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 孫宇 郭佳 裴冬雪 李秀茹 任俊男 方鐵巖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實踐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 1月至2021年 11月于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62例,經隨機原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取西藥、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 西藥方案,比較組間應用效果差異。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呼吸困難評分、動脈二氧化碳分壓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P<0.05);觀察組治療后6 min 步行試驗、動脈氧分壓、pH 值、用力呼氣肺活量等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及治療前( P<0.05);觀察組治療后咳嗽、氣喘、濕啰音及哮鳴音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胸悶、咳嗽、喘息及咯痰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P<0.05);觀察組隨訪1 年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
【關鍵詞】傷寒太陽少陽同治;支氣管哮喘;哮喘發(fā)作
【中圖分類號】R562.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2)14-0023-04
支氣管哮喘屬于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發(fā)病復雜,目前在臨床上多采用平喘、擴支類藥物,或糖皮質激素等藥物,緩解支氣管痙攣,減輕臨床表現(xiàn),但單獨使用某種藥物往往存在一定局限性,故建議聯(lián)合用藥,提升治療效果[1-2]?!秱s病論》開創(chuàng)了辨證論治的先河,與喘證相關條文至少20條[3]。歷代醫(yī)家對經方在治喘方面的運用效果良好,但哮喘六經辨證相關研究不多[4-5]。本次研究擇取2020年 1月至2021年 11月于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62例,經隨機原則分成兩組,分別采取西藥、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方案進行治療,分析組間應用效果差異,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選取2020年 1月至2021年 11月于吉林省吉林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62例,經隨機原則分成兩組。對照組31例中男21例、女10例,年齡18~ 64(42.75± 13.25)歲。觀察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20~ 65(43.26± 12.9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yī)哮喘診斷[6-7];意識清楚,無精神系統(tǒng)疾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激素依賴性哮喘;合并肺結核、肺栓塞或呼吸衰竭等疾病患者;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疾病患者;資料不全、無法完成研究及隨訪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措施:布地奈德混懸液2 mg(AstraZeneca PtyLtd公司,國藥準字 H20140475,規(guī)格1 mL/2 mL)+硫酸特布他林溶液5 mg(AstraZeneca AB公司,國藥準字 H20140108,規(guī)格2 mL/5 mg)混勻,霧化吸入,2 次/d,20 min/次。
觀察組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聯(lián)合常規(guī)西藥方案進行治療。(1)常規(guī)西藥治療措施與對照組一致。(2)基于六經辨證理論,采取口服中藥湯劑+ 穴位貼敷方案進行治療。①止哮湯加減,基礎方為柴胡、生石膏各30 g,清半夏、黨參、黃芩、生甘草、生姜、杏仁、地龍各10 g,大棗15 g。麻黃6 g;加減如下:痰濁內停,時有上涌者,加蘇子、葶藶子;夜熱不寧者,加地骨皮、桑白皮;痰稠難咯者,加瓜蔞仁、海浮石;喘促內熱盛者,加金銀花、知母;傷食納呆者,加陳皮、雞內金、焦三仙;咽喉腫痛者,加射干、桔梗、胖大海及玄參;咳劇者加紫苑;上方每日一劑,水煎去渣取汁,150 mL/次,2 次/d,溫服,持續(xù)治療1個月。②穴位貼敷,日間15時前隨機貼敷,3~ 6 h/次,以患者耐受為宜,如自覺皮膚不適者,囑其自行取下;穴位貼敷,甘遂、細辛、甘遂、吳茱萸:延胡索為2 ∶1 ∶1 ∶1,諸藥研末,取5 g,清潔皮膚后,經生姜汁加水調敷,直徑2 cm,高度0.5 cm,穴位包括,百勞穴、大椎穴、定喘穴、肺俞穴等。
1.3? 觀察指標
組間治療效果比較,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002年版)療效判斷標準:(1)控制,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證候積分下降幅度≥95%;(2)顯效,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明顯好轉,證候積分下降幅度70%~94%;(3)有效,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有一定好轉,證候積分下降幅度30%~69%;(4)無效,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無明顯好轉,甚至加重,證候積分下降幅度<30%;控制、顯效、有效總和為總有效。
組間呼吸困難(mMRC)評分、6 min 步行試驗 (6 MWT)比較;其中,依照mMRC量表評估患者呼吸情況,0 ~4 分,分數(shù)越高,呼吸越困難。
組間血氣分析比較,收集動脈血液樣本5 mL,經血氣分析儀測量pH 值、動脈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
組間肺功能比較,在治療前及治療后檢測用力呼氣肺活量(FVC)、呼氣峰流速最大值(PEF)、第1 s 用力呼氣容積(PEV1)與 FVC 比值數(shù)據。
