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PU性能規(guī)格暴漲以后,“性能釋放”四個字就成了筆記本的熱門話題——強力的性能釋放自然成了不少小伙伴追求的賣點。尤其是到了第12代酷睿以后,采用異構(gòu)設(shè)計的H45處理器也在輕薄機型上普及了,而高性能機型,比如游戲本則開啟了新的性能競賽!
前幾天,我們整理了i9 12900H的測試數(shù)據(jù),大家的留言反饋比較熱烈,關(guān)注的小伙伴不少,鑒于此,今天我們再把主流的i7 12700H不同功耗下的數(shù)據(jù)整理一番,方便大家了解不同機型搭載的i7 12700H實際性能。
老規(guī)矩,依然先介紹下今天分析的處理器i7 12700H基本參數(shù),這里牛叔借用下Intel的官方圖表(左下圖)供大家查詢:
i7 12700H的基礎(chǔ)功耗是45W,最高睿頻功耗是115W。而從牛叔的實際測試來看:45W既是i7 12700H的基礎(chǔ)功耗,其實也是筆記本搭載的最低性能釋放功耗——而且是輕薄本的。游戲本,或者RTX獨顯大屏全能本,全部都有超標性能釋放,一般來說,從65W起步,高的能突破90W。
規(guī)格方面,i7 12700H為14核20線程,6個性能核(大核)+8個效率核(小核),最高加速頻率是4.7GHz,內(nèi)置96EU款核顯。
本次參與“PK”的是以下幾個級別功耗的i7 12700H:
對應的是最為普遍的輕薄本性能釋放水平,其實也是默認功耗下i7 12700H的性能表現(xiàn),可以這么說,如果你不太明白某款輕薄本的i7 12700H性能表現(xiàn)咋樣,你可以把這個水平的成績看作是“底線成績”;
對應的是比較強力的輕薄輕便機型,有一些輕便全能本的性能釋放是55W;
對應的是小幅度性能釋放超標的i7 12700H產(chǎn)品,有的輕薄游戲本、全能創(chuàng)作本是這個水平,從這個功耗起,算是進入i7 12700H的強力性能釋放門檻了,當然,也僅是門檻,還算不上強力的性能釋放;
屬于游戲本猛機了!已經(jīng)來到了強力性能輸出的水平,不少高素質(zhì)的游戲本可以達到;
極少數(shù)鳳毛麟角的高端游戲本能跑到這個水平,可稱之為i7 12700H的第一梯隊超級猛機!這種產(chǎn)品就是追求極致性能釋放的用戶考慮的,當然,與此同時,風扇噪聲一般都是“起飛”級別。
下面正式進入跑分測試環(huán)節(jié),老規(guī)矩,先是基準測試,基準測試時間偏短,尤其是對于14核20線程高規(guī)格處理器而言,因此在這部分測試中,跑分受PL2爆發(fā)功耗影響明顯。
CPU-Z是典型的短時、輕負載性能測試,因此這項測試的PL2功耗高低和持續(xù)實測影響明顯,比如考機45W和55W的i7 12700H多線程分數(shù)分別是7422和7625,而65W的卻低于它們?yōu)?125。110W的猛機分數(shù)為8056。
負載壓力相對更大測試時間相對更長的Cinebench R20測試,這項測試中,不同功耗的i7 12700H就根據(jù)功耗高低拉開了差距,其中,以45W款為基準,110W性能提升了25%左右。不過95W和110W之間性能很接近,這也是因為95W的PL2爆發(fā)功耗高,能到100W以上,同時,大家知道,功耗越高之后,提升的性能也越有限了。
Cinebench R23測試,110W領(lǐng)先45W依然是24%左右,55W款和65W款接近,原因在于55W的爆發(fā)功耗和持續(xù)時長比65W款機型強一點兒,所以它們短時基準測試沒什么明顯差異。這一結(jié)果也體現(xiàn)在95W與110W i7 12700H之間,前者存在著爆發(fā)功耗,后者基本已經(jīng)拉到了極限,測試時的運行功耗其實很接近,所以分數(shù)也就差不多。而從65W到95W,性能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V-RAY是一項持續(xù)時長1分鐘的測試,分數(shù)越高越好,同樣的,這項測試對于14核i7 12700H也很輕松,45W到65W幾乎處于同一水平(前兩者的爆發(fā)功耗高導致),95W開始拉開差距,110W達到了12315,如果是8核16線程處理器,跑這項測試的分數(shù)是9297(54W 銳龍7 6800H)。
長時間滿載測試為blender渲染測試,不過這個測試中,幾臺機型稍微有一些差異,因為測試時間間隔比較久,因此軟件版本稍微有一些不同,供大家參考。
從測試結(jié)果來看,在時間偏短的Bmw27場景中,45W i7 12700H耗時為3分08秒,而到了55W以上,就來到了2分53秒,效率提升了不少,再到65W,渲染效率稍高但與55W沒有明顯差距;而到了95W/110W下,渲染效率就大幅度提升了,當然,它倆之間在2分鐘左右的渲染里沒有區(qū)別。
在時間偏長一些的classroom場景中,測試差距就進一步體現(xiàn)出來了,45W i7 12700H需要7分22秒,65W款就只需要6分39秒了,再到95W款,時間進一步縮短到5分29秒,大幅度提升,最后到110W款,則為5分19秒,相比45W款,足足少了2分鐘的時間!不過95W和110W的i7 12700H差距依然不算大。
45W款i7 12700H屬于默認功耗,強于一般的筆記本8核16線程處理器;65W款i7 12700H在長時間滿載里比45W要明顯強一些(短時跑分看PL2);而到了95W功耗級別發(fā)生性能質(zhì)變,屬于強力i7 12700H機型;再到110W,功耗雖然繼續(xù)拉升但是性能提升就有限了。也就是說,游戲本,有個95W的持續(xù)性能釋放就相當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