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和激烈的國際競爭背景下,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技能和外語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是高職教育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xiàn)外語教育社會功能的目標和方向。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是外語教育界的研究課題,高職英語教什么和如何教等一系列問題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專門用途英語(ESP)的理論探索和教學實踐成為研究熱點。我國ESP已經(jīng)歷了40多年的教學歷史,在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等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然而“我國專門用途英語類教學仍屬于研究和發(fā)展期,特別是教學設計和課程理論研究有待拓展,需解決費時低效的教學局面”[1]。因此,ESP應該突破傳統(tǒng)理念上的固有思維,深入探索ESP教學的理論和實證,找準在高職院校的定位和作用,充分發(fā)揮交際功能和社會價值以及終身學習的承上啟下作用。
1? ? ESP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原因分析
首先,目前制約ESP教學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對ESP的性質和教學原則的正確認識,簡單定性為大學英語的一種教學方法,而不是一門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鑒于此,課程標準和指導思想缺失,課程性質和定位模糊不清,課程設置和教學任務偏離教學目標,嚴重影響了ESP教學的良好開展。[2]
其次,專業(yè)知識的局限性導致對教材編寫和教學能力受制約。我校ESP經(jīng)歷了10多年的教學實踐,涉及口腔、營養(yǎng)、家政等7個專業(yè),但所有采用ESP教學的7個專業(yè)均使用同一本教材,教材與專業(yè)的匹配性難以滿足不同專業(yè)的學習與教學。如果不能從真正意義上開展ESP教學,就會出現(xiàn)教與學“兩張皮”現(xiàn)象。目前,這些專業(yè)改用通識教材上課,ESP內容僅為2學時,這種情況是高職ESP教學的倒退。同時,由于缺少與專業(yè)教師的合作,再加上專業(yè)能力不足,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力不從心,影響專業(yè)英語的授課。
最后,教學方法和環(huán)境也會影響ESP教學質量。ESP強調任務型教學法,在模擬工作場景中進行專業(yè)相關的英語交流。目前,許多學校的ESP沒有實訓課堂和實訓基地,學生不能從真實場景中獲得實操機會,英語教師缺少獲得感性教學經(jīng)驗的實訓基地平臺,這些都間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和學生專業(yè)英語的習得。
2? ? ESP理念
首先,ESP不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是英語的教學主張、教學方針、教學理念和教學途徑。“集課程設置、大綱制定、教材選編、課內外教學組織、教學過程的監(jiān)控和測評為一體”[3]。按照ESP的教學理念遵循“針對某一類專業(yè)編寫的、符合國情的ESP教學大綱,這是ESP教學途徑的具體體現(xiàn),才是真正意義的ESP課程”[4]。ESP是一門課程,因此,應有課程設置、大綱制定、教材選編和方法探索等基本元素。
其次,把高職階段公共英語教學任務鎖定在專門用途英語,把ESP定性為一門專門英語課程,“改變高職階段再學普通英語的不科學提法和做法”[5],改變高職英語教學的應試性、懈怠狀態(tài)和費時低效的教學效果。應該在高職新生中開設ESP課程,不要把英語知識基本功與ESP學習捆綁起來。
最后,合作教學是實施ESP教學的途徑和提高效率的關鍵,教學過程應包括行業(yè)專家、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合作的手段采取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合作。合作的內容包括教材開發(fā)、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的合作。
3? ? ESP存在的理據(jù)
20世紀70年代前,英語課程的核心是通識英語教學,以語言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強調普通意義的聽、說、讀、寫技能的發(fā)展,是純粹的語言教學。在1960年,倫敦會議重新確立了英語的作用:“人們不是為了英語本身而學習英語,而是為了某種交際的目的而學習英語”[6]。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英語是一種媒介和工具,語言知識不是終極目標,最終目標是通過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高語言的實際交際能力,能滿足廣大高職學生所從事的工作或本專業(yè)知識的交際需要,使其在國際互動和社會發(fā)展的剛性需要中發(fā)揮作用。鑒于此,初級階段的英語課程強調語言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習,而在高級階段,特別是在高等學校,英語必須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實現(xiàn)英語的工具性價值和實際功能。ESP的存在和發(fā)展有個人和社會需求理據(jù)。
