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陳仲丹
(作者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古 埃及建筑中成就最大的是宗教建筑和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陽神阿蒙的神廟,而陵墓建筑中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自然是作為法老王陵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中文世界對古埃及角錐形陵墓(Pyramid)的一種形象稱呼,這種陵墓每一面都呈三角形,類似漢字的“金”字,顏色也近金黃色。古埃及統(tǒng)治者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碩大無比的金字塔,根源于他們追求永生的宗教觀念,他們認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另一種形式新生命的開始,所以要為死者建造雄偉的永恒居所。古埃及人還相信,個人的永恒只有在法老本人死后升向天國時才能實現,每個人都必須在建造法老金字塔中出力才能保證自己的來世不滅。金字塔一般都建在尼羅河西岸,這里是太陽落下的地方,而且靠近尼羅河也方便石料運輸。
設計階梯金字塔的伊姆霍特普
左塞王的階梯金字塔
金字塔是由“馬斯塔巴”發(fā)展來的,馬斯塔巴是一種平頂斜坡墓,其地面建筑呈長方形殿堂形狀,地下是置放遺體的豎穴土坑墓室。金字塔的鼎盛年代是古埃及古王國時期,它的形狀經歷了一個從階梯形演變到現在人們所熟悉的角錐形的過程。第一個建造“金字塔”的法老是距今4700 年古王國第三王朝(公元前2650—前2575 年)的左塞王,金字塔用石塊建造,石塊之間以大量的灰漿粘合。左塞王的金字塔是階梯金字塔,在馬斯塔巴的基礎上將塔基擴大,再在頂部重疊增加幾個逐層縮小的馬斯塔巴,成為由六級高低不等的馬斯塔巴堆疊起來的陵墓,高約60 米。左塞王的木乃伊存放在金字塔的地下墓室里,地下部分由迷宮似的通道、房間和通向它們的深井組成,有甬道與出口相連。它面向首都孟菲斯,高聳于周圍的貴族墓群之中,一如法老生前與臣屬的關系一樣(靠近金字塔的是高級官員的墓,其外圍是次要官員的墓)。主持階梯金字塔工程的伊姆霍特普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建筑師,他的名字刻在金字塔的廊道中。據說他寫過一本有關神廟建筑的書,后來因其智慧被尊為象形文字之神,甚至成了醫(yī)學的鼻祖。
最早的銳角尖頂角錐金字塔是第四王朝(公元前2575—前2467 年)創(chuàng)建者法老斯涅弗魯統(tǒng)治時建的。此人一生主持建造了3 座金字塔,被稱為“金字塔之王”。他先是將一座階梯金字塔改建成角錐金字塔,但在建造過程中坍塌,前功盡棄。這座金字塔位于孟菲斯以南約50 公里的美杜姆,被稱為美杜姆金字塔。斯涅弗魯并不灰心,又開始造第二座金字塔,但在造到一半時突然發(fā)現金字塔的角度傾斜太陡,為了減輕內部墓室的屋頂負荷,遂改變傾斜角度,結果建成了一座彎曲金字塔。斯涅弗魯還不滿足,繼續(xù)動工修建第3 座金字塔,最終造出了一座標準的角錐金字塔。與第三王朝金字塔較為粗糙的建造工藝相比,第四王朝有了很大改進,金字塔的核心由石灰?guī)r大石塊組成,加工比較精細,灰縫也小。
后來斯涅弗魯的兒子胡夫王正是在此基礎上建造了雄偉的大金字塔,這是古埃及金字塔最優(yōu)秀的代表。大金字塔高137 米,它是由從附近采石場運來的230 萬塊石頭壘砌。每塊石料重量超過兩噸,最大的達15 噸。這座金字塔的巨石拼接嚴密,建造得非常精確。它建在一塊人工鋪平的地基上,與絕對水平面誤差只有幾厘米。大金字塔的主體部分用當地產的石灰石砌筑,外表則覆蓋了一層美麗的白石灰石。建造金字塔的最后一步是將一塊鍍金或鍍銀的石塊安放在頂端。現在開羅博物館中還存放了一塊金字塔的頂石,這塊用灰色花崗巖制成的頂石四面全是銘文,內容是向神靈祈求保佑。金字塔北面有一入口,通過低狹的通道可進入通向法老墓室的長廊。金字塔內部主要由墓室、入口通道和通風道等組成。墓室由四面直墻構成,頂部或為石板平鋪,或為石板互相支撐而立。入口處以墻封死,通道內部每隔一定距離以花崗巖石板阻斷。石板位于滑槽內,形成一道道閘門,這些閘門可能是立在沙袋上,在放掉沙子后就可以保證閘門緩緩下落,或是以木頭支撐,在燒毀這些支撐木后石板即落下封斷通道。