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敬衍 鄭州大學建筑學院 碩士研究生
張 茜 鄭州大學建筑學院 碩士研究生
韋 峰 鄭州大學建筑學院 副教授(通訊作者)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晚清以降直至民國,是中國帝制傳統(tǒng)面臨崩潰,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發(fā)生廣泛而深刻變化的年代。一方面,西方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強迫清政府開放通商口岸,試圖將晚期帝國納入世界經濟貿易網絡;另一方面,19 世紀中后期歐洲現(xiàn)代考古學的誕生和發(fā)展,引發(fā)了西方學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關注,以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1](1900 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2](1900 年)為代表,一大批“探險者”“考古者”懷著不同的目的,多次深入中國新疆、甘肅邊境以及內陸城市進行“考察”“探訪”。他們利用晚期帝國政權搖搖欲墜下的管理漏洞和滿目瘡痍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一些不正當手段,獲取了許多珍貴的文化資源[3],充當了文物“掠奪者”的不光彩角色。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世紀之交,隨著中西文明的深入交流和對沖,也有一批外國歷史學家,懷著歷史探源和學術交流的目的深入中國內陸,做長期而深入的系統(tǒng)考察,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如譯注《史記》的法國漢學家沙畹,1889 年即來到北京,并在中國生活居住4 年。1907—1908 年,沙畹歷時近一年,游歷東北和華北地區(qū)冀、魯、豫、陜、晉等省考察文物古跡[4]。瑞典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安特生,1914 年由印度進入新疆,然后沿塔里木河進入中國內地,擔任北洋政府農商部礦政司顧問。安特生在探礦調查及地質研究之后,轉向考古學研究[5],調查周口店化石地點,發(fā)掘河南澠池仰韶遺址(1921 年),拉開了中國近代考古學的序幕[6]。
與西中關系不同,近代日本在明治維新成功西化之后,尤其是1894 年甲午戰(zhàn)爭日本戰(zhàn)勝了曾經的師長之輩,近代中日關系發(fā)生逆轉。日本對曾經被尊稱為“圣人之國”的中國,由崇敬變?yōu)槊镆?。伴隨著日本大陸擴張政策的推行,大批日本人進入中國,他們身份復雜、動機不一,難以一概而論[7]。其中,也有一批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歷史學家,如內藤湖南(1899 年)、桑原騭藏(1907 年),建筑史學家關野貞(1906 年)、常盤大定(1920 年)等。尤其是常盤、關野二人,他們多次進入中國、游歷多年,共同出版6卷本《支那文化史跡》(法藏館版,1939 年),是日本學界對近代中國系統(tǒng)進行古建筑調查的圖像資料中最有影響力的圖書之一,書中配有2500 余幅高清圖片,成為研究當時中國社會生活和建筑歷史的重要史料。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西化以后,促使日本學者開始重新思考東方文化背景下的日本文化的來源問題。中國作為東亞文化的中心和曾經的師友,自然成為日本學者關注、研究與考察的焦點。在建筑史領域,伊東忠太(1867—1954 年)則是在中國進行古建筑考察時間最早、面積最廣、次數(shù)最多、時間最長的專業(yè)人士。早在1930 年6 月18 日,伊東忠太在北平中國營造學社發(fā)表演講時指出,研究日本建筑史,首要的任務就是研究中國,“研究日本建筑者,首須究其歷史,既悟日本建筑之發(fā)達,所得于支那系建筑者,至非淺鮮”[8]。以上原因促使伊東忠太將日本建筑史研究的視角轉向中國古建筑研究。
