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在天津市文物交流中心所珍藏的諸多王文治作品中,有本書札冊頗為耐人尋味,主要為王文治致唐耀卿書札,記錄著王文治(1730~1802)與唐耀卿(生卒不詳)、潘恭壽(1741—1794)之間的交誼,涉及書畫鑒賞應(yīng)酬、招同出游、畫法研討、禪修等社會活動諸方面,可與相關(guān)書畫作品及文集記載互為佐證。鑒于業(yè)界對“潘畫王題”研究相對較多,二人與唐耀卿之間研究極少,故而有一定藝術(shù)價值及重要史料價值。此冊共十七通,以下逐一解讀。
第一通
釋文(圖1):
耀卿賢弟足下:
前見來畫幅所仿周服卿之筆,用色極佳,若汝師見之,當以驚異。想日來加意苦工,方能若此,卉草與山水形勢相離,而用筆用意其實則一也?;ɑ苡芯殞懸庵?,如前代宋元人設(shè)色專以鉤勒,至明人陸包山周服卿始見寫意之妙。后至南田,又由沒骨法工意寫神,尤見動人眼目。今足下所仿有包山之神,用南田之筆,參合而成,是以無一點俗惡之氣。若照此畫去,何患他日不成名士耶?來幅尚未題就,望爾后過我一晤,勿卻。專此申致,并候日祉,不一。
文治頓首(印:夢樓)
王文治有詩《陸包山花鳥小幅潘蓮巢為唐耀卿臨仿絕似》:“蓮巢蓮巢好身手,收拾真空作妙有。畫里依稀認陸郎,班騅系軟風前柳?!雹僖嘤小额}潘蓮巢仿陸包山畫》②。唐耀卿與潘蓮巢相善,畫筆酷似,故而在臨仿周之冕、陸治的用筆上,亦經(jīng)常相互切磋。
北京榮寶2018年12月曾上拍一件唐耀卿繪《花石圖》(圖2),構(gòu)圖疏朗,意境清新,雅致動人。此幅有王文治題,其中提到:“唐耀卿初學寫生,風格便與周服卿、陸包山相伯仲,李長吉詩云:天遣裁詩花作骨。耀卿作畫,想亦以花作骨者耶!”民國著名收藏家張允中(1881~1960?)在題簽中說:“唐跡希有可珍,向年舊藏,曾經(jīng)出讓,今再收回,倏廿年矣。”又題邊跋:“唐耀卿,丹徒人,性靜耽禪,與潘蓮巢齊名,而益超逸,畫跡絕少?!?/p>
第二通
釋文:
達池賢弟足下:
昨得杭州友人孫景高兄手書并素扇六柄、素絹兩幅,深知吾弟丹青佳妙,復(fù)囑蓮巢畫筆。此人來意,殊不可恰,來書并欲從速,因彼有至粵省之行,以被配禮送至其官長,且囑余畫背面。如賢契明早希即過我,再約蓮巢,余處聊置素餐,盡可消此白晝,務(wù)望二君不可見棄,恰老人之興也。止齋杜鵑初放,正好一看,不勝佇候之致。專此申候日佳,不一。
文治頓首(?。和跏嫌砬洌┦巳?/p>
余已命奴奉請蓮巢,如相晤,或一同而至可也。
王文治有詩《題孫景高僧衣圖二首》及《明嘉興守都穆與諸名士白蓮寺倡和詩冊杭州孫景高購得之仍歸于寺而屬余以詩紀其后》④。孫景高此番因有事務(wù)應(yīng)酬要給官長從速配禮,故而向王文治及唐、潘三人求書畫。
孫仰曾(1751~?),字虛白,號景高,貢生,官至候選鹽運司運同。其父孫宗濂,為乾隆九年舉人?!昂貌貢?,筑壽松堂以儲之?!鼻∪四晁膸祓^開,孫景高進呈家藏231種,并編有《壽松堂進呈書目》一冊,獲乾隆帝御題七言律詩,在當時廣得士林艷羨。香港的關(guān)漢亨在《乾嘉時期泉家集藏紀事(上)》中提到:泉林逸士宋葆淳,為翁覃溪閣學之門下士,篤嗜金石古錢,尤精鑒別。宋氏所交錢友包括翁樹培、孫景高、張叔未等?。
第三通釋文(圖3):
蓮巢詩畫書法盡有之,可謂全才之人耳。正在談詩之際,佩香忽至,詢悉由茅山頂禮而來,途中尚能詩律,可謂神力矣。日來風雨無賴,春寒透骨,年邁之體,尤覺怯怯。午后欲晴不晴,東風淡蕩,而前村杏花已零落半枝,殊為嘆息,未得成詩,清談一日亦消遣之一法耳。如足下得閑乘興,可以隨后而來,將一門師弟俱在目前,能詩者為詩,能畫者作畫,余為總裁,為汝等訂其甲乙,他日能繪一圖,寫今日之故事,亦成其名氣,信可樂也。賢弟以為何如?
