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羽 石彩媚 莫冰杏 陶翠芳 倪倩芝
◆摘? 要:人臉識別如今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2021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的“科勒衛(wèi)浴”事件,卻暴露了人臉識別正在成為某些商家收集個人信息和侵犯隱私權的工具等問題。事實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fā)展,人臉識別技術早已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變成了時代發(fā)展的產物,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卻有一些不懷好意的人卻將它用來非法收集顧客的信息,把人臉識別這一技術變成了他們牟利的工具,在使人們的財產遭受損失的同時更是侵犯了人們的隱私,導致社會大眾陷入了潛藏的威脅和迫害之中。而我們本研究的開展目的就在于讓大眾盡可能的了解到更多關于人臉識別背后存在的法律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試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科勒衛(wèi)浴;人臉識別;法律問題;解決措施
一、“科勒衛(wèi)浴事件”的始末
在2021年的央視“3·15晚會”上,科勒衛(wèi)浴旗下部分門店擅自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在顧客不知情的情況下捕捉人臉信息這一事件被曝光了出來。也就是說,當顧客進入到科勒衛(wèi)浴門店時,這些顧客的人臉信息就會被他們安裝的攝像頭捕捉和記錄,因此當這些顧客之后再去哪家店,或者是說去了幾次,他們都會知道得一清二楚。這其實就是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在作弊,舉個例子,如果一個顧客去過了一店,那么二店就會收到提示說這個顧客已經逛過了一店,所以之后的二店就會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針對這個顧客如進行對應的接待和報價,這其實在無形之中剝奪了顧客們貨比三家的權利,但這種方式卻大大提高了他們的營銷效率。
雖然之后的科勒KOHLER迅速在微博發(fā)表了聲明,表明自己已經安排了相關的部門對其門店的攝像設備進行了拆除,并且還進行了整改。但在央視的“3·15晚會”還提到了科勒衛(wèi)浴在違規(guī)獲取客戶人臉數據的時候,其實并沒有把該行為告知于消費者,甚至也沒有進行任何的提示,也就是說,消費者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得到過任何明確的提示和告知,那么征得了他們的同意便是無從談起。
二、人臉識別技術存在的相關風險
大數據時代,人們享受著數據帶來的便利,同時也面臨著各種風險。人臉信息所具備的數據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因此一旦人臉信息被泄露,則將會出現導致終身處于泄露狀態(tài)的境地。根據目前的社會環(huán)境來說,如果人臉識別技術的管理水平仍得不到提高的話,這將會導致收集到的人臉數據發(fā)生非常嚴重的泄露情況,給社會大眾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比如:
1.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人員沒有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人臉數據的收集、存儲,運用過程也沒有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致使人臉數據收集等相關過程不合規(guī)甚至違法,這將會導致人臉數據泄露甚至導致個人信息被他人獲取或販賣。
2.人臉數據泄露具有不可逆性。人臉識別導致人臉數據泄露之后,由于人臉數據無法更換,所以即使當事人在法律層面維權成功,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和人臉數據也無法達到泄露之前的狀態(tài),仿佛個人的秘密被暴露在社會大眾的視線之中,這將會導致人們陷入到失去了隱私的不安情緒之中。
3.大數據時代下,有關個人信息的收集、利用和共享能力爆炸性增長,在人臉識別過程中,一些不法分子極有可能通過信息主體的照片、視頻、高仿面具等手段,仿冒信息主體人臉進行各項電子支付、信用卡盜刷以及人臉解鎖等可能會嚴重信息主體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4.雖然人臉識別技術仍然在不斷的發(fā)展中,但是仍存在很多技術限制,比如說,雙胞胎人臉識別的問題受光照、遮擋等外界環(huán)境因素干擾仍較大,而這便可能存在著隱藏的未知漏洞,給那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機,無形之中提高了犯罪的可能性。
三、人臉識別技術的相關立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廣泛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的頻繁使用已經變成當今社會不可阻擋的趨勢。但是,人臉識別技術諸多安全漏洞的存在已經間接表明了涉及人臉識別數據的犯罪案件今后只可能是有增無減。
