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華君
李滉是朝鮮時期性理學的集大成者,但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一生作詩兩千余首。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主要從“學文以正心”“溫柔敦厚的詩教思想”“達意于言辭”這三個方面來論述李滉的文學觀,在論述的過程中也結合了其哲學思想共同闡述。
一、學文以正心
作為朝鮮朝儒學的泰斗,李滉曾說:“朱子吾所師,而又天下古今之所宗師。”由此可見,他對朱熹的崇拜與認可程度,也可見受其思想影響之深。
朱熹在《觀書有感》一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其中“源頭活水”就是為本根本道,即天地萬物,有本根的,才會永遠長久。朱熹的這種見解,是他文學主導的原則。文學根源于道,道是文學的根源。對于此詩,李滉在給學生李德弘解答時說:
“半畝方塘一鑒開”,言心之全體湛然虛明底氣象,“天光云影共徘徊”,言寂而能感,物來必照之意?!皢柷堑们迦缭S?”言何由而有此虛明體段?“為有源頭活水來”,明天地之本然矣。
“半畝方塘”指的是心清澈明亮、清虛純潔的氣象;“天光云影”指的是天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比喻內心對外物的印象,寓指修養(yǎng)心法,即保持心的靜寂但能感知,外物一來便能完全映照;“問渠那得清如許?”對心為何擁有如此氣象進行發(fā)問;“源頭活水來”則闡明了天地之間的根本道理。在《陶山十二曲》言志的第六首,李滉也提到了“云影天光”。其指的是天光和云影一起映入水塘,比喻內心對外物的印象,寓指修養(yǎng)心法,即保持心的靜寂但能感知,外物一來便能完全映照。由此可見,李滉對于朱熹的文學觀點也是贊同的。
而“道”在儒家哲學觀點中,道的本源是性或理。朱熹用理來解釋道:“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論語章句集注》)道是當然之理,是理的呈現。在理與道的關系上,朱熹認為理、性是體,道則是用。理或性是道的本原。道以性為本,道由性定。而心統性情,心寂然不動為性,即未發(fā),為體;感而遂通為情,即己發(fā),為用。
夫詩雖末技,本于性情,有體有格,誠不可易而為之。
—《退溪全書·與鄭子精》
故嘗略仿李歌而作,為陶山六曲著二焉,其一言志,其一言學。
—《退溪全書·陶山十二曲跋》
李滉認為“本于”或“感于”性情,性情發(fā)而為詩。而李滉將《陶山十二曲》分為兩部分,其一言志,其二言學。這就涉及了“詩言志”與“詩緣情”中的“志”與“情”。
“詩言志”出自《尚書·舜典》,其中的“志”,從表層意義來看是指意志、志向、抱負等,而其核心卻在于個體生命和生命之美,這是一種人格美,或者說是美的個體生命。黎啟全曾在其文章中寫道:“‘志是人的生命的主旋律,所以‘詩言志命題的核心在于健全、陶冶人的內在精神生命,培養(yǎng)完整的人格?!薄扒椤北憩F的是實在的內在精神生命,因此它必須“真”,是真實的情感。情感的表達,只有真實,精誠之至方能動人。沒有真感情,無法表現個體生命,無法體現生命之美。因此,“志”與“情”所表現的核心都是內在精神生命之美。在“志”與“情”和而不同的融和發(fā)展中,撐起了既言政教之志,亦抒個人之情的詩歌傳統。
