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2021年泰山文化研究綜述

2022-08-15 00:44
泰山學院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泰山文化研究

張 琰

(泰山學院泰山研究院,山東泰安271021)

鑒于泰山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積累了眾多的泰山文獻。2021年,泰山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體現(xiàn)在泰山綜論、泰山歷史、泰山封禪、泰山宗教、泰山文學、泰山儒學、泰山金石、泰山民俗、泰山旅游、泰山建筑、泰山文化應用等方面,產(chǎn)生了一些新觀點,擴展了泰山文化研究的空間,提升了泰山文化研究的層次。

一、泰山文化綜論研究

2021年泰山文化研究成果首先關注到泰山文化整體的研究,如鄭長鈴等《泰山國際文化論壇(第一屆,2019)論文集》對泰山文化內(nèi)涵進行深入探討,對泰山文化的現(xiàn)代意義進行深入闡釋,探討其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的作用;①鄭長鈴、孫曉、王雷亭.泰山國際文化論壇(第一屆,2019)論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21.其次是出現(xiàn)了專門剖析自然泰山與文化泰山之關系的成果,如王雷亭《泰山:從自然山地到文化圣地》指出,受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青藏高原崛起,中國大陸地形形成三級階梯,在這一過程中,泰山成為條件上佳的自然高地。遠古人類利用泰山區(qū)域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在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顯露文明初光,到三代中后期泰山地位初步顯現(xiàn);在與嵩山等名山的競爭中,受源于齊魯?shù)娜寮覍W派的建構,嬴秦一族對泰山的封禪行動,使泰山在秦漢時期奠定首山地位,至唐宋更加鞏固,泰山成為華夏一統(tǒng)、江山永固、國泰民安的象征,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傳統(tǒng)文化圣地。②王雷亭.泰山:從自然山地到文化圣地[J].泰山學院學報,2021,(03):44-55.鹿鋒《“泰山意象”:青山成為青史的契機、效用與演進》分析了以“青山青史”與“神話仙話”所構成的不同層面的泰山意象。指出,得天獨厚的自然與人文條件使泰山從青山至青史,由具象而抽象,最終因“泰山聚變”而成為具有特定內(nèi)涵的“泰山意象”?;谔┥椒舛U,“泰山意象”成為“天人合一”思想最佳實體化形象表達。“泰山意象”以類比推演的方式在不同領域發(fā)揮著政治意象、文化意象、審美意象的喻旨功能。隨著歷史的演進,“泰山意象”將以漸近的方式由青史逐步回歸青山。③鹿鋒.“泰山意象”:青山成為青史的契機、效用與演進[J].泰山學院學報,2021,(06):28-32.

二、泰山歷史研究

學界關于泰山歷史的研究,一直是歷年泰山文化研究的主題,2021年學界從四個方面展開泰山歷史研究:

第一,不同時期泰山歷史地位的研究。如鹿鋒《泰山何以獨尊:中華歷史文化大背景下的泰山》對泰山的歷史地位的變遷進行了全面的探討;①鹿峰.泰山何以獨尊:中華歷史文化大背景下的泰山[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21.高瑩.清至民國時期泰安大汶口經(jīng)濟的發(fā)展[J].綏化學院學報,2021,(12):86-88.劉興順《五行哲學觀念下五岳之長的歷史考察》分析了五行世界圖式下五岳之長的形成過程,并指出,自兩漢以后,泰山作為五岳之長的觀念得以繼承并不斷產(chǎn)生出“五岳之伯”、“五岳獨宗”、“五岳獨尊”等判斷,而歷代知識階層也繼承了兩漢的觀念,更加明確和徹底地思考和研討五行與東岳泰山的關系;②劉興順.五行哲學觀念下五岳之長的歷史考察[J].泰山學院學報,2021,(02):15-23.張月《五行說及其賦予泰山的文化和政治色彩》探討了五行學說對泰山的政治文化地位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③張月.五行說及其賦予泰山的文化和政治色彩[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06):103-105.高瑩《試論泰山與嵩山在明洪武朝祀典中的地位變化》通過分析泰山與嵩山在明洪武朝祀典中的地位變化,指出明洪武元年皇帝親祀汴梁之神、十年李善長祀中岳的祭祀大臣配置,透露出朱元璋曾欲建都河南而做禮制上的準備,這也影響到了泰山祀典地位的變動;④高瑩.試論泰山與嵩山在明洪武朝祀典中的地位變化[J].泰山學院學報,2021,43(02):24-31.李文濤《古今滄桑環(huán)詠亭》勾勒了岱廟西院環(huán)詠亭的歷史沿革。⑤李文濤.古今滄桑環(huán)詠亭[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1):36-38.

第二,歷史人物研究。如王強《泰山羊氏考釋四題》從羊欣世系考疏、羊欣書學探因、羊耽支系新證、羊蔡姻親小考四個方面對泰山羊氏做了細致考述。⑥王強,譚帥.泰山羊氏考釋四題[J].泰山學院學報,2021,(03):21-27.