文治頓首(?。和跏嫌砬洌?/p>
駱佩香,是袁枚和王文治共同的女弟子,作詩風格更近王文治。王文治有詩《女弟子駱佩香茅山禮真未歸連日風雨特甚作詩寄之》。因天氣不佳,夢樓老人甚感無聊,故而提議眾人雅集,或可繪圖紀之。而書札伊始他對潘蓮巢的稱贊,是發(fā)自內(nèi)心。《王文治詩文集》卷23有《夏至前二日農(nóng)人望雨甚殷適汪儆齋以潘蓮巢喜雨亭畫扇見示展閱之際驟得甘霖率題長句紀之》?,時蓮巢已逝,他在里面提到:“畫家獨能師造物”“蓮巢妙手傳其意”“蓮巢儀容難再睹,此畫流傳定千古?!彼麑ι彸苍姰嫊ǖ脑u價相當之高,睹物思人,情難自控,更添懷念。
第四通
釋文:
昨見南田草衣寫淡菊一枝,極有神韻,余意欲屬賢弟過齋摹仿一幅,擬仿其畫,送新來漕使沈華坪侍御,一者余不忘故人之意,二者足下畫筆之妙,可得聲名。若得佳紙最好著色,不然即用好絹,烘染亦妙。望足下來,面為商酌可也?天氣稍和,正可著筆。
此致耀卿賢弟足下
文治頓首(?。簤魳牵┦率?/p>
王文治有詩《沈華坪侍御巡視南漕聞已至揚州先寄以詩》,同卷還有《沈華坪春江曉渡圖》⑨。有意思的是,同卷中亦收錄一首《題潘蓮巢畫菊》,寫到:“菊花開后向殘秋,日日招邀汗漫游。欲寫秋花寒瘦意,拈毫頻倚夕陽樓?!蔽粗欠窦瘁槍Υ朔麑懏嬀斩}。此處亦探討繪畫技法,涉及紙絹的烘染效果,何種材質(zhì)能更好地襯托繪畫主體。王文治邀請?zhí)埔滟p鑒、摹仿惲南田畫作,除了饋贈故人之意,也為提攜成全唐耀卿的畫名,擴大影響力。類似行為如同卷所錄《杭州太守鄭楓人過訪余贈以蓮巢江天霽雪小幅而係以詩》。
第五通
釋文(圖4):
皇華集乃董香光得意之書,余賞鑒三日,深得古人用筆之妙,前已送至揚州汪舍親處,可以購買,約遲數(shù)日,即為奉復(fù),先此申致,順問新恙若何?昨需用人參,茲命奴送來二錢,如不足用,不妨再惠爾,我斷非俗輩,不作市井之見也。
此致耀卿足下
文治頓首(?。簤魳牵?/p>
揚州汪舍親,即王文治姻親汪銘常,號梅村,無錫望族,時居揚州,其子汪詣成娶王文治孫女王玳梁為妻。王文治《題潘蓮巢為汪銘常親家寫梅花村圖》⑩及《倚松圖歌為汪梅村親家作》都提到他。
王文治是帖派書家,取法二王,又受禪學影響很深,與董其昌有一定相似。從其書風來看,運筆柔潤,墨色偏淡,點畫飄逸,行間布白,但結(jié)構(gòu)緊密,流利暢快,確實近于董其昌之意,風神婉轉(zhuǎn)疏秀,但更嫵媚。王文治經(jīng)眼的董其昌作品不少,據(jù)《快雨堂題跋》卷五記載,僅書法即有董其昌寫經(jīng)、詩卷、臨各家帖等十余件,對其書藝揣摩尤深。
第六通
釋文:
春雨連宵,蕭齋獨坐,殊為悶然。前所屬題畫件尚未成就,不識足下可能著屐過我清談半日耳?蓮巢前來十余日未見消息,想在吳門尚得致交,方可久久耽延,不然則早為料理行囊。如足下有使人至吳,不妨先寄一書相致,囑其早還為快。
