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婭楠 李天賢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300)
《雨霖鈴》是北宋時期的詞人柳永所作,這首詞描寫的是柳永當時仕途不順,即將離開汴京(當時為北宋首都)遠行時,與戀人在江邊惜別的情景。詞人要表達的不僅是與愛人分離的悲傷,還有對仕途的深深無力感?!队炅剽彙酚⒆g研究,有從漢詩英譯情感移植、人際意義、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翻譯美學、文化傳播、生態(tài)翻譯學等多角度多視角研究。本文在此基礎上,通過解析原詞中4個獨特文化意象,從歸化與異化詳細對比了許淵沖和徐忠杰的譯本,探討了譯文讀者對原詞文化意象的深度感知與理解。
“歸化”和“異化”是美國著名翻譯家勞倫斯·韋努蒂根據(jù)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的理解理論,在《譯者的隱身》中提出的兩種翻譯策略。具體來說,歸化指翻譯過程中譯者要遵守目的語讀者友好原則,使譯文易于被譯文讀者理解和接受。當一種采用歸化策略翻譯文本時,不需要照原文詞語或句子布局一五一十地在譯文中呈現(xiàn)出來,而是要用符合目的語語言習慣的表達方式,把原文意義譯出即可。與歸化翻譯策略不同,異化翻譯策略則要求譯者遵從源語語言和文化特點,譯文盡可能不破壞原文表達方式或習慣,使譯文讀者能夠體會到原文所蘊含的“異域風情”。異化翻譯策略有利于激發(fā)譯文讀者對源語言文化現(xiàn)象的好奇心,促成更多文化交流行為。孫致禮因此提出21 世紀的文學翻譯應多采用異化策略。但是,完全異化的翻譯也不非常科學的,很可能會造成文化交流障礙,使譯文讀者難以理解譯文,根本達不到進行文化交流與傳播的目的。由此可見,無論采用歸化還是異化翻譯策略,譯者都需要把握好一種“度”;只有把握好這種“度”,才能做到譯文既保留源語文化的異國情調(diào),又能達到促進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在《雨霖鈴》中,柳永借助了13個意象表達了離別情感。根據(jù)楊樸的分析,這首詞通過各種表現(xiàn)“傷別離”的意象,把詞作者自己的主觀情感,寄托在這種客觀物象之中。意象是中國古典詩詞的重要表達手段,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符號”和“認知圖式”表達,詩人或詞人往往借意象含蓄表達個人情感或抱負,升華自己的理想抱負和人生感悟。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會逐一分析原詞中出現(xiàn)的13個意象,而是借助“問卷星”平臺,設計了一份問卷調(diào)查表,讓隨機抽取了某高校100名學生閱讀《雨霖鈴》原文后,選出最能體現(xiàn)詞人情感的4個意象進行具體分析。本次問卷調(diào)查共收到有效問卷95份,具體結果統(tǒng)計如下: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95份有效問卷中,有50人認為“寒蟬”最能代表《雨霖鈴》詞作者與愛人分別時悲痛欲絕的情感,其次是“楊柳岸”“清秋”和“帳飲”。體現(xiàn)詞人情感程度較低的意象為“都門”“曉風”和“暮靄”。下文從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出發(fā),對比分析許淵沖、徐忠杰翻譯“寒蟬”“楊柳岸”“清秋”和“帳飲”4個意象詞的異同,探討譯者策略的選擇及如何達到傳遞文化意象、滿足譯文接受的目的。
在《雨霖鈴》中,柳永借“寒蟬”“長亭”和“驟雨”三個意象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在寫景的同時傳遞了悲傷的情感,營造出凄涼苦澀的氣氛。柳永并不是借“寒蟬”渲染傷感氣氛的第一人。早在魏晉時期,曹植的《贈白馬王彪》中就有這樣的意象:“秋風發(fā)微涼,寒蟬鳴我側。”在曹植的這首詩中,看著滿目蕭索,聽著寒蟬悲鳴,詩人心中的相思之苦更加深刻。相比之下,英語國家并不會用“寒蟬”表達相應的相思之苦,但為了讓英語讀者能夠理解“寒蟬”意象的憂傷哀怨之情,許淵沖和徐忠杰均采用了歸化翻譯策略,原文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在譯文中仍然保留,有助于譯文讀者理解。
許淵沖將“寒蟬凄切”譯為“Cicadas chill and drearily shrill”,譯者用“drearily”修飾蟬鳴。《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第5版)》(LAED5)解釋 “drearily”為“sadly”,意在描述人們的沮喪心情。許淵沖的譯文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給蟬賦予了人的情感,也就是讓寒蟬意象具備了人的哀傷感情,使英語讀者也能讀出詞人的低落心情。此外,許譯本中選用的“chill”和“shrill”,均帶有擦音,分別是[t?]和[?],聽起來類似凄切的蟬鳴,讓譯作在音韻上增添了幾分悲涼。
與許淵沖類似,徐忠杰也利用了“chill”這個詞,將“寒蟬凄切”譯為“Cicadas much chilled/They’re chirring hard,melancholy and dull”,也就是蟬感覺十分寒冷,因此會以沮喪而低沉地鳴叫。徐忠杰選用“melancholy”和 “dull”,明顯表達了詞人秋思郁結于心,難以疏解的情感,其中“dull”一詞的解釋為 “not clear or loud”(LAED5),意為(使)變低沉,譯者使用這個詞可能不只是用來形容蟬鳴,也可能是用來還原一對璧人因不舍分別而嗚咽抽泣時的聲音。許譯和徐譯均表達了“寒蟬”的內(nèi)涵意義,但許譯在形式上更簡練,讀者還能從音韻上加深對該意象的理解。
