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歡
(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江蘇徐州 221000)
崔溥(1454—1504),朝鮮朝中下級官吏,明弘治元年,35歲的崔溥在前往濟州島奉差途中突聞父喪,在返回途中遭遇風暴漂流至浙江臺州府,他與隨行人一路沿著運河水路,途徑蘇州、杭州、揚州、淮安等地,最后從北京渡鴨綠江返回朝鮮,歷時四個半月,回國后他奉命將所見所聞記錄在《漂海錄》中。
崔溥有著深厚的國學底蘊,且接受儒家思想熏陶,《漂海錄》以漢文寫成,全書五萬余字,描繪了明弘治初年及明朝前中期的社會生活情況,內(nèi)容包攬山川形變、民俗風情、政治經(jīng)濟、軍事防御、水利漕運等各方面,對研究明朝前中期運河城鎮(zhèn)有著重大價值。本文選取崔溥筆下的蘇州,從四個方面對其筆下的蘇州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研究。
在崔溥眼中,身處江南運河段的蘇州因趁天然水道,在航運方面有著獨特的便利。在他們的筆下,對蘇州的川、橋梁、驛站記載較多,并且對蘇州漕運深深肯定。然而,有澤國之稱的蘇州,東接五湖,地勢卑下,水災(zāi)往往給沿岸居民以貿(mào)易經(jīng)濟上的沉重災(zāi)害。
《漂海錄》中極言太湖盛景,稱之為“震澤底定”;形容為“江湖眾流通貫吐納乎其中”;提到了七堰、八門、六十坊、三百九十橋;游覽了全國七大鈔關(guān)之一的滸墅鎮(zhèn),對蘇州河道縱橫,橋梁林立所帶來的便利交通和頻繁貿(mào)易由衷贊賞。水鄉(xiāng)是蘇州的代名詞,然而大自然的饋贈另外一方面也帶來了巨大的自然隱患,北宋郟亶曾上書言太湖“大概以為環(huán)湖地低,故常多水;沿海地高,故常多旱。”水旱頻發(fā)伴隨著沿河人家,而這一點為崔溥所忽視。
據(jù)《洪武蘇州府志》載,明洪武九年,有長洲縣民告言蘇州之東、松江之西皆水鄉(xiāng),且地勢低下,今年夏季又逢淫雨,山水奔注,江湖增漲,雖有劉家港可以達海,但是僅僅一個港口難以泄流,田地時常被淹?!豆锰K志》載,明正統(tǒng)七年,吳中大水繼以七月十七日颶風;明景泰五年夏,大水淹浸田禾,經(jīng)久不退,如若要開浚,則堰下民田便會被淹,民生哀怨。由于自然天氣的影響,貨物運輸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陷現(xiàn)象,自元朝末年,中央不得不增加腳。
崔溥所見到的橋梁不單單點綴了江南風景,其背后的原因,更離不開泄?jié)撤烙?。單鍔曾云“慶歷二年,以松江風濤,漕運多敗官舟,遂筑長堤,界于松江、太湖之間,橫截五十六里?!闭饾赏录{眾水,是水澇災(zāi)害頻發(fā)的源頭。過去因地勢險峻不能筑堤,故作吳江長橋,以泄湖水,沖激三江之潮淤。之后域外人士所見太湖上建造的石堤,下作小洞門一百五處出水,是后來為了當洪澇災(zāi)害來臨時分流水勢而修筑。
崔溥眼中大多稱贊蘇州河道縱橫,航運便利,小橋流水,風景如畫,但大多沒有注意到這便利與美麗背后的代價。防洪抗?jié)呈翘K州歷代官員所不容忽視的問題,蘇州的每一座橋,每一條河流,每一座驛站的設(shè)計都凝聚著蘇州人民的智慧,兼具審美與實用性價值。
在崔溥眼中,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給蘇州帶來經(jīng)濟貿(mào)易的繁榮,他們眼中的蘇州府是一個吃喝不愁,生活無憂的精致城市。但是生活豪奢出入勾欄瓦肆之間的只是少數(shù)的官僚大賈,普通百姓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積蓄,日子只夠溫飽,無所盈余。