“專業(yè)詞匯在本專業(yè)的交際活動,口語和書面兩種形式中,它的重現(xiàn)率很高,在專業(yè)之外的交際活動中出現(xiàn)率極低。[7]”所以,一個康復專業(yè)的學生如果不接受ESP教學,而只是學習普通英語,可以想象他的職業(yè)發(fā)展能走多遠,他在工作中會遇到多大的困難。
4? ? 高職院校ESP教學實踐
蔡基剛、程雨民、章振邦等一直呼吁“需要對我國外語教育作戰(zhàn)略性的調整,調整課程設置,把重心向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轉型。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應該是專門用途英語方向,學生進入高校時應專注于專業(yè)英語的學習。中國的英語教育格局應該在中學培養(yǎng)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而在高校階段,應結合專業(yè)開展英語教學”[8][9][10]。
能不能如專家的觀點,在高職階段直接進行ESP教學?ESP教學需要多少程度的英語基礎?其最大障礙是什么?在高職生中的受眾程度如何?本人對2020級康復專業(yè)大一兩個班級進行了ESP教學改革實踐研究,實驗班采用康復英語ESP教學,對照班沿用傳統(tǒng)的通識英語教學,主要研究能否對高職新生直接進行康復英語教學、ESP教學對通識英語學習的影響度如何、學生對ESP教學的認可態(tài)度如何。
在研究實施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學習心理的引導與啟發(fā),討論了大學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職階段英語教學的內容取向,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學法和教法的區(qū)別,以及學生對現(xiàn)有英語水平的自我評估和今后需解決的主要問題。分析問卷結果: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高職階段的英語學習應該以實用為主,對康復英語教學抱有極大的興趣。從學生的學期初入學試卷來看,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幾乎在一個水平線上。在研究過程中,實驗班采用康復英語教學。在征求專業(yè)教師對康復英語的建議和指導下設置教學模塊;依據(jù)康復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要求,將教學內容分為康復文獻閱讀、儀器說明書熟知、康復英語對話、國際交流英語培訓4大模塊和10個子模塊。
教學模塊運行和要求為各模塊30學時,文獻閱讀要求學生能夠掌握術語和理解內容,看懂醫(yī)療設備說明書并操作,熟練掌握康復治療師工作會話,學會運用合作學習、自主學習、“互聯(lián)網(wǎng)+”課堂教學、混合式等策略。將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重視形成性評價。編制校本活頁式教材,由康復專業(yè)教師推薦內容,教材由四部分構成,包括文獻閱讀目標和預期結果、物理治療介入三元素、健康檢測評估種類和肌肉評估。教學評價要設置各模塊檢測內容、評卷標準,做好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總結并比較兩個班級的教學效果。第一,總結大學英語三級通過率情況,實驗班實考8人,通過8人,通過率100%;對照班實考7人,通過6人,通過率85.7%。第二,比較第一學測驗總評分情況,實驗班實考48人,優(yōu)秀27人,良好15人,合格6人,平均分82.56。對照班實考49人,優(yōu)秀23人,良好22人,合格1人,平均分81.73。實踐證明,ESP可以在高職院校一年級新生中進行探索性的嘗試和實驗,現(xiàn)有的英語基礎與ESP教學不存在直接的影響或制約關系。接受ESP教學的學生在三級通過率和學期總評分均高于通識英語教學的學生,ESP教學不但沒有對通識英語產生負面影響,反而有助于通識英語的學習。
ESP教學效果優(yōu)于通識英語的教學效果,主要原因是非認知因素起作用。非智力英語是一種心理因素,是人類的心理活動,是后天養(yǎng)成的,相對于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緒、意志、興趣、毅力、性格、信念、理想和世界觀等。高職學生處于非智力因素階段,興趣和功利是導致ESP改革出成效的關鍵。與中學相似的通識英語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導致對照班弱于實驗班的原因。高職學生經(jīng)歷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階段的學習,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規(guī)則和語言基礎,ESP英語雖然以專業(yè)為主,但其語域和篇章結構等語言想象屬于英語基本規(guī)則的范圍,因此,學生有能力接受ESP教學。
在ESP教學中適當補充英語知識,可以鞏固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例如分析復合句的句子結構,會用復合結構進行造句,特別是定語從句的教學。ESP詞匯是困擾高職學生的一個元素,ESP詞匯分為普通詞匯、半專業(yè)詞匯和完全專業(yè)詞匯。用共核理論進行ESP教學,有助于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傊?,高職一年級新生能欣然接受ESP教學,認為康復英語能滿足學生的工作需要,對于未來職業(yè)發(fā)展具有實際價值,能帶來教學動力。ESP在大學一年級新生中能進行教學。
