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鵬
近期,國家醫(yī)保局發(fā)布2022年醫(yī)保談判初審名單,共有344個品種通過初審,通過比例為70%。其中,目錄外藥品199個,通過比例60%,目錄內藥品145個,通過比例91%。
《證券市場周刊》注意到,在本次初審名單中,有多款創(chuàng)新藥入圍。PD-1作為重要看點之一,又迎來多個新玩家加入,進一步加劇市場內卷,尤其部分新增適應癥談判面臨激烈競爭。不過,也有些入圍藥品受益于此,比如康方生物的雙抗和榮昌生物的ADC藥物,均是國產廠家中獨家入圍藥品,市場前景被券商看好。
初步形式審查僅為醫(yī)保目錄調整第一關,后續(xù)還需要進行包括經濟性在內的多方位嚴格評審,只有談判或競價成功才能被納入目錄。
對于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恒瑞醫(yī)藥、百濟神州國產“四小龍”來說,其PD-1產品早前已納入醫(yī)保,2022年看點在于新增適應癥的角逐。
據統計,在入圍名單中,恒瑞醫(yī)藥的卡瑞利珠單抗新增適應癥為4項,包括鼻咽癌三線及以上、鼻咽癌一線、食管癌一線、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一線。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新增適應癥4項,包括晚期肺癌二/三線、食管鱗癌一線、鼻咽癌一線、MSI-H/dMMR實體瘤。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新增適應癥2項,包括鼻咽癌一線、食管鱗癌一線。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新增適應癥1項,為一線食管鱗癌。
可以看出,上述四家藥企將共同競爭晚期食管鱗癌的一線適應癥;百濟神州、恒瑞醫(yī)藥和君實生物將共同競爭鼻咽癌一線適應癥。這兩個適應癥都是大病種,各家藥企勢在必得,預計競爭激烈。
除了老玩家以外,還有兩張新面孔拿到了本次醫(yī)保談判入場券,分別為復宏漢霖的PD-1和康寧杰瑞、思路迪、先聲藥業(yè)三家聯合開發(fā)的PD-L1產品,產品名分別為斯魯利單抗、恩沃利單抗,兩者適應癥均為治療高度不穩(wěn)定(MSI-H)實體瘤。兩個新玩家的加入進一步加劇國產PD-1/PD-L1藥物的內卷。
資料顯示,在2021年醫(yī)保談判中,信迪利單抗年費用從9.7萬元降為3.6萬元,特瑞普利單抗從4.7萬元降為4萬元,卡瑞利珠單抗從5.1萬元降為4萬元,替雷利珠單抗從5.1萬元降為4萬元。安信證券預計2022年醫(yī)保談判后,國產PD-1單抗的年治療費用將降至3萬元以下,而PD-L1單抗由于其成本原因年治療費用可能高于PD-1單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醫(yī)保談判中所有進口的4個產品均不在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的名單中,競爭主要來自國產藥品。
據統計,國內已獲批上市14款PD-1/PD-L1單抗,其中國產10款、進口4款。
國產藥品中,除去六家參與本輪醫(yī)保談判的藥品外,其余四款產品分別為康方生物和中國生物制藥聯合開發(fā)的派安普利單抗、譽衡生物的賽帕利單抗、基石藥業(yè)的舒格利單抗、樂普生物的普特利單抗。
這些產品因為獲批時間等原因未能參與2022年醫(yī)保談判,但是來年極有可能入圍加劇市場內卷。
當前國內企業(yè)正大力布局創(chuàng)新藥,多家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藥出現在本次入圍名單中。
按照醫(yī)保談判規(guī)定,企業(yè)申報的必須都是在2022年6月30日以前獲批上市的產品。6月29日,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單抗注射液通過優(yōu)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上市,卡點闖進醫(yī)保談判。在初審名單中,這款產品被醫(yī)保局選中留下。
該款產品適用于既往接受含鉑化療治療失敗的復發(fā)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的治療。卡度尼利是首個獲批上市的國產雙抗,也是全球首款PD-1/CTLA-4雙抗。
與傳統單抗相比,雙抗優(yōu)勢在于擁有更加精準的靶向和更強的治療效果,理論上雙抗可以發(fā)揮“1+1>2”的作用。正是因為其巨大的治療潛力,雙抗藥物前景廣闊。
卡度尼利是康方生物旗下的新一代潛在首創(chuàng)人源四聚體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基于公司專有的Tetrabody技術;可同時靶向PD-1和CTLA-4,與共表達PD-1及CTLA-4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四價結合,阻斷腫瘤微環(huán)境中的兩種免疫檢查點分子,降低活化T細胞攻擊外周位點健康組織的傾向。