第三,文物研究。如蔡友振等《山東新泰周家莊墓地出土薄壁青銅容器制作特征分析》對新泰周家莊墓地出土薄壁青銅容器制作特征進行了分析;⑦蔡友振,丁忠明,高雷,吳雙成,劉延常.山東新泰周家莊墓地出土薄壁青銅容器制作特征分析[J].四川文物,2021,(03):104-111.孟令謙等《岱廟文物構成及價值研究》在分析岱廟文物構成的基礎上提出了價值研究;⑧孟令謙,于軍.岱廟文物構成及價值研究[J].人文天下,2021,(05):71-76.李罡《山東寧陽縣張閣老舊石器地點調(diào)查簡報》對處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汶、泗河流域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存張閣老舊石器地點進行了調(diào)查;⑨李罡,高文太,郭向東,武進河,劉春宇,于勇,劉鴻亮.山東寧陽縣張閣老舊石器地點調(diào)查簡報[J].四川文物,2021,(06):27-33.鄭巖《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對靈巖寺現(xiàn)存晚唐滅佛運動遺留的一尊唐代金剛力士像碎片的文化價值進行了探討,分析了“鐵袈裟”與各個時期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tǒng)的關聯(lián),指出“鐵袈裟”所屬鐵像的原意、鐵像被破壞的過程、碎片在后世產(chǎn)生的新意義也同樣重要。⑩鄭巖.鐵袈裟:藝術史中的毀滅與重生[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1.

第四,地域社會研究。如高瑩《清至民國時期泰安大汶口經(jīng)濟的發(fā)展》指出泰安大汶口因具有水路和陸路的交通優(yōu)勢,使得其雖為鎮(zhèn)級行政建制,但清至民國時期成為了泰安的商業(yè)重鎮(zhèn);○1鹿峰.泰山何以獨尊:中華歷史文化大背景下的泰山[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21.高瑩.清至民國時期泰安大汶口經(jīng)濟的發(fā)展[J].綏化學院學報,2021,(12):86-88.劉媛《新時代下山東喪葬鼓吹樂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以魯中泰安地區(qū)為例》對新時代下泰安喪葬鼓吹樂所用樂器、演奏形式、演奏曲目等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12劉媛.新時代下山東喪葬鼓吹樂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以魯中泰安地區(qū)為例[J].作家天地,2021,(16):61-62.劉悄然《泰山肥城地區(qū)傳統(tǒng)宗教園林研究》基于風景園林學,以泰山肥城地區(qū)為研究樣本,以歷史源流、空間分布為主線,系統(tǒng)分析了肥城地區(qū)傳統(tǒng)宗教園林的發(fā)展脈絡、分布特點、單體以及整體特征。①劉悄然.泰山肥城地區(qū)傳統(tǒng)宗教園林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21.

三、泰山宗教研究

泰山為宗教名山,蘊含其中的宗教文化歷來受學者關注。2021年泰山宗教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泰山信仰、碧霞元君信仰、泰山道教、泰山佛教、泰山民間信仰等方面。

2021年泰山宗教研究成果最多的是關于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對碧霞元君緣起的研究,如周郢《宋真宗崇祀泰山玉女意旨新探》對宋真宗崇祀泰山玉女進行了探討,指出宋真宗封禪泰山時,特命奉祀玉女神像,由此引發(fā)泰山女神信仰的肇興。其事緣于當時一場因太子缺位而造成的皇位危機,真宗希望通過奉祀玉女,以祈皇嗣。此舉使泰山女神送子神格逐漸確立。泰山也漸由接通天地的封禪圣山,一變?yōu)槠硭们笞拥纳?。②周?宋真宗崇祀泰山玉女意旨新探[J].世界宗教文化,2021,(06):134-141.第二,區(qū)域碧霞元君信仰研究,如胡夢飛《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明清時期魯西地區(qū)的碧霞元君信仰》在“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視域下探討了明清時期魯西地區(qū)的碧霞元君信仰,指出不同階層圍繞同一信仰之間的互動。③胡夢飛.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明清時期魯西地區(qū)的碧霞元君信仰[J].地方文化研究,2021,(06):33-42.第三,碧霞元君寶卷的研究,如汪雪《甘肅岷縣〈靈應泰山娘娘寶卷〉中的曲牌研究》以岷縣《泰山寶卷》中的曲牌唱腔為主要研究對象,探析《泰山寶卷》曲牌的音樂特征及組合規(guī)律,并通過與明清時期輯錄、刊刻的俗曲工尺譜以及當代民歌、曲藝中同名曲牌的對比研究,窺覓岷縣寶卷曲牌發(fā)展衍變的軌跡,探究寶卷中曲牌唱腔發(fā)展流播的內(nèi)在規(guī)律。④汪雪.甘肅岷縣《靈應泰山娘娘寶卷》中的曲牌研究[J].河西學院學報,2021,(01):73-84.

