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煒, 汪亞萍, 黃窈軍, 高敬文
(1.桐廬縣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桐廬 311500; 2.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環(huán)境資源與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重金屬是農(nóng)田中重要的危害污染物,是導致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近40 a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水平的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活動越來越多的向土壤、水體、大氣等環(huán)境中輸出污染物,導致我國的農(nóng)田污染呈現(xiàn)愈來愈嚴重的趨勢[1]。浙江省經(jīng)濟發(fā)達,礦產(chǎn)豐富、酸化土壤導致重金屬活化、民營企業(yè)多帶來污染物隨意排放的問題,使其農(nóng)田重金屬污染情況尤為嚴重[2-3]。鎘(Cd)是我國農(nóng)田超標率最高的重金屬污染物,是人類第一致癌有害物,因其遷移性大、容易被植物富集,成為危害農(nóng)產(chǎn)品質量安全的最重要風險因素之一。
目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措施中,低積累作物的篩選和推廣是最為有效和安全的。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其籽粒對重金屬富集能力較低[4]。因此,篩選出適宜不同地區(qū)栽培的低積累玉米品種,對于Cd污染土壤土地的安全生產(chǎn)具有重要意義。谷物籽粒Cd的高低不僅由其Cd吸收能力決定,還受Cd的轉運、再動員等復雜的因素影響。有研究表明,玉米對Cd的積累和轉運在不同玉米品種間存在顯著差異[5]。目前關于適宜浙江Cd污染土壤種植的玉米品種的相關研究較為匱乏,關于Cd污染農(nóng)田玉米植株莖、葉、殼、棒、籽粒Cd的富集和轉運特性的研究報道較少,本文以近幾年浙江地區(qū)大面積種植的11個鮮食糯玉米品種和11個鮮食甜玉米品種為研究對象,通過田間試驗,篩選出適宜種植的Cd低積累品種,并進一步研究Cd低積累和高積累玉米品種對Cd的富集和轉運差異,以期為浙江省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Cd低積累玉米品種選育提供理論依據(jù)。
田間試驗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zhèn)蓮塘村開展,屬于Cd中度污染耕地,試驗田周邊存在冶銅廠,大氣沉降值較高。試驗土壤pH 5.42,Cd含量為0.87 mg·kg-1,有效Cd含量為0.49 mg·kg-1。
供試品種22個,均為浙江省主要種植的玉米品種。選用品種包括鮮食糯玉米11個:浙鳳糯2號、彩甜糯168、浙糯玉21、黑甜糯168、浙甜糯86、浙糯玉18、浙糯玉14、科糯6、科糯2、浙糯玉16、浙糯玉19,鮮食甜玉米11個:浙甜19、雪甜7401、脆甜89、浙甜11、浙甜10、浙甜20、浙甜2088、脆甜321、脆甜258、浙泰甜928、承玉19。
采用隨機區(qū)組的設計布置田間試驗,小區(qū)面積為30 m2,合計66個小區(qū)。7月中旬采用人工穴播的方式,行距40 cm,株距20 cm,每穴播種3~4粒,在兩葉一心期進行間苗,保留大小一致、植株均勻、莖基扁粗的壯苗,若出現(xiàn)缺穴、斷壟的現(xiàn)象,可帶土移栽幼苗,或在相鄰穴保留2株幼苗,以維持幼苗的密度。每個小區(qū)667 m2施復合肥(15-15-15)48 kg作基肥,在喇叭期667 m2追施尿素12 kg。水分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除草按常規(guī)方式進行。試驗統(tǒng)一集中在9月上旬成熟期進行采收。
待玉米成熟后,采集玉米植株和土壤樣品,并進行測產(chǎn)。土壤樣品風干后,過20目、100目篩備用,植株分為莖稈、葉片、殼、棒、籽粒5個部分,洗凈后70 ℃烘干至恒重,粉碎后待測。土壤 pH 用去離子水浸提(土水比 1∶2.5),而后用精密 pH 計測定。土壤全量 Cd 測定采用《土壤質量鉛、鎘的測定 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41—1997)中的方法,植株樣品中總 Cd 測定方法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鎘的測定》(GB 5009.15—2014),土壤和植株樣品經(jīng)微波消解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測定出鎘含量。以國家標準參比物質土壤樣品和植物樣品進行質量控制,國標樣分析結果均在允許誤差范圍內。
