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棠
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875
注疏與語錄是儒家思想傳承與建構的兩種重要著述體式,并由此形成了“依經立義”與“自建法言”兩種路徑。相對而言,注疏偏重傳承,也可別立新說,但畢竟以經典為依托,自家面目不那么醒豁;語錄偏重建構,可以談論經典,但其意義在于脫離經典,確立鮮明的一家之言、一派之學,成就自家面目。對語錄在思想建構方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雖然不乏論者,但仍然還有深入研究的空間?!墩撜Z》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盡管還有其他早期典籍記載了大量孔子之言,近年又有出土文獻《孔子詩論》專門闡釋《詩經》,但不能否認,無論是思想的豐富性、權威性,還是在文化史和思想史上的影響,它們均無法與《論語》相提并論。
關于《論語》的話語建構,學界大多關注孔子的言說方式所體現的話語權威、《論語》文體形式的淵源、特征等問題,探討了“子曰”、獨白、反問等言述形式所蘊含的意義(1)詳參鄒廣勝:《柏拉圖與孔子文體形態(tài)比較研究》,《文學評論》,2000年第6期;陳君華:《“訓話”還是“對話”?——論〈論語〉中“孔子”的言說方式》,《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呂逸新、董梅:《〈論語〉文體形式的文化闡釋》,《管子學刊》,2009年第3期;黃勇軍:《非理性話語的缺席與〈論語〉解釋力的自我限度》,《孔子研究》,2012年第4期;??塑玻骸丁罢Z錄體”的源起、分化與融合考論》,《當代修辭學》,2020年第4期。,及其話語建構模式、經典闡釋方式(2)過常寶:《〈論語〉的文體意義》,《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這些探討與結論對筆者都頗有啟發(fā)。不過,從《論語》所記孔子言論的整體特征角度進行分析,仍有可開掘之處。
《論語》載錄的大量言語建構、確立了孔子思想體系的主體??鬃幼栽啤笆龆蛔鳌?,然而,《論語》載錄孔門討論經典的言論占比非常少。據朱熹《論語集注》,共498章。涉及《詩》17章,《書》5章,《易》3章。其中《述而》所記“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3)④⑤⑥ 朱熹:《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97、159、91-92、177頁。,同一章言及《詩》、《書》。全書論及五經者共24章,所占比重很小?!墩撜Z》言及《詩》、《書》、《易》的24章,大多不指向對文本本義、歷史真實性的探究。這當然不能說明歷史上的孔子很少講述經典,不重視經典本義,但能夠說明《論語》的編纂者沒有側重于經典解釋。
《論語》討論經典者少,那么大量的言語討論的是什么問題呢?《論語》20篇大體是分主題類編的,通常有多個主題,古今注疏及論著對此多有分析(4)王博《論〈論語〉的編纂》一文,詳細分析每篇的主題以及各章的編排,所論甚切。見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第299-337頁。。從數量上看,有幾個主題很突出,論及“仁”的62章,論及“為政”的80余章,包括“為政”的方法及對諸多政治人物的品評,論及“君子”的84章,論及“禮”的40余章(5)《鄉(xiāng)黨》記孔子合于禮的行狀,不計在內。,論及“學”的40余章,論及“友”的15章,論及“孝”的13章,各個主題極少重疊。概言之,《論語》所記孔子與弟子的問答,大多由直面各種現實問題而發(fā)。
《論語》20篇的次序安排也體現了編者的意圖?!秾W而》與《為政》位于第一和第二,可視為全書的總綱。“學”放在首位是儒家重視文化傳承的體現,也是由《論語》編纂者及其內容的特殊性決定的。記錄者和編纂者是孔子的弟子或弟子的弟子,記錄的內容是師生的言行,這是一個教學團體。“學”對師生而言都是最重要的事,因而列為首篇。此外,“學”是修己的方法,與生命同終始;“為政”是實現安人的途徑。修己是安人的前提,安人是修己的目的。修己與安人,是孔子思考問題的兩個核心,修己以成人,為政以安人,他和子路的一次對話充分體現了這點。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藜阂园踩?。”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6)④⑤⑥ 朱熹:《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97、159、91-92、177頁。
在孔子看來,“修己以安百姓”難以實現,是極高的標準和要求,即使是古代的圣君堯舜亦未必做得到??鬃拥暮芏嗨伎级紘@修己與安人問題而展開,《論語》的內容亦大體均可列入修己與安人兩大類別。弟子們問政、問仁、問君子、問士、問崇德辨惑、問友、問恥、問為邦、問為仁、問志。這些要么指向修己,要么指向安人,整個孔門的關切均在于此。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也具體指向為政者是否采取了安人的舉措,是否見到實效。
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7)④⑤⑥ 朱熹:《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97、159、91-92、177頁。
