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紅梅, 翟少欽, 陳春林, 閆志強, 朱買勛
(重慶市畜牧科學院,重慶 402460)
甘草瀉心湯始載于《傷寒論》,屬于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發(fā)布的《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第一批)》藥方之一[1],組方藥材炙甘草、黃芩、黃連、干姜、半夏(洗)、大棗,具有益氣和胃、消痞止嘔之功效[2],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腸炎癥[3]、白塞氏綜合癥等[4],臨床療效顯著。在質量控制方面,張?zhí)煲籟5]建立黃連、黃芩指紋圖譜,曹澤峰[6]采用HPLC法測定甘草苷、黃芩苷含量,但均難以滿足多成分同時檢測的要求,無法從整體上反映甘草瀉心湯質量。
中藥復方組成復雜,全面評價其質量應兼具有效成分的數量和含量,但這不僅造成檢測成本增加,同時也會導致操作繁瑣,效率低下。一測多評法不僅能高效準確地同時檢測多種成分含量,還可降低實驗成本和操作難度,克服對照品緊缺或價格昂貴的問題,尤其適合解決難以全面控制中藥復方品質的難題[7-8]。因此,本實驗建立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甘草瀉心湯中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的含量,以期為該方質量控制標準的建立奠定基礎。
1.1 儀器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SB25-12D數控超聲波提取儀(寧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UW220D電子分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
1.2 試劑與藥物 姜酮(批號110807-201802,純度≥99.9%)、鹽酸黃連堿(批號112026-201802,純度≥94.0%)、鹽酸小檗堿(批號110713-201212,純度≥86.7%)、漢黃芩苷(批號112002-201702,純度≥98.5%)、黃芩素(批號111595-201808,純度≥97.9%)、甘草酸銨(批號110731-202021,純度≥96.2%)對照品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甘草素(批號PS010083,純度≥98.0%)、6-姜辣素(批號PS012566,純度≥99.9%)對照品均購于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草瀉心湯(100 mL/瓶,批號20210322、20210329、20210430、20210513、20210603、20210701)及對應的陰性樣品均由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獸醫(yī)獸藥研究所中獸藥制劑室提供。甲醇、乙腈、三氟乙酸為色譜純,均購于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超純水。
2.1 色譜條件 Sepax HP-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流動相0.1%三氟乙酸(A)-[甲醇-乙腈(1∶1)](B),梯度洗脫,程序見表1;體積流量0.8 mL/min;柱溫25 ℃;檢測波長282 nm;進樣量10 μL。
表1 梯度洗脫程序
2.2 溶液制備
2.2.1 對照品溶液 精密稱取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對照品適量,50%甲醇稀釋定容,制成質量濃度分別為2.064 4、1.662 4、1.906 0、1.752 0、1.977 8、2.272 2、1.862 4、1.004 4 mg/mL的貯備液,精密量取適量,50%甲醇稀釋定容,即得(各成分質量濃度分別為0.516 1、0.415 6、0.476 5、0.438 0、0.494 5、0.568 1、0.465 6、0.251 1 mg/mL)。
2.2.2 供試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20 mL,加入20 mL甲醇-乙腈(1∶1)混合溶液提取,12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20 mL,揮去溶劑,50%甲醇溶解定容至5 mL,0.45 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2.3 陰性樣品溶液 按照處方及工藝分別制備缺甘草、缺黃芩、缺黃連、缺干姜的陰性樣品,按“2.2.2”項下方法制備,即得。
2.3 方法學考察
2.3.1 專屬性試驗 精密量取對照品、供試品、陰性樣品溶液適量,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結果見圖1。由此可知,各成分分離情況理想(分離度均大于1.5),理論塔板數均不低于5 000,表明該方法專屬性良好。
1.姜酮 2.鹽酸黃連堿 3.甘草素 4.鹽酸小檗堿 5.漢黃芩苷 6.黃芩素 7.6-姜辣素 8.甘草酸銨1. vanillylacetone 2. coptisine hydrochloride 3.liquiritigenin 4.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5. wogonoside 6. baicalein7.6-gingerol 8. ammonium glycyrrhizinate圖1 各成分HPLC色譜圖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3.2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量取“2.2.1”項下貯備液0.05、0.10、0.25、0.40、0.50、0.75、1.00 mL,50%甲醇稀釋定容至10 mL,制成7個質量濃度,在“2.1”項色譜條件下各進樣10 μL測定。以對照品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回歸,結果見表2,可知各成分在各自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表2 各成分線性關系