數(shù)據(jù)分析在Excel軟件中進行,LSD法分析差異顯著性(P<0.05),圖表中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繪圖采用Sigmaplot10.0軟件。
富集系數(shù)=玉米各部位Cd含量/土壤中Cd含量;
籽粒Cd轉運系數(shù)=玉米籽粒Cd含量/玉米各部位Cd含量。
如圖1所示,不同玉米品種之間產(chǎn)量存在顯著差異(P<0.05)。供試的鮮食糯玉米品種中,浙甜糯86和浙糯玉19的鮮穗產(chǎn)量最高,每667 m2產(chǎn)量分別高達1028 和1 081 kg,而彩甜糯168、浙糯玉21和科糯2的鮮穗產(chǎn)量最低,均低于650 kg。供試的鮮食甜玉米品種有4個品種鮮穗產(chǎn)量超過1 000 kg,分別為浙甜19、浙甜10、浙泰甜928和承玉19。其中承玉19鮮穗產(chǎn)量顯著高于其他品種,每667 m2鮮穗產(chǎn)量高達1 292 kg,而雪甜7401和脆甜89鮮穗產(chǎn)量最低,每667 m2分別為546和630 kg。
注:沒有相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玉米種類間顯著差異(P<0.05)。圖2~3同。
不同品種玉米籽粒Cd含量變化范圍為0.03~0.51 mg·kg-1,差異高達20.3倍。根據(jù)《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在桐廬Cd污染農(nóng)田中試驗結果發(fā)現(xiàn):供試的鮮食糯玉米品種中,浙鳳糯2號、彩甜糯168、黑甜糯168、浙甜糯86、浙糯玉18、浙糯玉14、科糯6和浙糯玉16籽粒Cd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0.1 mg·kg-1)。而浙糯玉21、科糯2和浙糯玉19籽粒Cd含量均超過0.1 mg·kg-1,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供試的鮮食甜玉米品種中,浙泰甜928和承玉19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浙甜19、雪甜7401、脆甜89、浙甜11、浙甜10、浙甜20、浙甜2088、脆甜321、脆甜258籽粒Cd含量均超過0.1 mg·kg-1,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圖2)。
圖2 不同玉米品種籽粒Cd含量
不同玉米品種莖稈、葉片、棒和殼的Cd含量范圍分別為0.18~1.69、1.24~4.96、0.29~2.54、0.14~1.26 mg·kg-1,差異分別為9.3、4.0、8.9、8.8倍(圖3),由此可見,不同品種玉米Cd積累能力差異最大的器官是籽粒,說明與Cd吸收能力相比Cd轉運能力對籽粒Cd積累的影響更大。22個玉米品種不同部位Cd含量總體呈現(xiàn)葉片>殼≈莖稈>棒>籽粒的規(guī)律。
圖3 不同玉米品種莖稈、葉片、殼、棒Cd含量
將玉米產(chǎn)量和籽粒Cd含量數(shù)據(jù)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圖4),可將22個玉米品種分為4類:第1組是高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為0.23~0.33 mg·kg-1、平均值為0.28 mg·kg-1,每667 m2產(chǎn)量為546~770 kg、平均值為654 kg;第2組是低鎘含量低產(chǎn)量組,籽粒Cd含量為0.04~0.17 mg·kg-1、平均值為0.11 mg·kg-1,每667 m2產(chǎn)量為533~813 kg、平均值為706 kg;第3組為低鎘含量中產(chǎn)量組,籽粒Cd含量為0.03~0.04 mg·kg-1、平均值為0.04 mg·kg-1,每667 m2產(chǎn)量為837~1 028 kg、平均值為920 kg;第4組為低鎘含量高產(chǎn)量組,籽粒Cd含量為0.08~0.17 mg·kg-1、平均值為0.12 mg·kg-1,每667 m2產(chǎn)量為1 050~1 292 kg、平均值為1 128 kg。其中第1組(高鎘含量組)有鮮食糯玉米品種浙糯玉21和鮮食甜玉米品種脆甜89、脆甜321、雪甜7401、浙甜11,第2組(低鎘含量低產(chǎn)量組)有鮮食糯玉米品種彩甜糯168、浙糯玉18、浙鳳糯2號、科糯2和鮮食甜玉米品種脆甜2088、脆甜258、浙甜20,第3組(低鎘含量中產(chǎn)量組)有鮮食糯玉米品種黑甜糯168、科糯6、浙糯玉14、浙糯玉16、浙甜糯86,第4組(低鎘含量高產(chǎn)量組)有鮮食糯玉米品種浙糯玉19和鮮食甜玉米品種浙泰甜928、浙甜19、浙甜10、承玉19。
圖4 不同玉米品種產(chǎn)量與籽粒Cd含量聚類分析