子貢與孔子探討的是為政者如何做才稱得上“仁”。在孔子看來,子貢說的“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難以實現,超出且高于“仁”,已經可謂“圣”了。相對而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比較容易做到,這個相對容易實現的為政原則,就稱得上是仁。子貢和孔子從為政的角度討論何為“仁”,要做到立人、達人,需要實際的行動和切實的能力?!蛾栘洝酚涀訌垎柸?,孔子答曰:能行恭、寬、信、敏、惠五者于天下,即為仁。所謂“能行五者于天下(8)④⑤⑥ 朱熹:《論語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97、159、91-92、177頁。,也是指能真正地施行。
《論語》中有239章以“子曰”或“孔子曰”形式表述的獨語,加上弟子的獨語26章,占全書一半以上。這些獨語,原本觸發(fā)它們的情境已不可考。多有學者認為這體現了話語權威,筆者更傾向于將其中絕大部分理解為一位思想家的沉思,是孔子這位為師者面對學生時,將自己之所感、所思自由地表達出來。他闡述人生體驗,觀察各種現象,觀察人性,思考政治和歷史,提出自己的認識和見解,這些話語讓弟子記憶深刻,于是加以記錄、纂輯,其權威性的確立依靠的是話語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力量、蘊含的洞察力以及超越歷史時空的普適性,而不是獨語的形式。
對于經典文獻的研習,從《論語》載錄看,孔門的特點是強調實踐?!白右运慕蹋何模?,忠,信?!?9)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文,包括禮樂和經典文獻。孔子傳授弟子的文獻以《詩》、《書》為主,尤以《詩》為主??组T弟子中子游和子夏以“文學”著稱。子游曾為武城宰,能識人,能將禮樂付諸實踐,看問題注重本質(10)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88頁。子游曰:“喪致乎哀而止?!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191頁。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176頁。?!墩撜Z》沒有記載子游如何講論經典。子夏更重視外在的形式,因而孔子告誡他當為君子儒,不可急功近利(11)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88頁。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145頁。。子游也曾批評子夏的門人小子,只重灑掃應對進退等細末之禮,不知根本(12)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朱熹:《論語集注》,第190頁。。子夏有一些重學的言論,集中載錄在《子張》篇。如:“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13)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安W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4)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15)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子夏強調不斷增長見聞,重視廣泛地學習,在日常生活的實踐中進行思考,通過學習以完成對道的追求。以“文學”著稱的子游和子夏雖然治學思路有異,但整體看,《論語》偏重載錄的是他們看重踐行的一面。
文,還有超出典籍文獻的含義。孔子傳授“文”,看重的是蘊含在其中的傳統(tǒng),包括文化、制度及價值觀念,也包括歷史經驗、文化典范和人物楷模,以及普適性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教以文,是要承續(xù)文化傳統(tǒng),培養(yǎng)宏闊的思想認識,塑造理想的人。孔子說:“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16)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顏淵總結其從師的體會,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17)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博學于文,是在廣泛地學習文獻之外,還學習活的禮樂,于書面知識和禮樂實踐中呼吸領會周人的文化精神,以文化傳統(tǒng)培養(yǎng)遠大的志向,從而承擔起傳承斯文的重任。孔子所說的“郁郁乎文哉!吾從周(18)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是從知識與實踐兩方面繼承文獻與禮樂,繼承文化傳統(tǒng)并塑造理想的君子人格。
尊奉經典而不被經典文本所縛,仍然能夠自由地討論與表達,閱讀經典可以別有體悟,并不以追尋圣人之意為旨歸,這是孔門之語的特征,也是先秦思想有別于后世經學的特征,是先秦之所以富有思想活力、富有思想原創(chuàng)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論語》呈現給我們的孔子,常常由自我心靈的體驗及自我認知而走向對普遍人性的總結、概括及提升,他的體驗是如此深廣而富于哲思。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怎樣成為一個理想的人,是孔子思考的一個核心問題。學以成人,學以成君子,是孔子的重要思想。他由對自我的認知走向對執(zhí)政者和讀書人成為君子的普遍期許,孔子的大量自述尤其鮮明地體現出這一點。很多獨語如此鮮活,如此打動人心,它們是發(fā)自心靈深處的感喟,源于個體性情的體驗。
