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更新了3.0版本,但大版本更新之初,廠商們的優(yōu)化還沒完全跟上,是目前游戲卡頓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可以借此一瞥未經(jīng)優(yōu)化的性能調(diào)度能否駕馭更新之后的《原神》。從實際測試結(jié)果來看,與我預期的有所不同,還發(fā)現(xiàn)了廠商的一些“騷操作”。那么在當前版本下,哪款驍龍8+最流暢?
看結(jié)果,紅魔7S Pro的游戲體驗是最好的,平均幀數(shù)59.9幀。其次是一加Ace Pro,幀數(shù)盡可能穩(wěn)定在55幀左右,穩(wěn)定流暢,即便到新地圖也沒有出現(xiàn)大的幀數(shù)波動。小米12S Ultra因為當前的固件版本更加注重續(xù)航,出現(xiàn)比較明顯的掉幀和降頻。Redmi K50至尊版和iQOO 10 Pro稍好,但還要提升一下游戲表現(xiàn)。
同樣驍龍8+,同樣的《原神》3.0,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手機玩出了不同的體驗,甚至有時還給人一種性能不夠的既視感。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是什么?這要看這5款手機運行游戲時的性能表現(xiàn)。
為了控制變量,還是用之前璃月城跑圖30分鐘的方法測試,極高畫質(zhì)60幀,手機端開啟性能模式,室溫設定25℃,連接WiFi進行測試。
紅魔7S Pro平均幀數(shù)達59.9幀,除了有一個瞬間出現(xiàn)了掉幀外,基本60幀跑完全程,幀率曲線基本一條直線。對于《原神》這種重負載游戲,這樣的幀數(shù)表現(xiàn)是非??鋸?,但對游戲手機來說,《原神》算不算重負載游戲恐怕都是問題。
紅魔7S Pro幀率圖
紅魔7S Pro性能調(diào)度非常激進,比運行2.0大版本時還要激進一點。X2超大核平均頻率提升到2.3GHz,最高可以達到2.7GHz,對于主頻3.2GHz的驍龍8+來說已經(jīng)很高了,而三個A710大核頻率接近2.3GHz(之前為2.1GHz),GPU利用率從上次的55.6%提升到58.9%。
可以看出,紅魔7S Pro用更高的性能運行3.0版本《原神》。30分鐘《原神》紅魔7S Pro耗電15%,平均功耗7.5W,但更高的功耗確實也換來了更舒適的游戲體驗,我認為這是劃算的。機身溫度最高51.2℃,在攝像頭附近,機身兩側(cè)溫度分別是49.6℃和46.8℃。
一加Ace Pro當前性能策略是將《原神》幀數(shù)穩(wěn)定在55幀左右,平均幀數(shù)不算出彩,但基本能維持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幀數(shù)水平。該機的CPU頻率和利用率也有所提升,X2超大核平均頻率超過2.0GHz,3個A710大核則與之前相當。20分鐘左右大核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降頻,超大核頂著2.0GHz左右頻率跑完全程。
更低的頻率讓一加Ace Pro所需的性能和功耗沒有紅魔7S Pro那么多,55幀左右的幀數(shù)沒有60幀過癮,但也算是比較高的水平了。
小米12S Ultra平均幀數(shù)55.9幀,但是掉幀和卡頓伴隨整個測試過程,幀數(shù)波動較大,最低能降到45幀左右。這是在開啟性能模式下測試得出的成績,這樣的表現(xiàn)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款驍龍8+的手機。后來查看驍龍8+的運行頻率,才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調(diào)度太低。
小米12S Ultra幀率圖
小米12S Ultra在13.0.8固件下,大核長期保持在1.6GHz左右,相比剛發(fā)布時降低了足足1GHz,當時能夠維持2.6GHz高頻,超大核頻率倒是翻了一番,維持在1.6GHz,必要時才會沖到2.2GHz來規(guī)避一些小卡頓。