在實際生活中,如果使用了人臉識別技術的行為人使用攝像頭獲取了被采集人臉信息者人臉識別等個人信息的,但是,其并未將獲取、處理敏感個人信息的真實目的告知被害人,或者被采集人臉信息者的同意明顯存在瑕疵,違背了被采集人臉信息者的真實意愿,以及行為人過度讀取、抓取人臉識別等信息,個人真實、有效的同意并不存在的,那么行為人有成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可能;如果行為人出于牟利目的,將采集的這些人臉信息和數據對第三人進行銷售和販賣的話,便是真正可以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來論處,且情節(jié)特別嚴重者將會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還有,如果行為人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購買、交換了公民的個人身份信息及頭像照片,利用公民的這些身份信息注冊賬號,再使用軟件將公民頭像照片制作成3D頭像,加工人臉識別數據,從而破解第三方支付平臺或政務平臺的人臉識別認證,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的,其行為還將會構成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罪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此時便可以數罪并罰;最后,如果行為人欺騙被害人“刷臉”后冒用其名義貸款或轉移其賬戶資金的,還將會構成盜竊罪,等等。人臉識別這一科學技術對于目前的立法對說是一個新穎的事物,在實務中,其實關于它的很多犯罪行為都不適合現有的罪名來將其定罪,在面對關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新型案件時,很多法官不能準確認定涉及人臉識別的犯罪,只能堅持傳統(tǒng)構成要件的理念,然后結合刑法上所固有的違法性判斷,才能比較順利的解決好這些案件,給我們的法治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與挑戰(zhàn)。
從目前我國的立法來看,《刑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對于人臉識別技術都規(guī)定有相關的保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作用,但從實際來看,我國的關于人臉識別技術的立法其實還是處在一個比較薄弱的階段,這對目前的社會發(fā)展來說其實是不利的。當然,由于人臉識別技術的發(fā)展仍舊是日新月異的狀況,立法滯后于它是必然的,但我們也要見招拆招,不能使其差距越來越大,而是要緊跟其發(fā)展的步伐,使其在法律的規(guī)制下良性發(fā)展,真正變成造福人類社會的產物。
四、解決措施
人臉識別技術的運用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尤其是存在個人信息被濫用的法律問題。筆者主要立足于在保護智能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活力的同時也能防止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平衡數據產業(yè)發(fā)展與個人信息保護矛盾。
第一,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明確好相關的法律責任?!秱€人信息保護法》、《人臉識別技術規(guī)定》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人臉信息法律規(guī)范供給不足的局面。但無論在立法還是學理研究上,我國對個人信息尤其是敏感個人信息的保護起步較晚,應對相關域外法治實踐進行考察,為我國人臉識別信息處理規(guī)則的構建提供借鑒思路,把要負的法律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公民的肩膀上去。
第二,要明確好可以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領域和范圍。在運用人臉識別技術采集和收集的個人信息只能運用于合規(guī)的領域,且在人臉識別技術提取個人信息后,要細化對個人信息的使用、管理、存儲和運輸等的規(guī)定,嚴禁對個人信息進行加工和轉發(fā)給他人,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第三,實時保障好公眾對人臉識別技術的知情權、同意權、選擇權,把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保障個人信息權益緊緊綁在一起,構建出成熟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制度。
第四,通過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向社會大眾普及關于人臉識別技術以及由此產生的法律問題,加強社會大眾人臉識別技術的辨別能力,把防范的種子播撒到社會大眾的心中去,樹立起良好的防范意識。
五、結論
綜上,人臉識別是一把雙刃劍,人臉識別技術在提供便捷、智能化體驗的同時,其發(fā)展的不確定性也給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帶來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zhàn)。通過立法、司法、執(zhí)法、普法“組合拳”,為人民群眾的個人信息安全提供強大的制度保障,讓百姓既能享受科技革新帶來的便利,個人隱私等人身基本權益也能得到法律保障。
參考文獻
[1]林凌,賀小石.人臉識別帶來的法律挑戰(zhàn)與域外立法借鑒[J].
[2]鄧臻宇.淺析人臉識別技術應用的現狀與法律問題——以小區(qū)門禁人臉識別為例[J].河北企業(yè),2021(07):143-145.
[3]高仲劭.人臉識別信息處理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J].學習論壇,2022(01):130-136.
[4]孫俊杰.我國人臉識別保護立法探析[J].中國律師,2021(12):86-87.
[5]“衛(wèi)浴之王”科勒“之困”:“偷臉”遭央視“3·15晚會”曝光旗下多款產品曾登質量黑榜.中國經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