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學堂, 譚憶秋,2,*, 張德津, 肖神清, 王 偉
(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90;2.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城市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黑龍江哈爾濱 150090;3.深圳大學廣東省城市空間信息工程重點實驗室,廣東深圳 518060)
施工過程中,瀝青路面密度過大或過小,都會導致路面運營后產(chǎn)生車轍或水損害等早期病害,嚴重影響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壽命,從而極大地增大路面的養(yǎng)護費用[1].傳統(tǒng)方法采用局部取芯來評定瀝青路面的壓實狀況,這樣會對路面造成損傷,并且所得數(shù)據(jù)代表性較差.因此對瀝青路面密度的高效、無損和準確檢測尤為重要.目前,電磁技術如探地雷達(GPR)可以高速、連續(xù)和全斷面地測定瀝青 路面的 相對介 電常數(shù)[2?3],而瀝 青路面 的相對 介電常數(shù)與其體積指標如密度、空隙率或含水量等有較 好 的 相 關 性[4?7].對 瀝 青 路 面 密 度 進 行 有 效 控 制的關鍵在于探究瀝青混合料密度與介電特性的關系.
國內外很多學者深入測試研究了瀝青混合料的介電特性,試圖構建瀝青混合料的毛體積相對密度與相對介電常數(shù)的關系模型,從而實現(xiàn)對瀝青路面密度的預估.在瀝青混合料的介電特性測試方法方面,F(xiàn)auchard 等[8]采用圓柱形諧振腔測量了瀝青混合料及礦料的復介電常數(shù),該方法測試精度較高,但對試件尺寸制作要求很高,否則會引起較大測量誤差;于曉賀等[9]通過高溫介電常數(shù)平臺測定了不同濕度瀝青混合料試件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測試樣本尺寸為直徑26 mm×高12 mm,因樣本較小,故其代表性相對欠缺;Loizos 等[10]在實驗室內將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置于瀝青路面芯樣表面,可快速測得其相對介電常數(shù),取得了較好的測試效果.在瀝青混合料的密度預估模型方面,Al?Qadi 等[11]根據(jù)復合介質與組分之間的介電模型關系,得出了瀝青混合料的理論密度預估模型(CRIM 模型、Rayleigh 模型和B?ttcher模型),并初步驗證了采用Rayleigh 模型對瀝青混合料密度進行預估的可行性;Leng 等[12]考慮礦料形狀因子的影響,提出了改進的B?ttcher 模型,即ALL 模型,該模型參數(shù)中不同類型瀝青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均取經(jīng)驗值3,礦料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則根據(jù)標定芯樣反算得到.然而實際上不同模型的反算結果存在一定差異.
綜上所述,目前缺乏對不同瀝青混合料密度預估模型的系統(tǒng)比較及適用性分析;同時,模型參數(shù)(礦料和瀝青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對瀝青混合料密度預估結果影響較大,還需要進一步確定.鑒于此,本文引入了4 種密度預估模型,以期闡明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和區(qū)別,分析密度預估模型的影響因素;利用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解決模型參數(shù)測定精度問題,通過室內多組常規(guī)簡易試驗來對模型進行優(yōu)選;最后通過現(xiàn)場瀝青路面取芯試驗來驗證模型的有效性,為瀝青路面密度的準確檢測提供技術參考.
復合材料的介電常數(shù)與其組成相的介電常數(shù)及體積分數(shù)之間存在函數(shù)關系,這種關系式稱為復合材料的介電模型,其中介電模型分為半經(jīng)驗混合模型和電磁混合理論模型.半經(jīng)驗混合模型主要起源于Lichtenecker?Rother(LR)方程[13],其遵循冪律法則,如式(1)所示.電磁混合理論模型根據(jù)含散射體復合材料的有效介電常數(shù)自洽理論,可以構建電磁學宏觀物理量(有效介電常數(shù))與微觀物理量(單位體積內散射體的數(shù)量和極化率)之間的理論關系式,見式(2)[14].
