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動畫藝術的審美心理芻議

2022-10-13 05:49:10李真真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動畫心理藝術

李真真

本文從審美心理學角度著手,探討了動畫藝術審美、創(chuàng)造美的心理特點,分析了動畫審美心理的運作過程及影響因素,以及基于動畫審美心理而產(chǎn)生的藝術特征等內(nèi)容,力求精準把握觀眾的審美心理特點,從而創(chuàng)作出符合世界范圍觀眾審美需求的優(yōu)秀動畫作品。

審美心理;動畫藝術;跨國界;視聽藝術

動畫藝術的審美心理是指受眾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以審美態(tài)度感知動畫,從而獲得情感和精神的愉悅。動畫的審美心理產(chǎn)生于觀眾與創(chuàng)作者之間的互動,是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chǎn)生的復雜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過程。作為當下流行藝術的一種,研究動畫受眾的審美心理,不僅為動畫美學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更能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積極有效的創(chuàng)作思路與借鑒參照。

1.動畫審美心理的運作過程

當我們觀賞一部動畫作品時,或捧腹大笑,或潸然淚下,又或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這就是審美感受。人的心理活動相當復雜,我們的感知、理解、想象、聯(lián)想等各種大腦功能共同發(fā)揮作用,相互聯(lián)系,互相促進時,就形成了人的審美心理機制。審美過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要想逐步深入體會動畫作品內(nèi)在的美學價值,獲得審美感受,就必然要依賴審美心理的運動規(guī)律。

審美過程的第一步是直覺。從心理學意義上來說,當人的感官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時,我們便可以感知事物。一部動畫作品,之所以能成為審美對象,是因為它給了觀眾,也就是審美主體的感覺器官以美的形象刺激,給不同感官帶來不同程度的生理快感,又或者是情感上的滿足和愉悅。審美直覺包括感覺、知覺、錯覺、幻覺等具體形式。如動畫作品中具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震撼的音樂和音效,就是“通過視、聽感官和大腦皮層的視、聽中樞,接受聲、光形象信息的刺激,產(chǎn)生對于聲音、形狀、色彩的審美感覺”[1]。技術的發(fā)展不斷延伸著人們的觸覺,挑戰(zhàn)聽覺、視覺等感官的極限。迪斯尼動畫用絢麗繽紛的色彩裝點畫面的創(chuàng)作理念正符合兒童對鮮艷顏色敏感的審美心理特點。兒童對于事物的認識、辨別和選擇多是根據(jù)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他們對顏色的感覺會先于其他審美感覺。動畫的任何其他性質(zhì)都不會像多彩的畫面一樣,引起他們這么強烈的情緒,而色彩的濃淡,冷暖的互補和對比,更可以創(chuàng)作出令人感到逼真的形象。改編自同名漫畫集的動畫影片《我在伊朗長大》,采用最為司空見慣卻又最為經(jīng)典的黑白色調(diào),以強烈的視覺反差令畫面充滿力量:“它剔除了記憶中的顏色渲染,表現(xiàn)出一種對主觀因素的拒絕,有著對感性彼岸的理性世界的本能向往;黑與白簡化了我們所熟知的多彩現(xiàn)實世界,讓記憶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變得跳動而醒目;黑與白本身又是一種莊重,傳達出瑪嘉對于那個特殊時代的特殊感受。期間有親情、向往,但更多的是痛苦和煩惱,給人的感覺是黑白而非彩色,因此顯得格外珍貴與鄭重?!盵2]

日本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借東西的小人阿麗埃蒂》,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日本夏季鄉(xiāng)間一處老宅中的故事,其中象征著旺盛生命力的綠色與處于重病之中的男主人公翔形成鮮明對比。溫暖的色彩配以清新的音樂,不僅令人感受到寧靜、慵懶的田園生活,在明媚的陽光下與盛開的百花中,更仿佛飄來陽光與花香的氣息,令人沉醉。這是觀眾在觀影中,運用知覺將各種感覺整合,對動畫的整體美的感性的綜合反映。

動畫本身是一幅幅連續(xù)、靜止的畫面運用視覺暫留原理,通過連續(xù)放映造成的錯覺而誕生的藝術,因此觀眾獲得的運動感其實是一種似動現(xiàn)象。若沒有審美直覺中的錯覺,也就無法獲得審美感受了。

