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沛坰,劉中華,鄧喆,藍吉兵,隋永楓,何成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先進動力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2)
燃氣輪機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升轉速、升負荷、滿負荷、停機等多種運行工況,需要頻繁調整壓氣機的可調進口導葉片角度來調節(jié)進氣流量和氣流角,以匹配不同工況,從而達到保障機組安全運行和提高運行效率的目的。在頻繁調整進口導葉片角度的過程中,導葉軸與軸套接觸并往復摩擦,溫度高達200 °C。導葉軸在長期工作過程中極易卡澀、磨損甚至變形,導致機組可調性差,效率降低,甚至被迫停機,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除了具備一般導葉材料較好的力學性能外,導葉軸部分還應具備較好的耐磨性。某燃機壓氣機可調進口導葉片由馬氏體耐熱不銹鋼12Cr12Mo制成,其力學性能優(yōu)異,但耐磨性不足,需對導葉軸進行表面強化處理,以提升耐磨性,從而延長可調進口導葉片的使用壽命?;瘜W鍍在機械、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應用廣泛,可有效提高零部件表面的耐磨性[1-5],但有關化學鍍在燃氣輪機上的研究和應用鮮有報道。本文在燃機壓氣機可調進口導葉軸12Cr12Mo鋼基體上通過化學鍍得到耐磨的Ni-P合金鍍層,分析了鍍層形貌,并研究了熱處理溫度對Ni-P合金鍍層組織、顯微硬度和耐磨性的影響。
利用燃機壓氣機導葉用鋼12Cr12Mo作為基體,用于厚度、組織、成分和顯微硬度測試的試樣尺寸為50 mm × 50 mm × 5 mm,用于微動摩擦磨損試驗的摩擦盤試樣的直徑和厚度分別為24 mm和7.88 mm。
化學鍍工藝流程為:噴砂→化學除油→水洗→電解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閃鍍Ni→水洗→去離子水洗→化學鍍Ni-P→水洗→去離子水洗→干燥→熱處理。
鍍液組成和工藝條件為:NiSO4·6H2O 120 g/L,NaH2PO2·H2O 29 g/L,Na3C6H5O7·6H2O 40 g/L,H3BO333 g/L,CH4N2S(硫脲)1.5 mg/L,pH 4.5 ~ 4.8,溫度88 ~ 92 °C。
熱處理在真空爐中進行,溫度為200、300、400或450 °C,保溫時間1 h。
采用德國布魯克D8 DISCOVER型X射線衍射儀(XRD)分析物相組成。采用日本電子JSM-6940LV型掃描電鏡(SEM)和牛津LINK-ISIS 6587型能譜儀(EDS)分析鍍層厚度、組織及成分。利用FLC-50MV型顯微硬度計測量鍍層的顯微硬度,載荷30 g,加載時間5 s,每個試樣測試5個不同位置,取平均值。
高溫微動摩擦磨損試驗在德國SRV型微動摩擦磨損試驗機上進行,摩擦副為軸套用材質Stellite 6,采用線接觸、干摩擦模式,載荷50 N,行程1.1 mm,往復頻率30 Hz,溫度150 °C,時間1 h。檢測了不同試樣的摩擦因數(shù)(μ),采用美國AEP NanoMap-D三維表面輪廓儀觀察試樣的磨損形貌,并用感量為10-5g的分析天平稱量試樣磨損前、后的質量m0和m1,按式(1)計算質量磨損率(K)。
由圖1可知,所得Ni-P合金鍍層表面均勻、致密而光潔,無點坑、起泡、剝落、球狀生長物、裂縫等缺陷,無漏鍍現(xiàn)象。鍍層厚度約為18 μm,在Ni-P合金鍍層與基體之間有明顯的白色過渡閃鍍Ni層,厚度約0.2 μm,鍍層整體與基體結合良好,無裂紋、孔隙等缺陷。
圖1 化學鍍Ni-P合金鍍層的外觀(a)、表面形貌(b)和截面形貌(c) Figure 1 Appearance (a), surface morphology (b), and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c) of electrolessly plated Ni-P alloy coating
