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世欣 解洪興
科爾沁刺繡,蒙古語稱“浩爾沁哈塔戈瑪拉”,是科爾沁草原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chǎn)。科爾沁刺繡在色彩上、紋樣上、針法工藝上都有自己獨特魅力,刺繡者用針線記錄下大自然與生活的美好,每一件繡品、每一個紋樣都有寓意存在??茽柷呙晒抛宕汤C現(xiàn)代傳承發(fā)展面臨實際困境,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強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開發(fā)力度,科爾沁刺繡得到有效開發(fā)、保護、傳承。
刺繡服飾及生活用品過去深受科爾沁牧民喜愛,其源流在科爾沁十旗中亦有不同,當前主要分支為右翼中旗的圖什業(yè)圖王府刺繡、右翼前旗的扎薩克圖刺繡和通遼的扎魯特刺繡。圖什業(yè)圖王系傳世十五代,世襲王府傳承的刺繡技藝,做工精湛,針法細膩,紋路獨特,是科爾沁蒙古族刺繡傳統(tǒng)代表。扎薩克圖刺繡相對體現(xiàn)了族群文化的交融性,既受清代貴族聯(lián)姻影響,吸收了公主陪嫁戶滿族服飾紋樣,又受近代遷入扎薩克圖草原的土默特、喀喇沁等部落蒙古族刺繡技法影響,樣式豐富多樣,圖案生動逼真。扎魯特刺繡源于元朝時期,繡品極富表現(xiàn)力,表達了人們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科爾沁刺繡適應(yīng)生活環(huán)境,不同季節(jié)、不同性別與不同年齡在顏色搭配上亦有變化,從艷麗到樸素,色彩搭配變得越來越簡潔。不同于其他地區(qū)蒙古族刺繡視粉色為不端莊而較少運用,科爾沁蒙古族刺繡作品,尤其是科爾沁女式蒙古袍、敖吉刺繡通常襯以綠葉的粉色為主,這樣的搭配帶給人視覺上的沖擊,賦予粉色和綠色樂觀、親切、富有生命力的審美趣味。
◇藍色底色的敖吉
科爾沁刺繡常見退暈法,紋樣層次鮮明,用對比色,讓繡品產(chǎn)生強烈明暗襯托交相對照的作用。有時藍配紅,有時紅配綠,效果既明亮強烈卻不過于耀眼。蒙古族崇拜長生天,科爾沁刺繡多以藍色做底子。為表現(xiàn)生動逼真的效果,科爾沁刺繡經(jīng)常使用對比強烈的顏色。如深藍色的底子搭配深綠色圖案,給人濃重調(diào)和感,偶爾也會用深藍與淡藍、深綠與淡綠搭配。
白色在科爾沁刺繡創(chuàng)作中也較常見。與白色較相近的淡黃色,紅布貼花形成大方質(zhì)樸的暖色調(diào),令人心情開朗,溫馨柔美;深綠色底配以草綠色圖案或各種盤腸圖案,讓人靜下心來,感覺輕松。不管是暖色調(diào)還是冷色調(diào),科爾沁繡品讓人眼前一亮。
◇白色為底色的盤腸紋小樣
◇深綠配草綠色的鞋墊
◇金黃配銀白色的花氈
◇ 混合色荷包
◇貼花小樣
◇貼花摔跤服
◇繡花枕頭頂
科爾沁刺繡中的黃金和銀白色搭配,主要源自金銀線盤花刺繡,多用于帽子、長袍、敖吉等主體部位刺繡中。
科爾沁刺繡還會混合使用多種顏色,選擇相近顏色調(diào)配,由深入淺的顏色轉(zhuǎn)變呈緩慢降低的節(jié)奏,而不是猛然轉(zhuǎn)變,視覺上給人漸入佳境的和諧美感。
科爾沁刺繡工藝主要有四種:貼花、繡花、盤花、摳花,主要針法亦有四種:疏針、鎖針、串針、拱針。