日本建筑與中國建筑同為東方木結構體系,自然災害以及人為破壞對古建筑的保存極為不利,再加上中國文化中的“不破不立”“除舊立新”等傳統(tǒng),唐代以后,日本反而遺留下大量的古建筑實例。正如日本學者關野貞所言,“實際說來,中國和朝鮮一千年的木料建造物,一個亦沒有。而日本卻有三十多所一千至一千三百年的建筑物”[9],這代表了日本建筑史學界的普遍觀點。伊東忠太進行中國古建筑考察的目的,顯然是要探尋唐代以前的建筑遺跡,即要探尋“中國藝術何時發(fā)生,如何發(fā)生”[10],以此解決日本建筑文化的起源問題。
伊東忠太研究日本建筑史以及中國建筑史轉向,其實也是對英國學者弗萊徹(Banister Fletcher)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建筑史”的一種反應。弗萊徹把中國建筑、日本建筑以及印度建筑列在“非歷史建筑”之列,并且指出:日本建筑是取既低俗又不合理的中國建筑之糟粕,不值一論[10]。同樣觀點的英國人弗格森(James Fergusson),在其所著的《印度及東洋建筑史》(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中說,“中國無哲學,無文學,亦無藝術……如同兒戲”[10]。這些“西方”論點促使伊東忠太試圖建立一個相對“東方”的客觀的亞洲建筑解釋體系,使得“東洋”建筑能夠在世界“建筑之樹”[11,12]中擁有一個合適的地位。
伊東忠太在中國內地一共進行過6 次古建筑考察。1901 年7 月4 日,伊東忠太一行7人,開始第一次為期近50 天的北京古建筑實地考察,對紫禁城進行了詳細地攝影和測繪,拍攝照片170 余枚和測繪圖若干[13]。離開中國7 個多月,伊東忠太再次深入中國內地進行第二次考察,此次考察是以中國為起點歷時3年(1902—1905 年)的世界建筑大考察,這次考察是伊東忠太歷次古建筑考察中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一次。他在中國境內時間為1902 年4 月至1903 年6 月,足跡經天津、北京、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四川、重慶、湖北、湖南、貴州,最后再由云南進入緬甸??疾斐晒饕涗浽凇妒掷L清朝》[14]的野外考察筆記里。
此后的15 年里,伊東忠太又進行了四次中國境內考察,分別是1905 年的東北考察、1907 年的蘇浙考察、1910 年的廣東考察,以及1920 年的山東考察(圖1)[15,16]。通過大量的實地考察,伊東忠太陸續(xù)出版、發(fā)表有關中國古建筑考察研究的著作8 部、論文99篇[17]。目前,在日本建筑學會建筑博物館[18]上公開伊東忠太的75 冊調查筆記中,22 冊為中國調查內容,其中的建筑實測圖、裝飾做法以及地域風俗等速寫和手繪圖,成為當今學者研究清末民初中國內陸城市與古建筑的重要歷史資料。