作為首個國產雙抗,卡度尼利單抗如能順利納入醫(yī)保目錄,將有望通過醫(yī)保加速進院速度,實現產品的加速放量。
除了宮頸癌適應癥外,卡度尼利單抗的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宮頸癌、一線治療胃腺癌/胃食管腺癌、早期階段肝細胞癌的新輔助治療等適應癥處于臨床三期。未來,該款產品將有一批潛在適應癥相繼落地。
西南證券研究報告稱,卡度尼利單抗現有臨床數據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優(yōu)勢,未來銷售峰值預計35億元。財報顯示,康方生物2021年營收僅有2.26億元。
康方生物研發(fā)投入從2020年的7.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1.2億元,研發(fā)人員從2020年的160人增加至2021年的243人。2021年公司商業(yè)化團隊共512人,到2022年底商業(yè)化團隊將擴充至800人。西南證券認為,商業(yè)化實力的逐步提升有望驅動業(yè)績長期增長。
備受市場關注的ADC藥物也有國產藥品入圍。2021年6月9日,榮昌生物的維迪西妥單抗通過優(yōu)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上市,用于治療至少接受過兩種系統化療的HER2表達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胃癌患者,這是榮昌生物自主研發(fā)的抗HER2抗體偶聯藥物,也是首款由中國公司自主研發(fā)的ADC藥物。
2021年7月初,維迪西妥單抗正式全國開售,價格為60mg/支/盒,對應13500元/盒。進入2021年醫(yī)保目錄后,為3800元/盒。2022年1月5日,維迪西妥單抗新適應癥獲得上市許可批準,用于治療HER2陽性晚期尿路上皮癌,成為國內首個靶向HER2治療尿路上皮癌的ADC藥物。
在2022年醫(yī)保談判中,維迪西妥單抗成功通過初步形式審查,本次主要為新增適應癥談判??梢灶A見的是,兩大適應癥進入2022年醫(yī)保將帶動維迪西妥單抗快速放量。
目前整體針對胃癌末線療法仍未有同類競品獲批,維迪西妥單抗處于胃癌末線市場獨占階段,整體競爭環(huán)境良好。榮昌生物正式成立了腫瘤藥物事業(yè)部,公司銷售團隊已實現400余家腫瘤領域核心醫(yī)院終端的深度覆蓋。
根據民生證券測算,維迪西妥單抗胃癌適應癥國內峰值銷售額為7.2億元。
在尿路上皮癌適應癥上,維迪西妥單抗具有優(yōu)秀的臨床藥效,以及較為寬松的市場競爭格局。根據民生證券測算,2025年維迪西妥單抗尿路上皮癌適應癥國內峰值銷售額為4.4億元,2030年美國銷售分成峰值約為6.5億元、歐洲銷售分成峰值約為6.2億元。
ADC藥物素有“生物導彈”之稱,比單抗更有效,比化藥更安全。如果克服專業(yè)壁壘,ADC藥物將成為下一個繼PD-1之后的平臺級產品。截至目前,美國FDA共批準了12款藥物,從2016年到2020年,美國ADC市場銷售額從3.28億美元增長到14.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5%。
在后續(xù)管線上,榮昌生物在ADC領域儲備了RC88、RC98、RC108等共11條后續(xù)管線,覆蓋間皮素、Claudin18.2等熱門靶點。民生證券認為,榮昌生物憑借在特定適應癥中的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在全球開展多項后期臨床,在國內創(chuàng)新藥企業(yè)中獨樹一幟。
除了ADC藥物以外,其他多款國產創(chuàng)新藥也成功入圍醫(yī)保初審名單。
CDK4/6抑制劑方面,恒瑞醫(yī)藥的達爾西利通過初步形式審查,本次為首次參加醫(yī)保談判。AR抑制劑方面,恒瑞醫(yī)藥的瑞維魯胺通過初步形式審查,同為首次參加醫(yī)保談判。三代EGFRTKI方面,國產產品艾力斯伏美替尼、翰森制藥的阿美替尼均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為新增適應癥談判。CAR-T藥物方面,藥明巨諾的瑞基奧侖賽通過初步形式審查,為首次參加醫(yī)保談判。
此外,國家醫(yī)保局啟動2022年價格談判工作時,明確表示會向罕見病患者、兒童等特殊人群適當傾斜,當前也有多款罕見病藥物納入名單中。比如,百濟神州2021年12月注射用司妥昔單抗獲批上市,系其與EUSA Pharma合作的兩款單抗之一,用于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陰性和人皰疹病毒8型(HHV-8)陰性的多中心卡斯特曼?。∕CD)成人患者。該產品曾因罕見病用藥被納入《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