雖然大金字塔遠觀似乎保存完好,但近觀就可看出它已遭到嚴重的人為破壞,和其他金字塔一樣,它在古代就已被盜掘過。今天整個石灰石飾面除了底層有少數殘存外幾乎被剝光,塔體上有一個鑿得很粗糙的大洞,這是公元820 年阿拉伯哈里發(fā)馬蒙下令開挖的,目的是尋找塔內的珍寶。因為大金字塔的飾面已脫落,故而人們可以方便地上下攀登。1963 年12月19 日,周恩來總理與陳毅副總理參觀了大金字塔,一位埃及運動員為他們做了精彩的攀登表演,他在7 分鐘內在這座高度相當于40 層摩天樓的金字塔上爬上爬下,周總理贊揚他的敏捷、靈巧,并為他號脈,摘下隨身所帶的中國“英雄”鋼筆贈給他作紀念,陳毅副總理還賦詩《贊金字塔》:“高塔巍巍數十米,八百萬方石砌成。藝術光垂數千載,雄哉偉哉古文明?!?/p>
美杜姆金字塔,是由階梯金字塔改建成的角錐金字塔,后坍塌
彎曲金字塔
大金字塔東側附近還有3 座附屬的小金字塔。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中寫到,胡夫因建造金字塔而耗盡了財力,“竟然使自己的女兒去賣淫以便勒索報酬”,又說胡夫女兒除了按照父親的吩咐去做外,也想給自己留點紀念物,“因而請求每一個想和她交媾的人都要給她的營造物提供一塊石頭。而這些石頭便用來修建了對著大金字塔的三座金字塔中間的一座”?,F代考古學家不相信這是事實,但也有人不完全否認這一傳說,認為其中一座小金字塔是與自己父親結婚的美麗王妃珊克的墓。
胡夫金字塔
大金字塔群復原
大金字塔附近有一座胡夫王位繼承人—哈夫拉的金字塔,規(guī)模要小一些,上部裝飾用的石面基本保存完好。意大利人貝爾佐尼是第一個發(fā)現哈夫拉金字塔入口的人,1820 年他在《記述》中回憶了兩年前他進入金字塔的經歷:“我在金字塔北面看到了三處痕跡。它激勵我在那里繼續(xù)尋找通向塔體的入口?!瓘母鞣N跡象看,這就是我要找的東西,我的信心和希望倍增。”進入金字塔后,他找到了法老的石棺,“石棺長8 英尺(約2.44 米)……周圍是大塊的高花崗石塊,顯然是為了防止它的移動……蓋板在邊上,已經斷裂,因此石棺有一半是敞開的”。此時法老的木乃伊早已丟失。這座金字塔與胡夫金字塔不同,它有兩個入口,還有一個在下面,今天的旅游者參觀這座金字塔就是從北面即貝爾佐尼發(fā)現的入口進入。
有一尊獅身人面像蹲踞在哈夫拉金字塔東側,頭戴法老披巾,額頭上裝飾眼鏡蛇浮雕,好似塔陵的守衛(wèi)者。在后來發(fā)現的一座獅身人面像的基座上刻有一段自白:“我保護你的陵墓、你的祠堂,我守衛(wèi)你的大門;我將擋住入侵的外人,擊退仇敵;我將把你的對手消滅在他們的潛在的地方,使他們不得復出。”這基本體現了獅身人面像的功用,其寓意的是人的智慧和獅的勇猛的結合。哈夫拉獅身人面像高約20米,長55 米,據說是用建金字塔時留下的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其面部正是哈夫拉的面容,如果把它匍匐在地的兩只前爪計算在內共有73 米長。頭高5 米,耳、鼻的長度都超過普通人的身長,可惜的是它的胡須和鼻子現在已毀損嚴重。至今還有傳聞說鼻子是被法軍在金字塔之戰(zhàn)中用炮轟毀,不過這個說法并不可靠。
金字塔內石棺
金字塔之戰(zhàn),拿破侖指著金字塔激勵士兵奮勇作戰(zhàn)
哈夫拉金字塔不遠處是哈夫拉兒子孟考拉的金字塔,高62 米,保存比較完好。法老孟考拉在歷史上有虔誠和公正的美名,而胡夫和哈夫拉則被看作是邪惡專橫的暴君。希羅多德這樣評價孟考拉:“這位王子不贊成他父親的行動……他在裁決訴訟時的公正超過了所有的法老。在這方面埃及人對他的贊揚要遠超過其他君主?!北M管品行良好,但他并未像其先輩一樣獲得長壽,據說神諭告訴他只能再活6 年,他就準備了許多燈,每天傍晚點亮,日夜不??駳g,到原野中去漫游。他希望通過把黑夜變?yōu)榘滋?,? 年里過12 年的生活,來證明神諭的荒謬。這個故事也出自希羅多德的《歷史》。孟考拉金字塔所占面積不到大金字塔的四分之一,下部石料雕鑿也比較粗糙,可以視為他早死的證據。1837 年英國人威斯發(fā)現了這個金字塔的入口,找到了墓室,對此他寫到:“石棺可能最初安置在墓室中央,看來已被移動過……里面全是空的。(石棺)由玄武巖制成,帶有暗褐色的精美光澤。”可惜的是,“貝雅特里齊”號裝載這個石棺在駛往英國的途中于地中海沉沒。所幸的是,棺蓋沒有裝在同一條船上,得以安抵英國,現藏于大英博物館內。
