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昱昊
破曉的,不止是黎明。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晨星。
或許,我們都在向往,向往著去看看千葉的櫻花燦爛,去感受伊犁河谷的杏花之美,去欣賞薰衣草的紫色盛宴,去走近庫爾濱霧凇的白色天堂……多少文人筆下的至美之地,多少自我陶醉的奇妙想象!我們向往著那處處的盛景,向往著美好、未來和遠方。
然而,最美的風景未必都在遠方。小城秋日,涼風習習;沒有繽紛的色彩盛會,也沒有喧器繁華的盛景之地。朝夕間,光影碎,看似生活平淡,但其實我們一直在風景里。是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是生活在山城里仰望星空,是凌晨四點半見眾花未眠。生活的詩意和風景從來都不缺。
于是我們開始尋找,用白晝的語言,用黑夜的夢語,用詩的靈性,用跳動的心。我們不再局限于渴望和贊嘆富士山下的盛景,我們也領略到了銀杏落葉之美,體會到了人間煙火之燦爛。我們停留在雨中,看著晚櫻在風雨中搖曳,聽著百鳥清唱,那是生命的喜悅和歡愉;我們行走在街上,看著花甲的老人于巷邊弈棋,聽著身旁嬰兒的啼哭,那是生命的力量與延續(xù)。世界燦爛盛大,我們在風景中行走,笑著前行。
在通往終點的路上,我們看著時間長河之上的月升月降,看著歷史沙灘邊上的潮漲潮落;看著歷史的英雄,看著時代的先鋒。風景不再是美麗場景的代名詞,也可以是活生生的人。
個性獨異的王安石云:“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惫?,如何前行,當慎而又慎。
那些遠離理想、中途而止的,是中庸、茍且、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是不斷營造假想觀眾的人。自以為已經(jīng)擁有了美好的東西,實現(xiàn)了追求的理想,殊不知這完全是自我沉淪、自我假想。而靠近未來理想的,是那些永遠力爭上游、超越自我卻又保持獨特、張揚個性的前行者;是嵇康竹林放歌,耿介一世,不貪慕榮華富貴,不屑于沽名釣譽,留下廣陵絕響,清弦奏響生命韻律,綻放生命之景的光輝,照亮了自己和世人尋求自我的道路;是何憶義拄著雙拐走得更遠,在綠茵賽場上激情射門,突顯生命之力量,彰顯自我之崇高;亦是牛玨的獨步T臺,邢益凡不平凡的一生,那是對生活、對知識的渴望,對自我完美的追求,是生命之花、人性之美的覺醒與綻放。寶藏之光刺破了黑夜,那破曉的,不止是黎明,更是推開窗子,看著日出的人,他們站在高處,成為了至美之景的一部分,繼續(xù)被人們仰望。
所以,你我都在風景里,接下來若想成為至美的盛景,靠的是信念、熱愛與覺醒。
我們都將成為勝景,加油!
評點
“我們都在風景里,我們都是風景,我們都要成為勝景”,是文章的思路,但這些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作者并未進行直接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意象和有著突出畫面感與空間感的意境,詩意而間接地加以表現(xiàn),深邃悠遠。
讀罷文章,沒有感覺到枯燥的說教,反而具有經(jīng)久不衰的藝術魅力,更難能可貴的是給人一種美感,表達了形而上層面的“相對”的哲學觀念?!捌茣缘模恢故抢杳?。太陽只不過是一顆晨星?!弊屛覀兠總€人都來做一顆太陽,充滿磁場,充滿能量,源源發(fā)光!
(指導教師:屈艷青/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