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
溆水河從南邊深山奔騰而下,流到我的村子漫水,水勢早已平緩了。河兩岸是寬闊綿延的平地,田里的作物,油菜、稻子、甘蔗、橘子、西瓜,四時不絕。老輩人沒出過遠門,直把家鄉(xiāng)當(dāng)平原。我同老人們談天,告訴他們溆水流入沅江,沅江入貫洞庭,洞庭匯入長江,長江奔向東海。老人們卻同我講神話,說溆水邊有座鹿鳴山,山下有個蛤蟆潭,潭里有個無底洞,無底洞直通東海龍宮。
家鄉(xiāng)地名“溆浦”二字首次見諸文獻,是在屈原的《涉江》里。2300多年前,三閭大夫溯溆水而上,一個雪日黃昏,船泊吾鄉(xiāng)。溆水兩岸森林茂密,猿猴的叫聲甚是凄涼,群山高聳遮蔽了天日,雨雪紛紛無邊無垠,濃云黑黃塞滿了天宇。詩人孤獨迷茫,“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屈原不知自己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還將到哪里去。
我生長在屈原行吟過的土地上,這里至今保留著許多屈原的遺跡和傳說。我自小踩著的土地,必定印有屈原的足跡;溆水兩岸的芷草和香蘭,必定是屈原采擷過的;舊縣志說屈原坐過的亭子,雖夏暑而無蚊蚋;屈原垂釣過的江畔水潭,魚至今還在水底儃佪。
沈從文說舊時溆浦人的營生靠的是“一片田地,一片果園”,說得頗有道理。溆浦農(nóng)人自古相信一句話:人勤地不懶。溆浦人吃得苦,老天又賜下膏腴之地,這里的出產(chǎn)自是格外豐富。這方土地一年四季從不空閑,凡南方應(yīng)有之物皆能產(chǎn)出。溆浦出產(chǎn)之物最可夸耀的是柑橘、紅棗和西瓜,早已聞名遐邇。
“溆浦”二字皆從“水”旁,可見此地與水有深緣。境域內(nèi)溪河密布,先民們沿溪依河而居,故地名多從“水”字,單是鄉(xiāng)鎮(zhèn)地名同“水”有關(guān)的,就在半數(shù)以上。這些地方,南起溫水、龍?zhí)?、九溪江,北到譚家灣、木溪、讓家溪,西起洑水灣、江口、舒溶溪,東到油洋、兩江、善溪。畢竟又是山區(qū),有些地名就免不了山的意思,比如小橫垅、巖家垅、崗東。但溆浦并不因為是山區(qū),就缺少肥沃的土地。每一條河谷,都是一條米糧川。這自然也可從地名上看出來,比如黃茅園、葛竹坪、陶金坪、新田,這些地名都同山間盆地相關(guān)。若欲簡要概括溆浦地理地貌特征,“山”“水”“坪”三字,應(yīng)為精當(dāng)。
世界上每一條河流都是一個古老的故事。溆浦的文明史同中原地區(qū)大抵同步。漢初置縣,從此日漸鼎盛。自古多有文人高士流寓溆水,留下過華章佳句。自屈原開始,南朝梁簡文帝蕭綱、唐代詩人王昌齡、明代學(xué)者王守仁等,都在溆浦寫下過詩篇。王昌齡在溆浦作詩送別朋友:“溆浦潭陽隔楚山,離尊不用起愁顏?!?/p>
溆浦屬古楚地,方言多古音古韻。杜牧的詩:“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边@詩用普通話讀不怎么押韻,用溆浦話念出來,“斜”“家”“花”三字都是押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