《學而》首章就很有代表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19)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99、189、189、189、91、111、65、47頁。李澤厚認為:“以儒學為骨干的中國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樂感文化’”,“它具體呈現為‘實用理性’(思維方式或理論習慣)和‘情感本體’(以此為生活真諦或人生歸宿,或曰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準宗教體驗)”,“‘悅’僅關乎一己本人的實踐,‘樂’則是人世間也就是所謂‘主體間性’的關系情感?!?20)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第28頁。這個解讀在學術界引起非常大的反響,相關討論持續(xù)至今。從宋儒標舉的“孔顏樂處”到李澤厚提煉的“情感本體”,哲人們普遍意識到“樂”的特殊意義?!皹贰彪m然是主體間性的關系情感,但也是孔子個人的情感體驗,“不慍”亦如此。悅、樂、不慍,均是孔子自我深層精神體驗的自然表達,這個表達具有非同尋常的價值和意義。
《學而》首句表達了孔子對“學”超越功利的態(tài)度??鬃拥摹皭偂笔恰皩W”這個行為本身以及在反復實踐所學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積極的情感。悅,是孔子獲得的智識層面上的滿足;學,是由不知到知的過程,是認知層面的;時習,是將認識層面的知轉化為實踐層面的領會、熟悉、掌握,是學的最終完成?!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是獨特的個體經驗,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從學習中體驗到愉悅。這個反問句飽含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感受,這是一種平和而滿足的喜悅,也是體驗“悅”之后的理性自覺。其后的“不亦樂乎”和“不亦君子乎”均當作如是觀。
孔子反復強調自己的好學,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21)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好學是一種在敏于事的行動中呈現的精神,是改過遷善、匡正自身的行為,其意義要遠遠超越一般的文獻記誦之學。
《學而》首章述及三件事,孔子由其自身對學的體驗發(fā)端,言及與同道交往獲得的精神愉快,最后所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實是孔子的自我肯定、自我期許,這里的“君子”是夫子自道。《論語》中不乏孔子自稱“君子”之例。比如《子罕》中的這章:“子欲居九夷?;蛟唬骸?,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22)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這章表明了孔子教化九夷的意愿,君子代表文明??鬃幼灾^“君子”,是道德人格的自我認知。《學而》首章由一己學而時習之悅,至與同道相與之樂,再至人不知而不慍為君子,均系孔子自身的切己體察,為其所獨有,他人莫能言之。
在孔子的“君子”言說中,很大一部分緣于其自我的道德體驗。正如徐復觀所論:“《論語》中許多語言,不是由邏輯推論出來的,不是憑思辨剖析出來的,而是由孔子的人格直接吐露出來的”(23)徐復觀:《向孔子思想性格的回歸》,周予同、朱維錚等:《論語二十講》,傅杰選編,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第203頁。,“君子”既是人格理想,也是孔子的自我人格寫照。
孔子的“君子”理想基于他對自我的期許,他對君子所具品格的認知,還有特別深刻之處,這突出表現在其“仁”與“知”(智)并論的話語中?!叭省迸c“知”并不矛盾,分別指向兩種理想的品格?!叭省敝饕敲嫦蛉硕裕爸敝饕敲嫦蚴露?。孔子“仁”“知”并論乃出于對人如何生存于世間的思考,亦有其個體生命體驗的印跡。
孔子特別重視“群”,他總結“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24)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詩經》的四大功能,“群”居其一。夫子曾憮然感嘆:“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25)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還曾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26)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群,是孔子的創(chuàng)見。如何能“群”?仁是與他人相處應秉持的根本態(tài)度,是實現“群”的重要途徑?!额仠Y》記“樊遲問仁。子曰:‘愛人?!?27)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人,指他人。單獨的個體無所謂仁,只有當個體與他人接觸,才會產生仁。仁,是把他人當作同自己一樣的人看待,也就是從“己”的需求出發(fā),進而考慮到同自己一樣的他人的需求。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8)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29)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兩種表述的著眼點雖有異,但根本思路并無差別。
