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彥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七年級(下)的語篇和話題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該冊教材共12個單元,涉及的時態(tài)主要有三種: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和一般過去時;重要的句型和語法功能有there be句型、情態(tài)動詞、介詞、形容詞、副詞的用法和祈使句和選擇疑問句的用法。
雖然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了教材所覆蓋的語法知識、主題意義下的各類詞匯和表達,但是完成的配套練習和考試的得分并不高,尤其體現(xiàn)在語法填空和短文填空這兩個考查語法水平的題型上。
以所在學校某次七年級期末英語考試的語法填空為例,考點和得分率如下表所示:
題號 考點 得分率1動詞be 88%2冠詞a 62%3 時態(tài)+主謂一致knows 19%4代詞 It’s 74%5時態(tài)have 68%6介詞with 72%7連詞because 69%8代詞my 83%9名詞stories 39%10 疑問詞why 44%
10道語法填空題分別考查了be動詞、冠詞、時態(tài)+主謂一致、代詞、時態(tài)、介詞、連詞、名詞和疑問詞的用法。雖然題目考查了9類常規(guī)語法項目的用法,但是并沒有直接考查七年級下冊的語法重點,如there be句型、祈使句、選擇疑問句等;在時態(tài)方面,只考查了一般現(xiàn)在時。學生如果想要全部做對,需要掌握教材以外的語法知識,并具有很強的語篇理解和語法辨別能力。
由于考試題目對詞匯和語法的要求遠遠超過教材,且考查的語法項目太零碎,在教材中并未得到系統(tǒng)的體現(xiàn),教師須額外花費課時講解各類語法項目。以所在學校為例,教師一般用5個課時完成一個單元內(nèi)容的教學,卻要額外花費2個課時講評練習題,若遇到大型考試,還需要額外花1—2個課時講解其中的語法題,而講解的效果如何?從得分率可知,學生在冠詞、代詞、主謂一致、名詞單復(fù)數(shù)、疑問詞等語法項目中得分偏低,而這些是平常學生反復(fù)操練、教師反復(fù)講評的語法項目,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以冠詞a/an、the為例,學生只是機械地背誦“冠詞a/an表示泛指,the表示特指”。但是,通過采訪班級的英語科代表和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他們只從字面意思理解泛指和特指,說泛指就是“泛泛而談”,特指就是“特別指”,如果要求他們說出一兩個例子,則能說出“I have an apple.”等簡單句,同時,他們很難給出含有充分線索且只能用冠詞the的句子。
學生了解a/an、the的語義,卻不能講出它們的語用。究其原因,也許與教師使用機械、僵化的方法講解語法,并未訓練學生有意識地從語篇中尋找語法線索,利用語境對該語法項目作出合理解釋的習慣有關(guān)(程曉堂、付曉麗 2012)。
例如,冠詞的用法非常靈活,往往取決于具體的語境。但是,教師教學生以下口訣:冠詞分為定冠、不定冠;不定冠詞a和an表泛指;表示特指要用the,次序、方位、最高級;世上物體獨一個,人或事物再次提。
該口訣并不能對學生遇到的所有語篇進行解釋,如下面這道語法選擇題目:
I have a nice and big family.We live in_______small town called Gray.Everyone here is friendly and knows each other.
教師在講解這道題時往往會用“a表示‘一個’,而the表示‘特指’”解釋,然后編造如“We live in a city named Zhongshan.”“Zhongshan is the city that we live in.”的句子作為例證。但是,這些句子并不合理、規(guī)范,不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冠詞a/an和the之間的區(qū)別。學生會有這樣的提問:“文中用called Gray和small來修飾、限定town一詞,為什么不用the特指那個叫作Gray的小城鎮(zhèn)?”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又該如何向?qū)W生解釋呢?