審美過程中第二步便是聯(lián)想與想象,即在直覺材料的基礎上,經(jīng)過新的配合而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普通心理學的解釋中,聯(lián)想是由人在審美中感知或回憶某種人和事物時連帶想起的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形象。兩者都屬于高級認知過程。就如同欣賞繪畫時,不僅要欣賞畫面本身的繪畫技巧,更需要將自己的感情注入去想象畫面的意境。動畫令人產(chǎn)生的種種聯(lián)想和想象,是因為它本身就富含豐富想象力的藝術特性。動畫是基于想象、賦予無生命的形象以生命的藝術。離開了想象,動畫便失去了生機和活力。無論創(chuàng)作還是欣賞,都需要想象機制來完成審美中這關鍵的一環(huán)。

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觀眾將現(xiàn)實帶入,在聯(lián)想和想象的心理活動中獲得對作品內(nèi)涵的不同理解。看似虛擬的動畫世界,卻是現(xiàn)實人生的縮影,令我們在觀影中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中的自己。如《功夫熊貓2》中鵝阿爹期盼兒子阿波回家的孤單身影,《海底總動員》中小丑魚爸爸尋找兒子尼莫的艱辛之旅,都會不經(jīng)意間勾起我們對親情的眷戀。

動畫創(chuàng)作者需要充分運用創(chuàng)造性想象,在平日對周遭事物感知、觀察的基礎之上,運用自己的經(jīng)驗和天分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秱?cè)耳傾聽》是宮崎駿在聽一首名為《鄉(xiāng)間小路》的歌曲時有感而發(fā)的。該片以成長于繁華都市中的中學生們關于故鄉(xiāng)的認識為構(gòu)思,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chuàng)作而成。童年在伯父飛機制造廠生活的經(jīng)歷,以及當時日本重視機械制造的社會風氣影響,使宮崎駿對民間機械充滿了感情。正因如此,在他的系列作品中,出現(xiàn)過飛行器、機器人、高科技的空中城堡等形形色色的機械裝置?!都t豬》《哈爾的移動城堡》《空中之城》便是典型代表。

審美理解是人的審美心理活動由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的階段。想要深刻理解動畫的內(nèi)涵,需要對其藝術特點、文化背景等要素進行把握。各個國家的動畫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個性標簽,如美國迪斯尼的好萊塢模式,“中國學派”時期的民族風格,日本宮崎駿的環(huán)保主義色彩。以剪紙動畫為例,它是將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運用到動畫設計制作的一種中國特有的動畫種類。它汲取了本土傳統(tǒng)民間美術造型的特點,體現(xiàn)了民間美術與動畫藝術之間源遠流長的關系。若觀眾不對中國傳統(tǒng)剪紙藝術有所了解,便無法真正體會剪紙動畫的精髓所在。再如美國動畫中所表達的兼容并蓄、幽默風趣的文化精神,積極、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個人英雄主義情結(jié),都需要觀眾對美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針對不同觀眾群體的理解能力,創(chuàng)作者同樣需要有所顧忌。動畫的主題、內(nèi)容應適時調(diào)整,使其符合目標觀眾的審美趣味和理解能力?!断惭蜓蚺c灰太狼》《聰明的一休》《貓和老鼠》等針對少年兒童的動畫片,主題、情節(jié)簡單生動,集趣味性、簡明性和天真性于一體,而成人動畫則會更多關注一些諸如環(huán)保、科技、戰(zhàn)爭等人類生存的共同話題。

