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則“貴州孝子千里背母臨沂求學(xué)”的消息,讓劉秀祥成為全國關(guān)注的焦點。當(dāng)時他狠下心,花了幾百元“巨款”,買下了學(xué)校報刊亭里所有登著他新聞的報紙——強烈的自尊心不允許他成為販賣苦難故事的主角。
不過,從教十年來,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的每一屆高一新生都去過他和母親相依為命的破舊窩棚,上高中的“第一課”。劉秀祥說,如果揭開傷疤能讓更多孩子以奮斗為楫,抵夢想之岸,他愿意嘗試。
孝 子
劉秀祥人生的分水嶺來得過早。4歲,父親因病離世,母親遭受打擊患上精神疾病。哥哥姐姐難以承受家庭重負,陸續(xù)離家。到了10歲那年,家里就只剩下劉秀祥和母親相依為命。
小學(xué)畢業(yè)后,要去離家很遠的縣城讀初中,他決定帶上母親一起。跪在父親的墳前,他許諾了三件事:把媽媽的病治好,給她一個溫暖的家,以及“如果出去混不出個人樣”絕不回來。
沒錢租房,他就用稻草在學(xué)校旁的山坡上搭了個棚,在屋前空地上挖個坑、架上鍋,就是廚房。初中三年,他在讀書之余撿廢品、打零工,每周掙20多元,勉強維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用生命讀書,是他選擇的路。學(xué)習(xí)、打工、學(xué)習(xí)、打工……高中三年,劉秀祥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墒歉呖记耙恢?,他病倒了。落榜給了劉秀祥沉重一擊。
絕望的時候,他想過離開這個世界。他翻開以前的日記,過往的窘迫和辛酸一幕幕重現(xiàn),直到2002年5月19日,自己寫下的那句話映入眼簾:“當(dāng)你抱怨沒有鞋穿的時候,你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別人竟然沒有腳?!眲⑿阆橐幌伦俞屓涣?。復(fù)讀一年,他終于走進大學(xué)。
喚醒者
大學(xué)畢業(yè)后,劉秀祥沒想過回貴州。他的工作不錯,母親的身體狀況也在好轉(zhuǎn),生活在一步步走上正軌。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兒時撿廢品結(jié)識的小妹妹打電話來說,要輟學(xué)待嫁。一直資助其念書的劉秀祥痛心疾首。決定回鄉(xiāng),是一瞬間的事。他說,只要能多改變一個學(xué)生的命運就夠了。
貴州中考滿分700分。作為特崗教師回到望謨?nèi)谓痰膭⑿阆椋鎸Φ氖且蝗鹤罡?00分出頭、最低不足100分的學(xué)生。抽煙、喝酒、談戀愛、沉迷網(wǎng)絡(luò)……學(xué)生們不知道為何讀書,家長們覺得讀書無用,不如早早打工賺錢。
劉秀祥主動要求當(dāng)班主任。最多的時候,他同時擔(dān)任三個班的班主任。因為,這樣可以更好了解學(xué)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tài)。凌晨5點半,他開始陪早讀;深夜11點,才下晚自習(xí)。劉秀祥知道哪個孩子愛吃什么早餐,哪個孩子起得最早。孩子們親切地稱呼他“祥哥”或“老班”。
望謨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曾經(jīng),大山里的老百姓對教育并不重視。劉秀祥騎著摩托車走遍了望謨所有鄉(xiāng)鎮(zhèn),成功讓1800余名學(xué)生重返校園。十年下來,摩托車報廢了8輛。
他開始主動“販賣”自己的苦難故事。策劃主題班會,周末邀請學(xué)生到家里聚餐,帶著高一新生參觀兒時棲身的破爛窩棚……“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展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眲⑿阆檎f。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xué)生實實在在地看到,他們的老師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向更廣闊的天地;讓他們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奮斗可以成就未來。他說,如果揭開傷疤能夠喚醒更多的孩子,他愿意嘗試。2020年,劉秀祥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wù)隆焙腿珖白蠲澜處煛狈Q號。
他以《相信奮斗的力量》為主題開演講,講座2000余場次,聽眾累計超過1000萬人次。演講是“付費”的——他每講一場,就有2個孩子能獲得資助。十年間,劉秀祥發(fā)起的“助學(xué)走鄉(xiāng)村行動”累計資助學(xué)生4200多人,資助金額達1300多萬元。
(摘自《瞭望》 2022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