泰山神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泰山府君的研究上,如劉晨《“泰山府君”信仰源流辨考》指出,專司冥界的泰山府君并非泰山神,而是“天神主死、地吏治鬼”觀念與泰山通天達地“神德”結合以后,逐漸固定于泰山之下的死后地下世界即泰山冥界,以及地吏長官“地下二千石”的同義轉(zhuǎn)化;⑤劉晨.“泰山府君”信仰源流辨考[J].世界宗教文化,2021,(06):127-133.濮文起《中國人地獄觀的演變進路》在探討中國人地獄觀的演變進路的時候,對“泰山治鬼”“泰山府君”思想進行了探究;⑥濮文起.中國人地獄觀的演變進路[J].世界宗教文化,2021,(02):10-17.張宇辰《魏晉志怪小說中的泰山府君形象探析》對魏晉志怪小說中的泰山府君形象進行了探析,指出泰山府君形象的產(chǎn)生和變異一方面受到民間鬼神觀念、漢代讖緯之學和歷代因襲的史傳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另一方面又與魏晉時期道教玄風的興起、佛教的傳入密切相關;⑦張宇辰.魏晉志怪小說中的泰山府君形象探析[J].今古文創(chuàng),2021,(25):4-6.張作舟《神話中的幽冥世界:從昆侖——幽都到泰山——蒿里的歷史演變》則對泰山府君主宰的作為冥府的泰山進行了深入剖析。⑧張作舟.神話中的幽冥世界:從昆侖——幽都到泰山——蒿里的歷史演變[J].神話研究集刊,2021,(01):290-309.除此之外,黃彥弘《從地方神到岳神:南宋前后張?zhí)P叛鲋葑儭越饔裆娇h的東岳廟為中心》討論了江西玉山東岳廟中的張?zhí)I?,由地方神到南岳輔神張抃再到東岳輔神張巡的轉(zhuǎn)變過程。⑨黃彥弘.從地方神到岳神:南宋前后張?zhí)P叛鲋葑儭越饔裆娇h的東岳廟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21,(03):87-94.此外,殷亞欣《先秦時期泰山信仰研究》以先秦時期泰山信仰的萌芽與發(fā)展為研宄對象,論述了促進泰山信仰萌芽、發(fā)展的多種因素及泰山信仰在秦漢時期的傳承與轉(zhuǎn)變。⑩殷亞欣.先秦時期泰山信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21.

泰山佛教的研究首先關注到靈巖寺的研究,如高強《金元時期曹洞宗在泰山靈巖寺的傳承發(fā)展》對金元時期靈巖寺的宗派傳承進行了梳理,認為金元時期泰山靈巖寺是曹洞宗在北方傳播發(fā)展的重要基地;①高強.金元時期曹洞宗在泰山靈巖寺的傳承發(fā)展[J].泰山學院學報,2021,(02):32-36.王春彥等《元明時期山東靈巖寺曹洞宗宗統(tǒng)字輩及法統(tǒng)之關系》則通過在爬梳靈巖寺現(xiàn)存元明塔銘、碑銘的基礎上,探討了元明時期山東靈巖寺曹洞宗宗統(tǒng)字輩及法統(tǒng)傳承;②王春彥,仝晰綱.元明時期山東靈巖寺曹洞宗宗統(tǒng)字輩及法統(tǒng)之關系[J].宗教學研究,2021(02):129-140.劉蘭芬《山東靈巖寺石刻反映若干歷史問題考辨》在借鑒碑銘資料及前人研究基礎上,分析靈巖寺及其所代表山東地區(qū)佛教寺院政治和經(jīng)濟管理制度;③劉蘭芬.山東靈巖寺石刻反映若干歷史問題考辨[J].長江文明,2021(03):49-53.胡新華等《靈巖寺彩塑羅漢服飾:佛教雕塑世俗化的美麗表達》探討了靈巖寺宋代彩塑,指出這批羅漢衣飾美輪美奐,在服裝樣式、圖案造型以及色彩運用等方面均與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審美趣味相呼應,同時也傳承和凝聚著傳統(tǒng)的審美集體無意識,是佛教世俗化的集中表現(xiàn)。反之,世俗化的美麗裝扮也讓這批羅漢塑像散發(fā)著恒久的魅力。④胡新華,胡建華.靈巖寺彩塑羅漢服飾:佛教雕塑世俗化的美麗表達[J].雕塑,2021(01):80-81.其次是對泰山佛教高僧的研究,如常紅星《泰山竺僧朗國內(nèi)外研究述論》對泰山竺僧朗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進行了梳理和評述。⑤常紅星.泰山竺僧朗國內(nèi)外研究述論[J].泰山學院學報,2021,(03):36-43.再次為泰山佛教廟宇的研究,如劉麗麗等《山東長清神寶寺考及其相關研究》在考述大唐齊州神寶寺之碣和四方佛造像等遺存的基礎上,勾勒出神寶寺的發(fā)展歷程與寺院藍圖。⑥劉麗麗,郝素梅.山東長清神寶寺考及其相關研究[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01):33-45.

泰山道教研究成果劉慧《〈五岳真形圖〉東岳“真形”之辯證》對五岳真形圖“形”與“符”之間的關系、圖中的文字標記所反映的地理信息及文化信息、泰山在《五岳真形圖》形成過程中的源頭價值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⑦劉慧.《五岳真形圖》東岳“真形”之辯證[J].世界宗教文化,2021,(06):119-126.

泰山民間信仰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高瑩《清代后期泰安民間信仰的世俗化——基于斗母宮碑刻的考察》通過對斗母宮碑刻的考察,指出泰安民間信仰的世俗化共有三重內(nèi)涵:斗母宮內(nèi)除供奉主神斗母之外,還加入了觀音、碧霞元君等其他神靈,唯靈驗是奉;清道光后,斗母宮碑刻中商人商號的捐輸比例逐漸增多,該處的信仰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和地方商人結合,并且碑陰中有遠到福建的商人加入捐施的行列;同、光之際泰山尼姑常借助斗母宮參與娛樂宴飲活動,使清修之地有了世俗會館化的傾向。供奉神靈的功利化、信眾的商人化、廟宇功能的會館化,三者共同促成了斗母宮信仰的世俗化。⑧高瑩.清代后期泰安民間信仰的世俗化——基于斗母宮碑刻的考察[J].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21,(01):35-49+245-246.劉佩佩《泰山紅門宮“祈福圣地”成因》通過對紅門宮的歷史、碧霞元君的信仰、香社組織、朝拜場所、小泰山和碑文等梳理,解釋了紅門宮的祈福成因及現(xiàn)狀。⑨劉佩佩.泰山紅門宮“祈福圣地”成因[J].炎黃地理,2021,(09):70-73.