情感活動是審美心理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這種生理上的情感、情緒包羅萬象,崇敬、鄙視、快樂、憤怒等均屬于這一范疇。這些情感是在觀看過程中由作為客體的動畫所激發(fā)出來的,而只有觀眾在觀影中與其建立起審美關系并同觀眾本身的審美目的、精神需求相契合時,才會產(chǎn)生特定的審美態(tài)度和情感體驗。動畫中本身就蘊涵著豐富的情感,通過人物的言、行、表情等外在表征吸引、傳達給觀眾。當“客體情感召喚結(jié)構(gòu)的力和場同主體心理結(jié)構(gòu)的力和場有同形同構(gòu)或異質(zhì)同構(gòu)的關系”[3],觀眾便會產(chǎn)生共鳴,進而得到審美體驗。許多情感在壓力重重的現(xiàn)實生活被深藏于潛意識里,而具有感染力的動畫作品能夠觸動觀眾內(nèi)心遺忘或忽略的美好。迪斯尼動畫善于通過帶有普世價值的故事給人喜悅和鼓舞,令人難以忘懷。宮崎駿的動畫會經(jīng)常性地喚醒觀眾沉睡已久地對真善美人性的贊美和憧憬,以及對自然的崇敬和愛。當我們?yōu)椤段灮鹣x之墓》中死于饑餓的兄妹而悲傷落淚,當我們?yōu)椤队撵`公主》中貪婪的人類而憤恨不已,當我們欣喜于《風之谷》的生機重現(xiàn),當我們在《龍貓》中抒發(fā)各自的鄉(xiāng)土情懷,我們在現(xiàn)實中空缺的情感便通過接納動畫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而得到彌補和平衡。

審美心理活動是感性和理性的統(tǒng)一,不同的觀眾在欣賞同一個動畫作品時,審美心理過程及其審美體驗并不完全一樣。即便是同一個觀眾欣賞不同的動畫時,過程和體驗也不盡相同。俗語有云,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動畫藝術中的形象以鮮明、確定性的特點,易于被人直接感知。動畫劇情雖然會包含著特定的思想和意圖,但也融入于感性的形象之中,使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有可能通過各自的認識去體驗導演、編劇對于生活的感悟,領悟、意會、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并觸發(fā)自己的情感,從而獲得不同程度的審美享受。

2.動畫審美心理的影響因素

審美活動作為人們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受到主體個體差異的影響,從而使審美體驗在個體身上呈現(xiàn)出差異性。不同的審美主體對動畫作品的審美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觀眾本身是一個多元化的系統(tǒng),受文化背景、地域、經(jīng)濟、年齡、性別等因素的影響,并隨著周邊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審美心理包含著許多因素,如男性和女性的審美眼光有一定程度的分野,這是由各自的生理和心理差異造成的,也有社會審美模式和潮流改變的影響。

2.1 地域差異

普列漢諾夫曾說:“在一定時期的藝術作品中和文學趣味中表現(xiàn)著社會的心理。”[4]“任何一個民族的藝術都是由它的心理所決定的?!盵5]“中華民族向來以沉實、凝重、含蓄、靜思、重感情、貴了悟的內(nèi)傾情感型性格著稱于世,在審美情感上注重欣賞含蓄、凝重、悲愴、幽怨的‘中和之美’。歐洲人外傾情感型性格在審美情感上則偏愛外露、夸張、劇烈和迷狂。”[6]正因如此,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心理差異直接導致了藝術風格的迥異。以迪斯尼、夢工廠為代表的西方動畫,帶有很強的張力,體現(xiàn)著西方人的奔放和自由的性格特色。在角色設計上,迪斯尼動畫人物不論外形還是性格都極具個性,并常常配以氣勢宏大的交響樂,鮮亮明快的色彩。這些手段都符合國際化的審美趣味。借助于動畫制作技術的不斷進步,畫面不但流暢逼真,視聽效果更日臻完美,令感受越發(fā)真實、震撼,使動畫成為老少皆宜的娛樂產(chǎn)品。盡管其商業(yè)化模式化帶來了自身發(fā)展的限制,但努力迎合觀眾心理需求的理念卻使其獲得巨大成功。歷史上第一部完全由電腦技術制作的3D動畫影片《玩具總動員》,拋開讓人們目瞪口呆的動畫效果,整個故事詼諧幽默,老少皆宜,溫馨而又帶有對生活的啟迪,從而贏得了每一名觀眾的心靈和感知。