《漂海錄》言蘇州城內(nèi)繁華壯麗?!伴傞悡涞?,市肆夾路,樓臺相望,舳艫接纜,珠、玉、金、銀寶貝之產(chǎn),稻、梁、鹽、鐵、魚、蟹之富……甲天下”,在域外人士眼中江南地區(qū)產(chǎn)物豐富,可謂“江南佳麗地”,此外人口也眾多。崔溥筆下富裕的蘇州,人口密集,少則3、4里,多則間隔20里便有人家。
崔溥眼中蘇州不僅物種品類繁多,而且生活精致:“江南蓋以瓦,鋪以磚……皆宏壯華麗”“江南人皆穿寬大黑襦褲,做以綾、羅、絹、綃、匹緞?wù)叨唷虼饔^音冠飾,以金玉照耀人目,雖白發(fā)老嫗皆垂耳環(huán)”。建筑上,江南的屋舍多以瓦磚建蓋,房屋精巧華美;服飾上,無論是二八少女還是白發(fā)老嫗皆佩戴耳飾,穿著綾羅綢緞,江南居民審美意識較高,也反映出他們生活的富裕美好。
然而崔溥短短幾日的暫留并沒有看到富裕背后的艱辛生活,蘇州自古澤國,歲頻于潦,田地貧瘠,缺乏糧食,且耕夫多無積蓄加之賦稅繁重,歷年中央多次開倉賑貸。
《書》曰“蘇則濱三江、傍大湖,東極于海,厥土涂泥,故田為第九等而下下也?!薄队碡暋份d“九州之地,人功多則田下而賦上,人功少則田上而賦下?!碧K東瀕于海,控帶三江,環(huán)距震澤,多水而土淖,田雖下下,賦稅則倍于他郡。據(jù)《蘇州府志》載,明洪武年間夏稅秋糧歲賦具有定籍,從洪武初年夏稅二十五萬四千三百兩、秋糧正耗二百一十四萬六千六百石,到弘治十六年夏稅三十二萬八千四百六十兩、秋糧正耗三百五萬六千一十四石有奇可見,夏稅逐年提高,秋糧耗費逐年增大。同時洪武年間的稅糧、商稅、茶課、蕩課、酒醋、房地賃錢,農(nóng)桑藍靛、抽分所收之稅均有提高。此外,農(nóng)桑是衣食之本,由于戰(zhàn)亂,元時有二十七萬余株,明時所剩僅十五萬余株。
由于水旱災(zāi)害頻繁,蘇州多次賑貸。明洪武六年,蘇州松江、昆山等縣小民缺食,奉旨開倉接濟,原借米糧不須還官;七年下詔因蘇州百姓好生缺食生受,免除今年夏稅合納的絲綿錢麥等物。明永樂以來漕運愈遠,消耗更大,明宣德朝憐憫蘇州百姓,下詔捐減官田重額,盡管如此,民間重額猶未盡除,百姓生活依舊貧困。
雖說天下財富多仰于東南,而蘇為甲然,蘇州地區(qū)每年的賦稅上貢朝廷,供給國庫,蘇州人民的生活較之江北人民過之,但也并沒有域外人士所說的那么普遍的富裕,他們多食魚與稻,以漁獵為業(yè),只夠溫飽,沒有什么積蓄,除去個別官員大賈,普通百姓生活還是清淡的。天然的水旱災(zāi)和繁重的賦稅擠壓著普通的蘇州百姓,熱鬧繁華的勾欄瓦肆之間,依舊有為生存而掙扎著的普通大眾。
域外人士眼中的蘇州等江南地區(qū)的人們相較于江北人更加重視教育。崔溥《漂海錄》記載“江南人以讀書為業(yè),雖里閈童稚及津夫、水夫皆識文字”。江南人重視教育,當崔溥問及人山川古跡、土地沿革,當?shù)厝硕寄堋皶越舛敻妗?。而江北學者不多,當崔溥問當?shù)鼐用裣嚓P(guān)事宜時,皆回答“我不識字”即無識人也。
據(jù)《蘇州府志》記載,蘇之學,由范文正公典鄉(xiāng)郡捐宅為之。在明洪武年間,每五十家設(shè)學一所,請秀才來教授軍民子弟,城鄉(xiāng)各處都有學校,共計學舍七百三十七所?!逗槲涮K州府志》中記載了長洲縣學、吳縣學、吳江縣學、震澤鎮(zhèn)學、昆山縣學、常熟縣學、嘉定縣學等的地理位置、建造歷史、教學特色。自漢而下,歷宋元至明,貢舉提名的人若干,“蓋以禮儀之邦,際文明之運,宜其彬彬向風矣”。蘇州等江南地帶教育水平很高,由此帶來良好的家風,尊事耆老,兄弟和順,鄰里友愛,土風篤厚,與北方地區(qū)民風形成鮮明對比。
崔溥記載“江南和順……無男女老少皆踞繩床交椅以事其事”,而他筆下的江北人心性強悍,山東以北斗毆吵鬧不絕,而且多有劫盜殺人之事發(fā)生,山海關(guān)以東,人的性情更為暴悍,有胡狄之風?!端鍟?地理志》言蘇州“風俗澄清而道教隆洽”。明朝時,每年在孟春、孟冬之際,在鄉(xiāng)村市鎮(zhèn)舉行行鄉(xiāng)飲酒禮,讓當?shù)氐木用穸贾痖L養(yǎng)老之義。