式中:εeff為多相復合材料的有效介電常數(shù);N為材料的相數(shù);Vi、εi分別為第i相的體積分數(shù)和介電常數(shù);a為擬合參數(shù),?1≤a≤1;εk為第k相的介電常數(shù),復合材料的第k相為背景介質(1≤k≤N),其他相散射體均勻分布于其中;u為散射體形狀因子;v為相鄰散射體間的影響系數(shù).
針對三相復合材料,Brovelli 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當a=0.5 時,LR 方程式(1)轉變成CRIM 介電模型,其計算的復合材料有效介電常數(shù)誤差最小.而瀝青混合料可看作由瀝青、礦料和空隙空氣組成的三相復合材料,將瀝青混合料各組分體積參數(shù)和介電常數(shù)代入CRIM 介電模型,其中空隙空氣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為1,可得到用來預估瀝青混合料密度的CRIM模型:
式中:γf、γt分別為瀝青混合料的毛體積相對密度和理論最大相對密度;γb、γse分別為瀝青相對密度和礦料有效相對密度;εAC、εb、εs分別為瀝青混合料、瀝青和礦料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Pb為瀝青的質量分數(shù).
假定復合材料中散射體統(tǒng)一為球形,即u=2,則當v=0 時,忽略相鄰散射體的影響,式(2)可轉換成一維散射的Rayleigh 介電模型;當v=2 時,式(2)可轉換成三維散射的B?ttcher介電模型.基于以上介電模型,將連續(xù)相瀝青作為背景介質,則礦料和空隙空氣作為散射體被瀝青均勻包裹,可得用來預估瀝青混合料密度的Rayleigh 模型和B?ttcher 模型,分別見式(4)、(5):
實際情況下,瀝青混合料的礦料和空隙空氣并不是理想的球體,它們形態(tài)多樣,而散射體形狀因子u取決于散射體的形狀.Leng[16]基于B?ttcher 介電模型(v=2),對5 種類型瀝青路面芯樣的密度與介電常數(shù)數(shù)據(jù)進行了非線性擬合,求得u的最優(yōu)解為-0.3,進而得到了用來預估瀝青混合料密度的ALL 模型:
本文設計了3 種級配類型的瀝青混合料,礦料級配分別取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中AC?13、AC?20 和AC?25 級配中值.瀝青混合料的礦料均為石灰?guī)r,瀝青為90#瀝青.Percometer介電常數(shù)儀由主機連接SF 177 電容傳感器探頭,可將其探頭置于料場未破碎礦石和大桶瀝青表面,直接從主機上讀取礦料和瀝青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該介電常數(shù)測試方法有效避免了礦料和瀝青相對介電常數(shù)取值的不確定性,無需像傳統(tǒng)方法那樣通過標定多個試樣來計算礦料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
為了較好地成型不同空隙率的瀝青混合料試件,采用旋轉壓實儀將不同質量的瀝青混合料統(tǒng)一制作成直徑100 mm×高度84 mm的試件,不同類型的瀝青混合料試件各成型12個.試件上、下面各切割一部分,切割后試件高度為70 mm,這樣測試面可以與Percometer探頭更好地有效接觸.在試件上、下面不同方位各測量5次,取均值作為瀝青混合料試件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采用表干法測量切割后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瀝青混合料的理論最大相對密度通過真空法測得.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實測參數(shù)值見表1.將各瀝青混合料試件的毛體積相對密度與相對介電常數(shù)實測結果,以及表1 中參數(shù)值分別代入密度預估模型式(3)~(6),可得出相應模型的密度預估值.