2.3.3 精密度試驗 取“2.2.1”項下對照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6次,每次10 μL,測得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峰面積RSD分別為0.24%、0.37%、0.36%、0.36%、0.34%、0.36%、0.86%、1.02%,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4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本品(批號20210701),按“2.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峰面積RSD分別為1.78%、1.45%、1.72%、0.73%、0.62%、1.73%、1.81%、1.62%,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5 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批本品(批號20210701),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于0、2、4、6、8、10、12 h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測得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峰面積RSD分別為1.56%、1.48%、1.51%、0.86%、0.58%、1.57%、0.92%、1.87%,表明溶液在12 h內穩(wěn)定性良好。
2.3.6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量取6份各成分含量已知的本品(批號20210701,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質量濃度分別為0.241 3、0.311 8、0.566 9、0.131 9、0.666 4、0.127 9、0.114 3、0.288 5 mg/mL)10 mL,按100%水平加入適量對照品,按“2.2.2”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102.87%、101.86%、98.65%、99.22%、104.17%、101.28%、98.79%、98.47%,RSD分別為1.26%、1.49%、1.27%、1.32%、0.94%、1.48%、1.15%、1.32%。
2.4 相對校正因子 分別精密量取“2.2.1”項下貯備液0.05、0.10、0.25、0.40、0.50、0.75、1.00 mL,50%甲醇稀釋定容至10 mL,制成7個質量濃度(編號1~7),在“2.1”項色譜條件下各進樣10 μL測定,以鹽酸小檗堿為內標,采用多點校正法[9-11]計算其他7種成分的相對校正因子fk/s,公式為fk/s=fk/fs=(CkAs)/(CsAk),其中Ck為其他成分含量,Ak為其他成分峰面積,Cs為內標含量,As為內標峰面積,結果見表3。
表3 各成分相對校正因子
2.5 耐用性考察
2.5.1 儀器、色譜柱 取“2.2.1”項下對照品溶液,考察Agilent 1260、Waters e2695色譜儀及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Sepax HP-C18(4.6 mm×250 mm,5 μm)、Sepax GP-C18(4.6 mm×250 mm,5 μm)色譜柱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結果見表4,可知均無明顯影響(RSD<5%)。
表4 不同儀器、色譜柱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
2.5.2 體積流量 取“2.2.1”項下對照品溶液,在Agilent 1260色譜儀、Sepax HP-C18色譜柱下考察體積流量0.8、1.0、1.2 mL/min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結果見表5,可知均無明顯影響(RSD<5%)。
表5 不同體積流量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
2.5.3 柱溫 取“2.2.1”項下對照品溶液,在Agilent 1260色譜儀、Sepax HP-C18色譜柱下考察柱溫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結果見表6,可知均無明顯影響(RSD<5%)。
表6 不同柱溫對相對校正因子的影響
2.6 色譜峰定位 在Agilent 1260、Waters e2695色譜儀下考察了Agilent ZORBAX SB-C18、Sepax HP-C18、Sepax GP-C18色譜柱中各成分相對保留時間tRi/s,計算公式為tRi/s=tRi/tRs,其中tRi為待測物保留時間,tRs為內標保留時間[9-11],結果見表7,可知均無明顯影響(RSD<5%)。
表7 各成分相對保留時間
2.7 樣品含量測定 取6批樣品(批號分別為20210322、20210329、20210430、20210513、20210603、20210701),按“2.2.2”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在“2.1”項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分別采用外標法和一測多評法計算含量,結果見表8,可知2種方法所得結果接近,相對平均偏差(RAD)均小于2.0%。
表8 各成分含量測定結果(mg/mL,n=3)
3.1 色譜條件選擇 8種成分在190~300 nm波長處有較好的吸收,而且在196、282 nm處較強,但196 nm處易與溶劑峰混合,會對成分檢測造成不良影響,故確定檢測波長為282 nm。在色譜分離實驗中發(fā)現,梯度洗脫對各成分的分離效果明顯優(yōu)于等度洗脫。甲醇選擇性弱于乙腈,但前者溶劑峰形更優(yōu),故選擇甲醇-乙腈(1∶1)作為流動相中的有機相,有利于各成分出峰;比較不同比例磷酸、甲酸、乙酸、三氟乙酸的色譜效果,發(fā)現0.1%三氟乙酸作為流動相中的水相時各成分出峰時間合適,峰形無拖尾,對稱性較好。另外,在體積流量0.8 mL/min、柱溫25 ℃、進樣量10 μL時,各成分色譜峰分離度良好,峰形理想。
3.2 檢測指標、內標選擇 甘草瀉心湯中以甘草、黃芩、黃連、干姜為主藥,大棗、半夏為輔藥[12],但輔藥所含成分色譜峰吸收度較差,故本實驗未對其進行檢測;甘草主要含有甘草素、甘草酸銨等成分[13],黃芩主要含有漢黃芩苷、黃芩素等成分[14],黃連主要含有鹽酸小檗堿、鹽酸黃連堿等成分[15],干姜主要含有姜酮、6-姜辣素等成分[16],這8個化合物在對應藥理活性的起效機制中均存在直接關聯,故選擇其作為檢測指標。另外,鹽酸小檗堿化學性質穩(wěn)定,容易獲得,色譜峰吸收度好,具有代表性[17-19],故選擇其作為內標。
本實驗首次建立一測多評法同時測定甘草瀉心湯中姜酮、鹽酸黃連堿、甘草素、鹽酸小檗堿、漢黃芩苷、黃芩素、6-姜辣素、甘草酸銨的含量,該方法操作簡便,準確可靠,所得結果與外標法接近,可用于該方的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