貼花,蒙古語稱“納阿木勒”,常出現(xiàn)在枕頭、荷包上。貼花先用不同色彩的絲綢、布的邊角剩料及軟的皮革剪成創(chuàng)作應(yīng)用的圖形,在光滑平坦的板子上調(diào)整好造型形狀后,搭配相對應(yīng)顏色線,采用拱針法沿著邊縫縫制。貼花工序雖然煩雜瑣碎,費時費工,最終成品卻極具觀賞性,色彩明亮,經(jīng)久耐磨。貼花底子主要使用的是羊毛氈或布里河耳皮。一般大紅或藍布修剪成傳統(tǒng)貼花圖形,以駝毛線緣邊縫補在毛氈上,既實用又美觀。繡花不會浪費工本于大面積紋飾創(chuàng)作,一般多為小繡品,貼花恰恰解決了大面積紋飾與顏色,適合蒙古包和毛氈繡運用。牧民多以大邊小邊組合創(chuàng)作邊緣紋飾,毛氈中間則配以團狀圖案,這種設(shè)計模式在牧區(qū)備受歡迎。
繡花,蒙古語稱為“哈塔哈呼”,以艷麗絲線繡制生動逼真的山水、動物及植物,常見于長靴、長袍、馬甲、枕頭、荷包以及各種配飾上。繡藝精湛嫻熟的扎薩克圖婦女甚至不需要繃架直接用雙手自如操作,不同質(zhì)感隨著不同針法綻苞吐蕊。繡花最常見的有齊針法、參差針法、階梯針法、散針法,表現(xiàn)動植物形態(tài)更自然。
盤花,蒙古語稱“敖繞呼”,多用于男女長靴、鞋子及荷包,以盤針技藝結(jié)合美感,分空芯盤繡和實芯盤繡。盤花技藝多施于男女靴幫和靴,區(qū)別就在其他繡花地方是用兩根針、兩股線把拱針和盤針兩種技藝合在一處來完成??煞譃閱涡斜P花、兩行盤花、十字形盤花、用三根針回針盤花。盤花要求技法高,作品更具觀賞性,又因不及回針、拱針、納針耐磨而更受珍惜。
◇盤花衣袖
◇摳花氈子
摳花,又稱鏤花,蒙古語稱“穗勒呼”,多施用于搏克手服裝、長靴及馬鞍墊等地方。摳花圖形有水紋、佛手、云紋、吉祥紋,通常以幾何重疊形式呈現(xiàn)。摳花高手常以一己之能創(chuàng)作理想的圖形。摳花相對其他技藝結(jié)實、耐用,摳花與別的縫制技藝最大區(qū)別在于其他技藝會有地域生活特點。
疏針,蒙古語稱“套布黑呼”,將兩層或多層衣料臨時固定。縫制服裝襯子、掛面或者縫制服裝時,為了袖子裝得圓順,衣領(lǐng)縫得平服,需要以疏針手工固定,以保障所縫部件或衣料不移位。縫完后,再拆掉臨時疏針縫線,其操作和運針技藝與平縫針相同。創(chuàng)作長靴靴筒或長袍時,均需以疏針先行簡單拼接。
鎖針,以縫線纏繞成線環(huán)把毛口鎖住,多施用于鎖扣眼、鎖插花眼及一些附飾。左手捏住鎖針的布邊,右手執(zhí)針沿著布邊由下向上縫,每縫一針,需要縫出半針后停一下,右手再將縫線從左到右地套在針下,然后拔針、拉線形成扣緊的鎖結(jié),縫完一針。
串針,蒙古語稱“呢布特格其呼”,常施于皮袍或羊皮襖拼接處,亦可用于蒙古包的毛氈、勒勒車罩布的加固。以氈片或羊皮的拼接處錯搭在一起,橫向縫上,縫線需要平行、勻稱、整齊,服飾衣片剪毛邊緣毛絲扣壓住而不散亂。串針用于加固及防風、防水。
拱針,蒙古語稱“沙格拉呼”,以便捷、簡易著稱,常施用于縫制布靴的靴幫。拱針起落于紋飾外緣,針距要求均勻、順直,所露線呈細小的點,點與點之間距離等同,點連成虛線,線條排列均勻、整齊而美觀。
◇敖吉
敖吉,即是坎肩或背心,男女都可以穿,大多穿在蒙古袍外。敖吉刺繡位置不同,有時全身刺繡,有時只在開衩處、領(lǐng)口處施繡,給人以賞心悅目、富有朝氣的感覺。
瑪拉嘎,即是帽子。蒙古族祭拜長生天,頭部不允許隨便摸,戴帽子也很講究,蒙古帽頂較尖,最上面綰算盤疙瘩,科爾沁稱蘇門疙瘩,以此為中心,向周圍輻射垂下許多條紅纓,兩面綴兩條帶子。疙瘩代表的是太陽,紅纓代表輻射的光芒,兩條飄帶代表自由自在生活在陽光下。
◇蒙古女靴
◇ 蒙古男靴
◇荷包
◇褡褳