組間癥狀或體征消退時間,出院或轉科時統(tǒng)計咳嗽、氣喘、濕啰音、哮鳴音的消退時間。組間癥狀或體征評分比較,內容包括胸悶、咳嗽、喘息及咯痰,單項評分標準如下:(1)無癥狀或體征(計0分);(2)輕度癥狀或體征(計2 分),間斷發(fā)作,但并未影響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3)中度癥狀或體征(計4 分),比較明顯,能夠影響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4)重度癥狀或體征(計6 分),對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能夠造成比較嚴重的影響。
組間復發(fā)情況,隨訪1 年,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 SPSS 21.0分析數(shù)據。以[n (%)]、(x(—)± s )分別代表計數(shù)及計量資料,開展χ2檢驗、t 檢驗。以 P <0.05提示數(shù)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組間治療前后mMRC評分、6MWT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mMRC評分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 P <0.05);觀察組治療后6 MWT 水平高于對照組及治療前(P<0.05),見表2。
2.3? 組間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 PaO2水平、pH 值均高于對照組( P <0.05);觀察組治療后 PaCO2低于對照組及治療前( P <0.05),見表3。
2.4? 組間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組間臨床表現(xiàn)消退時間比較
觀察組臨床表現(xiàn)消退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P <0.05),見表5。
2.6? 組間治療前后癥狀或體征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癥狀或體征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兩組治療后癥狀或體征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P <0.05);且觀察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P <0.05),見表 6。
2.7? 組間復發(fā)情況比較
隨訪1年,兩組均獲得隨訪;觀察組復發(fā)率6.45%(2/31)低于對照組25.81%(8/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2923,P=0.0383)
3? 討論
哮喘病情多反復發(fā)作,通常病程較長,且無法完全逆轉,對患者身心健康均可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特別嚴重者,甚至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9]。哮喘發(fā)病因素主要包括,免疫功能異常、環(huán)境因素、吸煙等,造成體內多種細胞參與的炎性反應[10-11]。當急性發(fā)作時,哮喘病情發(fā)展快速,如何控制病情,解除支氣管痙攣,改善肺功能,已經成為治療的重點關注內容,常用藥物包括布地奈德[12]、硫酸特布他林[13]、沙美特羅[14]等,能夠有效抑制氣道重塑、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據文獻報道,藥物治療可有效改善哮喘病情,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癥狀或體征[15-16]。但需要注意是,部分患者存在對藥物過敏、藥效不佳或復發(fā)風險,故需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調整,比如,聯(lián)用中醫(yī)藥進行治療,以此提升治療效果,優(yōu)化預后[17-18]。
中醫(yī)認為哮喘病因為肺失肅降、肺氣上逆所致,依照其病因病機可歸屬于哮病及喘證等[19-20]。六經辨證為《傷寒雜病論》獨特辨證體系,根據六經相關臟腑經絡病變發(fā)展而來的外在表現(xiàn)、證候及脈象,結合個體化差異,分析病情歸經,并以此為基礎,明確治療原則及治療處方。其中,《傷寒論》第3 條提出,太陽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而第263條指出,少陽病適用于小柴胡湯,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咽干、倦怠無力、胸悶或嘔惡等?!秱摗返?6~ 101條提出“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通過辨別癥狀判斷支氣管哮喘為傷寒太陽少陽合病,需從少陽治,或內外同治。本次研究采取止哮湯,系小柴胡湯與麻杏甘石湯合用,方證對應,其中包含柴胡、黃芩、清半夏、生石膏、麻黃及杏仁等藥物,且隨癥加減,諸藥合用,可宣肺平喘、舒暢氣機、透解半表半里之邪、清瀉肺熱。配合穴位貼敷,符合“內并外治”“因時治療”理論,發(fā)揮外治固內本效果,能夠減輕患者痛苦,提升其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呼吸情況、體力、血氣分析、肺功能等指標改善情況均高于對照組,且隨訪1 年后的復發(fā)率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證實,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可改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治療效果,血氧飽和度,獲得良好治療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癥狀或體征評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癥狀或體征評分均以觀察組更低(P<0.05);觀察組臨床表現(xiàn)消退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提示,咳嗽、氣喘、濕羅音、哮鳴音均為支氣管哮喘常見臨床表現(xiàn)。將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與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的治療方案聯(lián)合應用,能夠強化對臨床表現(xiàn)的緩解作用,進而促使臨床表現(xiàn)盡快消退,從而獲得更為理想的療效。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在臨床上并不少見,急性發(fā)作后采取基于“傷寒太陽少陽同治”理論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 龐博,高棟梁,王琴 . 多索茶堿靜滴聯(lián)合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支氣管哮喘的效果及其對患者血氣分析指標的影響 [J]. 貴州醫(yī)藥,2021,45(1):41-42.