這3 座位于開羅郊外吉薩的金字塔至今巍然屹立,依次排列在尼羅河邊的荒漠沙海之中。這個金字塔群莊重、肅穆、超然的崇高形象,千百年來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1798 年拿破侖率三萬法軍進軍埃及,在吉薩金字塔群前的沙漠中,面對前來應戰(zhàn)的馬木路克騎兵,拿破侖手指著靜穆而蒼茫的金字塔,激勵士兵:“4000 年的歷史在注視著你們!”盡管當時沒有人知道金字塔建造的確切年代,但對金字塔年代的這個估計還是較為準確的。
關于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古埃及人的文獻中沒有什么記載。根據考古學家發(fā)現的工具推斷,這些龐然大物是靠滑軌、杠桿、滾軸和牛車這些工具建造起來的。希羅多德在走訪了埃及后稱,他聽說工匠是用杠桿把石頭一塊塊搬上去的。他引證當時埃及人的傳說:“金字塔是按層建設的。……建這種形式的塔時石頭是借助一種短木梁構成的機械提升就位的。”而現在的埃及學家估計,當時的工匠更有可能采用的是“斜面上升法”,也就是從采石場用麻繩牽引移動石塊到工地,再在一定高度修一個斜坡運送石塊,隨著塔體升高,斜坡也隨之延長以保持同樣的坡度,工程完成后則要移走斜坡。建造金字塔動員的人力和耗費的時間相當驚人。希羅多德記述:“他們分成十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三個月。在10年間人民都是苦于修筑可以使石頭通過去的道路……金字塔本身的建筑用了20 年?!彼傅氖墙ㄔ旌虻拇蠼鹱炙ㄙM了這么長的時間。當時的技術條件很簡陋,但古埃及人還是取得了卓越的工程成就,比如在平整地基時僅用棕櫚和亞麻纖維做成的測繩就獲得了完美的方形,在沒有羅盤的情況下準確測定方位,在沒有滑輪的情況下把大石頭吊到高處,只靠石制、銅制工具就對石頭進行精準的雕鑿加工。
建造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旁的太陽船
金字塔內室,墻壁上有金字塔文
建造金字塔的勞動者很有可能并不都是在皮鞭下辛勤勞作的奴隸,其中許多應是訓練有素的工匠。近年考古學家在吉薩地區(qū)先后發(fā)掘了一些金字塔建筑工人生活的遺址。1989 年耶魯大學的萊赫奈爾與埃及古物局合作在大金字塔南面的采石場發(fā)現了面包房和啤酒廠。1991年埃及古物局在哈夫拉獅身人面像東面發(fā)現了金字塔建造者的墓地,埋葬有工匠、工頭,1994 年美國考古學家計劃發(fā)掘這座消失的金字塔城。萊赫奈爾稱,這座城市曾經居住過至少5 萬人,其中主要是修建金字塔的勞動者,該城是修建金字塔的副產品。
金字塔附近一般建有祭廟,比如哈夫拉金字塔就與其東側的祭廟、砌道和河谷廟構成一座完整的金字塔群。法老的木乃伊先被船送到祭廟,在祭司按照禮儀對木乃伊進行了凈身、熏香等處理后,再進行所謂的“開口”儀式(使法老能重新說話和享用祭品,實際是用各種工具觸嘴和用牛奶擦拭),再被裝進石棺送入金字塔中。祭司還要在規(guī)定的日子為法老舉行祭祀活動,祭司把食品和飲料供奉在死去的法老雕像前,作為回報,祭祀儀式完成后他們可部分享用這些祭品。
在祭廟里有時還能發(fā)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1954 年考古學家在胡夫大金字塔的祭廟旁挖掘出一艘船,船長44米,用杉木打造,1124 個部件被拆開存放,基本保存完好,文物修復專家花了14 年才把它組裝完整,排水量估計有40 噸,是迄今世界上發(fā)現的最早的航船。和船埋在一起的還有6 對槳,每支長約7 米,有兩個作指揮導向用的槳安在底部。按照古埃及人的宗教觀念,這是供已故法老身后在天國巡游的“太陽船”,也可能實際使用過,把法老的遺體從孟菲斯運到吉薩。
金字塔內部通??逃邢笮挝淖帚懳?,這些金字塔文是了解古埃及宗教的重要文獻。它們一般刻在墓室的北墻上,描述的是祭司每日把食品供放在祭壇上并口誦禱詞的儀式。法老相信,通過將儀式記載下來同時在祭廟庫房儲存豐富的食品,就能保證他們死后的需要。許多銘文還記載了法老在另一世界的行程和到達后的活動。塔文中還有一些是對神的歌頌和為死去的法老進行祈禱。
第五王朝(公元前2464—前2323 年)以后,金字塔的修建進入低谷,規(guī)模縮小,質量下降。有的金字塔的建筑材料竟是碎石泥磚,留存到今天大多成了一堆廢墟。隨著建造金字塔熱情的消退,法老更加關注的是為太陽神阿蒙修建神廟。再過了數百年到新王國時期,埃及王陵采用石窟墓形式,就完全停止了建造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