李滉在與弟子談話時曾說:“學文所以正心?!彼^“學文所以正心”就是通過學文與作文的修養(yǎng),來矯正自己的心。而這里的心,李滉所強調的重點是人心。李滉的人心,與道心、人欲相關聯,是知情意的統一。就情感而言,儒家所重視的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發(fā)自道德本性,通過仁、義、禮、智、信的引導,最終達到仁的境界??鬃釉唬骸霸娍梢耘d,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學習《詩經》成為消解過分的情感與道德矛盾的途徑,李滉亦提出通過自我修養(yǎng)達到仁的境界,文藝即是其中的途徑之一,所謂“學文所以正心也”。然而,學文與作文的修養(yǎng)并不一定都能正心,如不能本于德行則流于“墜墮”。本于德行,在于工文藝過程中求收放心。他在《與鄭子精》中說道:
夫詩雖末技,本于性情,有體有格,誠不可易而為之。君惟以夸多靡、逞氣爭勝為尚,言或至于放誕,意或至于龐雜。一切不問,而信口信筆,胡亂寫去,雖取快于一時,恐難傳于萬世。況以此等事為能而習熟不已,尤有防于謹出言收放心之首,切宜戒之。仍取古今名實,著實加工而師效之,庶幾不至于墜墮也。
受到朱熹觀點的影響,他認為,雖然詩為末技,但是它以性情為本。而性發(fā)四端,四端之發(fā)主于理,四端皆為善,仁、義、禮、智之性純粹地包含于其中;七情之發(fā),則兼有理氣但主于氣,七情本善但易流向惡的一面,因為氣分陰陽,有清有濁、有粹有駁,而感于外物后喪失自我,是人自身的原因,與人自身的修為相關。在對鄭子精詩進行評價時,李滉認為他的詩“以夸多靡、逞氣爭勝為尚,言或至于放誕,意或至于龐雜”,而且寫詩時有“一切不問,而信口信筆,胡亂寫去,雖取快于一時”(《退溪全書·與鄭子精》)。這樣不良的作詩習慣會導致他的詩失去價值,難傳于世。同時,李滉還指出一定要改掉這樣不良的作詩習慣,要“謹出言”即“戒慎恐懼”,時時刻刻小心謹慎,防止自己離開了“道”;要從“收放心、養(yǎng)德性”著手,在古今著作上多下功夫研讀、效仿寫作,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端正作詩者的態(tài)度,來減少不良作詩習慣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達到仁的境界,實現學文以載道,正心明道,文道一致?!皩W文以正心”融合了李滉四端七情的思想,強調了通過學文與作文進行自身的修養(yǎng),收放心、養(yǎng)德性來端正態(tài)度,寄托了他對學文所要實現的目標與價值。
二、溫柔敦厚的詩教思想
“溫柔敦厚”出自《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于《詩》者也?!睂ⅰ皽厝岫睾瘛迸c“圣賢氣象”相關聯,這是朱熹對前者進行哲學闡釋的結果。在朱熹看來,“溫柔敦厚”是“圣賢氣象”的重要表征。在日常實踐中,作為“圣賢氣象”表征的“溫柔敦厚”又具體表現為“氣度”“性情修養(yǎng)”“言辭”等多個方面。
“詩教”是古代文學理論術語,意思是《詩經》中雖然對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諷刺,但態(tài)度溫和委婉,即孔子的文學觀以“詩教”為中心,其實強調了三方面的內容,其一是詩歌宣達心志,其二是詩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詩歌的教化功能。根據李滉作《陶山十二曲跋》的目的來看,他提倡通過溫柔敦厚的詩教,使人性情溫順柔和、忠實厚道,變化氣質、涵養(yǎng)德性;為人為文均需中和有度,如有諷諫,需寄寓委婉之詞,怨而不怒。