因此,當記憶的語法規(guī)則與實際發(fā)生沖突時,學生并不知道如何辨別a/an和the的用法。教師會讓學生從具體的語篇中找答案:作者所提及的small town是否已經(jīng)被讀者所了解?文中第幾次提及叫作Gray的small town?回答完這兩個問題后,學生就能明白,原來a small town called Gray中的a表示“一個”的概念,并不是泛指,也不是特指,而用于未曾提到的或?qū)Ψ讲恢赖娜嘶蛭锏拿Q前。
由于冠詞的用法取決于具體的語境,教師使用完整的語篇教授同一語法項目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但費時、費力,加上一堂課往往要講解很多題目,在實際的教學中,并不是每個教師都能有意識地這樣做。
總而言之,由于教師講解語法題時缺少真實的語境和有大量線索的語篇素材(程曉堂 2020),學生雖然能機械記憶教材要求的單詞、固定搭配和語法知識,但是在做題時并不能通篇、綜合考慮語篇表達的意義,從而不能理解考試所呈現(xiàn)的與教材不同的其他具體語境下的語法和語義。
冠詞雖然常見,但是學生普遍掌握得不好。這在他們的寫作中足以顯現(xiàn)。
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的寫作任務(wù)為例,學生能寫出與教材“I live in a quiet/busy/big/small/new/old neighborhood.”相近的正確句型,但是在接下來描述他們所處環(huán)境和周邊建筑物時,常常不會正確使用冠詞進行修飾或限定。比如,學生會寫:
(1)There is bank,post office and park near my home.
(2)My house is between a ice-cream shop and bookshop.
學生已經(jīng)注意到了ice-cream shop前要用冠詞,卻忽略了ice-cream一詞是元音音素開頭,所以要用 an;同時,bank、post office、park、bookshop 前漏寫a,但是在特定語境下,也能用the修飾。
其實,以上句子既能用a表示“一個”,又能用the特指作者所在區(qū)域的某些建筑物,取決于說話者想要表達或強調(diào)的內(nèi)容,依賴具體的語境。
基于學生在冠詞方面所犯的語法錯誤,教師應(yīng)意識到,他們需要的并不僅僅是在評講題目時的“a/an表泛指,the表特指”語法規(guī)律,而需要接觸和體會在不同的語境下,冠詞對于所修飾的名詞所起的作用,同時能用語篇中其他線索支撐其對于冠詞用法的理解。
經(jīng)過對教材的研讀發(fā)現(xiàn),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B 2b的文本就可以提供有關(guān)冠詞的真實語料。文本如下:
Today’s story is about Zhu Hui,a student from Shenzhen.He’s now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He’s living with an American family in New York.To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It’s 9:00 a.m.and Zhu Hui’s family are at home.His mom and aunt are making zongzi.His dad and uncle are watching the boat races on TV.
Is Zhu Hui also watching the races and eating zongzi?Well,it’s 9:00 p.m.in New York,and it’s the night before the festival.But there isn’t a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the US,so it’s like any other night for Zhu Hui and his host family.The mother is reading a story to her young children.The father is watching a soccer game on TV.And what’s Zhu Hui doing?He’s talking on the phone to his cousin in Shenzhen.Zhu Hui misses his family and wishes to have his mom’s delicious zongzi.Zhu Hui likes New York and his host family a lot,but there’s still“no place like home”.
在該文本中,不定冠詞a/an一共出現(xiàn)了5次,定冠詞the出現(xiàn)了8次。教師可以利用這個完整的語篇巧妙設(shè)問,引起學生對冠詞的語法敏感,讓他們比較不同的冠詞修飾同類名詞時所表達的含義區(qū)別。比如,前一句用the修飾Dragon Boat Festival,后一句卻用了a:
(3)Tod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4)But there isn’t a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the US.
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討論a和the在這兩個句子中的意思。端午節(jié)在英語中的表達是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學生了解的語法規(guī)律是“西方人不熟悉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以要用the表示特指”。
這個規(guī)律在第二個句子中就被推翻了。第二段講的是,美國沒有像端午節(jié)這樣的“一個”節(jié)日,因此學生能理解,并不是只能用the修飾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要依據(jù)具體語境而定。
除此以外,文中用the和a修飾兩個家庭在電視上看的節(jié)目:
(5)His dad and uncle are watching the boat races on TV.
(6)Is Zhu Hui also watching the races and eating zongzi?
(7)The father is watching a soccer game on TV.
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自行說出以上三個冠詞所表達的具體意思。第一句the boat races on TV不是指普通的劃船比賽,而是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能夠在電視上看到的賽龍舟,所以用the進行修飾;第二句承接上一句,從eating zongzi這個線索可以得知,朱輝(Zhu Hui)看的也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的比賽,那端午節(jié)這天的比賽就是賽龍舟,所以也用the修飾races,而且省略了前面的定語boat。第三句則與前兩句相區(qū)分,講的是朱輝所在的寄宿家庭的男主人在美國時間,也就是當天晚上21:00點在電視上看的一個足球比賽。因為這個足球比賽上文并沒有提及,且沒有特指是哪一場比賽,所以用a進行修飾。
教師在討論完以上五句話后,可以讓學生通讀整篇文本,對the的用法進行分類:確定哪些是the修飾專有名詞,哪些是the特指上文/某語境下特定的對象等,如:
(8)Well,it’s 9:00 p.m.in New York,and it’s the night before the festival.