專此一致耀卿賢弟足下
夢樓老人頓首(?。和跏嫌砬洌┣迕髑耙蝗?/p>
王文治詩《清明日眾香院辛夷花發(fā)》:“春雨兼旬月,都忘節(jié)候移??烨缯技鬃樱伺判烈??!弊宰ⅲ呵迕髑岸諡榇杭鬃?,是日始晴,農(nóng)家以為稔歲之兆。同卷《題蓮巢所寫櫻桃花時蓮巢久客未歸故戲之》寫到:“春水江頭沒釣磯,花時終日掩荊扉。蘆簾怕有人惆悵,五見櫻桃尚未歸?!睂ι彸蚕肽钪橐缬谘员?,望唐耀卿來陪伴之情懇切。
第七通
釋文:
牡丹初詠,芍藥將開,暮春天氣,佳景無逾于此矣。前囑足下所繪大士像,日來相已成功,真無量之盛德也。余因四月八日乃浴佛之期,擬將此像送至高旻禪寺。與如長老因做薰修事業(yè),想久知余意。務(wù)其早晚過我,尚有要語面言。
此致達池居士惠覽
無余老人頓首(?。和跏嫌砬洌┴チ?/p>
在王文治的禪修生涯中,如鑒長老有重要影響,潘恭壽即受戒于他。如鑒,名達澄,號古光,又號清涼上人,乾隆賜號高旻寺后任第五任主持,擅詩,與姚鼐、趙翼、王文治、洪亮吉、彭紹升等多有交誼。西泠印社曾于2019年春上拍一件王文治題、如鑒所繪《墨筆菊蟹圖》。
王文治曾為高旻如長老題唐耀卿所畫牡丹,同如長老以及慧超德淵兩上人在高旻寺安心丈室坐雨?,為如長老秋山宴坐圖題詩,因如長老退院而戲贈二絕?,同如長老及汪梅村親家游寶華山并信宿焦山?,與如長老高青士一起秋日放生河亭?,等等。
第八通
釋文:
送來文殊像一幅,快雨堂臨書冊一本,又詩卷一個,澄泥古硯一方,故望檢收。
耀卿大弟閣下
夢老人頓首(?。和跏嫌砬洌?/p>
第九通
釋文:
昨得焦山湛月禪師來信,現(xiàn)所筑東升樓已告成,約余至山一游。今擬與足下即同蓮巢青士等人同游,方得鼓興,并望賢弟至各處一約,擇其天朗氣清風平浪靜,先至余處素飯,然后上船,片刻即可至耳。
耑此,耀卿賢契足下
文治頓首(?。簤魳牵?/p>
王文治詩《焦山文殊閣僧將于閣之東隅臨江處構(gòu)樓數(shù)間以資登眺預(yù)贈以詩》:“海門天凈綠波澄,無地樓臺起數(shù)層。想到僧房朝睡足,滿身風露看東昇?!?/p>
高云(1759~?),字青士,號蟾光,江蘇丹徒人,官至漢江知府,著有《云笈山房合集》三卷(嘉慶十三年刊本),為王文治門人。其妻王素襟,號蓮光居士,亦丹徒人,著有《名花百詠》。高青士喜收藏,曾有仇英《竹林觀音像》,王文治鑒定為真跡,親筆題簽,并書長篇《贊觀音文》于上。王文治涉及其詩有《題高青士修竹館圖》②《為高青士題蓮巢寫生二種》②《與門人高青士虹橋泛舟至觀音山》《高詠樓看木芙蓉同汪大春亭張大舸齋門人高青士郭以簡作》《上巳日與弟子高青士左蘭城由臨東亭至凌江閣時辛夷將落碧桃盛開感而有作》?等。
第十通
釋文:
昨接得舍弟梅軒家信,囑筆近候起居,因湖北臬習楊公今秋六十生辰,舍弟來意欲乞法繪寫生卉草數(shù)品,余為題識,佩禮以送生辰。且問還用絹本否用紙本,息聽足下之意畫之。長江程途遙遠,恐日期難完,務(wù)懇為我一揮,則成盛德于無涯矣。