原文表達了黎明時分,詞人醉酒醒來,看著天邊一輪殘月和岸邊隨風浮動的柳枝,愁緒又涌上心頭。詞作者在“楊柳”“曉風”“殘月”等一系列飽含離別愁緒的意象之外,再用“酒”來表現(xiàn)其心中的傷感。這些意象結合在一起,營造出了一種失落惆悵的氛圍。
談起“楊柳”是具有典型中國文化特征的意象,看到這個詞,多數(shù)中國人很快就能與離別、思鄉(xiāng)之情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的意象內(nèi)涵首次出現(xiàn)在《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一句中,詩人回憶當年被征入伍時,正值春天,楊柳迎風搖曳,婀娜多姿,似乎是在挽留而不忍他離去。與此同時,柳樹還具有易成活的特性,古人在送別之時常常會送上新折柳條,希望友人無論漂泊何方都能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例如,王之渙在《送別》中就有詩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把攀折柳枝與送別離愁聯(lián)系起來。此外,“柳”與漢語中的“留”諧音,讀者比較容易從“柳”引申到“留”“惜別”“依依不舍”的情感層面上來。
在英語文化中,“柳”僅是一種植物,并沒有其他文化內(nèi)涵。鑒于此,許淵沖和徐忠杰翻譯“楊柳”意象時,均采用了異化策略,分別譯為“a riverbank planted with willow trees”和“willowed bank”?!傲庇|動了詞人因離別而產(chǎn)生的傷感、孤寂悲愁之情。英語讀者閱讀二位譯者的譯文,雖然能夠理解“柳”具體指什么,卻很難明白該意象表達的情感寄托,如果譯者用“柳樹”是標注出其中的中國文化因素則更佳。
“帳飲”在《雨霖鈴》中,指在京城城門外篷帳中的飲酒送行。此時,詞人本應與友人們舉杯暢飲,但一想到離別時刻越來越近,愁緒壓心頭,再飲不下一滴酒了。自漢代就有在都城門外設帳擺酒送別的習俗。例如,南朝文人江淹所作的《別賦》中“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帳飲東都,送客金谷”?!皫わ嫛笔枪糯鷶戨x愁別緒的詩歌中常見的意象。
許淵沖翻譯《雨霖鈴》中“帳飲”意象時,用了歸化翻譯策略,譯為“drinking before we part”,明顯表達了在離別前共飲一次酒的意愿。該譯文傳遞了“帳飲”的功能,即分別前所飲之酒,卻意在送別。在中國飲食文化中,飲酒更多體現(xiàn)一種人情;在西方餐桌文化中個,飲酒則更注重對酒的品嘗。中西方在飲酒功能上具有明顯差異。許淵沖的譯文明確表達了此處飲酒的送別目的,避免了讀者的誤讀。
徐忠杰翻譯“帳飲”意象時則采用了異化翻譯策略,將之譯為“had a few drinks in the city”。該譯文明顯與原文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不符。首先,古時設帳送別的地點多在城門外,但徐卻譯成了“in the city”。其次,譯文并未表現(xiàn)詞人所飲為送別之酒,讀者很難讀出其中的離別之情,很可能會誤解詞作者飲酒的目的,或許是為了品嘗或解渴。因此,在翻譯有顯著文化差異的意象時,采用歸化策略更能將原作品內(nèi)容及情感準確傳遞給讀者。
詞人用“清秋”這個意象,意欲表達凄清、落寞、孤寂的心境,就如同秋天的冷清、衰敗的景象?!扒铩痹谟⒄Z文化中有多重意蘊,或指親人離去之悲,或指對衰敗景象的傷感,有時還會被認為是力量的象征。原文“秋”的傷感內(nèi)涵在英語文化中也有對應表達,對英語讀者理解“清秋”意象的情感有一定幫助。
許淵沖將“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譯為“How could I stand this clear autumn day so cold!”,采用了異化翻譯策略。他把“清秋”譯為“clear autumn day”,從視覺上描繪出無云清朗的秋日畫面;“so cold”則傳遞了冷清的體感,加深了讀者對環(huán)境的感知。閱讀許淵沖的譯文,讀者從視覺及體感中感受到了秋日的冷清,卻很難將詞人落寞的心境聯(lián)系到一起。
與許淵沖不同,徐忠杰采用歸化翻譯策略,將“清秋”意象譯為“bleak autumn”?!癰leak”的意思是“沒有什么事情讓你感到愉快或有希望”(without anything to make you feel happy or hopeful)。徐譯選用“bleak”一詞,顯性表現(xiàn)達了詞人內(nèi)心的寂寥情緒,譯文讀者能夠與英語文化中“秋”的傷感內(nèi)涵聯(lián)系起來,從而強化了對原文的理解。
本文從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出發(fā),對比分析了許淵沖和徐忠杰對“寒蟬”“楊柳”“帳飲”“清秋”四個意象的翻譯。研究發(fā)現(xiàn):(1)如果宋詞中的意象在目的語中沒有文化意蘊時,如“寒蟬”“楊柳岸”,可以采用歸化翻譯策略,譯文則易于被譯文讀者接受。(2)當在宋詞中意象的意義與目的語文化中的意義不同時,可以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如“帳飲”,此時需要盡量避免讀者誤解,可以通過注解的方式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3)當在宋詞中的意象在目的語文化中具有相同意義時,可以采用歸化翻譯策略,如“清秋”,此時能引導讀者與本國文化中的意象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原文的理解。
總之,在翻譯過程中運用歸化策略,便于目的語國家讀者的閱讀接受,運用異化策略則保留了源語文化特點。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并無優(yōu)劣之分,無論采用哪種翻譯策略,都應滿足譯文讀者對宋詞這種獨特中國文化語體的閱讀需求,助力讀者正確理解原詞文化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