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麗
學習古詩詞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審美能力以及情感體驗。為了讓文化得到傳承,一直以來,古詩詞都被囊括在語文課程中,并且作為重點內容。不過,以往語文課程多注重古詩詞的背誦,不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在新課改背景下,構建初中語文古詩詞高效課堂終于被提上了日程。
初中生對古詩詞缺乏興趣的原因往往是古詩詞基礎薄弱,覺得學習古詩詞十分吃力。再加上古詩詞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本身的背景與我們現(xiàn)代不符,因此學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主題時難免比較艱難。再者,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讓教師太過注重考試分數(shù),反而在某種程度上禁錮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拓展,禁錮了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導致學生即便用盡方式依舊無法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
一、創(chuàng)設詩詞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詩歌是語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構成部分之一。詩歌本身具備很強的藝術性,因此學生需要理解其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才能領會詩歌所表達的含義。教師可以根據(jù)語文教材上的古詩詞內容,先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理解古詩詞的意境,之后可以采用各種現(xiàn)代教育方式,讓古詩教學課堂迅速豐富起來,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詩歌配畫,讓學生感受何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接著,在師生朗讀時配送古樂激情,從而讓學生更懂得創(chuàng)設情境的作用。比如,教學《天凈沙·秋思》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些比較符合古詩詞意境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跟著背景音樂一起朗誦。這樣便可以讓學生走進詩歌內容,感受秋日季節(jié)的美好,進而聯(lián)想馬致遠當年“秋思”的心境。再如,教學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教師可以引用現(xiàn)代根據(jù)《水調歌頭》編的流行歌曲,讓學生一起跟唱。這樣學生便以為自己在聽歌、唱歌,并在唱歌過程中回味詩歌的內容和所描述的情境,體會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并會全身心投入學習中。當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完古詩詞后,學生便可以將這首古詩詞完全理解,從而做到將這首古詩詞活學活用。
二、剖析詩歌背景,把握詩歌主題
詩詞中往往蘊含著作者的生平和思想情感,在學習古詩詞之前,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性格以及寫這首詩歌的背景等。這同樣也是更好地理解古詩詞的一種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注重作者的寫作背景,還應領會作者所表達的知識線索,體會詩歌的豐富情感。學生同樣也會懂得如何將古詩詞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增強自己說話的素養(yǎng)。如在教授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作者窮困潦倒的大半生以及那個時代百姓的艱難生活。只有讓學生了解那個時代的風雨飄搖,體會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才能拉近作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再如,教學《清平樂》一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作者的生平事跡,這樣一來也能在某種意義上讓學生明白作者寫這首詞的目的是表達向往農村生活的淳樸和安靜的生活,同樣也有熱愛和平、渴望早日收復中原的愛國情懷。
三、分析詩詞意象,體會作者的情感
意象指的是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同樣也是古詩詞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詞意境才能理解該詩詞。如教學陶淵明的《飲酒》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重點分析一下詩歌中的意象,讓學生體會作者此時田居的心境。在講解古詩詞時,教師既要引導學生分析古詩詞意象,又要幫助學生理解這些意象在古詩詞中的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古詩詞中的典型意象,讓學生可以深刻領悟古詩詞的內涵。學生只要掌握了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就能獨自領悟詩歌意境。
四、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絕不能局限于課堂,而應該更多地根植于現(xiàn)實生活,面向更加廣闊的未來。語文課堂采用相對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技能,活躍課堂氣氛,將學生帶入古詩詞的意境當中,如此也能構建更加具有活力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段曉昱,寧希賢.新課改背景下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20(34).
[2]劉小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初中),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