從圖2a可以看出,鍍態(tài)Ni-P合金僅在2θ為45°附近出現(xiàn)較明顯的寬底漫散衍射峰[6],表明鍍態(tài)Ni-P合金以非晶態(tài)結構為主。如圖2b所示,在200 °C下熱處理1 h后鍍層有向晶態(tài)結構轉變的趨勢,XRD譜圖上除了出現(xiàn)Ni的特征峰外,還出現(xiàn)了Ni5P4的衍射峰。在300 °C下熱處理后,Ni-P合金鍍層顯著晶化,出現(xiàn)了較多的Ni5P4亞穩(wěn)定相。熱處理溫度增大至400 °C時,Ni5P4峰消失,轉變?yōu)镹i3P穩(wěn)定相;繼續(xù)增大熱處理溫度到450 °C時,Ni-P合金鍍層的衍射峰呈現(xiàn)峰寬小、強度高的特征,表明隨著大量穩(wěn)定Ni3P相的析出,化學鍍Ni-P合金鍍層結構由以非晶體為主轉變?yōu)橐晕⒕B(tài)為主。
圖2 鍍態(tài)(a)和不同溫度熱處理后(b)Ni-P合金鍍層的XRD譜圖 Figure 2 XRD patterns of Ni-P alloy coatings before (a) and after (b) heat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鍍態(tài)Ni-P合金鍍層的顯微硬度為550 HV,顯著高于基體的顯微硬度(245 HV)。由圖3可知,經不同溫度熱處理后Ni-P合金鍍層的顯微硬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隨熱處理溫度升高,Ni-P合金鍍層的顯微硬度逐漸增大,并且增幅變大。熱處理溫度為400 °C時鍍層的顯微硬度最高,達到916 HV。繼續(xù)增大熱處理溫度至450 °C時,鍍層的顯微硬度反而下降。顯微硬度的這些變化可能與鍍層的微觀組織有關[7]。
圖3 不同溫度熱處理后鍍層試樣的顯微硬度 Figure 3 Microhardness of coating after heat treatmen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從表1可知,12Cr12Mo合金表面化學鍍Ni-P合金后耐磨性得到改善。在200 °C下熱處理后,Ni-P合金鍍層的耐磨性變化不大。隨著熱處理溫度升高,Ni-P合金鍍層的摩擦因數(shù)和磨損率都先減小后增大,在熱處理溫度為400 °C時耐磨性最好,與鍍層顯微硬度的變化趨勢很好地吻合。這是因為材料的耐磨性與硬度有關,適當提高硬度有利于改善耐磨性。
表1 化學鍍Ni-P合金鍍層的摩擦磨損性能 Table 1 Friction and wear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ly plated Ni-P alloy coatings
從圖4可以看出,12Cr12Mo合金鋼和經400 °C熱處理的Ni-P合金的磨損機制都為典型的粘著磨損和磨粒磨損,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磨削犁溝,犁溝表面分布著大小不等的結疤和磨削顆粒,存在不同程度的磨屑脫落現(xiàn)象。12Cr12Mo合金鋼的平均犁溝寬度和深度分別約為2.00 mm和38.70 μm,經400 °C熱處理的Ni-P合金鍍層的平均犁溝寬度和深度分別約為1.00 mm和26.60 μm,整體較窄、較淺。在一定載荷的作用下,摩擦副與試樣表面緊密貼合,但真正的接觸點主要在少數(shù)微凸點上,因而產生了較大的應力。對于空白基體而言,在滑動過程中摩擦副的推擠作用使基體中硬度較低的組織發(fā)生塑性變形直至被破壞,硬質相則破碎和脫落。 經400 °C熱處理的Ni-P合金鍍層硬度較高,摩擦副難以與之緊密貼合,磨損過程中發(fā)生大面積塑性變形和硬質顆粒脫落的情況也就較少,最終顯示出優(yōu)異的耐磨性。
圖4 12Cr12Mo合金鋼(a)和經400 °C熱處理的Ni-P合金鍍層(b)的三維磨損形貌 Figure 4 Three-dimensional morphologies of worn 12Cr12Mo steel (a) and Ni-P alloy coating heat-treated at 400 °C (b)
(1) 在燃機壓氣機導葉軸用鋼12Cr12Mo基體表面化學鍍,所得Ni-P合金鍍層與基體緊密結合,無裂紋、孔隙等缺陷。
(2) 對Ni-P合金鍍層進行熱處理能夠提高鍍層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在400 °C下熱處理1 h后,Ni-P合金鍍層由非晶態(tài)結構轉變?yōu)橐訬i3P穩(wěn)定相為主的晶體結構,其顯微硬度高達916 HV,耐磨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