將玉米籽粒Cd含量數(shù)據(jù)進行系統(tǒng)聚類分析(圖5),可將22個玉米品種分為3類:第1組為低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為0.03~0.09 mg·kg-1、平均值為0.05 mg·kg-1;第2組為中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為0.12~0.17 mg·kg-1、平均值為0.14 mg·kg-1;第3組為高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為0.23~0.33 mg·kg-1、平均值為0.28 mg·kg-1。其中第1組(低鎘含量組)有浙鳳糯2號、浙泰甜928、承玉19、彩甜糯168、浙甜糯86、浙糯玉16、黑甜糯168、浙糯玉14、科糯6、浙糯玉18,第2組(中鎘含量組)有浙甜19、浙甜20、科糯2、浙糯玉19、浙甜2088、脆甜258、浙甜10號,第3組(高鎘含量組)有脆甜89、脆甜321、雪甜7401、浙糯玉21、浙甜11。
圖5 不同玉米品種籽粒Cd含量聚類分析
如圖6所示,供試22個玉米品種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數(shù)差異較大,不同部位Cd富集能力為:葉片>殼≈莖稈>棒>籽粒。其中低鎘含量組10個品種籽粒、莖稈、葉片、殼和棒的富集系數(shù)分別為0.03~0.12、0.21~1.94、1.43~5.49、0.33~2.92、0.16~0.67,平均值分別為0.06、0.59、3.27、0.75、0.34。中鎘含量組7個品種籽粒、莖稈、葉片、殼和棒的富集系數(shù)分別為0.08~0.27、0.25~0.72、2.93~5.64、0.40~0.92、0.26~0.92,平均值分別為0.16、0.49、4.22、0.60、0.51。高鎘含量組5個品種籽粒、莖稈、葉片、殼和棒的富集系數(shù)分別為0.18~0.59、0.22~1.51、3.93~5.70、0.47~2.14、0.44~1.45,平均值分別為0.32、0.85、4.56、1.29、0.83。低、中、高鎘含量組不同部位Cd富集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籽粒Cd富集系數(shù)平均值為:高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低鎘含量組,莖稈Cd富集系數(shù)平均值為:高鎘含量組>低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葉片Cd富集系數(shù)平均值為:高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低鎘含量組,棒Cd富集系數(shù)平均值為:高鎘含量組>低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殼Cd富集系數(shù)平均值為:高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低鎘含量組。
圖6 玉米籽粒、莖稈、葉片、殼、棒Cd富集系數(shù)分布
供試22個玉米品種不同植株部位-籽粒Cd轉運系數(shù)具有較大差異。其中低鎘含量組10個品種莖稈、葉片、殼和棒的轉運系數(shù)分別為0.03~0.32、0.01~0.05、0.03~0.19、0.11~0.40,平均值分別為0.14、0.02、0.10、0.19,不同部位-籽粒Cd轉運能力為:棒>莖稈≈殼>葉片。中鎘含量組7個品種莖稈、葉片、殼和棒的轉運系數(shù)分別為0.15~0.85、0.02~0.05、0.12~0.59、0.15~0.61,平均值分別為0.38、0.04、0.29、0.34,不同部位-籽粒Cd轉運能力為:莖稈≈殼≈棒>葉片。高鎘含量組4個品種莖稈、葉片、殼和棒的轉運系數(shù)分別為0.19~0.66、0.04~0.14、0.11~0.58、0.17~0.84,平均值分別為0.45、0.07、0.30、0.43,不同部位-籽粒Cd轉運能力為:棒≈莖稈>殼>葉片。低、中、高鎘含量組不同部位-籽粒Cd轉運能力皆是存在高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低鎘含量組的規(guī)律(圖7)。
圖7 玉米籽粒、莖稈、葉片、殼、棒Cd轉運系數(shù)分布
圖8、9、10分別是低、中、高鎘含量組玉米各部位Cd含量與籽粒Cd含量的線性擬合結果。低鎘含量組殼和棒Cd含量與籽粒Cd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葉片Cd含量與籽粒Cd含量呈顯著正相關(P<0.05);中鎘含量組葉片與籽粒Cd含量呈極顯著正相關(P<0.01);其他部位Cd含量與籽粒Cd含量相關性不顯著。低鎘含量組各部位與籽粒Cd相關性排序為:棒(r2=0.469**)>殼(r2=0.258**)>葉片(r2=0.151*)>莖稈(r2=0.104),中鎘含量組各部位與籽粒Cd相關性排序為:葉片(r2=0.303**)>殼(r2=0.137)>莖稈(r2=0.034)>棒(r2=0.020),高鎘含量組各部位與籽粒Cd相關性排序為:莖稈(r2=0.037)>殼(r2=0.018)>葉片(r2=0.009)>棒(r2=0.001)。相較于其他兩組,低鎘含量組不同部位Cd含量與籽粒Cd含量相關系數(shù)更大,說明低鎘含量組Cd轉運能力對籽粒Cd含量的影響更大,其中低鎘含量組的各部位向籽粒的Cd轉運能力為:葉片>殼>莖稈>棒。
圖8 低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與玉米各器官Cd含量相關性