以中國水墨動畫和宮崎駿二維手繪動畫為代表的東方動畫,則將東方人的含蓄融入作品中,體現(xiàn)著東方動畫細膩的情感。眾所周知,日本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的島國,自然災害頻仍,資源極度貧乏,因此注重環(huán)保的人文關懷成為宮崎駿電影的一大特色。而引導孩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幫助他們的成長更是他的創(chuàng)作動機之一。在《風之谷》《幽靈公主》《懸崖上的金魚姬》等作品中,宮崎駿都在傳達著自己的信仰,即人類正確的生活方式是與自然和諧共處,尊重所有的生靈,并批判人類無休止的貪婪和欲望帶給自然的災難。而“中國人的內(nèi)傾型的氣質(zhì)、性格特點,在審美理想上表現(xiàn)為講求天人合一、含蓄內(nèi)斂,可以追求‘雅’(儒)、‘妙’(道)、‘悟’(佛)的精神境界”[7]則直接融入水墨動畫的美學內(nèi)涵中,從而成就了這一動畫藝術史上的東方奇葩。

2.2 年齡差異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在審美心理上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兒童喜歡鮮艷亮麗的畫面,而成年人更喜歡意境美的色調(diào)。兒童對于熟悉的事物和完全陌生的事物總是無動于衷,當他們面對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差異,但又能夠感覺到它們之間存在聯(lián)系的事物時,才會感興趣。動畫將人世間的真善美等基本道德要求,將親情、友情、愛情等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感情,將誠實、勇敢、堅強、自信等個人品質(zhì),以兒童的認知方式,通過動畫夸張、幽默的手法表現(xiàn)出來,從而創(chuàng)作出既符合兒童審美心理,又適度引導兒童建立正確的價值判斷的好作品。曾經(jīng)風靡我國的日本動畫《聰明的一休》,之所以能成為80后一代人的集體回憶,便是因為聰明機智的一休樂于幫助弱者,反抗強權(quán),遇到困難和考驗時努力克服和解決,從而教會了孩子們幫助他人,向困難挑戰(zhàn)。而《貓和老鼠》《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簡單而又詼諧幽默的劇情,又會給孩子的童年時光帶來歡聲笑語。

青少年時期正處于從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階段,心理上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成人感和自我意識的分化,進而產(chǎn)生強烈的獨立意識。青少年開始關注人生、思考人生、投身人生,他們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得了價值標準和道德規(guī)范,人生觀、價值觀在這一關鍵時期得以形成。日本青少年動畫大多以學校和家庭為主要故事背景,其中穿插著親情、友情以及朦朧愛情等情感元素,從青少年的視角來看待與成人如老師、家長之間的關系,與同伴的關系。故事起初將各種性格特征的人物聚集到一起,通過設定一系列矛盾,沖突,使劇中人物在努力實現(xiàn)共同理想的途中認識到成長的意義和代價,完成自我超越,最終共同進步?!豆嗷@高手》《極道鮮師》等勵志校園劇深受歡迎的原因,便在于人物的外形和性格依據(jù)青少年時期的審美標準和心理特點而設定。男主人公大多外表俊朗,性格冷傲,體育見長,而女主人公則大多甜美可愛,溫柔善良。人物性格各具特色,故事主題真實自然,就如同現(xiàn)實中的我們在成長道路上面臨的問題一樣。另一深受青少年歡迎的題材是偵探類。青少年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所提高,開始喜歡獨立探索和思考問題,求知欲旺盛,好奇心重。如《名偵探柯南》《少年金田一》等偵探類動畫,通過設定謎團,解答謎團,能夠充分激發(fā)觀眾的好奇心理。另外,破案過程中會運用到大量的化學、物理等科學常識,從而調(diào)動起青少年對科學的求知欲望。

隨著地球村的形成,地域界限的日益模糊,文化的跨國界使動畫這一視聽藝術彰顯出強大的傳播力和接受度。迪斯尼動畫的許多佳作都改編自世界各地的童話和神話作品,宮崎駿許多動畫的內(nèi)容和背景也來自各國文學作品和各地風光,而當前多國團隊合作,共同制作動畫的傾向又使動畫的民族特征越發(fā)模糊。動畫藝術正逐漸擺脫地域和文化的限制,真正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食糧。

3.基于動畫審美心理的藝術特征

動畫集多種藝術門類于一身,既與繪畫、音樂等傳統(tǒng)藝術有著深厚的淵源,又以電影、電視等視聽藝術為根基,同時還依靠網(wǎng)絡等新媒體藝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如此多樣而豐富的背景使動畫觀眾形成與其他藝術門類受眾所不同的審美心理特點,同時也使動畫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藝術特征。