四、泰山文學研究

自古關于泰山的文學作品汗牛充棟,因而對泰山文學的研究一直是泰山文化研究的主要方面之一,2021年泰山文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對泰山詩歌的研究,如張珂《北宋泰山靈巖寺詩文研究》對北宋泰山靈巖寺詩歌和散文的背景及內(nèi)容、風格及藝術特色等進行了深入研究,揭示出北宋泰山靈巖寺詩歌和散文的意義和影響;⑩張珂.北宋泰山靈巖寺詩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1.魏伯河《汶泗流域的“大王”崇拜——以黃恩彤兩首紀事詩為視角》分析了黃恩彤兩首紀事詩中所記載的汶泗流域的“大王”崇拜;①魏伯河.汶泗流域的“大王”崇拜——以黃恩彤兩首紀事詩為視角[J].尋根,2021,(04):48-52.劉冠成.天堂與地獄——龐德《比薩詩章》中的“泰山”[J].泰山學院學報,2021,(05):13-22.孫紹振《泰山——青年杜甫豪情之載體——讀〈望岳〉》分析了詩人杜甫《望岳》中所展示的豪情;②孫紹振.泰山——青年杜甫豪情之載體——讀《望岳》[J].語文建設,2021(19):41-44.王紗紗《清人桑調(diào)元〈泰山集〉藝術探賾》認為,清代桑調(diào)元所著詩集《泰山集》具有氣勢遒勁、風格壯美的藝術特點,通過注重發(fā)端、描寫突兀之景、用典廣博等手法呈現(xiàn)出獨特的美學面貌;③王紗紗.清人桑調(diào)元《泰山集》藝術探賾[J].泰山學院學報,2021,(04):17-21.王歡歡《論王旭的泰山詩》對四十余首專寫泰山的詩作進行了分析,指出王旭詩歌以山水紀行為主,兼有詠史懷古、酬唱贈答等題材,全面描寫了泰山自然人文景觀,為后世留下了一幅元代泰山全景圖;④王歡歡,辛昕.論王旭的泰山詩[J].泰山學院學報,2021,(04):11-16.路寧霞《王旭詩文研究》對王旭的生平、交游、執(zhí)教進行了考述,特別分析了王旭的詩文作品;⑤路寧霞.王旭詩文研究[D].新疆大學,2021.王春彥等《清康熙〈靈巖志〉誤收杜甫〈題贊公房〉考》對馬大相纂《靈巖志》誤收杜甫《題贊公房》一詩進行了詳細考辯。⑥王春彥,仝晰綱.清康熙《靈巖志》誤收杜甫《題贊公房》考[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1(02):82-90+159.

二是對四大名著與泰山之關系的研究,如周郢《〈三國演義〉與泰山》探討了泰山地區(qū)的三國遺跡,指出一部分遺跡為《三國演義》故事與當?shù)仫L土相結合而產(chǎn)生的,而另一類遺跡則來自小說史家所言“柴堆三國”;⑦周郢.《三國演義》與泰山[J].泰山學院學報,2021,(01):63-71.顏建國《〈水滸傳〉文學人物與蒙元東平行臺歷史人物之本事關系考論》在梳理蒙元東平行臺嚴實父子史料的基礎上,探究了小說《水滸傳》文學人物和蒙元東平行臺嚴實等歷史人物之關聯(lián),為《水滸傳》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⑧顏建國.《水滸傳》文學人物與蒙元東平行臺歷史人物之本事關系考論[J].泰山學院學報,2021,(01):81-88.

三是對泰山散文的研究,如李佳《從姚鼐的〈登泰山記〉感知古人的“神理韻”》分析了姚鼐散文《登泰山記》所展現(xiàn)的古人的“神理韻”;⑨李佳.從姚鼐的《登泰山記》感知古人的“神理韻”[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18):14-15.寧宇《清代游岱散文中的泰山印象》指出,清代游岱散文具有濃郁的個性特征,豐富了泰山文學的內(nèi)容,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為我們再現(xiàn)昔日泰山風景和歷史提供了素材。⑩寧宇.清代游岱散文中的泰山印象[J].泰山學院學報,2021,(04):22-28.

四是與泰山有關的海外文學作品的研究,如劉冠成《天堂與地獄——龐德〈比薩詩章〉中的“泰山”》、趙巍巍《〈英詩比薩詩章〉中的泰山意象》二文,從不同視角解析了美國詩人龐德《比薩詩章》中的“泰山”意象;劉冠成從對龐德影響至深的新柏拉圖主義和儒家思想的角度,結合龐德的生平經(jīng)歷,分析“泰山”所體現(xiàn)的“天堂”與“地獄”的雙重屬性;○1魏伯河.汶泗流域的“大王”崇拜——以黃恩彤兩首紀事詩為視角[J].尋根,2021,(04):48-52.劉冠成.天堂與地獄——龐德《比薩詩章》中的“泰山”[J].泰山學院學報,2021,(05):13-22.趙巍巍則從儒家思想、漢字和世界文化三個維度探究泰山意象在詩歌中的建構,展示泰山在此英語詩歌獨特的存在方式;○12趙巍巍.英詩《比薩詩章》中的泰山意象[J].泰山學院學報,2021,(05):23-29.許旺《從泰山紀行看阿列克謝耶夫的跨文化研究方法》通過阿列克謝耶夫《泰山紀行》分析了跨文化研究方法在泰山紀行中的應用。○13許旺.從泰山紀行看阿列克謝耶夫的跨文化研究方法[J].泰山學院學報,2021,(05):30-37.

