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
摘要: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想要達到最顯著的教學效果,需要掌握學生個人身體情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進行正確鍛煉,對學生進行時間足夠久的長跑鍛煉,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耐久力,幫助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以及良好的溝通方式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及時解決,達到提升學生個人身體機能,達到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長跑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诖耍疚脑敿毞治隽顺踔畜w育中長跑教學特點及訓練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長跑教學特點;訓練方法
引言
體育鍛煉是始終貫穿在學生的生活當中的,只有學生的身體健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也只有身體健康,才有更多的精力支撐著學生學習,因此體育鍛煉是十分重要的。而其中中長跑的鍛煉可以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提高初中生的耐力與堅持不懈的決心。因此,對于初中體育來說,中長跑教學占了其中的很大比例,教師們需要探究用哪些訓練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中長跑學習。
1初中體育教學的中長跑訓練教學現(xiàn)狀
首先,教師采取的中長跑訓練方法單一,且缺乏新意,學生在長期反復的訓練過程中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其原因是學生對中長跑訓練缺乏興趣,在長期枯燥的訓練生活中,漸漸喪失參與中長跑訓練的積極性。而且新課改已經對體育課程教學產生了影響,教師對中長跑訓練方法的創(chuàng)新改革還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影響了中長跑訓練在新時期的教育實效,這需要得到教師的高度重視。其次,教師采取的中長跑訓練方法缺乏科學性,導致學生不能適應中長跑訓練的強度。尤其是當學生的體能消耗過大,體能恢復時間卻有限,讓學生產生了畏懼的心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品質,難以支撐自己不斷堅持下去。
2中長跑的教學特點
中長跑項目的訓練是一項對學生的運動量和訓練強度都有一定要求,且訓練過程漫長、枯燥、單一,需要學生長期堅持的練習項目,再加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心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輔助,才能更容易在中長跑中取得成功,取得良好的成績。它分為了800米跑,1500米跑,5000米跑以及1萬米跑等項目,是一個極其考驗耐力以及速度的體育項目,因此要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對于初中生來說,肌肉方面等還沒有發(fā)育的足夠完善,因此教師需要在進行中長跑訓練時,激活學生的肌肉,讓學生做好充足的拉伸,以免在訓練過程中受傷。在訓練之后,也需要做好拉伸等運動。這些都是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克服心理壓力,對耐力和速度都進行有效的鍛煉,教導學生正確的跑步技巧[1]。
3初中體育中長跑訓練方法
3.1循序漸進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長跑訓練,重要的是摸清學生在此前是否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體育鍛煉,包括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各項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讓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盡量避免出現(xiàn)韌帶拉傷、肌肉抽筋等現(xiàn)象,保證學生能夠健康進行體育運動,保證長跑訓練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首要保證學生不會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受到傷害,盡量避免周圍出現(xiàn)危險物品的可能性,也需要讓學生清楚知道一些基礎的自我保護知識,助力學生形成自我保護意識。例如,在夏天進行訓練時,教師要給學生講解劇烈運動后需要怎樣調節(jié)自身心率以及溫度,以保證不出現(xiàn)休克、中暑等癥狀,也要保證學生在體育運動前有一定進食,避免在炎熱溫度下進行訓練活動,而出現(xiàn)低血糖、嘔吐等癥狀,避免進食一些麻辣、口味重的食品,盡量食用一些清涼、能量高的食物,從而讓學生在統(tǒng)一進行體育訓練前能夠保證良好的狀態(tài),高效地完成中長跑體育訓練任務。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可以首先與學生共同進行熱身活動,幫助學生將身體各個部位都舒展開,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能夠用最好的狀態(tài)去提升自身身體機能。在涉及訓練結構以及具體動作時,需要針對學生情況,考慮運動的難易程度以及復雜層次,在原有基礎上,適當提升或降低難度,調節(jié)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在自身體育能力基礎上有顯著提高。并且在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掌握好整體教學節(jié)奏,讓學生能夠有良好的心態(tài),不急于求成,不會因為一天中的訓練時間過長,導致出現(xiàn)肌肉疲勞、損傷,也能夠做到不懶惰、不懈怠,積極認真地去面對每一次的體育訓練過程,在日常碎片化時間中,也能通過一些簡單的動作鍛煉身體的靈活度和敏捷性。重點在于,訓練需要循序漸進,層層推動,不強加給學生,但能夠適當推動學生腳步,有足夠的耐心與學生進行及時交涉和解決問題,這才是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實現(xiàn)中長跑高效訓練效果的重點[2]。
3.2激發(fā)學生對于中長跑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新課改的教師觀中,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教師應該指引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當然對于中長跑這一田徑項目也不例外。培養(yǎng)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訓練的效果、效率。教師需要在訓練過程中,運用一系列方法,靈活設計訓練活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衷地感受到在中長跑的訓練過程中感受到的快樂以及跑到終點后的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地去訓練,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中長跑水平,提高耐力以及堅持不懈的決心,可以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3]。
3.3將情景訓練法融入中長跑訓練
情景訓練法是一種注重增強學生情景體驗,使其在生動的情景中減少枯燥感的科學訓練方法。中長跑訓練的時間較長,而且要經歷一定的路程,一般考驗學生在中長跑中的耐心。但長期靠學生主觀去克服枯燥的訓練過程帶來的負面情緒是不可行的,教師可輔助一些特殊的手段來減少學生的枯燥感。即教師可將情景訓練法融入中長跑訓練,讓學生一邊享受獨特的情景體驗,一邊輕松完成教師布置的訓練任務。需注意的是,教師要適當?shù)馗淖冎虚L跑途中的情景,讓情景不單調,才能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中長跑訓練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為學生設定一條蘊涵不同情景的中長跑路線。在這方面,教師可利用中長跑途中的不同地點來提高中長跑訓練的趣味性與科學性,讓將學生適當?shù)蒯尫挪涣记榫w,并適當?shù)剞D移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耐受力。比如,學生可先從操場出發(fā),經過學生宿舍、食堂、小賣部、綜合樓、階梯會議室、計算機室、教學樓等不同的地點。教師也可讓學生在野外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中長跑訓練,經過幽靜小路、湖泊、小溪、竹林等自然景點,讓學生在心情愉悅的情況下,消除一些心理上的疲憊,同時增強學生的身體耐受力,讓學生在自然美景的熏陶下不知不覺地完成體育訓練任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生來說,中長跑訓練十分重要,需要每一位教師認識到影響學生中長跑訓練的各種因素,再針對這些因素制定一系列的措施,讓學生在中長跑的訓練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以及成就感。對學生進行有效的中長跑訓練,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耐力,鍛煉學生堅持不懈的決心,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只要教師正確的引導,激發(fā)學生對中長跑的熱情,自主地完成訓練目標,也可以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俊.關于初中生中長跑訓練策略的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9(05):62-63.
[2]鄧標.初中體育中長跑的訓練意義與技術指導[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03):45-46.
[3]葉秋生.提高初中體育之長跑訓練方法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7(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