此囑,并候近祉。耀卿賢弟
文治頓首(?。簤魳牵?/p>
王文治前后共有三次楚地之行,第一次時57歲(1786),結(jié)集《楚游草》;第二次時60歲(1789),有女孫玳梁及潘恭壽隨行,結(jié)集《后楚游草》;第三次時63歲(1792),結(jié)集《楚游三草》?!冻尾荨烽_篇即言:“三弟文明以微官羈楚中,未能即歸。余年將周甲矣,昆弟不相見者十余載,恐歲月因循,不獲展友于之愛。至是溯長江省之?!贝送☉?yīng)為第一或第二次行前所書。
第十一通
釋文(圖5):
耀卿賢弟足下:
前步書齋所見握筠復(fù)寫自吟詩意圖冊,較之前畫小冊,相隔天壤。因潘三兄知吾弟極愛彼畫,又有師徒之名,是以用意作成,以為足下珍藏之名器耳。握筠亦囑余自署其款,蓋不欲以魚目混之,但握筠近來畫筆深入古人門逕,恬淡中自見一種蒼秀之氣,以余觀之,與文沈不相伯仲。足下得此真,勿輕視也,蓮巢不輕易作畫與人,非與賢弟致厚,何得以此冊相贈。余得晤,加意為汝一題,深恐有污名器。來意諄諄,殊不可卻。
文殊贊尚未書就,先送上書扇二柄,余俟成功再為致汝,可也?昨得董華亭真跡甚妙,可過我,烹茶共賞,得晤并邀蓮巢同往。
耀卿賢弟閣下
文治頓首(印:王氏禹卿、夢樓)中秋前二日
王文治、潘恭壽、唐耀卿三人交游甚篤,蓮巢與耀卿有師徒之名,為之作畫此前亦有,如為耀卿畫鴛鴦②,為唐耀卿寫蕉林瀹茗圖(圖6)。后者現(xiàn)藏南京博物院,唐耀卿像白描勾勒,刻畫嚴謹,是潘恭壽作為職業(yè)畫家在人物畫方面的代表性作品,上題“寫奉耀卿大弟一粲”,語氣委實親密。與之相映成趣的,是唐耀卿所繪《潘恭壽行樂圖》(圖7)。唐耀卿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要體會其繪藝并非易事,此幅墨骨敷彩,著力渲染,寫像風格又殊于潘恭壽前圖,說明唐耀卿沒有對其亦步亦趨,繪畫道路上頗有自身追求。清末著名書家陶濬宣(1846~1912)評論道:“按畫史丹徒唐耀卿善寫生,與潘恭壽為友。此幅摹繪入神,信其言之非謬也?!?/p>
王文治《跋蓮巢自寫詩意圖冊尾》記述:“蓮巢自寫詩意十四幅,凡兩度為之。一為余代蓮巢書,蓮巢藏弆以貽耀卿,后又為友人持去。此冊乃蓮巢為耀卿補寫,且囑余自署名。蓋蓮巢近日畫格更進,不似余以魚目混之故也。丙午嘉平文治記?!薄吧彸伯嬎囍睿硕嘀?。其詩能入唐人深境如此,令人嘆服。又記?!薄吧彸沧鞔水?,忽忽七年矣。頃耀卿裝池成冊,左幅素紙屬余作書。余因撿舊作之與關(guān)合者,錄以請正,并舉似(疑為示之誤)蓮巢也。壬子正月四日文治重記?!惫识?,此通書札應(yīng)作于1786年。