“仁”與“知”同時出現時,各自承擔什么意義呢?“仁”屬于倫理德性范疇,“知”屬于理性德性范疇?!叭省迸c人倫道德相關,“知”與處事能力相關?!叭省迸c“知”的反復出現,體現出孔子對健全人格構成的思考,這個思考建立在面向現實人生和政治的基礎之上。
《論語》共有10章“仁”、“知”并舉,從中可知二者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爸恰笔且环N選擇的能力,選擇“仁”才稱得上是“智”,“仁”是“智”的前提條件??鬃诱f:“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30)②④⑤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2、113、178、184、166、139、132、92、69頁。子張問孔子,從令尹子文和陳文子的行事上看,他們“仁矣乎”,是否稱得上“仁”,孔子都答曰:“未知,焉得仁?”(31)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孔子認為他們處事不智稱不上是仁。在這個語境中,“智”又成為“仁”的前提條件。這兩章結合起來看,仁與智互為前提,互相滲透。
在如何對待民眾的問題上,“仁”與“智”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孔子說:“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32)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爸恰笔且龑癖姷那疤?,“仁”是實現善政的保證?!爸恰敝芗?,需要“仁”加以穩(wěn)固。理性認知之外,還需要培養(yǎng)內在對民眾的關愛之心。
“仁”還包含對邦國的責任感,相應的,“智”則是選擇出仕時機的能力??鬃硬幌胍婈栘洠栘涃浛鬃与?,孔子趁他不在時往拜,結果在路上遇見了。陽貨質疑,有如下對話:“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33)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這里提到的“仁”與“智”均與現實的政事有關。
《論語》載錄了樊遲兩次問“仁”與“知”。“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34)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致力于化導民眾的正確做法是敬鬼神而遠之,即順應民眾敬鬼神的心理,但并不諂媚鬼神,要用民眾易于接受的方式處理事務,能做到這樣就是“智”,“智”是具體執(zhí)政的能力。先難而后獲,是一種克服自身思想矛盾、超越自身精神境界的過程?!叭省?,需要精神修煉才能達到。另一章中孔子對“仁”、“知”的解說又不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瘑栔W釉唬骸?。’(35)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叭省笔菍λ岁P愛的情感,“智”是辨識、判斷他人品質優(yōu)長的能力??鬃铀f的知人,特別指知賢人。知人是為政的一部分(36)《子路》:“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141頁。??鬃诱f知人為智,具體是“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樊遲并不理解,又去問子夏。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選于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37)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子夏的解說清楚地表明,孔子所說的知人,其意義在于察識、選舉賢能之人并委以重任,為天下樹立典范。察舉賢才是智,是為政之智。
除了指向政事的仁智論,孔子也有泛論智者和仁者精神境界的言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38)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仁者為何不憂?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39)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仁者已經修德至高,內省不疚,故不憂。智者因為長于認知、辨識、選擇、判斷、應變,因而遇事不會困惑。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40)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在觀照自然萬物時,仁者和智者都從中發(fā)現了與自身相似的特質,從而獲得內在精神與外在自然一體的愉悅,都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大境界。對仁者、智者的論述也是夫子自道,正如程子所論:“非體仁知之深者,不能如此形容之。(41)②③④⑤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80、167、175、89、139、139、116、133、90、90頁。
“仁”與“知”均仰賴個體的行動及選擇,要與他人產生關聯(lián),要與具體的事產生關聯(lián)才能最終實現。孔子“仁”與“知”并論的意義在于:二者都面向社會現實,落在人生實處,能回答應當如何對待他人,如何處理事務這兩個人生基本問題。它們產生于個體與世界的聯(lián)結,植根于孔子自身的體察。