3.1 以喜劇為結(jié)局

動畫是一種帶有幻想和夸張色彩的經(jīng)人創(chuàng)作而成的藝術作品,它的觀眾人群中兒童占有很大的比例。動畫的教化功能使它在建立兒童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培養(yǎng)良好健全的人格上占據(jù)著獨特的優(yōu)勢。顯然,恐怖、嚴肅的劇情不適合兒童健康心理的塑造,而悲劇結(jié)局也會給兒童心理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改編格林童話或者希臘神話時,迪斯尼動畫都十分注意剔除其中的恐怖或悲情元素,以積極健康的內(nèi)容為主。對于身處充滿壓力和競爭的社會中的成年人而言,喜劇類動畫是治愈心理創(chuàng)傷,釋放壓抑的一劑良藥。喜劇屬于笑的藝術,它用滑稽、幽默、戲謔的手法來講述故事,表現(xiàn)主題。“喜劇喚起人類惡作劇的本能,并使這種本能得到一種替代性的滿足。”“在喜劇中,一些人物常常受到其他人物和突然機遇的捉弄,他們往往陷入窘境,困惑萬端而不能自拔,然而觀眾卻對當時的情況洞若觀火,并由此感到愉快和滿足?!盵8]《獅子王》的基本情節(jié)源自莎翁著名悲劇《哈姆雷特》。兩者都是講述國王的弟弟弒兄篡位,小王子長大后殺死仇人為父報仇的故事。但與莎翁名著的悲劇結(jié)尾不同的是,小獅子辛巴最終成長為森林之王并組建了幸福的家庭。劇情雖以報仇、復國為主線,但卻包含著愛與責任?!逗5呐畠骸肥恰栋餐缴挕分懈木幝首罡叩拿?。原著中的小美人魚犧牲了美麗的歌喉和尾巴,也沒有得到王子的愛,最終王子娶了公主,而自己卻化為泡沫,灰飛煙滅。這樣的結(jié)局不僅使孩子們感到悲傷,成人亦有所遺憾。經(jīng)迪斯尼改編后的小美人魚,卻是在父親的幫助下愿望成真,與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當然,動畫以喜劇作為結(jié)尾并非絕對,如吉卜力動畫影片《螢火蟲之墓》,講述了在二戰(zhàn)中,日本一對失去父母的兄妹雙雙餓死的悲慘故事,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殘酷的同時,描繪出世態(tài)炎涼。悲劇的結(jié)局能夠引發(fā)人們在強烈的情感激蕩中得到震撼,深刻體會到生存的價值,更加珍惜人生,從而獲得比喜劇更加強烈的審美感受。

3.2 超越國界的傳播力

文字語言的傳播只能限定在同一文化體中進行,超越這一范圍便需要借助翻譯轉(zhuǎn)換。而圖形、圖像的視覺語言卻能跨越國家、民族、地區(qū)的障礙,成為實現(xiàn)全球化交流傳播的有效方式。動畫以絢麗的色彩、動人的音樂、夸張的形態(tài)、幽默機智的語言和人性化的動作,成為超越語言和文化的視聽藝術之一。早期無對白式動畫完全用畫面和音樂來推進劇情的發(fā)展,真正實現(xiàn)了動畫藝術無國界的最高境界。1963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水墨動畫《牧笛》,作為當時民族動畫高峰時期的代表之作,雖然通片只有一幅幅風景優(yōu)美的水墨畫和悠揚的笛聲,但卻極富藝術感染力。《貓和老鼠》《威利號汽船》《花與樹》等美國早期作品更是無對白動畫的經(jīng)典佳作。在迪斯尼2008年出品的動畫影片《機器人瓦力》中,男主人公瓦力和女主人公伊芙在全片中的對話雖然只有有限的幾個單詞,但通過伊芙眼睛的形狀以及瓦力的身體語言,喜悅、擔憂、甜蜜、傷心等內(nèi)心的情感活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無須語言對話便能使觀眾在審美心理機制的運作下知曉劇情表達的意圖。作為當今世界通行的文化語言,動畫藝術先天具有一種強大的全球滲透力。