(9)But there isn’t a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the US.
上句用the特指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和端午節(jié)前的那個晚上;下句用the并不是因為US需要特指,而是因為美國的全稱是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the用來修飾普通名詞構(gòu)成的專有名詞。這個the US與同樣是普通名詞構(gòu)成的專有名詞a Dragon Boat Festival又能進行區(qū)分。因為有了具體語境的支撐,學生能夠很好地了解作者利用a想要表達和強調(diào)的含義。
(10)The mother is reading a story to her young children.The father is watching a soccer game on TV.
(11)Zhu Hui misses his family and wishes to have his mom’s delicious zongzi.
以上兩個句子,雖然文中并沒有提及the mother是誰,但是學生能根據(jù)the mother而不是his mother的信息,推測出指朱輝所在寄宿家庭的媽媽正在做什么,而不是他在中國的家庭。在第二句中,his family雖然沒有提及是中國家庭還是美國的寄宿家庭,學生同樣能借助his mother和zongzi這兩個線索,對his family作出合理的解釋。
該教材中還出現(xiàn)了大量的冠詞常規(guī)用法,有些是固定搭配,有些需要根據(jù)語篇所給的信息和上下文推斷作者想要強調(diào)的含義,并不能簡單地用“a/an表示泛指,the表示特指”一句話概括,需要具體情境具體分析。受篇幅限制,教材中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整理、發(fā)現(xiàn)、歸納和巧妙地使用。
教師利用此語篇講解冠詞的用法只用了15分鐘,從此以后,學生在冠詞方面的題型得分率明顯且趨于穩(wěn)定。在之后遇到類似的題型時,教師也不用再編造例句,可以讓學生回到教材中再次體會、復(fù)習冠詞的用法,語篇意思連貫且觸手可得,不用擔心其記錯用法或不記得筆記寫在何處了。
教師在利用Unit 6的語篇教授冠詞的用法后,還可以利用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Section B語篇(多次出現(xiàn)冠詞),再次讓學生在語境中體會同一個冠詞的不同用法,系統(tǒng)、科學地幫助其在同一主題下復(fù)習和運用冠詞的用法(張?zhí)﹦?2022)。該語篇一共有三段,第一段中出現(xiàn)了一個a和兩個the:
(12)There is a zoo in my neighborhood.
(13)I love to watch the monkeys climbing around.
(14)The monkeys sometimes fight.
在后兩個句子中,monkeys前面都有the進行修飾,但是上文并沒有提及monkey。然而,從there is a zoo可以得知,猴子就是動物園里的,所以the用來描述雙方都了解的信息,學生在語境中很容易就能明白冠詞the的用法。
該語篇的第三段也有類似的表達:
(15)There is a post office between my house and a clothes store.
(16)But my favorite is the library.