因此,溫柔敦厚的詩教思想就是通過詩歌宣達心志、政治、教化的功能來對人日常實踐的氣度、性情修養(yǎng)、言辭進行引導,使之達到“圣賢氣象”。
東方歌曲,大抵多淫哇,不足言。如翰林別曲之類,出于文人之口,而矜豪放蕩,兼以褻慢戲狎,猶非君子所宜尚。惟近世有李鱉《六歌》者所盛傳,猶為彼善于此,亦惜乎,其有玩世不恭之意而少溫柔敦厚之實也。老人素不解音律,而猶知厭聞世俗之樂,閑居養(yǎng)疾之余,凡有感于情性者,每發(fā)于詩。然今之詩異于古之詩,可詠而不可歌也。如欲歌之,必綴以俚俗之語。蓋國俗音節(jié)所不得不然也。故嘗略仿李歌而作,為陶山六曲著二焉,其一言志,其一言學,欲使兒輩自歌而自舞蹈之,庶幾可以蕩滌鄙吝,感發(fā)融通,而歌者與聽者,不能無交有益焉。
—《退溪全書·陶山十二曲跋》
在《陶山十二曲跋》中可以看出李滉作《陶山十二曲》的原因:一是“今之詩”是異于“古之詩”的,“可詠而不可歌也”;二是如果想要歌唱“今之詩”就必須“綴以俚俗之語”,導致歌曲之“淫哇”,不足掛齒,教化功能缺失;三是《翰林別曲》“矜豪放蕩,兼以褻慢戲狎”,而近世的《六歌》“有玩世不恭之意而少溫柔敦厚之實”,不能起到教化社會的作用。《陶山十二曲》的目的在于“蕩滌鄙吝感發(fā)融通,而歌者與聽者,不能無交有益”,強調發(fā)揮文學的感化功能來陶冶人們的性情,洗滌人們的心靈。
《翰林別曲》是高麗文人團體創(chuàng)作的景幾體歌,各章都有一個主題,毫不避諱地夸耀著當時文人士大夫奢侈享樂的風流生活。他們放縱的行為與炫耀的言辭與“溫柔敦厚”的具體表現相背離。而《六歌》是朝鮮中期文人李鱉所作,現存漢譯四首,其內容大多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的嘲笑、諷刺、蔑視與戲弄,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十分明顯,這也是與溫柔敦厚不符的。因此,在《陶山十二曲跋》中,李滉對《翰林別曲》“放蕩褻慢”與《六歌》“玩世不恭”的風格進行批判,認為君子應該崇尚溫柔敦厚的詩風。
但李鱉的《六歌》內容多對社會進行批判,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李鱉作為士大夫,在風華正茂之際慘遭士禍,無法實現立身揚名的志向,不得已隱居在黃海道。他將對社會的不滿吐露在《六歌》中,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沒有《翰林別曲》的“矜豪放蕩,兼以褻慢戲狎”,因此李滉認為《六歌》比《翰林別曲》好;但李鱉將自身對社會的埋怨、不滿以及自身悲憤感慨的情緒過分強烈地表達在詩中,如“何時遇海翁,分辨斯二者”“世間求利輩,何必要相知”“功名作弊履,脫出游自適”“如何世上子,不知有清濁”這些詩句滿載了對世上人們的蔑視與嘲笑,為“過情詩語”,這是李滉所批判的。因為人情如果任其發(fā)展,不加轄制,就會造成社會混亂。而李滉認為情與理交互為文,二者同時并提,相互平衡,并提倡文中應該有“溫柔敦厚之實”。他在《陶山十二曲》言志的第三首對溫柔敦厚的態(tài)度、性情與言辭進行了實踐,如下文(本文作者譯):
淳風已失,實乃偽辭。
人性本善,確實如此。
天下英才,安能悖言?