蒙古族荷包以綢緞縫制,外施刺繡裝飾,常作為傳達友情的物件和禮物。牧民姑娘從小學(xué)刺繡,為顯示心靈手巧,結(jié)婚時以荷包為禮物送給婆家。荷包中有時會放入艾葉、香草等,作為香包掛在胸前。荷包以鳳鳥、鹿、石榴、云紋等紋樣為多,寓意多子多福、家族興旺。
◇枕頭
褡褳也稱鼻煙壺褡褳,是長條形狀刺繡品,兩邊有開口,一邊可以裝鼻煙壺,另一邊裝哈達,戴在左襟腰帶上。大多是深藍色緞子或布做成,庫錦鑲邊。用五色絲線繡出各種紋飾,佩戴時要上下錯開來戴。
枕頭,常見長枕頭,兩端刺繡各種紋飾圖案,又稱枕頭頂。舊時候枕頭一般用黑布縫制,所以以黑色底子為主。枕身長,兩端為方形,因此紋樣也以方形為多。
◇鳳鳥紋
◇鹿紋
蒙古族服飾中多用鳳鳥作為裝飾有很多,通常會用五色線繡,以鳳為紋飾的帽子、衣襟在蒙古族女性服裝上較為多見。牧民們認為鳳是鳥中之王,象征吉祥、幸福、美好。
鹿的形象具有原始圖騰的意義。古代游牧部落會在崖壁前舉行祭神。內(nèi)蒙古敖漢旗趙寶溝文化陶尊上出現(xiàn)鹿龍是北方草原最早的神鹿畫。內(nèi)蒙古西拉木倫河流域白岔河地區(qū)巖畫上鹿的形象也有很多。在荷包、枕頭、衣服上能看到鹿的形象。
游牧生活中,馬是極為重要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牧民離不開馬,馬是人們最好的助手。蒙古族民間有許多馬的圖案,其中就包括八駿圖,它寓意著優(yōu)秀人才眾多。東胡族文物有十牛八馬短劍,八駿圖靈感可能來源于東胡的這個文物。八駿圖刺繡可以說是精品中的精品,因為工藝復(fù)雜不常看見。
◇馬紋
◇盤腸紋
盤腸本來是佛教“八寶”之一,其寓意事事順心、路路通順、吉祥長壽。盤腸圖案盤曲連接,無頭無尾,有連綿不斷的感覺。盤腸圖案在蒙古族生活中經(jīng)??吹?,適用于任何東西上,比如蒙古包、蒙古袍、掛氈、屋子墻壁上、寺廟里處處可見。但凡表達連續(xù)不斷、長壽、富裕、幸福都用它來表達。從出土文物看,盤腸紋與盤繞交叉蛇紋也有聯(lián)系。
◇云紋
◇◇紋
蒙文哈木爾是“鼻子”的意思,有吉祥如意的寓意。蒙古族民間有個傳說,很久以前有個富人,打造了個潔白的蒙古包,想在上面貼繡圖案,富人對請來的設(shè)計師設(shè)計的樣式不滿意。有一天從遠處來了一頭牛,邊走邊聞路邊的灰,走到蒙古包旁就把鼻子印上了蒙古包,這種紋樣便被稱為哈木爾紋,從此以后哈木爾紋在牧區(qū)就傳開了。根據(jù)史料,最早見哈木爾紋在內(nèi)蒙古赤峰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彩陶紋樣中,后來北方少數(shù)民族文物中也出現(xiàn)過,尤其是在元朝應(yīng)用尤為廣泛。蒙古族生活中隨處可見哈木爾紋。
◇卷草紋
◇佛手紋
◇寶相花
卷草紋委婉、優(yōu)美、生動,經(jīng)常同盤腸、哈木爾等圖案穿插在一起使用,故有生生不息、連綿不絕的寓意在里面。卷草紋用于刺繡、生活用具上非常常見,給民間工藝增添了不少情趣。它曾以忍冬紋形式流行于北魏,敦煌壁畫及各種使用裝飾品上也常見到。
佛手其實是一種水果,形狀如同人手,分散時如手指,拳曲如手掌,放在室內(nèi)香味持久不散。其圖案來源于印度,寓意諸事順利、吉祥如意。蒙古族帽子、荷包、靴子上都會用此圖。
寶相花,寓意富貴吉祥。寶相原本是佛教詞語,佛教把莊嚴肅穆的佛像稱為寶相。寶相花在眾花之中盡顯繁華,一般紋樣會以牡丹、蓮花等為主體紋飾,中間部分鑲嵌其他花葉,再用圓珠作規(guī)則排列,加上多層次退暈法,顯得整幅花樣美觀大方、富麗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