表1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的實測參數(shù)值Table 1 Measured parameter valu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sphalt mixtures
各瀝青混合料實測密度和預估密度見圖1.由圖1可見:各瀝青混合料的密度與相對介電常數(shù)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瀝青混合料的密度增大,即相對介電常數(shù)較小的空隙空氣所占體積比例減小,則混合料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增大;由于試件高度方向的材料離析,故個別測量結果存在變異性.對于不同級配類型的瀝青混合料,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的預估密度結果接近,瀝青混合料相對介電常數(shù)較小時,模型預估密度較實測密度偏小,相對介電常數(shù)較大時則反之;CRIM 模型與B?ttcher 模型的預估密度結果相近,其變化趨勢與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預估密度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CRIM 模型與B?ttcher 模型的預估密度值始終小于Rayleigh模型和ALL模型.對模型預估密度與實測密度進行局部比較發(fā)現(xiàn),瀝青混合料相對介電常數(shù)存在一個臨界值,在臨界值以上CRIM 模型和B?ttcher 模型預估密度與實測密度較吻合(即模型預估精度較高),在臨界值以下則Rayleigh 模型和ALL模型的預估精度較高.對于AC?13、AC?20 和AC?25瀝青混合料,相對介電常數(shù)臨界值均為6.7.
圖1 各瀝青混合料實測密度和預估密度Fig.1 Measured density and predicted density of different asphalt mixtures
為了量化比較不同模型對瀝青混合料密度的預估精度,將4 種模型對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各12 個試件的預估密度相對誤差分別取均值,結果見圖2.由圖2 可見:對于不同類型的瀝青混合料,Rayleigh模型和ALL 模型的預估密度平均相對誤差都小于2.6%,明顯小于CRIM 模型和B?ttcher 模型;ALL 模型預估密度的平均相對誤差最小,說明其預估精度最高,其對AC?13、AC?20 和AC?25 瀝青混合料密度的預估值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8%、1.6%和2.5%;此外,4 種模型對AC?13、AC?20 和AC?25 瀝青混合料密度的預估值整體精度逐步遞減.這與瀝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稱粒徑有關,最大公稱粒徑越大,混合料均勻性越差,則模型對該混合料的密度預估平均相對誤差越大.
圖2 瀝青混合料密度預估模型的平均相對誤差Fig.2 Average relative errors of asphalt mixture density prediction models
由圖2 可知,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相對于另外2 種模型更適用于瀝青混合料的密度預估.本節(jié)進一步分析瀝青混合料空隙率Va對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預估精度的影響.圖3 給出了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預估密度相對誤差與空隙率的關系.由圖3 可見,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預估密度相對誤差均隨著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大而呈現(xiàn)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這是由于圖1 中瀝青混合料相對介電常數(shù)較小或較大時,模型預估密度與實測密度偏差變大;尤其當瀝青混合料空隙率偏大時,會出現(xiàn)明顯的電磁散射,從而降低相對介電常數(shù)的檢測精度.由圖3(a)可見:對于AC?13 瀝青混合料,ALL 模型預估精度要高于Rayleigh 模型;在AC?13 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為3.4%~7.5%時,2 種模型預估密度相對穩(wěn)定和準確,Rayleigh 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在1.0%內,而ALL 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均小于0.5%;在其他空隙率情況下,2 種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均小于2.5%. 由圖3(b)可見:對于AC?20 瀝青混合料,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預估精度相當;在AC?20 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為1.7%~4.4% 時,2 種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均小于2.0%;而對于Va≥5.7%的瀝青混合料,2 種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較大,均超過了3.0%.由圖3(c)可見:對于AC?25 瀝青混合料,2 種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普遍偏大;空隙率3.8%~5.0%的AC?25瀝青混合料預估密度相對誤差小于2.5%;當Va≤3.4% 或Va≥6.3% 時,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明顯增大.
圖3 不同類型瀝青混合料預估密度相對誤差與空隙率的關系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dicted density relative errors and void ratios of different asphalt mixtures
室內試驗優(yōu)選出了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為了驗證這2 種模型對現(xiàn)場瀝青路面密度預估的適用性,開展了瀝青路面GPR 檢測和取芯驗證研究.在鋪筑國道京撫公路木蘭段大中修工程瀝青上面層之前,對施工完的長度為1 km 的AC?20 瀝青下面層標記出5 處取芯位置,分別進行GPR 檢測、取芯和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測量.采用MALA 探地雷達,中心頻率1.2 GHz 的天線,測點間距0.4 cm,快速檢測瀝青下面層標記點,其橫斷面GPR 圖見圖4.從圖4 瀝青層取芯點的單道反射波形中,提取電磁波從瀝青層表面到層底傳播的雙程走時Δt,當瀝青層厚度h已知時,可推算出GPR 檢測的瀝青混凝土等效相對介電常數(shù)
圖4 瀝青下面層橫斷面GPR 圖Fig.4 GPR image of asphalt lower layer cross section
式中:c為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c=30 cm/ns.
