗,根據已有旋律,嘗試創(chuàng)作簡單的歌詞。當然,不同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作能力有所不同,學習潛力存在差異,在指導其進行歌詞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不可用標準答案給學生造成局限,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還應注意運用啟發(fā)的方式,降低學生創(chuàng)編歌詞的難度。
以《小烏龜飛上天》為例,在本節(jié)課結束后,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可以讓學生在掌握音樂旋律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自行填寫歌詞,新編出一首歌曲。為降低難度,教師可請家長給予學生幫助,以親子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完成歌詞創(chuàng)編。這時,學生的歌詞可能是五花八門的,教師在評價作業(yè)時,要以肯定、贊賞的目光看待學生的作業(yè)成果,主動從中尋找閃光點,并給予學生表揚,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編信心。
3.創(chuàng)編音樂動作
和中學生、大學生不同的是,小學生相對天真,很少受世俗約束,當聽到好聽的音樂時,手腳往往會不自覺地舞動,又唱又跳。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如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不同歌曲,即興創(chuàng)編簡單的音樂動作,將簡單的舞蹈動作和音樂旋律巧妙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歌曲學習中,融入舞蹈動作,增強音樂學習的趣味性。
例如,在《螃蟹歌》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這一首歌曲的歌詞、旋律、蘊含感情,之后讓學生根據歌詞內容、旋律,創(chuàng)編含有自身特色的肢體動作,并上臺表演。最后,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進行點評,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另外,音樂情感可以通過舞蹈動作加以展現,教師讓學生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能夠促使學生更深層次地體會歌曲背后蘊含的歡快、天真的情感,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新鮮有趣的事物,教師對其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能夠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挖掘其音樂學習潛力。因此,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音樂教學方法,讓學生不斷提高音樂知識儲備量及音樂技能,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為學生在藝術方面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推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還應轉變教學觀念,將創(chuàng)新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結合起來,進而促進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