香港蘇富比在2018年10月曾上拍潘恭壽、王文治《詩畫合璧冊》,共十四開,作于1786年。前題:“潘蓮巢居士自吟詩意圖。壬子上春,文治。”朱祖謀題外簽,王文治題內(nèi)簽,有王文治、沈邁士、龔湘跋。如第九開上王題:“雁墮長空月影遲,扁舟江上寄相思。年來愛寫銷魂景,知憶桐橋夜雨時。蓮巢為耀卿仿石谷子矮卷,余題此詩其上,今錄于此。”如第十一開題詩“為耀卿題桂陰待月圖作”,各開確實皆用舊詩。此冊亦曾見于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3年12月出版的《潘王合璧》。
第十二通
釋文:
陰雨連旬,春寒料峭,老人閉戶看書,除此并無可適,不勝抱悶之至。昔東坡尺牘云:此間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年來薄有詩文幾卷,收納口中,幸不散帙,此外百無一求,風雨悵然清臥而已。余觀此一篇頗似竟日之景,長言最難風雨故人來,茲擬邀足下并握筠或乘軒過我,或著屐而來,快談半日,遲則剪燭西窗,巴山夜話。不識吾弟可能消我愁悶,助我清吟耳?如潘兄無晤,望足下速來,余當掃榻以待,專此申致并候,不一。
達池賢弟臺覽
夢樓老人頓首(?。和跏嫌砬洌?/p>
老年的王文治,“惆悵故人稀”,看重與潘、唐的相聚,彼此間禪藝交往可以“消我愁悶”“助我清吟”。其詩《雨后坐快雨堂遲蓮巢不至》《屢訪蓮巢不值題壁》?等,都能反映他的這種滿懷期待的心情。
第十三通
釋文(圖8):
達池賢弟足下:
仲夏望后,記得迺蓮巢居士五十生辰,余意屬弟寫卉草數(shù)本,余為題識,以祝其壽,不審爾意若何?想亦有此意也。若以盡行套禮,非獨見外,抑且非吾輩之交誼耳。并望遲日過荒齋與汝合參畫意,頗可樂也,賢弟以為何如?耑此,并候即佳。
王文治頓首(?。簤魳牵?/p>
乾隆五十五年(1790),潘恭壽五十歲。王文治《潘蓮巢以今年五月十二日五十生辰唐耀卿寫夏日卉草數(shù)種以贈余綴以詩即以為壽二首》其二提到:“心緣慈得戒(自注:蓮巢與耀卿護生之心最切,頃俱受菩薩戒),禪助畫通靈?!碑嬍房少Y借鑒的唐耀卿個人資料很少,此書札中,王文治數(shù)次稱呼對方“達池居士”“達池賢弟”,再考慮到潘恭壽中年歸依佛門后,法號為達蓮,可知:潘唐二人同時受戒,唐耀卿師承即使非如長老,也一定有非常緊密關(guān)聯(lián)。
第十四通
釋文:
昨送來白陽山人花卉長卷,相覽之下,非獨真跡,乃白陽平生得意之筆也,價亦合宜,望即購之,以作臨本,無過于此矣。
順復(fù)達池居士
放下齋老人頓首
王文治在《陳白陽書畫卷》中記述:“白陽書格,不在文、祝諸賢之下,其不甚著名,特以畫掩耳。近時南田草衣亦然。此卷折枝花寥寥數(shù)朵,而氣韻無窮,乃白陽畫中最上乘。所書《古詩十九首》,則又多多益善,可稱雙絕。頃為汪儆齋七兄所得,余來邗上,出以見示,乃為識之?!庇涗浥c此通所言正合。