孔子特別重視“學”,同時又創(chuàng)造性地標舉了“思”,并身體力行。學意味著仿效與傳承,思則意味著反省與創(chuàng)造。與“學”相對而稱的“思”,具體含義不盡相同?!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44)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是學思并重,學思相濟,互相成就,缺一不可?!八肌钡膶ο笫撬鶎W的內容,思包含對所學內容的理解、領悟、反思??鬃臃磳θ狈唧w學習內容和對象的空想。他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45)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這里否定的只是脫離了“學”的“思”,而不是思考本身。
孔子固然好學、博學,但博學多識不是他好古敏求、學而不厭的目的。在他看來,有超越博學的東西。他與子貢的一段對話非常經典:“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46)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在很多人眼中,孔子是“多學而識之者”,是博學強記的人,他的弟子如此,孔門之外的人亦如此(47)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109頁。。但孔子對此并不認可,他自稱“一以貫之”。這個“一以貫之”指什么?張岱年的解說深中肯綮:“‘一以貫之’即用一個原則把多聞多見的內容貫通起來?!薄岸嗦劧嘁娛菍W,一以貫之是思。”(48)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思,是觀察、理解世界的方法,孔子之道可謂思以貫之。
孔子說的“思”,具有指向性和規(guī)范性,指向價值判斷和道德標準,對人的行為起到制約作用??鬃釉唬骸熬佑芯潘迹阂曀济鳎犓悸?,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49)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思明和思聰,指向結果,要看清楚、聽明白,要充分、正確認知客觀事物。溫、恭、忠、敬,是對身體及言行的規(guī)范。思問,是尋找解決疑難的方法。思難,是考慮任由憤怒發(fā)作會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控制情緒。思義,是對獲利的約束,非正當的收益不可取。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思齊,是渴求達到更高的境界。所謂“思”,是要達到普遍的道義標準,超出了具體的就事論事,因而具有格外重要的意義,不夸張地說,非“思”無以成人,思是自我建構和確立的過程。
《論語》載錄的孔子之思多是思考現實人生、政治的問題,是基于“觀”而展開的思。觀是有目的的看,觀的目的是要對人或事進行全面的認識,形成對事物的看法,包含復雜的思維活動??鬃佑^的對象主要有兩個:人和禮。無論是觀人,還是觀禮,“觀”這一行為最終均指向為政。觀人是為了知人,知人是為了舉賢任能。觀禮,是為了樹立和學習典范。
觀人,觀什么,如何觀?孔子說:“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50)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通過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過錯,了解他是否具有仁德,由觀而知是從觀察到判斷的過程??鬃舆€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51)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從做事的動機、采用的方式、內心安于何事等三個角度觀察,就能全面了解一個人。
觀禮也與為政有關??鬃诱f:“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52)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禘是祭祀天神和祖先的大祭,周成王特許周公可以舉行。之后,魯國國君僭用此禮,因而孔子不想觀看??鬃诱f:“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53)②③⑥⑦⑧⑨⑩ 朱熹:《論語集注》,第57、167、161、173、73、71、56、64、69頁。這兩章從否定的角度講不欲觀、無可觀之事,反之,從肯定的角度看,孔子欲觀的是符合禮制的祭祀大典,認為可觀的是居上者寬仁,行禮誠敬,臨喪悲哀。禮的作用是要為民做示范以起到教化的作用。觀不只是看,還是學習,觀看的應當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我們今天常說的觀摩就是此義??鬃忧罂捎^者,其實質是尋求符合禮制要求的典范行為,以能教化民眾。
觀,包含雙向的意義?!吨芤住酚小队^》卦,《象》傳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54)孫星衍:《周易集解》,上海:上海書店,1988年,第188頁?!队^》卦的卦象是坤下巽上,坤為地,巽為風,是為“風行地上”,指可以教化百姓,猶同孔子所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55)④⑤⑨ 朱熹:《論語集注》,第138、105、57、57頁。觀民,指的是先王做出示范,讓民觀己。觀,《說文解字》:“諦視也?!倍斡癫米⒃疲骸胺惨晕抑B視物曰觀,使人得以諦視我亦曰觀。”(56)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08頁??鬃拥挠^禮,包含對居上者能為儀型典范的期待。不僅觀禮如此,觀人有時也包含此義??鬃诱f:“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57)④⑤⑨ 朱熹:《論語集注》,第138、105、57、57頁。觀人,當觀周公之才之美,而觀其才之美,目的是要以為楷式并學習和效法。