下句the library在上句中從未提及,但是讀者很容易理解為什么作者要用the修飾library。因為教材中給了三幅街區(qū)的圖,讀者通過圖片就能判斷和匹配對應(yīng)的街區(qū)描述,所以上句的冠詞a表示有“一個”郵局在我家和“一個”衣服店中間;下句的定冠詞the特指街區(qū)中那個作者最喜歡的圖書館,此處不能改成a library。
在充分利用語法、語義和語境資源理解冠詞在語篇中的意思和強調(diào)的作用后,學生普遍在作文和考試中更加充分地掌握冠詞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的用法,可見合理利用教材已有語篇對學生進行語法教學的效果。
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七年級(下)一共用了兩個單元輔助現(xiàn)在進行時的教學,分別為Unit 6 I’m watching TV 和 Unit 7 It’s raining! 在Unit 6中,現(xiàn)在進行時這一時態(tài)在初中階段第一次得到呈現(xiàn)。Unit 6和Unit 7 Section A用學生熟悉的打電話等語境,呈現(xiàn)用現(xiàn)在進行時談?wù)撊藗冋谧龅氖虑榈挠梅ǎ琒ection B則用端午節(jié)當天中美兩國人所做不同的事情和寫明信片描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兩個語境,講解現(xiàn)在進行時的兩種用法,分別是描述人們正在做的事情和描述人們現(xiàn)階段一直在做的事情。
Unit 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B 2b 語篇的情景是兩個家庭在端午節(jié)當天同一時刻正在做的不同的事情。主人公是去美國學習的朱輝,時間是中國的早上9點,他的中國家人正在做與端午節(jié)相關(guān)的節(jié)日活動,而在美國則是晚上9點,朱輝所在的美國寄宿家庭正在做與往常一樣的事情,最后表達朱輝對家人的思念。
教師在確保學生已完整閱讀、充分理解語篇表達的含義后,可以直接利用文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子,帶領(lǐng)其體會、歸納和提煉現(xiàn)在進行時的兩種用法。同時,借用結(jié)尾兩句一般現(xiàn)在時的句子體會一般現(xiàn)在時與現(xiàn)在進行時用法的區(qū)別。
第一段一共有4個使用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子,其中就有兩種不同用法:
(1)He’s now study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He’s living with an American family in New York.
(3)His mom and aunt are making zongzi.
(4)His dad and uncle are watching the boat races on TV.
第一、二句并不強調(diào)朱輝此時此刻正在做的事情,而是表達他現(xiàn)階段正在發(fā)生的行為和狀態(tài):他正在美國學習、住在紐約的一個美國家庭里。第三、四句則是學生熟知的用現(xiàn)在進行時表達此時此刻人們正在做的事情。利用以上具體的語境,學生能很好理解現(xiàn)在進行時的兩種不同用法,他們不需要額外記憶哪些動詞(如study、live)可以用于表達第一種用法,判別兩種情境即可。
對于在第二段出現(xiàn)的現(xiàn)在進行時的句子,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全部先用線畫出來,再根據(jù)語篇已有線索和上下文,判斷它們具體指代哪一種情境。
在最后一段中,出現(xiàn)了兩個一般現(xiàn)在時的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回答為什么這里用一般現(xiàn)在時而不是現(xiàn)在進行時。
(5)Zhu Hui misses his family and wishes to have his mom’s delicious zongzi.
(6)Zhu Hui likes New York and his host family a lot,but there’s still“no place like home”.
首先,由于miss有“錯失”和“想念”兩種語義,學生要通過語篇下文中的線索“wishes to have his mom’s delicious zongzi”推測出 misses his family 指“想念他的家人”,而不是“錯過了他的家人”的含義。其次,學生根據(jù)后文的but there’s still“no place like home”可知,作者使用一般現(xiàn)在時是想強調(diào)朱輝并不僅此時此刻想念和希望吃他媽媽做的粽子,而是強調(diào)在美國讀書的這段日子里,他一直非常想念家人,所以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達他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由此,學生可以推演出 want、like、know、miss等表示心理狀態(tài)、情感的動詞常用一般現(xiàn)在時。
教師還能直接利用教材語篇中頻繁出現(xiàn)的語法現(xiàn)象,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因此,在學習了Unit 6的這個語篇以后,學生就更能理解Unit 7文 中“I’m having a great time visiting my aunt in Canada.She’s working here and I’m going to summer school”與“It’s afternoon right now,and I’m sitting by the pool and drinking orange juice”兩者的區(qū)別。
學生能意識到,語法規(guī)則是對于大部分語言現(xiàn)象的歸納,需要在具體的情境下具體分析(程曉堂 2013)。教師與其生搬硬套語法參考書上的解釋,編造不切實際的語境和例句,還不如讓學生在已有教材語篇中直接體會靈活多變的各類語法知識。
英語語法是非常靈活的,而教授語法規(guī)則同樣有許多辦法。同一語篇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教學辦法和處理方式。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語教材編寫是循序漸進和螺旋式上升的,有大量地道、典型的語篇,能為學生呈現(xiàn)各類語法的不同語義和用法。教師應(yīng)借助真實的語篇和語境,盡量不自行編造例子,有意識地在國內(nèi)外原版英語教材、讀物、詞典或者英語語料庫中選取適合學生水平的素材。本研究提供的只是語法教學的一種新思路,主旨在于幫助學生利用真實、自然的語篇和科學、合理的語境線索靈活解決語法學習難題,希望對同行有所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