圖1 伊東忠太1901—1920 年6 次中國古建筑考察路線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20 世紀初年的中國旅行,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伊東忠太的中國古建筑考察旅程,所用馬匹數(shù)量則根據(jù)路況和行李多少,“或用馬2 匹、3 匹、4 匹”,“乃至更多,以作牽拽”。一日行程“也不過五六十里,至多八九十里”[19]。雨季道路泥濘,一天充其量“也就走三四日里(約合12 ~16 公里)”。有時暴雨如注,甚至連綿數(shù)日,“道路積水如汪洋”,積水往往“深及馬腹”,無法“啟程上路”。此外,伊東忠太事先功課也比較充分,“《大清一統(tǒng)志》之類必須詳加披覽”,“若在《地方志》一類文獻上沒有下足功夫”,則相關研究將不免“步履艱難”。
伊東忠太的考察路線時間漫長、充滿艱辛,尤其是渡越大江大河,更是充滿了危險。8 月24日,伊東忠太從延津渡黃河到開封,站在黃河北岸渡口,但見“濁流滾滾,波滔洶涌,自天而來”,甚至一時難以辨清“哪兒是河長,哪兒是河寬”。黃河水色渾濁程度,已是“飽和至極,無以復加,與其說黃色,莫如說是紅色”。黃河水“咆哮如雷”,稍微多看片刻,便會令人“頭暈目眩”。由于水流湍急,渡船只能順流而下,斜行10 里,費時40 分鐘,才“安然無恙渡過黃河”。面對黃河之水的磅礴氣勢,伊東忠太稱其“絕對是世界之最,無有可與比肩者”[19]。12 月17 日,伊東忠太從萬縣渡長江到夔州府(奉節(jié)),船體“搖擺劇烈”,讓人不免“膽戰(zhàn)心驚”。航道之上,要躲暗礁、避旋渦,倘若一不小心觸上礁石,則“船體破碎,轉瞬間已無蹤影”。夏季江水豐沛時節(jié),過往船只“十損其一”。
清末時期冀魯豫等處義和團仍有少量活動,沿途民風剽悍,土匪活動猖獗,外國人的裝束和語言,再加上很多古建筑多處于偏僻的鄉(xiāng)野,使得伊東忠太的古建筑考察,一路充斥著“圍觀”和危險。例如,伊東忠太在應州(應縣)考察時,“全村人盡出,層層圍觀,喧騷中還夾雜叫罵聲”,一行人只好“輪番驅趕圍觀的村人”,“身心疲乏實在難以言表”。而且,這種“圍觀”“又何止一次”。次年3 月15 日,伊東忠太在湖南晃州(新晃)考察時,村民聽說有洋人經過,“村人盡出,圍而觀之,且罵聲不斷”。當?shù)卣鲇诎踩紤],往往派兵丁一路隨行,護送至下一站。9 月19 日伊東忠太途經靈寶,受到“國賓級”待遇。靈寶縣衙官吏、護送兵丁,以及相關數(shù)十人等“早已攜帶酒食在此迎候”,“眾星拱月般迎往靈寶縣城”[19]。
1902 年7 月6 日,伊東忠太結束山西考察返回北京,為河北、河南、陜西、四川等地的古建筑考察做準備。8 月17 日,伊東忠太、翻譯巖原大三以及一名仆人,一行三人從河北磁縣南下15 公里,8 月18 日渡漳河到達安陽,開始了28天河南17 個縣市的66 處古建筑考察??疾炻肪€由北向南,經過彰德府、衛(wèi)輝府,從延津渡黃河至開封,然后向西經洛陽、出靈寶,至9 月14日進入陜西(圖2)。
圖2 伊東忠太1902 年河南考察路線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伊東忠太河南古建筑考察路線,貫穿河南北部、西部,開封以東、以南的區(qū)域未曾進入。其原因有二:一是開封以東、以南的黃淮平原是歷史上的黃泛區(qū),黃河的多次改道、泛濫,地面所留古建筑不多;二是受考察時間所限,伊東忠太希望在以馬車為主要交通方式的條件下,更加密集、全面地進行重點考察。由于當時南北鐵路干線京漢鐵路、東西鐵路干線隴海鐵路處于修建或籌備階段,騎馬或馬車只能是當時考察最便利的交通方式。正如他在《中國紀行》中談到,這一考察路線所獲得回報是,“有眾多文化古跡與古建筑得以覽勝”[19]。
根據(jù)伊東忠太《中國紀行》及當時手繪草稿和文字記錄整理而成的《手繪清朝》,整理出河南古建筑考察成果(表1)。伊東忠太以開封、洛陽等府城及附近古建筑為考察重點,在開封停留5 天,考察了龍亭、鐵塔、繁塔等10 處古建筑;在洛陽停留6 天,考察龍門石窟、清真寺、關林等7 處古建筑;伊東忠太對66 處古建筑都做了較為詳盡的記錄與繪圖,包含路段地圖、建筑平立面、府志摘抄、人物畫像等。其中,龍門石窟、比干墓、繁塔、白馬寺齊云塔、寶輪寺塔等17處古跡,均繪制出較為詳細的平面、立面及建筑細部等圖紙。