音樂作為動畫藝術的要素之一,能夠為動畫情節(jié)增添意蘊和魅力,抒發(fā)出鏡頭語言所無法表達的情緒和態(tài)度。不同的音樂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情緒,有的會讓人感覺心痛哀傷,有的則會帶來愉快和松弛。音樂可以誘發(fā)情緒,比單純的鏡頭敘事更能激發(fā)人們的情感共鳴。宮崎駿的《天空之城》與《風之谷》等影片配樂均出自音樂大師久石讓之手。華麗的管弦樂,極富夸張力的表現(xiàn)手法,使觀眾沉浸在看似陌生卻又與現(xiàn)實世界極其相似的幻想世界里。如《天空之城》開篇中,女主人公希達在輕柔純凈的音樂中從天而降,簡單的音符滲透出巨大的穿透力,仿佛將人籠罩在夢幻而又輕靈的遐想時空中,久久縈繞心頭。音樂作為一種充滿人類情感的語言,幫助動畫成為跨越國界的世界性藝術。

3.3 老少皆宜的藝術

成長于不同的時代和社會環(huán)境中的人群,其審美偏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中、老一輩人傾向于傳統(tǒng)與懷舊,青年人對新鮮刺激情有獨鐘,兒童喜歡簡單絢麗的快樂。而動畫卻憑借自身的藝術特色吸引著各個年齡段的觀眾。兒童雖然是動畫最龐大的觀眾群,但具有購買力的卻是成年群體。一些成功的動畫作品之所以有好的票房,正是因為成人觀眾的貢獻。所以,美國迪斯尼動畫理念一直是致力于制作適合全家老小一起觀看的動畫片。它以全世界的童話、神話為素材進行改編,用詼諧、幽默的方式表達藝術追求。動畫編織了美麗的夢幻世界,它自由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涉足任何題材,任何內(nèi)容。如現(xiàn)實題材的《再見螢火蟲》《我在伊朗長大》,科幻題材的《變形金剛》《太空堡壘》,兒童題材的《蠟筆小新》《哆啦A夢》《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等。而日本專為各個年齡階段量身定做不同內(nèi)容的動畫,最大限度地拓展受眾人群。如此精細的分類,如此龐大的觀眾群,是其他視聽藝術所無法相比的。

4.結(jié)語

中國動畫目前面臨的困境,很大程度是因為劇情過于低幼化,目標觀眾群體較為單一,難以吸引成年觀眾;題材重復模仿日韓、歐美動畫,缺乏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原創(chuàng)精神,從而造成觀眾審美疲勞;一味追求視聽震撼,忽略“內(nèi)容為王”的基本理念,造成劇本膚淺、空洞。對動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進行審美心理研究,有利于探知觀眾的審美心理需求,精準地把握觀眾的審美心理特點,努力突破并實現(xiàn)跨地域的動畫文化表達,從而創(chuàng)作出高質(zhì)素的動畫作品。

注釋:

[1]邱正明:《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年,第140頁。

[2]王綱:《黑白線條勾勒復雜人生——淺析動畫電影< 我在伊朗長大>》,《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 年第5 期,第105 頁。

[3]邱正明:《審美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年,第272頁。

[4]普列漢諾夫,《美學論文集·第一卷》,曹保華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482頁。

[5]普列漢諾夫,《美學論文集·第一卷》,曹保華譯,第346 頁。

[6] 梁一儒:《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1頁。

[7]梁一儒:《中國人審美心理研究》,第420頁。

[8]羅吉·福勒主編:《現(xiàn)代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詞典》,袁德成譯,朱通伯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3頁。

猜你喜歡
動畫心理藝術
看見具體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做個動畫給你看
動畫發(fā)展史
心理感受
娃娃畫報(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我的動畫夢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8:56
紙的藝術
我是動畫迷
學生天地(2016年9期)2016-05-17 05:45:06
因藝術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藝術之手
讀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嘉义市| 高安市| 吉安市| 锡林郭勒盟| 武城县| 兴安盟| 梧州市| 日照市| 称多县| 南皮县| 永泰县| 邵东县| 桂林市| 巴楚县| 灵寿县| 满洲里市| 阆中市| 罗山县| 南昌县| 咸宁市| 泰宁县| 连云港市| 塔河县| 西盟| 定边县| 湘潭市| 衢州市| 曲周县| 常宁市| 榕江县| 砀山县| 玉门市| 大渡口区| 青冈县| 通江县| 鄂托克前旗| 南和县| 天长市| 遂川县| 余江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