為何在域外人士筆下蘇州為代表的江南人與江北人在文化和性情上有如此大的差異。
第一,地理上的分割使得文化斷層。長江分割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圈(崔溥以揚子一江分南北)。江南屬于吳越文化圈子,江北則有胡狄之風。江南受到戰(zhàn)亂較少,生活較為安定,因此種族比較單一,大多是古百越后人;而江北受戰(zhàn)亂多,如漢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西晉的五胡亂中華,宋金斗爭等因此,江北各地融合了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血統(tǒng),自然也就帶來了很多少數(shù)民族相對未開化的文化傳統(tǒng)。在永嘉之亂北方世族南遷后,江南、江北文化上便出現(xiàn)了斷層。
第二,經(jīng)濟差距帶來的性格懸殊。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等地因江南運河的優(yōu)勢,較之江北水路便捷,江南人民食魚與稻,捕魚為業(yè),少受戰(zhàn)亂干擾,從追求“生存”的階段發(fā)展成為追求“發(fā)展”階段,這也就造就了江南商賈多思維開闊,性格開朗,文化發(fā)達。蘇州地帶水網(wǎng)密集、人流量大、商賈云集,逐漸形成商業(yè)圈,利用天然水運航道將貨物銷售四面八方。大多數(shù)生意渠道都控制在蘇浙一帶江南人手中,而本地規(guī)模民營很少;即便本地企業(yè),其生意眼光亦較短淺,多是在本地開個酒店,借江北官場盛行的“吃喝風”發(fā)點小財,罕有做實業(yè)者。加之,連年的戰(zhàn)亂,使得百姓疲于奔波,更別談教育了,他們骨子里形成了一種安于天命、隨波逐流、不思進取的性格特征。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運河影響了江南江北之人的文化和性情,域外人士筆下對兩地風土人情的記載正是印證了運河即地理方位的不同對區(qū)域文化、區(qū)域人物性格影響的深和廣。
崔溥的《漂海錄》描寫蘇州等江南地帶的喪葬制度“江南人死,巨家大族或立廟、旌門者有之,常人略用棺,不埋委之水旁,如紹興府城邊白骨成堆……江南喪者、僧人或食肉,不食葷”。這一紀錄切實地反映了明朝中期蘇州等江南地帶喪葬注重形式奢華、違反傳統(tǒng)禮儀的現(xiàn)象,是明朝社會中期社會風氣搖擺不定的一種體現(xiàn)。
明太祖朱元璋在總結(jié)元朝滅亡時認為元朝“法度日弛,紀綱不振”,強調(diào)“厚教化”的觀念。明朝代初期,江南地帶有改宋元時代喪葬的奢侈背禮之風,喪葬淳樸自然。永樂時期的《樂清縣志》載“冠婚喪祭,臨里相資,雖閭口之家頗存揖讓之風焉”。而明代中后期,宋元奢靡之風復燃,江南地區(qū)喪禮中的各種違禮現(xiàn)象又頻發(fā)。其最直接的表現(xiàn)即埋葬方式的違禮。
傳統(tǒng)方式是要求土葬,即入土為安,而明代中期江南等地人多信風水說,為了讓子孫后代財運亨通,親人離世一定要尋風水寶地即“龍脈”,不惜停葬數(shù)年。也有一些貧民因為無財力而導致親人棺槨停葬數(shù)年。如崔溥所見“常人略用棺,不埋委之水旁,如紹興府城邊白骨成堆”數(shù)年不葬、數(shù)棺不葬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