除此之外,2021年泰山文學研究還關注到名士研究,如王俊熙《齊魯文化與“萬歷山左三家”》對泰山名士公鼐的文學作品進行了分析;○14王俊熙.齊魯文化與“萬歷山左三家”[D].青島大學,2021.泰山傳說研究,如冀翔《泰山風物傳說研究》以泰山風物傳說為研究對象,運用民間文學的相關理論對其進行梳理和分析,探索泰山風物傳說的文化內(nèi)涵。①冀翔.泰山風物傳說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21.于建華.泰山石刻所見歷代銘、箴、頌、贊的用韻考[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8(06):44-50.

五、泰山金石研究

泰山金石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學界首先對泰山碑刻進行了研究,葉濤《“勒夫陰碑”臆斷——泰山香社碑刻新考之一》一文通過田野調(diào)查材料,破解了泰山香社碑中“勒夫陰碑”之疑;②葉濤.“勒夫陰碑”臆斷——泰山香社碑刻新考之一[J].泰山學院學報,2021,43(01):20-24.楊陽等《唐〈靈巖寺碑頌并序〉碑考》對唐李邕撰《靈巖寺碑頌并序》進行了考述,指出該碑是現(xiàn)存記載靈巖寺歷史最久、內(nèi)容最多、信息量最為豐富的碑刻史料,其中涉及靈巖創(chuàng)始及唐高祖、唐高宗護持興建寺宇等情況;③楊陽,王晶.唐《靈巖寺碑頌并序》碑考[J].泰山學院學報,2021,(03):28-35.徐萌《從石刻資料探析宋元時期泰山靈巖寺土地經(jīng)濟》在對靈巖寺宋元碑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探討了宋元時期泰山靈巖寺的土地經(jīng)濟;④徐萌.從石刻資料探析宋元時期泰山靈巖寺土地經(jīng)濟[D].山東大學,2021.劉文青《新見明代〈兩院撫按明文〉考》對靈巖寺新發(fā)現(xiàn)碑刻《兩院撫按明文》進行了考述,并進一步探討了明代寺廟免糧過程,指出,寺院稅糧的豁免并非府縣一級可以決定,而是需經(jīng)過撫按一級官員批準才能免除;⑤劉文青.新見明代《兩院撫按明文》考[J].文化學刊,2021(02):237-240.張良《元延祐二年靈巖寺執(zhí)照碑再研究》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探討了《元延祐二年靈巖寺執(zhí)照碑》所涉及的元代案件的處理機構及流程,晉王附屬機構內(nèi)史府與地方、中央的關系,元代銀鐵礦冶權等問題;⑥張良.元延祐二年靈巖寺執(zhí)照碑再研究[J].文物春秋,2021(05):62-67+94.楊加深《濟南靈巖寺古文詩刻補釋——一種基于詩律的古文字考釋思路》從七言律詩格律出發(fā),考釋了靈巖寺古文詩刻,指出該詩末句的正確釋讀應是“相思來和沒弦琴”。⑦楊加深.濟南靈巖寺古文詩刻補釋——一種基于詩律的古文字考釋思路[J].中國文字研究,2021(02):51-56.宋洪兵等《泰山“漸入佳境”刻石考釋》對三處“漸入佳境”石刻進行了考述,確定了萬仙樓“漸入佳境”的題刻時間為明嘉靖年間,并指出因題刻者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所處的不同的歷史背景,成就了三處石刻不同的景觀價值、書法藝術價值和意境美學價值,蘊含了深刻的哲學內(nèi)涵;⑧宋洪兵,丁海洋.泰山“漸入佳境”刻石考釋[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21,(05):107-109.孫家鋒《泰山大觀峰石刻群考錄》對大觀峰176處石刻進行了詳細考述;⑨孫家鋒.泰山大觀峰石刻群考錄[J].泰山學院學報,2021,(01):25-37.于建華《泰山石刻語言文字研究》一書對泰山石刻語言文字進行了細致的研究,⑩于建華.泰山石刻語言文字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21.其文《泰山石刻所見歷代銘、箴、頌、贊的用韻考》考述了泰山石刻所見歷代銘、箴、頌、贊用韻情況;○1冀翔.泰山風物傳說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21.于建華.泰山石刻所見歷代銘、箴、頌、贊的用韻考[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8(06):44-50.羊思怡《泰山封禪石刻語言文化研究》從研究整理泰山石刻語言文化知識入手,以泰山封禪石刻的寫作目的、石刻書體內(nèi)容為基礎,針對秦、唐封禪石刻的語體風格、字體、用詞特點與風格等多方面進行分析研究。○12羊思怡.泰山封禪石刻語言文化研究[J].散文百家(理論),2021,(06):134-135.

