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 同
肺俞是肺的背俞穴,中府則是肺的募穴,二者搭配恰好構成“俞募配穴法”。背俞穴與募穴均為臟腑之氣輸注、匯聚之處,且在分布上大體與對應的臟腑位置關系接近,是治療相關臟腑病證時的常用配穴,按摩刺激也能使相關臟腑的養(yǎng)護事半功倍。
肺俞穴位于足太陽膀胱經上,是肺的背俞穴,肺氣在此處輸注于人體的背部。刺激肺俞可以有效調動肺氣,調理肺的氣機。瀉之宣肺,補之益肺,無論虛實、外感內傷肺系病證,均可選用。
第3 胸椎脊椎雙側旁開1.5寸。分發(fā)肺臟之熱,主治發(fā)熱、咳嗽、氣喘等。取穴和按摩建議有他人協(xié)助完成。取穴時須保持俯臥位或俯伏坐位,先找到背部上方取穴標志——第7 頸椎棘突(頸部前屈時項部最高骨性的突起),再向下數(shù)至第3 個突起的椎體(第3胸椎棘突)下方。然后以四橫指為3 寸,將四橫指寬度的中點放于第3 胸椎棘突上,兩側即為肺俞穴。
宣肺理氣、化痰平喘。主治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結核、胸膜炎、胸背神經痛、背部軟組織勞損、百日咳、肺氣腫、頸淋巴結核等。
此穴難以自行按摩,可以由家人以拇指指腹按揉患者肺俞穴100—200 次。此穴亦適合艾灸。
中府穴歸屬手太陰肺經,為肺之募穴。所謂募穴,即臟腑之氣輸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稱為“腹募穴”,與腰背部的“背俞穴”相對。
在胸前壁外上方,人體中線旁開6 寸,橫平第1 肋間隙,左右各一穴。取穴時兩手叉腰立正,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是云門穴,由此窩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條肋骨(平第1 肋間隙)處或男性乳頭外側旁開兩橫指,往上直推三條肋骨處即是此穴。
止咳平喘、清瀉肺熱、通暢肺腑。主治胸滿、氣喘、扁桃體炎、咳嗽、支氣管炎、肺結核、心臟病、腹脹、嘔穢、皮痛面腫、肩周炎、胸肌疼痛等。
每天先順時針揉按中府穴1—3分鐘,再逆時針揉按1—3 分鐘,堅持這樣按摩可以預防胸悶、氣喘、肩背痛等手太陰肺經循行之處的病癥。但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稍稍施力即可,也可以與云門穴一同揉按,事半功倍。
滋陰潤燥不僅與肺有關,亦與肝脾腎密不可分。所選的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善于養(yǎng)肺陰潤燥,而太溪穴則位于足少陰腎經上。腎主水,一身的水液代謝離不開腎的幫助,通過穴位刺激腎氣,也能夠幫助人體滋陰潤燥。
太淵穴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肺經的原氣經過和留止此處。原穴有祛邪和扶正補虛的功能。刺激太淵穴能使肺經的經氣通達,從而激發(fā)肺經原氣,調動體內的正氣以抗御病邪。我國針灸大家程莘農院士在其“藥穴同源”理論中,曾將太淵穴類比于北沙參,具有滋肺陰而潤肺燥的作用。
位于腕前區(qū),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取穴時找到手腕掌側的腕橫紋,在其上方靠近橈側(大拇指一側),觸摸到橈動脈搏動處,其橈側凹陷即是此穴。
理血通脈、宣肺平喘、滋陰潤肺。主治咳嗽、氣喘等肺系病證,無脈癥以及腕臂痛。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壓右手太淵穴,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然后緩慢屈伸活動右手腕關節(jié),讓刺激充分達到肌肉組織的深層,產生酸、麻、脹、痛、熱和走竄等感覺,持續(xù)20—30 秒后,漸漸放松,再輕揉局部,如此反復操作。左右交替進行,每次每穴按壓5—10 分鐘,每日1—2 次。
太溪隸屬足少陰腎經,是足少陰腎經的輸穴和原穴。輸穴就是本經經氣匯聚之地,原穴是本經經氣較大的“中轉站”,太溪穴合二為一,所以太溪穴處腎經的經氣最旺,刺激太溪穴有很好的補腎養(yǎng)腎功效,能夠調動腎氣、滋養(yǎng)腎陰,從而幫助人體滋陰潤燥。
位于足內側,足內踝(高點)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即腳內踝后緣的凹陷中。取穴時采用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從內踝尖作垂線至足跟腱,連線中點即為此穴。
滋陰益腎、溫補腎陽。主治頭痛目眩、咽喉腫痛、牙痛、耳聾耳鳴、咳嗽、氣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經不調、失眠健忘、遺精、陽痿、小便頻數(shù)、下肢厥冷、內踝腫痛等。
自我按摩時,將一只腳抬起置于另一腿上,隨后找到太溪穴,用拇指以中等力度點按、轉圈揉按,每次按摩5—10 分鐘。亦可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使用中等力度捏拿、點按,每次按摩5—10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