《論語》載錄了孔子對諸多弟子和時人的評述,多基于觀察而發(fā)??鬃佑跉q寒知松柏之后凋,在川而嘆逝水,其“性相近,習相遠”的論斷以及諸多“君子”、“小人”之辨,均緣于廣泛而深刻的觀察而得出。思,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方法,他不僅身體力行,還對“思”有著自覺的認識,揭示了其意義。觀,可以引起思,觀的過程也是思的過程,正是以觀為基礎,孔子之思圍繞著現實人生而展開,那么多看似平常而實則深刻的洞見,實乃思的果實。
漢人以博通古今解釋“溫故知新”?!稘h書·成帝紀》載陽朔二年秋,關東大水,詔曰:“儒林之官,四海淵原,宜皆明于古今,溫故知新,通達國體,故謂之博士?!?58)⑦ 班固:《漢書》,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13、722頁?!稘h書·百官公卿表》述作表之旨歸:“以通古今,備溫故知新之義云。(59)⑦ 班固:《漢書》,顏師古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313、722頁。清代黃式三《論語后案》:“故,古也,已然之跡也。新,今也,當時之事也。”(60)程樹德:《論語集釋》,程俊英、蔣見元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94頁。故,指古,包括歷史事件、人物、制度等以及記載相關史實的文獻。所謂通古今、明古今,包含兩層含義:知曉古今制度之變遷,則知今之所由來;以歷史為鑒,乃知今天之所當為。這個理解的語境是政治,強調的是為師者貫通古今的能力。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朱熹曰:“溫,尋繹也。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61)④⑤⑨ 朱熹:《論語集注》,第138、105、57、57頁。這是從為師及為學的角度理解,當包含朱熹自身對教與學的體察,更切近孔子言說的教學語境。不善學者不能教,為師者當善于從舊聞中發(fā)現、領悟新知。學不能止于知已然之跡,必須有自己的發(fā)現,在舊知識中發(fā)現新意義,舊聞才不再外在于我,才能轉化為我的認知,成為我的知識結構中的一部分。筆者理解,故,除了舊聞,還有另一層含義,是學習主體已有的認知。所謂“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意味著每次重溫都能在自我的舊知中創(chuàng)出新知,是對自我認知的不斷超越,是自我知識體系及認知能力的更新和提升,自我更新永無停歇,如此方可為人師。在溫故知新的過程中,知識和傳統(tǒng)也不斷被賦予新的理解、新的意義和價值,得以發(fā)展并獲得長久的生命。
“溫故知新”的“知”,在孔子的言論中更多指向由已知推斷未知這類復雜的思維活動?!秾W而》記孔子稱贊子貢,認為可與言《詩》,“告諸往而知來者”(62)詳見朱熹:《論語集注》,第53頁。,也就是能從已知的思想觀念中聯(lián)想、推知老師未曾傳授的內容??鬃雍妥迂曌h論顏回的對話與此如出一轍,師徒二人都認為自己遠遠不及顏回,顏回“聞一以知十”(63)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77頁。。聞一知十、舉一隅以三隅反、十世可知(6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95頁。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敝祆洌骸墩撜Z集注》,第59頁。,都是由已知推斷出未知,活用已有的知識使之增殖,將舊聞轉化為新知,從而豐富、更新學習主體的認知。
在《論語》中,“知”的對象常常與人生密切相關,比如知命、知天命、知禮、知言、知人、知生、知死、知德(65)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朱熹:《論語集注》,第195頁。子曰:“由!知德者鮮矣。”朱熹:《論語集注》,第162頁。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論語集注》,第125頁。,“知”的對象都不是“物”,不是像后世常說的知天文、知地理、知書、知音等。指向人生與指向物區(qū)別何在?指向物的“知”,可以通過簡單的讀書和記誦而獲得,而指向人生的“知”,是一種透徹的、根本性的了解、辨識和判斷,需要細致的觀察、廣泛的學習、切己的體驗以及深入的思考才能獲得。
孔子重視由思考而獲得的“知”,這在孔門的經典研讀中也有體現??鬃雍妥酉木汀对娊洝肪唧w字句所作的討論就是一例。子夏問“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是何意,孔子答曰:“繪事后素?!弊酉脑賳枺骸岸Y后乎?”孔子感嘆:“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66)朱熹:《論語集注》,第63頁。孔子贊許子夏能推衍而及詩句之外的意義,贊許這種需要思考而有所領悟的學習方式?!抖Y記》中記述了大量孔門對禮的研討,其中較少對禮學文獻的討論,頗多對各種具體疑難問題的探討和處理,也是孔子重視思考問題這一根本教學精神的反映。