表1 伊東忠太河南古建筑考察內容表(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伊東忠太除了對古建筑進行重點考察之外,其考察報告或游記對當時的社會狀況、城市風貌和風俗人文有相當詳細的記錄。8 月22 日,伊東忠太來到衛(wèi)輝府,“府城方圓13 里,府城內外人口計有3 萬之多”。衛(wèi)輝府作為豫北衛(wèi)河上的一處重要碼頭,河南第一條鐵路——道清鐵路處于初建階段,英國技師居住在此,有來自英國和法國的傳教士,所以“市面甚是繁榮”[19]。伊東忠太路經縣衙,正好有“刑犯示眾”。見一罪犯戴著二尺見方、三寸來厚的“重枷”,并用粗大的鐵鏈鎖在石獅上?!叭物L吹日曬、示眾數(shù)日”,但“示眾者”神情卻“甚是泰然”,與過往行人“有說有笑”。
8 月24 日伊東忠太進入開封城,每日均“受困于滂沱大雨”,城內道路也因此泥濘不堪,且路旁有隨處可見的人畜糞便,“因雨水與路面泥濘混在一起”,在如此路面行走往來,“等于在糞坑里跋涉邁步”。泥濘甚至“陷及膝部”,頭上臉上,糞水噴濺。一方面是糟糕透頂?shù)某鞘协h(huán)境,一方面是較為發(fā)達的現(xiàn)代教育。8 月28 日,伊東忠太“風聞當?shù)刈罱_設大學堂”(即1902年開設的第一所官辦新式高等學堂——河南大學堂,標志著河南近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開端),趕緊前往探訪。學堂所授外語為英語,教科書亦采用英文漢譯之版本,“即便如物理、化學、高等數(shù)學此等不易翻譯之教材,也照樣巧加移譯”。此舉措,“為中國自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計”,不能不說是“可圈可點”。
以探尋日本建筑文化起源為目的的中國古建筑考察之旅,是伊東忠太形成其中國古建筑總體歷史觀中最重要、最全面的一次古建筑考察。此次考察路線及考察成果對日后中外學者的古建筑考察產生很大影響,例如:和伊東忠太幾乎同時期的日本建筑史學家關野貞,在1906 年9 月首次前往中國河南、陜西考察就是選擇了與伊東忠太相似的考察路線。此外,伊東忠太所運用的文獻調查與實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后來營造學社的古建筑考察[20]。伊東忠太在歷次考察后于1925 年所撰述的《中國建筑史》[21]對中國建筑史及其研究產生了一定影響,正如梁思成先生所說“當然,在我開始研究中國建筑史的時候,日本先輩者如伊東、關野等先生的著作對我的幫助是巨大的”[22]。
日本建筑文化受中國影響最深的是南北朝至唐朝時期,中原地區(qū)作為北宋以前的中國政治經濟中心、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河南古建筑自然成為伊東忠太考察的焦點地區(qū)之一。120 年轉瞬已逝,其中不少古建筑由于自然、戰(zhàn)爭、人為等因素,不同程度地損失了原貌,甚至不復存在。例如:安陽天寧寺的天王殿、大雄寶殿、雷音殿均已不存,鄭州開元寺宋塔于1944 年倒塌。正如關野貞感嘆1906 年和1918 年的兩次河南古建筑考察后的對比,“雖距前兩次調查僅十二三年時間,但驚詫于此間遺跡破壞、毀滅程度之大,認為其保護一日不可疏忽”[23]。河南現(xiàn)存古塔數(shù)量雖然位居全國第一(606 座),但是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世以降,由于天災人禍,已毀的古塔就有58 座[24]。通過伊東忠太所留下的古建筑考察文字記錄,尤其是清晰照片、測繪圖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當時的真實情形,成為今人了解、研究和修復這些古建筑的珍貴史料和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