第十五通
釋文:
昨夜風雨交加,今曉起放晴,春光滿眼,正是詩人游賞之辰,慎忽輕放好時節(jié)也。擬邀足下及蓮巢招同步履出廓,先至南郊八公勝境,山花新柳正韶,媚增妍興,至信宿山中,盤桓數(shù)日,諒足下相約同游,必助余興,或再約霽堂舸齋諸人,雖不能沂浴風舞,而佳日卻不可蹉跎虛度耳。并望先為致信,余即為預(yù)備行用一切。時聞食河豚甚佳,惜余食素十數(shù)年,見之不合而意或生饞口耳一嘆。
此致耀卿公子足下
文治頓首(印:夢樓)花朝前四日
張鉉,(1756~?),字翊和,號舸齋,丹徒人,著有《飲綠山堂詩集》,以優(yōu)貢授理問,工詩畫,潘恭壽曾為其寫像,亦藏南京博物院。其妻鮑之蕙,為王文治女弟子之一?!锻跷闹卧娢募酚小遏待S圖歌為張翊和作》《立夏后一日眾香院觀張舸齋郭東谷諸子四月初六日賞牡丹詩卷》《重陽后一日喜晴與張舸齋寶嚴諸子補登高于凌江閣時將為楚游》《攜弟子劉春橋與左蘭城訪張舸齋于飲綠山堂遂同登西津閣》?等,其詩文中提及舸齋處尚有許多。寶嚴即張崟,舸齋為其從兄。王文治有《松溪五友詩二首》,提到茅翊衢、鮑鴻起、張寶嚴、郭以簡及張舸齋五人,“皆工詩好游覽,足之所屆,輒能形諸吟詠?!?/p>
霽堂,在王文治詩中亦多次提到,如《郭霽堂舍人招同人集吐納煙云閣翌日蓮巢為圖以紀其勝而系以詩余次其韻》《郭霽堂復(fù)招同人集吐納煙云閣距蓮巢作畫時已三載矣感慨成詩》《……邀同郭霽堂舍人登臨江閣……》《甲寅正月二十九日郭霽堂招同胡黃海香海暨諸子泛舟至蜀岡探梅……》④。
花朝,農(nóng)歷二月十二日。八公洞,鎮(zhèn)江當?shù)刈诮淌サ?,天然名洞,景致如畫。王文治《八公洞十詠》曾言其春日景:“新竹出墻來,影落溪流里?!雹?/p>
第十六通
釋文(圖9):
昨得明賢翰墨,內(nèi)有董書與雅宜山人陳仲醇祝京兆莫廷韓,均是真跡,并佳美之極,余皆平等。奈來人索價甚貴,約計須廿余金,方可出售。余擬以十六金與之,未審能得耳。雨霽,望舉玉跡過山齋一鑒,果有此之值,不妨再加數(shù)金購來。余恐過貴,是以奉約一商,勿吝步也。
耀卿賢契
夢樓老人頓首(?。和跏嫌砬洌?/p>
翰墨書冊,能兼有王寵、陳繼儒、祝允明、莫是龍等真跡,確乎可貴。此札談及名賢翰墨時價及王文治購買之前的各種考量,頗有意趣。
王文治與潘恭壽、唐耀卿彼此之間鑒賞書畫是常事,書畫亦可能在幾人間輾轉(zhuǎn)。如《王文治詩文集》中《明沈石田東莊圖冊》記載:“孫婿汪詣成欣然持此冊示余,蓋詣成已於耀卿處購得之矣。此冊為石翁最上乘之畫,而李題董跋皆精妙無匹,前跋言之詳矣。唯是吾潤張氏之物,耀卿自揚州得之,未幾何時又復(fù)自潤歸揚?!彼痛烁袊@:“煙云過眼,從古如斯。”
第十七通
釋文:
送上素絹一幅,屬大筆寫卉草數(shù)品,合生辰之用,并祈在半月之內(nèi)成功,不勝銘佩矣。
此致耀卿賢友