關于先秦“語”類文獻的生成、類別、體用特征、源流演變,“語錄”的含義、起源、生成、類型等問題,學界已經有很多精彩、深入的討論,也做了大量文獻梳理工作(67)如俞志慧:《語:一種古老的文類——以言類之語為例》,《文史哲》,2007年第1期;夏德靠:《論“語錄”與“語錄體”》,《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對儒家語錄類文獻的研究,集中在《論語》、《國語》及宋代的語錄類文獻。從上述對《論語》話語特征的分析中,這里想延伸探討儒家文獻“語”的特質及“語錄”的功能。一言以蔽之,“語”的特質是思想,是問題指向;“語錄”的功能是建構思想體系。
從《說文解字》對“語”、“論”、“議”三個字的遞訓中,我們能得到一點啟示?!墩f文解字》:“語,論也?!?68)⑤⑥⑦ 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第89、91、92、92頁。“論,議也。(69)⑤⑥⑦ 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第89、91、92、92頁?!白h,語也。(70)⑤⑥⑦ 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第89、91、92、92頁。段注:“上文云論難曰語。又云語,論也。是論、議、語三字為與人言之稱。(71)⑤⑥⑦ 許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第89、91、92、92頁。這個訓釋提示我們注意“語”、“論”、“議”的共性,它們具有共同的義素——討論問題,只是各有側重。論,強調分析、推理,有條理(72)段玉裁注:“凡言語循其理,得其宜謂之論。故孔門師弟子之言謂之《論語》?!痹S慎:《說文解字》,段玉裁注,第92頁。,并做出判斷,形式上可以是一人發(fā)論,也可以是多人討論;議,討論后要有決斷,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形成一個共識,形式上是多人參與;語,形式上為兩個人的問答,內容方面突出的是思想特質,尤其是具有經驗總結、警戒性質的思想認識。漢代劉熙《釋名·釋言語》:“語,敘也。敘己所欲說也?!?73)劉熙:《釋名:附音序、筆畫索引》,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第49頁。這個解說揭示了“語”的特點是表達自己想要說的,換言之,“語”的特征是突出言說者的主體性,突出思想和觀念,突出問題指向,是以問答或辯難的形式表達見解?!墩撜Z》的話語建構,非常典型地體現出“語”所具有的思想特質??鬃拥难哉f為其所欲說,具有現實針對性,問題指向性,其脫離經典、獨立思考、自建法言的特征非常鮮明。
“語”具有思想特質,纂輯圣賢之語而成的語錄類著述,通過篇目或卷目主題的設置、對原始材料的取舍安排,摘錄一人或多人的思想學說,表達對系列問題的見解、探討,最終起到建構思想體系的作用,以《論語》和《近思錄》最為典型。
上文已述,《論語》的編排方式是主題類編,大體每篇均有主題,正是這種以問題為核心的纂輯,建構了孔子其人及其思想體系,建構了以一位先師為主的一門之學。至宋,朱熹和呂祖謙編輯《近思錄》,摘編北宋周敦頤、二程和張載四子之語,總622條,纂輯為14卷,每卷之目亦標示所論之主題。朱子自定綱目是:“(一)道體;(二)為學大要;(三)格物窮理;(四)存養(yǎng);(五)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六)齊家之道;(七)出處、進退、辭受之義;(八)治國、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處事之方;(十一)教學之道;(十二)改過及人心疵?。?十三)異端之學;(十四)圣賢氣象?!?74)黎靖德編、楊繩其、周嫻君校點:《朱子語類》,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卷第一百五“論自注書”,第2365頁。從形而上的道到具體的為學、致知、修齊治平、教學,最終標舉理想人格境界“圣賢氣象”,通過主題的明確設置,既關乎大體,又切于日用,自近及遠,有層級地建構了宋代新儒學的基本框架。
《近思錄》這類纂輯多人言論的語錄,其篇目或卷目的設置非常重要,是編者對所錄之語思想性的概括和提煉,直觀呈現了編者的思想架構。編者對具體內容的選取則賦予諸多散雜之語以思想的一致性。如第三卷《格物窮理》凡78則,強調《論語》和《孟子》的重要性,從第34則至第42則連續(xù)9則語錄均陳說二書,對它們推崇備至,其中第39則頗為典型。文曰:
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墩撜Z》《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讀書者當觀圣人所以作經之意,與圣人所以用心,與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闋其疑。則圣人之意見矣。(75)③④⑤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0、103、104、111頁。
這段話有三層意義。第一,極大提升了《論語》和《孟子》的地位,將其置于六經之上。第二,讀書的目的是求圣人之意,這和漢儒解經附會歷史事實及重文字訓詁的治學方向判然有別。第三,讀書者當反省自身如何未能至圣人之境,言外之意“成圣”當是讀書者的追求,這就為廣大讀書人樹立了一個極高的成人目標,從治學擴展到了成圣。《近思錄》將《圣賢氣象》置于編末也是這一觀念的反映。
