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陶軍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統(tǒng)的常見病,與患者的飲食習慣、心情等密切相關。其主要臨床癥狀為噯氣、腹部不適以及反酸惡心等,嚴重者甚至會發(fā)生胃出血,影響患者的生活,其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膽汁反流等方面密切相關,但現階段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1]。通常采取西藥治療,但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停藥后易復發(fā),隨著中醫(yī)藥的發(fā)展,已應用于臨床。中醫(yī)認為本病屬于“痞滿”、“胃脘痛”范疇,肝胃不和型主要與內傷情志以及臟腑失調有關[2]。為此,作者選取本科室的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作為試驗對象,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中醫(yī)科收治的60例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39.97~59.87歲,平均年齡(42.40±2.79)歲。試驗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39.90~59.71歲,平均年齡(42.19±2.8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內科學》[2]診斷標準:患者有進食后上腹痛、精神疲勞等臨床癥狀;具有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癥狀:側肋腫痛、胸悶打嗝、反酸、口苦、咽部異物感、厭食嘔吐、易怒等;患者符合西醫(yī)診斷標準,并符合中醫(yī)辨證分型,屬肝胃不和型胃炎;患者年齡18~70歲,告知研究目的,簽署知情同意書。
1.2.2 排除標準 存在消化道惡性腫瘤或肝膽胰疾病患者;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有嚴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取臨床常規(guī)治療方法,指導患者控制飲食及情緒、給予抑制胃酸的藥物、定期復查。1個療程為7 d,治療2個療程。
1.3.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從肝論治中藥湯劑進行治療,具體方劑組成為:柴胡20 g、白芍藥20 g、太子參20 g、茯苓15 g、白術15 g、陳皮15 g、法半夏15 g、木香10 g、生甘草10 g、砂仁20 g、白及15 g、蒲公英10 g。隨證加減:呃逆者加代赭石10 g;吐酸水者加烏賊骨10 g。以上藥物水煎服,1劑/d,分2次口服,1個療程為7 d,治療2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 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完全緩解:患者飽脹、反酸、口苦或打嗝等臨床癥狀基本消除;部分緩解:患者疼痛、反酸、口干打嗝等癥狀明顯改善,患者感到輕度不適;輕度緩解:患者疼痛、飽脹、反酸口苦以及打嗝等癥狀有部分改善,患者能正常工作;無效:患者疼痛未緩解,反酸等癥狀仍存在,患者治療后加重。
1.4.2 比較兩組患者胃炎程度 判定標準:Ⅰ級:患者胃黏膜光滑紅潤,胃液顏色清晰,無反流;Ⅱ級:患者胃黏膜稍粗糙,并且小面積充血,胃液顏色出現淡黃色,在賁門有少量返流;Ⅲ級:患者胃黏膜粗糙,輕度水腫,有黃色滯留液,幽門處存在從腸到胃的黃綠色反流;Ⅳ級:患者胃黏膜表面隆起,充血水腫,胃內有黃綠色液體,賁門有黃綠色回流,治療無效果。
1.4.3 比較兩組患者SAS、SDS評分 ①焦慮采用SAS判定,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②抑郁采用SDS判定,分界值為53分,其中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
1.4.4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 臨床癥狀包括上腹痛、大便不適、打嗝、惡心嘔吐等,每項1~4分。無癥狀為1分;癥狀輕微,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為2分;癥狀中等,部分影響正常工作為3分;癥狀嚴重,影響正常工作為4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計數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胃炎程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胃炎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胃炎程度比較[n(%)]
2.3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第1周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第2周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
2.4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試驗組患者第1、2周的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同期比較,aP<0.05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臨床上的高發(fā)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種,該病反復發(fā)作,復發(fā)率非常高為胃黏膜慢性炎性病變引起,病理上主要表現為胃小凹之間的固有膜內有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征[4],并在鏡下可見黏膜充血、水腫以及呈現以紅色為主的花斑狀紅白相間的改變,同時伴有灰白或黃白色分泌物附著為臨床特征的一類病,屬慢性胃炎的一種類型,為臨床常見病,也是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病種之一[5]。
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的臨床表現為上腹部脹悶、噯氣、吐酸、食欲減退,有些患者會有無規(guī)律上腹灼熱隱痛,食后加重等臨床表現[6]。中醫(yī)學認為主要是外邪犯胃,胃失和降,或者由于飲食不節(jié)導致內傷脾胃出現脾胃虛弱,或者情志不隨導致肝失疏泄,橫逆脾胃,氣機乖逆所致。在中醫(yī)學中“肝主謀略”,輔佐心神,在《緯略卷十》中論述云:“神者氣之子,氣者神之母,形者神之室[7]。氣清則神暢,氣濁則神昏,氣亂則神去?!敝赋銮橹静浑S,導致氣機乖逆,從而橫逆犯胃,《脾胃論》言“濕熱相合,陽氣日以虛”,此為“土虛”?!澳就薄ⅰ巴撂摗眱上喔?終至肝木乘土?!蹲x醫(yī)隨筆》言其為“實則乘其所勝或反侮其所不勝,虛則所勝乘之或不勝反侮之”指出主要是肝氣實導致乘脾土,主要矛盾為肝實,脾虛[8]。因此作者在治療上從肝論治,同時實脾土。方中太子參、炒白術、茯苓、生甘草是四君子方原方,可以補益體內脾胃之氣,作者選擇太子參,沒用人參,減少方中的燥熱,不用西洋參讓其不至于太寒涼,太子參清補,益氣不留邪,養(yǎng)陰不助濕,治療胃部疾病不論寒熱均可應用。白術入脾、胃經,建脾燥濕,可以去胃中寒濕,故李杲言其可“去諸經中濕而理脾胃”,作者在方中加入白術可以增加溫燥之性,以倍健脾燥濕之功,達到攻補兼施之效?,F代研究表明,白術可以促進胃中空氣的排空,增加小腸功能,減少小腸的負擔。茯苓,入脾經,健脾利濕,利水以除脾虛之根。起到標本兼顧的作用。甘草取其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健脾益氣。同時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甘草有抑制幽門螺桿菌的作用,并且保護胃黏膜[9]。四要合用,起到補虛扶正祛濕,并且緩補緩瀉,利濕而不傷正。同時加入陳皮、法半夏,是二陳湯的主要組成成分,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砂仁、木香為味辛,可以行氣止痛,健脾和中,《玉楸藥解》對砂仁論述為“補中扶土之內,溫升其肝脾”是調理脾胃的上品,可以調達脾胃不傷正[10],《本草求真》云“木香,下氣寬中,為三焦氣分要藥”。木香、砂仁連用,可以行胃腸氣滯,除胃脘脹滿不舒之癥。隨證加減:若呃逆者加代赭石降逆止呃,吐酸水者加烏賊骨制酸止痛。以上藥物合用,起到調理肝氣,和胃止痛的作用。
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患者胃炎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兩組患者第1周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第2周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第1、2周的臨床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從肝論治對慢性淺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肝胃不和情況,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