該機偏保守的性能調(diào)度并不能很好地駕馭《原神》,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日常使用。這種偏低的CPU頻率是小米12S Ultra的MIUI總是給人一種不夠流暢,總是帶點小卡頓的原因之一。但這種性能策略并非一無是處,就是更低的功耗和相對更低的溫度。30分鐘《原神》平均功耗僅5.5W,最高溫度出現(xiàn)在攝像頭的金屬墊層上,為44.8℃,最低溫度42.4℃。
Redmi K50至尊版在前21分鐘可以穩(wěn)定在60幀左右,這段時間平均功耗5.8W,但這個功耗沒辦法長期維持。過了這個時間點,Redmi K50至尊版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降頻和掉幀,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幀數(shù)才能回到60幀,然后再次下降,最終平均幀數(shù)57幀。
Redmi K50至尊版幀率圖
但目前Redmi K50至尊版的性能調(diào)度策略值得商榷,降頻前后的數(shù)據(jù)差值過大,建議Redmi把降頻過程做得緩和一點,這樣的游戲體驗也讓人更好接受。
iQOO 10 Pro在《原神》3.0的表現(xiàn)與Redmi K50至尊版相似,但降頻點來得更快。前13分鐘可以實現(xiàn)60幀滿幀,這段時間功耗為5.8W,同樣無法長期維持,降頻方式與Redmi K50至尊版相同。在當前版本下還是建議開啟插幀功能玩《原神》,有獨立顯示芯片Pro分擔一部分功耗,穩(wěn)幀時間要長得多。30分鐘下來,iQOO 10 Pro整機功耗5.2W,平均幀數(shù)55幀。
綜合來看,紅魔7S Pro的《原神》3.0版本體驗最好,依然能夠?qū)崿F(xiàn)60幀極高畫質(zhì)運行,但游戲造成的功耗和溫度也是最高的。
一加Ace Pro、iQOO 10 Pro、Redmi K50至尊版都是偏向游戲和性能的常規(guī)手機,但跟真正的游戲手機相比,還是有所“顧慮”,比如發(fā)熱和續(xù)航。和小米12S Ultra相同,這三款手機新版固件的推送時間都是在8月中下旬左右,這段時間恰好是最熱的時候,寄希望于犧牲部分性能,換來相對低的溫度和功耗,這恐怕也是這幾款手機游戲發(fā)揮不夠理想的原因之一。
但在絕對炎熱的環(huán)境下,廠商的這些操作只是讓手機從“又快又燙”變成“又卡又燙”,降低的那一點溫度也早已被酷暑吞噬。反正橫豎都有可能被消費者批評,不如讓手機更流暢,消費者的心情可能還會好一點。
須彌地區(qū)是《原神》3.0新開的地圖,目前還不好說哪塊地區(qū)最適合用于測試性能,我還是用須彌城作為測試地圖,這座城市的建模比璃月更大更立體,還有類似地下洞穴的區(qū)域,造成的負載不會低于璃月。手機端同樣開啟性能模式,極高畫質(zhì)+60幀。
5款手機的平均幀數(shù)和功耗如上,對比之前的璃月城地圖,它們的平均幀數(shù)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性能釋放最為激進的紅魔7S Pro降到了58.8幀,功耗進一步上升到8W,小米12S Ultra基本維持5.5W功耗,平均幀數(shù)僅43.7幀,當前功耗已經(jīng)不足以流暢運行須彌地區(qū)。
單就驍龍8+的性能,大體上是能在極高畫質(zhì)下,60幀流暢運行《原神》3.0版本的,但該版本性能要求更高,加上目前性能偏保守的固件版本,導致手機會頻繁出現(xiàn)卡頓和掉幀。另外,之前基于老版本游戲測試得出的幀數(shù)成績放在今天恐怕也沒有那么高的參考性。
如果按照目前《原神》3.0游戲體驗排名,分別是紅魔7S Pro、一加Ace Pro、iQOO 10 Pro、Redmi K50至尊版和小米12S Ultra。之后隨著天氣漸冷和新固件推送,部分驍龍8+手機的性能釋放和游戲體驗應該會比目前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