此卷所選四子之語多強調思考以自得及思之貫通,亦本原于《論語》和《孟子》。如第四則:“欲知得與不得,于心氣上驗之。思慮有得,中心悅豫。沛然有裕者,實得也。(76)③④⑤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0、103、104、111頁。第六則:“學原于思(77)③④⑤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0、103、104、111頁。,第21則:“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心中有所開,即便劄記。不思則還塞之矣。(78)③④⑤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0、103、104、111頁。前兩則選自《程氏遺書》,第三則選自《張子語錄》?!睹献印分Z有:“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79)⑦ 焦循:《孟子正義》,沈文倬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第852、602頁?!熬由钤熘缘?,欲其自得之也。(80)③④⑤ 陳榮捷:《近思錄詳注集評》,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20、103、104、111頁。如此一來,二程與張載思想觀念的相通遂通過纂輯而得以凸顯,也通過纂輯建立了與孟子清晰的傳承關系。
此卷后半部分所輯之語多論及經典閱讀及解釋,論《詩》6則,論《書》3則,論《易》14則,《春秋》5則,六經之中尤重《易》,這與讀《易》尤須思辨有關。這些有關經典解讀的言論整體上看強調不泥于文字,要思得經典蘊含的義理大要,與注疏偏重于典章名物、歷史事件的解釋路徑迥乎不同,體現出語錄重思考的特征。
語錄這種著述形式在宋代得到極大的發(fā)展,編纂形式多種多樣,就儒家而言,有像《近思錄》這樣設置篇目以標明思想框架的,如楊時訂定、張栻編定的《河南程氏粹言》兩卷,篇目依次是:論道篇、論學篇、論書篇、論政篇、論事篇、天地篇、圣賢篇、君臣篇、心性篇、人物篇(81)詳見程顥、程頤:《二程集》,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第1169-1272頁。,關注的問題及論述的層級一目了然。有些語錄沒有篇目或卷目,如張載的《語錄》,《程氏遺書》卷一《二先生語》,謝良佐的《上蔡語錄》,陸九淵門人所輯《語錄》,這類語錄的思想框架沒有那么明晰,但所載之語依然具有以問題為指向的特征。還有的語錄在篇目或卷目編排方面體現出包羅宏富的特點,不僅有核心概念,還有專門的經典論述,從中可窺知學問之堂奧與規(guī)模。最顯著的如《朱子語類》,共140卷,有以主題立目者:理氣、鬼神、性理、學、戰(zhàn)國漢唐諸子、老氏莊列、釋氏、雜類、論文。有以經典立目者:《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易》、《尚書》、《詩》、《孝經》、《春秋》、《禮》、《樂》。有以人立目者:論孔孟程周、張子、邵子及其門人、朱子、訓門人、呂伯恭、陳君舉父葉正則、陸氏。有以歷史時段立目者:本朝、歷代。這種編目仍然將最能代表宋代儒學特色的“理氣”和“性理”概念置于全書的前幾卷,還是起到了一定的建構思想體系的作用。
《論語》是孔門師生教與學的記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整體看來,全書載錄的孔子之言及其與弟子之語,談論五經的內容非常少,誠如陳榮捷所說:“孔子確為一傳述者,但同時也是一創(chuàng)造者?!?82)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楊儒賓等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8年,第14頁。孔子不僅是知識的傳述者,更是思想的創(chuàng)造者,價值判斷的創(chuàng)造者,《論語》的纂輯就重在創(chuàng)造者這方面??鬃拥乃枷塍w系及其思想宗師的形象,均有賴于對其言語的有意選擇與精心纂輯而確立。
《論語》所見孔子的言論,依賴智識的成分要遠遠大于依賴經典的成分,其言說方式不是引經據典的,與《左傳》所載孔子言論相比,這個特征非常明顯。《左傳》多有孔子稱引古人之志或《詩》以表達看法的例子(83)如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谎裕l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1106頁。仲尼曰:“叔孫昭子之不勞,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对姟吩疲骸杏X德行,四國順之。’”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第1263頁。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派圃?!”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第1341頁。?!墩撜Z》側重纂輯從一己的生命體驗出發(fā)、面向現實人生所做出的獨立思考。宋儒之所以重返《論》、《孟》,朱熹和呂祖謙以“近思錄”命名他們纂輯的北宋四子語錄,上承《論語》以構建道統(tǒng),正是對離經而思、自建法言的承傳。離經而思、自建法言這一總體特征,建構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建構了以“修己”與“安人”為核心的早期儒家話語體系。這是一套新的話語體系,經過漢代儒生的進一步弘揚,成為新的知識,進入知識體系和價值系統(tǒng)中,成為偉大的傳統(tǒng)。
語,本是言論,言論的特質就是指向問題;語,最初是口說,經記錄后轉變?yōu)閱柎鸹颡氄Z?!墩撜Z》的原始材料是弟子們的現場記錄或事后追憶,《近思錄》并非如此,其采摭各家之說并專題化的纂輯方式消解了“語”本來的口說性質,從而突出了“語”的思想性以及“語錄”的思想建構功能。
重新審視《論語》的話語建構以及儒家語錄類文獻的思想特質,啟發(fā)我們研讀經典之時當有自覺的思以貫之意識,要調動起自我的生命體驗,喚醒思想的活力,這樣才能不斷更新自我認知,不斷在傳承中實現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