[2] 張毓嫻,李靜,齊薛浩 . 麻杏石甘湯加減聯(lián)合普米克令舒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臨床研究 [J]. 四川中醫(yī),2019,37(7):92-95.
[3] 呂志超,劉曉靜,郭歡,等 . 《傷寒雜病論》治療喘證角藥的配伍特點與應用分析 [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19,28(3):537-538,545.
[4] 盛倩文,史鎖芳 . 史鎖芳運用“六經欲解時”辨治肺系疾病驗案 [J]. 遼寧中醫(yī)雜志,2020,47(6):37-40.
[5] 孫寧寧,張松江,武鑫,等 . 經方六經辨證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體會 [J].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9,31(4):624-626.
[6]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肺系病專業(yè)委員會,中國民族醫(yī)藥學會肺病分會 . 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2016版) [J]. 中醫(yī)雜志,2016,57(22):1978-1980.
[7]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 . 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 [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9):675-697.
[8] 李娥,陳榮,呂佳杰 . 加味麻杏石甘湯聯(lián)合信必可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療效研究 [J]. 創(chuàng)傷與急危重病醫(yī)學,2021,9(3):195-199.
[9] 喬瑞云,張自宇,郭俊麗 . 全程多學科合作管理模式對老年哮喘急性期患者心理狀態(tài)、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1,29(6):830-835.
[10] 金小樂,薛乾隆,高飛,等 . 成年支氣管哮喘病例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 [J]. 華南預防醫(yī)學,2021,47(6):771-773,777.
[11] 孫軍鋒,王亞坤,段晨初,等 .118 例兒童支氣管哮喘發(fā)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 [J]. 實用預防醫(yī)學,2021,28(7):843-845.
[12] 李衍生,林傳欽,曾捷,等 . 小青龍顆粒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臨床研究 [J]. 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9,34(2):374-378.
[13] 孫曉男,趙艷楠 . 理肺化瘀湯加減聯(lián)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觀察 [J]. 河北中醫(yī),2020,42(11):1660-1664.
[14] 韓亞軍,賈新,王曉明 . 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聯(lián)合氨茶堿注射液治療老年支氣管哮喘療效觀察 [J].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20,37(5):433-436,440.
[15] 劉芳,胡成明 . 氨茶堿結合異丙托溴銨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的療效及對凝血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 [J]. 血栓與止血學,2020,26(6):988-990.
[16] 胡明樂,宋斌,劉穎,等 .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聯(lián)合孟魯斯特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肺功能及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 [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20,20(16):3113-3116,3133.
[17] 祖雅琪,張洪春 . 祛痰化濁方聯(lián)合辨證貼敷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氣道重塑指標的影響 [J]. 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20,13(4):730-733.
[18] 唐引引,岳靜宇,孟泳,等 . 溫肺平喘法治療支氣管哮喘發(fā)作期冷哮證臨床研究 [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20,29(3):456-459.
[19] 吳建軍,張瑩雪,李奕璇,等 .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藥組方規(guī)律的關聯(lián)規(guī)則分析 [J]. 中國中醫(yī)急癥,2020,29(1):58-60,72.
[20] 趙歡歡,王明航,屠新敏,等 . 支氣管哮喘炎癥表型與中醫(yī)證候的相關性 [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1):215-218.
(收稿日期:20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