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古代文人爭相吟詠的時節(jié),文人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崇尚美好的秉性也在春天的詩詞里得到了充分的彰顯。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飛來的燕子正忙著銜泥筑巢。紛繁的花朵次第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遮沒馬蹄。這兩聯(lián)細(xì)致地描繪了詩人西湖春行時所見的景物,以“早”“新”“爭”“啄”表現(xiàn)鶯燕新來的動態(tài),以“亂”“淺”“漸欲”“才能”狀寫花草向榮的趨勢。這樣便準(zhǔn)確生動地把詩人邊行邊賞的早春氣象透露出來,給人清新之感。
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春天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候。隨著春風(fēng)在夜里悄悄落下,無聲地滋潤著春天萬物。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樣的“好雨”。題目中的“喜”字在詩里雖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于是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lián)所寫的是詩人的聽覺。詩人側(cè)耳傾聽,聽出那雨在春夜里綿綿密密地下著,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
把酒祝東風(fēng),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偸钱?dāng)時攜手處,游遍芳叢。
——〔北宋〕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fēng)》
端起酒杯向東風(fēng)祈禱,請你再留些時日,不要匆匆離去。洛陽城東郊外的小道已柳枝滿垂。大多是我們?nèi)ツ晖蔚牡胤?,我們游遍了姹紫嫣紅的花叢。這一節(jié)暗示了詞人對過去的回憶,也照應(yīng)了下片說的“去年”,使“去年”有了落腳處?!胺紖病闭f明此游的目的是賞花。意思是說,都是過去攜手同游過的“芳叢”,今天仍要全都重游一遍。詞人通過舊地重游表現(xiàn)了對朋友的珍惜。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北宋〕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海棠尚未經(jīng)細(xì)雨濕潤,梨花卻已盛開如雪,真可惜春天已過去一半。這里的“雨”“雪”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這句是說海棠花瓣還未像雨點般墜下,梨花花瓣就已如雪花般紛紛飄落了。由此得知,春天已經(jīng)過去一半。在韶華易逝的感喟中,詞人觸目生愁。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