根據(jù)皮亞杰的教育心理學觀點,人的認知發(fā)展和提高與所接受的教學內容存在很大的關聯(lián)性,認知發(fā)展應與所受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保證一致的水平,教學內容只有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才能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的語言習得。高職生的認知結構發(fā)生了質的飛躍,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對高職教育的屬性、英語教學的看法和學習目的思考都趨于成熟。他們經(jīng)歷了初中、高中的語言知識學習和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訓練,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在英語知識和技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知識水平甚至達到大學英語三級或四級的程度,認知水平和知識渴求已經(jīng)超越了中學階段的人文故事和立德樹人等類似主題的英文課文,對于同質化的大學英語課文學習缺少興趣。如果在高職教學中實施類似的教學模式,勢必導致學生的厭學和抵觸情緒。課堂氣氛和學習態(tài)度的比對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尤為突出,實驗班的ESP教學在更大程度上能夠促進英語能力的提高。
語言共核給高職新生開展ESP教學的實踐提供保障。語言共核不屬于某一個學科,從廣義上講語言共核是一系列語言特征,是這種語言的所有變體和方言共有,它是語言理解的根源,也是語言變體的基礎。在教學上,語言共核與變體的關系可以說是通識英語的語言基礎和ESP專業(yè)技能的關系,在進行專業(yè)學科和職業(yè)的信息交流時需要遵循的語言規(guī)則和交際策略。高職生在掌握了詞法、句法和篇章結構和基本技能的共核后,有能力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拓展專業(yè)語言的學習與交流,把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和特點的共核框架融合在專業(yè)技能學習的內核知識中。
5? ? ?結束語
在高職院校大學一年級新生中進行ESP教學,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明確大學英語與初中英語、高中英語有本質的區(qū)別,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為專業(yè)服務,必須與專業(yè)結合,培養(yǎng)服務社會經(jīng)濟和國際視野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王麗娟.高校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現(xiàn)狀、運用于前景[J].外語教學,2014(7):59.
[2]崔凌.我國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發(fā)展緩慢的原因分析[J].教育觀察,2018(2):9.
[3]程世祿.ESP教學的理論和實踐[J].廣州師范學院社科版,1998(12):19.
[4]秦秀白.ESP的性質、范疇和教學原則[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12):80-83.
[5]蔡基剛.關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重新定位的思考[J].2010(7):306.
[6]伍謙光.介紹國外ESP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現(xiàn)代外語,1980(12):55.
[7]范誼.ESP存在的理據(jù)[J].外語界,2013(1):46-47.
[8]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fā)展方向[J].外語界,2004(4):25.
[9]程雨民.世形勢下的外語教改[J].外國語,2002(6):66.
[10]章振邦.也談我國外語教改問題[J].外國語,2003(4):49-50.
[ 作者簡介 ]張艷萍,女,浙江寧波人,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大學教育學、應用語言研究。
[ 項目名稱 ]本文為教育部教指委項目《高職大學英語與康復治療導論課合作教學實證研究》(編號WYJZW-2020-1178)和寧波市“一帶一路”專項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祻蛯I(yè)公共英語教學改革路徑研究》(編號2021YGHZJ012)的部分成果。
[ 摘要 ]高職院校一年級新生能否實施ESP教學,是否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通識英語學習后才能開展,成為學界爭論的熱點話題。本文對我國ESP的教學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從頂層設計、大學英語定位和教學方法三個維度剖析ESP教學不足的原因,并基于需求理據(jù)和教學理據(jù)的視角分析對高職新生進行ESP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關鍵詞 ]高職公共英語;ESP教學;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