其次,對石窟造像進行了研究,如雷子軍等《東平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題刻保護》查明出現(xiàn)在白佛山隋唐石窟造像及摩崖題刻的各類病害,并在此基礎上依據(jù)文物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資料,制定適宜的山體危巖、裂隙加固措施及石質(zhì)文物保護措施?!?3雷子軍,常國慶,侯彩筠.東平白佛山石窟造像及摩崖題刻保護[J].人文天下,2021,(03):73-80.

再次,對鐵塔題名進行了考述,如宗世強等《天書觀明代鐵塔捐修題名稀姓研究》分析了留在鐵塔上的題名,并結合清代石刻中記載的捐資者來源地,探討了明代豫西北地區(qū)的罕見姓氏?!?4宗世強,張冶,張佳美,高凌云.天書觀明代鐵塔捐修題名稀姓研究[J].泰山學院學報,2021,(01):38-42.

六、泰山儒學研究

泰山儒學在中國儒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泰山儒學研究首先圍繞泰山學派展開,如阿茹娜《東州逸黨與泰山學派》通過梳理比較東州逸黨和泰山學派之間矛盾與交融的成因,探索東州逸黨和泰山學派并存的文學史意義。①阿茹娜.東州逸黨與泰山學派[D].山東大學,2021.崔靖雯,李清揚,欒鑫,王洪濤.“斜日短筇山徑曲,小橋流水寺門開”——泰山普照寺建筑空間藝術探析[J].古建園林技術,2021,(01):60-64+83.

其次,對宋儒石介進行了深入探討。如石奇琪《宋朝大儒孫復與石介交游初考》對孫復與石介二者的關系進行了初步探討。②石奇琪.宋朝大儒孫復與石介交游初考[J].長江叢刊,2021,(02):27-28.譚景玉《北宋前期華北家族制度的建設及其意義——以徂徠石氏為例》以明儒石介家族為代表,觀察北宋華北地區(qū)的宗族建設。③譚景玉.北宋前期華北家族制度的建設及其意義——以徂徠石氏為例[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4(06):87-91.王偉《石介詩文集的編刻與流傳——兼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繆誤二則》探討了《徂徠集》的編刻源流,并根據(jù)文本異同考察不同版本優(yōu)劣。④王偉.石介詩文集的編刻與流傳——兼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繆誤二則[J].山東圖書館學刊,2021(04):89-92.王明珠《石介憂患意識研究》探討了石介憂患意識的形成、理論淵源、主要內(nèi)容及解決憂患之辦法,并對其進行評價。⑤王明珠.石介憂患意識研究[D].蘇州科技大學,2021.唐媛媛《石介與唐宋之際儒學轉(zhuǎn)型》分析了石介思想在唐宋之際儒學轉(zhuǎn)型中的作用,指出石介一方面繼承韓愈等人的道統(tǒng)學說,宣揚儒家圣人之道,推崇《周禮》《春秋》,上接傳統(tǒng)儒學;另一方面則在此基礎上,對氣、性等學說予以發(fā)展,啟示后世理學,為唐宋之際的儒學轉(zhuǎn)型做出了重要貢獻。⑥唐媛媛.石介與唐宋之際儒學轉(zhuǎn)型[J].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2021,38(01):34-39.于含星《理學視域下的石介文學思想》討論了理學視域下的石介文學思想。⑦于含星.理學視域下的石介文學思想[D].延邊大學,2021.張磊等《石介“治教合一”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對石介“政教合一”思想進行了探討,指出面對北宋內(nèi)憂外患的政治形勢,石介從文俗倫理的角度提出了“治教合一”的政治倫理主張,力圖在思想上建立一個服務于現(xiàn)實的“合理秩序”。⑧張磊,陳力祥.石介“治教合一”的政治倫理思想探微[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21,42(01).梁潔等《論石介古文的“險怪”文風》通過《徂徠集》,探析了石介古文的“險怪”文風、其文學思想對其文風的影響、其文風的身后影響及與“太學體”的關系以及石介文風對韓愈的繼承。⑨梁潔,羅超.論石介古文的“險怪”文風[J].湖北社會科學,2021(01):111-115.

七、泰山建筑研究

2021年,學界對泰山建筑進行了研究,產(chǎn)生了較多研究成果,首先體現(xiàn)在對泰山建筑研究成果回顧及展望上,如張冶《2000年以來泰山古建筑研究的進展與反思》對2000年以來泰山古建筑研究的現(xiàn)狀進行了述評。⑩張冶,朱學斌.2000年以來泰山古建筑研究的進展與反思[J].泰山學院學報,2021,(06):39-51.具體來說,泰山建筑研究的成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對泰山廟宇建筑進行研究,如崔靖雯等《“斜日短筇山徑曲,小橋流水寺門開”:泰山普照寺建筑空間藝術探析》通過查閱歷史文獻資料梳理了泰山普照寺歷代空間布局演變,通過實地考察和測繪建立了寺院立體模型,并對其選址與現(xiàn)狀、整體格局、建筑形制、空間形態(tài)作出了分析;○1阿茹娜.東州逸黨與泰山學派[D].山東大學,2021.崔靖雯,李清揚,欒鑫,王洪濤.“斜日短筇山徑曲,小橋流水寺門開”——泰山普照寺建筑空間藝術探析[J].古建園林技術,2021,(01):60-64+83.欒鑫等《泰山碧霞祠選址布局及空間理法探析》通過對碧霞祠歷史文獻的梳理與實地調(diào)研,還原其發(fā)展演變進程,指出碧霞祠遵循傳統(tǒng)宮觀布局,主要建筑沿中軸線擬對稱布局,起承轉(zhuǎn)合,強化祭祀感受。建筑群以二院落為中心祭祀空間向外拓展,強調(diào)軸線,形成“神”、“膳”、“舍”、“園”四部分功能布局,營造出道教園林的宗教氣氛;①欒鑫,李清揚,吳穎韜,王洪濤.泰山碧霞祠選址布局及空間理法探析[J].華中建筑,2021,(06):131-135.馬林等《濟南五峰山洞真觀建筑歷史研究》在對洞真觀的地理位置、歷史概況、現(xiàn)存碑刻、觀內(nèi)建筑的形制與布局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不同時期洞真觀的建筑格局進行了深入探討。②馬林.濟南五峰山洞真觀建筑歷史研究[D].山東大學,2021.