同時,明朝的喪葬活動也融入了大量的宗教成分。如明萬歷《余杭縣志》記載“俗漸奢侈,親死則延僧道作水路齋醮”。江南等地一些人為使親人死后不受苦難,大作佛事、道事。富裕的商人甚至同時延請僧人、道士做法事,崔溥筆下“巨家大族或立廟、旌門者有之”,這樣一來,大大增加了葬禮的支出,為了奪得“孝子”的名頭,不惜傾家蕩產(chǎn)大有人在。
從元人的馬蹄下奪得的明朝,經(jīng)歷長期戰(zhàn)亂,開創(chuàng)初期都厲行節(jié)儉,而經(jīng)濟一旦得到恢復,奢靡之風便會搖擺節(jié)儉的標桿。域外人士記錄的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喪葬,便是這一時期的最好證明。
崔溥在進行《漂海錄》寫作時,態(tài)度嚴謹。書中所述都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他詢問中國官員的內(nèi)容均注明“以上……皆……所與臣說話”“臣又傳聞……然未可得知”。因此該書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其次,崔溥學識淵博,在寫作時常常旁征博引,如他經(jīng)常引用《禹貢》中的例子,因此該書具有一定的文學性。
筆者在對《漂海錄》進行閱讀后,發(fā)現(xiàn)崔溥作為朝鮮人對蘇州的記錄有些僅僅停留在現(xiàn)象,并沒有更加深入的認識。第一,他本人因回家奔喪途中遭遇海上風暴巧合之下漂流至浙江臺州,展開了一段奇幻冒險。他盛贊蘇州河道、橋梁眾多、航運發(fā)達,只看到航運的便利卻沒有注意到地勢卑下的水鄉(xiāng)之地常年的水旱災(zāi)害頻發(fā)所帶來的經(jīng)濟損失,對蘇州橋梁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審美上,沒有弄清其建造原理與實用價值。第二,他認為蘇州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極高,但是他并沒有了解到歷年增加的賦稅給百姓帶來的沉重壓力,明朝的蘇州中央曾多次開倉賑貸,大部分百姓生活僅僅停留在溫飽狀態(tài),絕對算不上富裕。第三,他沒有注意到蘇州喪葬風俗背后的僭禮逾教行為,可見他作為一個朝鮮人對這一風俗背后所表現(xiàn)的文化現(xiàn)象的認識還是有局限的。
但同時他有些記錄能與明朝地方志形成相互補充印證關(guān)系。如他筆下的蘇州等江南地區(qū)人們對教育的普遍重視與蘇北人民缺乏道德修養(yǎng)形成鮮明對比,這一點與兩地地方志相互補充得到印證。
崔溥的《漂海錄》對蘇州城的山川形變、水道漕運,百姓經(jīng)濟水平、生活狀況、教育程度、品行修養(yǎng)、民風民俗等都有一定的記錄,為我們研究明代的蘇州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但美中不足的是蘇州最為盛名的園林在他的行記中并沒有記載,這是一大憾事。
《漂海錄》的價值可貴在以朝鮮人的眼光來看待明前中期的社會風土人情,角度新穎,真實再現(xiàn)了當時的社會風貌,能與蘇州地方志形成相互補充印證。雖然其歷史學研究似乎深刻程度有限,從朝鮮人的視角看弘治中興,往往忽視了一些現(xiàn)象背后的社會歷史因素,但是該書對研究明代運河城鎮(zhèn)提供了一手史料。此外,該書中多處含有人物對話,有著語言學研究價值;從書中記錄的風土人情中亦可以發(fā)掘中國文化的傳承;也可以看出明朝前中期中國、朝鮮兩國政治外交的關(guān)系等等。該書涉及的內(nèi)容多維度,包含我國明代政制、海防、司法、運河、交通、城市、地志、民俗以及兩國關(guān)系等,提供了史籍不載或未悉的資料,有更高的價值等待后人發(fā)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