在這首時調中,因為士禍多發(fā),淳樸而又仁厚的人性在當時是很少見的。但李滉還是在初章和中章兩次強調“實”,在終章中表現出了對現實肯定的態(tài)度。這其中的原因在于即使當時社會比較黑暗,李滉自己也被迫離職,但他始終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愛民。在終章中,李滉以反問的形式,似乎在反問對社會抱有諸多不滿的李鱉,想要點醒他。這里表現了作者踐行溫柔敦厚的詩教觀,即使有諷諫,也寄寓在委婉之詞中,娓娓道來,不急不促,不慍不怒,同時在黑暗的社會中,也不忘忠實厚道,憂國憂民。
三、達意于言辭
孔子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鬃诱J為,禮樂是文,仁義是質。質為內容之善,文為形式之美,內容與形式必須配合得當才是君子。這雖然指的是個人修養(yǎng)的準則,但實際上也反映了文體論的標準。
朱熹認為作文的標準是七分真實三分文采。切忌架空導致的浮而不實,細巧導致的繁而少致,必須靠實而言之有物,條理而言之有序。朱熹認為,文章的內容決定形式,而內容不極端偏離道的,可講求文學形式的表現。
李滉吸收了孔子和朱熹注重內容、兼顧形式的文體精神,說道:
辭,達意而已。然學者不可不解文章。若不解文章,雖粗知文字,未能達意于言辭。
—《退溪全書·雜記》
在這里,李滉提出了“達意于言辭”,也就是文章的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是:形式要能夠表達出內容。但要如何才能在行文時詞能達意、胸有成竹、得心應手呢?李滉又說:
古文后集,有氣之文也。須讀取五六百遍,然后見功。吾壯年只讀得數百余遍,而操筆臨紙,則若或起之,自然胸中流出矣。
—《退溪全書·雜記》
但其未滿一分之好足以盡掩其二分之好,其好之二分受累于不好之分而皆歸于不好,是為可惜。故古之能詩者千鍛百煉,非至恰好,不輕以示人,故曰:“語不驚人死不休”,此間有無限語言。寒疾腰痛復作,不能一一,不讀學詩,凡學皆然。
—《退溪全書·與鄭子精》
他提出了“不可不解文章”,而且要讀取數百遍,進而要求提筆能作文,且要作達意之文。他認為作文貴在能行氣,能夠熟讀匯集古人之氣的文章,得到古人之氣的熏陶,下筆自然得心應手,“自然胸中流出矣”。在《與鄭子精》中,李滉批評鄭子精的詩“信口信筆,胡亂寫去”,這樣逞一時之快而作成的詩,是很難流傳到后世的,并告誡鄭子精:要想讓自己的詩不落入言辭放誕、表意龐雜,必須做到謹言與收放心,端正作詩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必須一直在研讀古代名家著作上下功夫,效仿古人寫詩作文。由此可以看出,李滉偏愛古文體,他認為學古文的目的一是使辭達意,操筆臨紙,成竹在胸,二是防止自己的詩文墜墮,缺乏品位。因為不好的詩作是害群之馬,會掩蓋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好詩作,告誡對方要愛惜羽毛。
因此,李滉特別強調“煉琢”,在詩作恰到好處之前,必須經過千錘百煉,才能公之于世。他通過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短述》中“語不驚人死不休”一句來說明寫詩應該具有的認真嚴謹的寫作態(tài)度。同時,李滉還將作詩嚴謹的態(tài)度推廣到了做所有事情上,與踐履修身結合到了一起。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李滉在注重詩文內容的同時,也是提倡在辭句應用上下功夫的。
朝鮮朝中期政治環(huán)境有著“王位更迭頻繁、士禍多發(fā)”的特點。在這樣的政治環(huán)境下,文人士大夫陷入黨派斗爭,文風不實;身為士大夫的李滉對于入仕為官興趣不高,因此多次提出辭表。他想要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來矯正當時“放蕩褻慢”“玩世不恭”的文風,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來洗滌百姓的心靈,發(fā)揮文學的教化社會的功能。本文通過對李滉思想的整理,總結出了“學文以正心”“溫柔敦厚的詩教思想”“達意于言辭”這三個方面。在對于這三個方面的闡述時,既與其哲學思想進行了聯系,也內聯了李滉其他的文學觀點進行闡述:在“學文以正心”的論述中,包含了文道論、性情論、詩言志與詩緣情、學古等思想;在“溫柔敦厚的詩教思想”中,包括了“過情詩語”“情理交互為文”等思想;在“達意于言辭”中,包含了注重內容、兼顧形式、“有氣之文”“煉琢”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