二是對泰安古城的研究,如尚大鵬《環(huán)泰山地區(qū)古代城市體系演變研究》立足于城鄉(xiāng)規(guī)劃理論,對秦漢至明清兩個時期,環(huán)泰山地區(qū)城市發(fā)展的經(jīng)濟、社會背景與城市人口規(guī)模情況做了分析,研究環(huán)泰山地區(qū)由秦漢至明清時期城市發(fā)展的階段性及其空間上的穩(wěn)定性,指出政治制度影響的城市行政等級是環(huán)山地區(qū)城市體系結構的基礎獨特的山地自然條件限定了本地區(qū)城市體系的發(fā)展走向,文化發(fā)展影響了城市體系發(fā)展的格局,最終促成了環(huán)泰山地區(qū)城市體系以泰山為中心,南北分治,多元并存的城市發(fā)展格局。③尚大鵬.環(huán)泰山地區(qū)古代城市體系演變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21.楚潔《新時代古城保護策略芻議——以泰安古城為例》在充分挖掘古城歷史文化元素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古城的地位和價值,根據(jù)古城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研究,探索提出新時期古城保護、城市復興的策略和實施建議。④楚潔.新時代古城保護策略芻議——以泰安古城為例[J].建筑與文化,2021,(10):101-103.

三是對泰山古建筑的梳理及保護研究,如程采杰等《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與保護策略探究》討論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與保護思路,同時探究泰山天梯即一天門的保護策略;⑤程采杰,徐志國.泰山古建筑的文化特色與保護策略探究[J].收藏與投資,2021,(09):74-76.侯曉琳《泰山文化對其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影響探討》圍繞泰山文化及其在周邊古建筑群落中的表現(xiàn),論述了從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靈活多變、渾然天成,樸素淡雅、粗獷自然等方面泰山文化對周邊古建筑群落中的具體影響。⑥侯曉琳.泰山文化對其周邊古建筑群落的影響探討[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08):96-98.

四是對傳統(tǒng)村落建筑的保護研究,如高陽等《文化保護視野下傳統(tǒng)村落建筑保護與更新對策研究——以泰安市大汶口鎮(zhèn)山西街村為例》以大汶口鎮(zhèn)山西街村為例,以相對完整的傳統(tǒng)村落格局及建筑風貌為基礎,通過現(xiàn)場調(diào)研實證、資料信息搜集、綜合分析的方法對傳統(tǒng)村落文化保護現(xiàn)狀進行評價,提出對策建議。⑦高陽,陳東田,劉麗昀,曹慶義,張永超.文化保護視野下傳統(tǒng)村落建筑保護與更新對策研究——以泰安市大汶口鎮(zhèn)山西街村為例[J].建筑經(jīng)濟,2021,(S1):372-375.

八、泰山文化對外傳播研究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加強泰山文化的對外傳播?2021年學界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產(chǎn)生了一系列成果,如王欣然等《文化話語權視閾下泰山文化的對外傳播研究》通過調(diào)查問卷,分析了泰山文化目前在海外傳播的英譯表達、傳播效果、文化認同現(xiàn)狀,指出比較篩選更能詮釋泰山文化的英譯表達,擴大泰山文化的海外影響力,改進當前泰山文化對外傳播的效果;⑧王欣然,畢銀燕.文化話語權視閾下泰山文化的對外傳播研究[J].文化月刊,2021,(09):115-117.趙德會等《基于抖音的泰安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著眼于“抖音上的泰安”現(xiàn)狀,從傳播主體、傳播內(nèi)容、傳播路徑對構建泰城形象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有利于塑造泰城城市符號,提升泰安旅游軟實力,實時更新城市名片;⑨趙德會,苗靖潔.基于抖音的泰安城市形象傳播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21,(36):33-35.張國霞等《旅游市場需求背景下泰山文化海外傳播策略研究》以旅游市場需求為背景,在文化自覺視域下,分析目前泰山文化海外傳播的現(xiàn)狀,并據(jù)此就傳播策略提出一些建議,以期貢獻于泰安市旅游經(jīng)濟發(fā)展。①張國霞,蔣云磊.旅游市場需求背景下泰山文化海外傳播策略研究[J].中國市場,2021(08):127-128+156.