瀝青下面層5 個芯樣的厚度和相對介電常數(shù)測量值見表2.由表2 可見,由GPR 厚度反算法即式(7)計算的εAC與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直接測量值之間的誤差較小,平均相對誤差為1.0%.
Percometer 與GPR 所得相對介電常數(shù)的關系見圖5.由圖5 可見,兩者與等值線的擬合優(yōu)度R2=0.934,表明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和GPR 厚度反算法的結果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圖5 Percometer 與GPR 所得相對介電常數(shù)的關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permittivity derived from Percometer and GPR
在鋪筑瀝青下面層測試路段當天,對拌和站的90#基質瀝青、石灰?guī)r礦料和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檢測分析,獲取AC?20 瀝青下面層密度預估模型所需的參數(shù)值,見表3.將表2 中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測量的芯樣相對介電常數(shù)和表3 中參數(shù)值代入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計算得到瀝青下面層芯樣的模型預估密度和實測密度,結果見表4.
表2 瀝青下面層5 個芯樣的厚度和相對介電常數(shù)測量值Table 2 Thickness and relative permittivity measured values of 5 cores in asphalt lower layer
表3 下面層瀝青混合料實測參數(shù)值Table 3 Measured parameter values for asphalt mixture of lower layer
由表4 可見:2 種模型預估的芯樣密度均小于表干法實測的密度值,這與芯樣空隙率均大于5.0%(即相對介電常數(shù)較?。┯嘘P,這與圖1(b)的分析結果相符;2 種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均隨著芯樣空隙率的增大而增大,特別是在空隙率Va>6%時,相對誤差增大且超過3.0%,這與圖3(b)的規(guī)律相吻合;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預估密度的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2.7% 和2.5%,均方根誤差RMSE 分別為0.070 2 和0.061 8,說明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的預估精度接近.以上密度誤差分析結果驗證了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對AC?20 瀝青層密度預估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表4 瀝青下面層芯樣的實測密度和模型預估密度Table 4 Measured γf and predicted γf of cores in asphalt lower layer
(1)Percometer 介電常數(shù)儀可以快速、直接測定瀝青、礦料和瀝青混合料試件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并且其測量值與GPR 檢測結果的相對誤差不超過1.5%,證明了Percometer介電常數(shù)儀測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Percometer介電常數(shù)儀能有效消除道路材料相對介電常數(shù)經(jīng)驗取值的隨機性,保證測試結果的代表性,為路面材料介電特性研究提供一種高效技術手段.
(2)4 種密度預估模型中,Rayleigh 模型和ALL模型整體精度明顯高于CRIM 模型與B?ttcher 模型;而ALL 模型的預估密度平均相對誤差最小,采用ALL模型得到的AC?13、AC?20和AC?25瀝青混合料預估密度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0.8%、1.6%和2.5%.
(3)模型預估精度與瀝青混合料的級配類型和空 隙 率 密 切 相 關;4 種 模 型 對 于AC?13、AC?20 和AC?25 瀝青混合料預估密度的平均相對誤差均依次遞增;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較小或較大時,Rayleigh模型和ALL 模型預估密度的相對誤差會明顯增大.
(4)現(xiàn)場AC?20 瀝青層取芯驗證試驗結果表明,Rayleigh 模型和ALL 模型密度預估精度均較高,平均相對誤差分別為2.7% 和2.5%,均方根誤差RMSE 分 別 為0.070 2 和0.061 8,2 種模型均適 用 于現(xiàn)場AC 類瀝青路面的密度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