夢老人手書(印:王氏禹卿、夢樓)
此通內(nèi)容承接第十三通,素絹用于為蓮巢生辰作卉草。幾年后,當潘恭壽逝去,唐耀卿作《蓮巢小像》(現(xiàn)藏鎮(zhèn)江博物館),王文治亦跋之:“嗚呼!如蓮巢者,可謂古今之高人,友誼中未可多得者也,悲夫!”
冊頁最后一開,有署款“懶云康識”的跋(圖10),品論道:“右王夢樓太守書札十七通,詞意高雅,筆力遒媚,均杰作也。”還較為詳細地記述了此冊的得來過程:“壬戌冬,渭濱張二輿乃尊芙川先生因負人博進,幾至縛辱,計無所出,乃以此冊向余質(zhì)五萬錢。余憫其窮極無擺布,不忍與較低昂,舁錢俾之,事乃得解?!卑现杏钟袑懀骸盁o何,渭濱又負錢逃江左,芙川以老病窮愁,不能贖”“蓋以價本不值五十千,渭濱必不肯來取也?!睆埲冂R(1802~?),字芙川,江蘇常熟人,清代藏書家。芙川夫婦專心于群籍收藏,傾注畢生精力,奈何有子不濟,甚為扼腕。
結(jié)語
王文治與潘恭壽頻相交往始于1767年底,詩集最早提及潘,是在《柿葉山房集》中;其詩最早出現(xiàn)唐耀卿,是在《快雨堂集》中④,說明與其相交在1776年前后。綜觀整本書札冊,書風變化遞進有序,箋紙品類多樣,較早的約作于1778年,如第一、四通;較晚的作于1790年,如第十三、十七通,時間跨度較長,前后延亙十余年,其間種種情思,筆底娓娓道來,推心置腹,足證三人交誼綿長醇釅。
1818年三月,鎮(zhèn)江馮秭生攜《東莊圖》到吳縣請潘榕皋題識,其孫潘遵祁在日記中發(fā)出疑問:“耀卿未知何人?”王文治是京江藝壇的文化領(lǐng)袖,潘恭壽是京江畫壇的扛鼎重匠,在“潘畫王題”盛名之下,唐耀卿并不顯山露水,但從此書札來看,他與二人亦師亦友,在“潘畫王題”后期,及主要針對“明賢”共同的藝術(shù)賞鑒過程中,是絕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理應(yīng)也是京江畫派主流人物,惟默耕丹青,聲名甚微,《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于其作品毫無收錄。唐耀卿無論繪畫還是賞鑒,均可圈可點,隨著對他畫作的挖掘和研究深入,其魅力和實力能進一步彰顯。
注釋:
①~④⑦~5~4?劉奕點校《王文治詩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⑤[清]鄭沄修、邵晉涵纂《(乾?。┖贾莞尽肪?2,清乾隆刻本。
⑥《中國錢幣》2013年第2期。
34《快雨堂題跋》卷7,第648頁。
46《題潘蓮巢畫卷》卷11,第213頁。
47《唐耀卿招游北固山歸涂口號》卷14,第310頁。
(責任編輯: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