九、泰山文化應用研究

泰山文化博大精深,2021年針對泰山文化在社會各個方面的應用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首先體現(xiàn)在泰山特色文化應用研究上,如付亞茹《泰山祈福文化在“女兒茶”產(chǎn)品包裝中的應用研究》探討了泰山祈福文化的歷史沿革和文化特色。②付亞茹.泰山祈福文化在“女兒茶”產(chǎn)品包裝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大學,2021.其次,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應用研究,如張中啟《非遺藍印花布藝術在泰安中小學的傳承教育研究》對非遺藍印花布在泰安中小學藝術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進行研究;③張中啟.非遺藍印花布藝術在泰安中小學的傳承教育研究[J].紡織科技進展,2021,(09):61-64.李群群《“非遺”視角下泰山石敢當文化旅游活化研究》通過實地調(diào)研與文獻研究,在“非遺”視角下對泰山石敢當文化旅游現(xiàn)存的問題進行分析,從泰山石敢當文化資源的規(guī)整、匯聚地的建立、傳承人的培育、民眾認同感等方面提出旅游活化措施;④李群群.“非遺”視角下泰山石敢當文化旅游活化研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02):100-104.趙政宇等《古泰山女兒茶考述》對泰山女兒茶的古籍文獻進行了細致的爬梳,厘清了泰山女兒茶的歷史沿革。⑤趙政宇,楊小明,陶培培.古泰山女兒茶考述[J].農(nóng)業(yè)考古,2021,(02):213-216.再次,泰山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研究,如劉英杰《泰山文化主題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研究》對泰山文化主題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進行探討;⑥劉英杰.泰山文化主題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21.最后,泰山文化融入教育教育研究,如王紗紗《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學課程思政“一核心三聯(lián)動”教學模式探索——以泰山學院為例》為泰山文化融入專業(yè)課教學提供了一個個案。⑦王紗紗.地方文化融入古代文學課程思政“一核心三聯(lián)動”教學模式探索——以泰山學院為例[J].教育觀察,2021,(38):87-89.

十、其他研究

2021年,學界還對泰山文化的以下方面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

第一,泰山封禪研究。封禪是古代傳統(tǒng)社會留給泰山的特殊文化遺產(chǎn),歷來受到學界的關注。蘇崇光《宋真宗封禪中道教文化因素研究》分析了宋真宗如何運用道教理論和道教思想來為自己封禪活動的合法性創(chuàng)造條件,同時在人員的使用上又是如何為封禪活動的順利進行而創(chuàng)造理論依據(jù)的,指出宋真宗封禪對前代封禪活動進行了損益斟酌;⑧蘇崇光.宋真宗封禪中道教文化因素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房靜雅《泰山祭祀封禪文化與民間崇祀活動淺談》指出漢魏以后,泰山逐步由官方祭祀天地的圣地轉(zhuǎn)化為民間祭祀鬼神的勝地,并進一步探討了轉(zhuǎn)變的三個原因。⑨房靜雅.泰山祭祀封禪文化與民間崇祀活動淺談[J].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01):112-115.

第二,泰山教育研究。2021年,學界關注到泰山教育問題,如周沐《“泰山青松”范明樞教育實踐活動研究》分析了近代山東著名教育革命家范明樞的教育實踐活動和教育思想,指出,在晚清到民國的這個大變革的時代中,范明樞以教育救國為目標,在山東省積極推行教育實驗,改進教育模式,并組織興辦大量民眾學校,對山東近代師范教育、民眾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⑩周沐.“泰山青松”范明樞教育實踐活動研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4):18-24.

第三,泰山旅游研究。2021年泰山旅游研究關注到山地旅游地轉(zhuǎn)型問題,如談思《山地旅游地轉(zhuǎn)型發(fā)展的模式及比較——基于長白山、泰山、黃山旅游地的實踐》以長白山、泰山、黃山為例,總結了山地旅游地轉(zhuǎn)型發(fā)展3種模式,并從旅游地功能、旅游產(chǎn)品、旅游服務、營銷模式、經(jīng)營管理等5個方面對轉(zhuǎn)型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意見建議;①談思,明慶忠,史鵬飛.山地旅游地轉(zhuǎn)型發(fā)展的模式及比較——基于長白山、泰山、黃山旅游地的實踐[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21,(03):705-714.其次關注到泰山景觀研究,如王嘉琪《淺談書法在景觀藝術中的應用——以泰山為例》分析了書法文化泰山景觀中的應用,指出,二者的結合不僅是兩種傳統(tǒng)藝術之間的一個融合,更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也是藝術與藝術之間的碰撞。②王嘉琪.淺談書法在景觀藝術中的應用——以泰山為例[J].明日風尚,2021(18):67-69.

第四,海外泰山研究。2021年,海外泰山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對海外泰山著述的研究上,如田芬《17世紀以來西方人眼中的泰山》一書對各個時期的外文文獻進行了搜集、整理、譯介和短評,并竭力呈現(xiàn)外文文獻中的泰山面貌;③田芬:17世紀以來西方人眼中的泰山[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21.郭玲玲《菊地章太對沙畹泰山著作的譯介與研究述論》對比新版譯本對原版的修訂內(nèi)容,綜合分析菊地及日本學界對沙畹的研究歷程,通過菊地引用本國學者注解沙畹的研究論述,分析日本漢學界對泰山研究的關注狀況,指出歐美、日本等海外漢學界的研究特點及典型事例。④郭玲玲.菊地章太對沙畹泰山著作的譯介與研究述論[J].泰山學院學報,2021,(05):38-44.

猜你喜歡
泰山文化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記》的打開方式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