在不同地域開展Cd低積累作物的篩選對于耕地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義,在篩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作物可食用部位Cd含量是否在安全范圍內,還需要綜合考慮作物產(chǎn)量以保證農(nóng)民的收益以及安全利用技術的推廣。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試驗區(qū)(土壤Cd平均含量為0.87 mg·kg-1)供試鮮食糯玉米品種中,浙鳳糯2號、彩甜糯168、黑甜糯168、浙甜糯86、浙糯玉18、浙糯玉14、科糯6和浙糯玉16籽粒Cd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0.1 mg·kg-1);供試的鮮食甜玉米品種中,浙泰甜928和承玉19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圖2)。通過聚類分析發(fā)現(xiàn),同時滿足籽粒Cd含量低和高中產(chǎn)的品種的鮮食糯玉米品種有浙糯玉19、黑甜糯168、科糯6、浙糯玉14、浙糯玉16、浙甜糯86,鮮食甜玉米品種有浙泰甜928、浙甜19、浙甜10、承玉19(圖4),667 m2產(chǎn)量為837~1 292 kg(圖1)。因此,在杭州市桐廬縣這類偏酸性中度Cd污染的耕地土壤上,推薦種植的鮮食糯玉米品種為:黑甜糯168、浙糯玉14、浙糯玉16、浙甜糯86,鮮食甜玉米品種為:浙泰甜928、承玉19。
不同玉米品種Cd積累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張寧等[5]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安徽省土壤Cd 平均含量為2.35 mg·kg-1的耕地,玉米品種籽粒Cd含量范圍為0.09~0.85 mg·kg-1。杜彩艷等[6]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云南舊礦區(qū)土壤Cd 平均含量為1.58 mg·kg-1的耕地,玉米品種籽粒Cd含量范圍為0.04~0.72 mg·kg-1。趙麗芳等[7]研究發(fā)現(xiàn),在浙南土壤Cd平均含量為0.91 mg·kg-1的耕地,玉米籽粒的Cd含量為0.06~0.52 mg·kg-1。本試驗中,土壤Cd平均含量為0.87 mg·kg-1,22個供試玉米品種籽粒Cd含量變化范圍為0.03~0.51 mg·kg-1,存在高達20.3倍的變差(圖2)。
圖9 中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與玉米各器官Cd含量相關性
圖10 高鎘含量組籽粒Cd含量與玉米各器官Cd含量相關性
禾本科作物籽粒Cd含量受作物Cd吸收能力和Cd轉運能力的共同影響[8-10],明確不同品種籽粒Cd積累差異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機理,對于低積累Cd玉米品種育種工作和玉米安全生產(chǎn)的栽培措施具有重要的意義。分析玉米不同部位Cd富集能力發(fā)現(xiàn),不同部位Cd富集能力為:葉片>殼≈莖稈>棒>籽粒(圖6),說明玉米吸收的Cd分配到籽粒的部分較小。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不同玉米品種籽粒、莖稈、葉片、棒和殼的Cd含量的變差分別為20.3、9.3、4.0、8.9、8.8倍(圖3),玉米Cd積累能力差異最大的器官是籽粒,說明與Cd吸收能力相比Cd轉運能力對籽粒Cd積累的影響更大。
為進一步分析Cd積累能力存在差異的品種Cd吸收和轉運的響應,本研究通過對籽粒Cd含量聚類分析將22個玉米品種分為低鎘含量組、中鎘含量組、高鎘含量組。高鎘含量組植株各部位的Cd富集系數(shù)均高于其他兩組(圖6),說明高鎘含量組玉米品種普遍具有較高的Cd吸收能力;高鎘含量組不同部位-籽粒Cd轉運系數(shù)也均高于其他兩組(圖7),說明高鎘含量組玉米品種也普遍具有較高的Cd轉運能力。低鎘含量組玉米各部位Cd含量與籽粒Cd含量的相關系數(shù)高于其他兩組,說明低鎘含量組Cd轉運能力對籽粒Cd含量的影響更大,其中低鎘含量組的各部位向籽粒的Cd轉運能力為:葉片>殼>莖稈>棒(圖8、9、10)。
綜合籽粒Cd含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和產(chǎn)量較高的要求,在杭州市桐廬縣這類偏酸性中度Cd污染的耕地土壤上,推薦種植的鮮食糯玉米品種為:黑甜糯168、浙糯玉14、浙糯玉16、浙甜糯86,鮮食甜玉米品種為:浙泰甜928、承玉19。
不同玉米品種Cd積累能力存在顯著差異,在本試驗土壤Cd平均含量為0.87 mg·kg-1的污染耕地,品種籽粒Cd含量變化范圍為0.03~0.51 mg·kg-1,存在高達20.3倍的變差。
玉米Cd轉運能力對籽粒Cd積累的影響更大。
高鎘含量組玉米品種同時具有較高的Cd吸收能力和Cd向籽粒的轉運能力,低鎘含量組不同部位向籽粒的轉運能力對籽粒Cd含量的影響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