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日常高中英語教學中,比起寫作教學,教師更愿意將時間花費在聽、說、讀等實操類能力的培養(yǎng)上。寫作教學卻是很多高中英語教師的心頭之痛,學生為什么寫不出好的文章,筆者認為,這跟高中教師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投入過多精力在訓練而非教學上有一定的關系。新教材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的寫作設計提供了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素材,為教師寫作教學提供了有效方式。
關鍵詞:寫作教學;Integrated Skills;寫作設計
作者簡介:嚴南(1993-),女,江蘇鹽都人,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中學一級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牛津譯林新教材投入使用以來,筆者所在的省市為了讓教師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組織了多次培訓,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為我們展現(xiàn)了多節(jié)觀摩課。但以筆者所參加的培訓和觀摩課活動來看,大部分的公開課和培訓的重心仍在Reading板塊和Extended Reading板塊。不可否認,閱讀本就是英語學科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但關于“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寫作教學與設計的內(nèi)容卻被非常嚴重地忽視了。同時,英語寫作在高考的分值比例卻在提高,甚至很多優(yōu)等生對英語寫作尤其是讀后續(xù)寫也是提之色變。因此,本文將以牛津譯林高中(2020版本)教材為例,以教材Integrated Skills板塊的寫作活動為基礎,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進行反思、分析與建議。
一、反思:Integrated Skills板塊的作文任務是否合教師教學的胃口
仔細翻看牛津譯林新教材會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很多寫作任務與高考的題型并不完全一致:寫作形式不一樣,內(nèi)容不一樣,寫作要求更是不同……而在教過高一一年的必修一到選擇性必修一教材之后,大多數(shù)的一線教師都感覺到單詞的長度對我們的學生提出了不小的難度,同時每一本書的單元數(shù)要比舊教材多,但教學時間卻不變,無形中對教學的進度安排構成了不小的壓力。很多教師為了趕上考試的進度,完成初定的教學任務,單元寫作活動就直接被忽略了。經(jīng)過筆者的觀察,很多教師在進度完不成的情況下,這一部分甚至會完全被犧牲。
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有一些教師覺得這種寫作任務并不能與高考題型切合,也就出現(xiàn)了修改后的寫作任務,比如:
《夜宴》(Night Banquet)的放映激起了人們對該電影的興趣,請根據(jù)以下要點寫一篇影評。1.Stars(Cast):Zhang Ziyi(章子怡),Daniel Wu(吳彥祖),Zhou Xun(周迅),Ge You(葛優(yōu));Director:Feng Xiaogang(馮小剛)。2.Plot:這部電影取材于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amlet)。故事以五代十國為背景,通過爭斗、舞蹈和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宮廷中人與人之間爭權奪利,最后在一次夜宴上他們一個一個死去的故事。3.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直接放棄寫作任務,僅把Integrated Skills部分的聽力任務完成,然后把閱讀材料當成是普通的閱讀文本來處理,畫一些重點單詞和短語,圈出一些從句,這一部分就結(jié)束了,然后從教輔或者其他地方找一篇作文練習一下。而作為單元整體教學的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就成了擺設,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教科書上的文章應該是學生寫作的范本,真正地把寫作活動落到實處,是改變英語寫作難這一問題的比較有用的方法。
二、分析:牛津譯林新教材Integrated Skills寫作任務的目標是什么
牛津譯林高中英語新教材有著極其嚴密的編寫框架和體系,對學生語言的各個方面都有著整體的規(guī)劃和設計。以必修一和必修二為例,我們來看看該板塊的寫作活動是如何設計的。(見表1和表2)
上述兩個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寫作任務要求,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教材的寫作任務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寫作任務的體裁十分多樣,有說明文、應用文、記敘文等不同類型,每一種體裁都提出了十分具體的要求。
其次,寫作的主題和單元主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同時以各自單元的英語文本輸入為基礎,緊密聯(lián)系三大主題即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確保學生在自己寫作的時候做到有話可說。
然后,牛津譯林新教材給每一個寫作任務提供了寫作的素材和結(jié)構。例如,牛津譯林版教材必修二的第二單元的單元主題是“Be sporty, be healthy”,整個單元中共有三篇文章,第一篇是“A beginner' s guide to exercise”是一個關于如何鍛煉的指南,第二個文章是一封郵件,主要介紹Leo不愿意定期鍛煉的幾個原因;第三個語篇的標題“Finding a balance:my tai chi experience”,主要講述了作者練習太極的經(jīng)歷,這和單元寫作話題十分相關,本單元要求學生寫信鼓勵Leo定期鍛煉,而練習太極的經(jīng)歷就可以讓學生體會這種運動的好處,學生可以對運動這個話題有一定的知識儲備,起碼學生可以從文本中找到很多的單詞、詞組、句子,學生能有話說。
必修二Unit2寫作任務:Help Rachel write a reply to Leo to encourage him to work out regularly.
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教材在寫作任務之前提供了一封郵件的小語篇,要求學生在閱讀后總結(jié)出以下問題的答案,如:“Reasons why Leo is unwilling to take up exercise?”這個問題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清文章脈絡以及讓學生明白Leo是因為什么原因不愿意出去鍛煉,這樣方便學生針對具體的原因提出具體的建議。我們可以清晰地發(fā)現(xiàn),牛津譯林教材中的寫作任務其實目標導向很明顯,即基于豐富的語言素材的輸入,基于文本提供的一些問題作為支撐,基于真實的語言情境,進行任務驅(qū)動。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中,既可以理解文章的邏輯,又可以激活本來就有的語言儲備。與此同時,寫作任務也和單元主題以及三大主題息息相關,學生在寫作時就可以潛移默化地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學生在給Leo提建議鼓勵他去定期鍛煉的同時,也是在鼓勵自己?,F(xiàn)在中學生忙于學業(yè),很多時候課間操也就敷衍一下,高興的時候下去做一下,不高興的時候就不做,這種寫作任務也給學生上了一堂健康教育課。
三、建議: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中的寫作任務
筆者在經(jīng)過一年的新教材教授后發(fā)現(xiàn),新教材除了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有專門的寫作任務設計,其實在Reading以及Extended Reading板塊中也有一些微寫作練習。筆者認為,如果語言輸出是寫作任務的核心目標的話,那么這些微寫作以及其他的語言輸入都可以用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聚焦單元主題,整體設計單元語用培養(yǎng)目標
所有教材所有單元都圍繞著三大主題即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教授新課時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單元的主題存在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必修一unit4的主題是“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必修二unit2 的主題是“Be sporty,be healthy”,都是和健康有關,但是兩個單元所選取的文章的重點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學目標肯定也有所不同。必修一unit4 第一個語篇是新聞報道,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為節(jié)食,結(jié)果在課堂上暈過去的新聞。在指導學生閱讀全文之后,筆者指導學生完成以下的任務:What is the outline of the news report?
該任務可以幫助學生迅速了解新聞的體裁,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比如在描述一個新聞事實時,需要在the lead部分交代新聞發(fā)生的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 以及how,然后在后一部分補充更多關于事件的具體細節(jié),例如暈倒的原因,以及人物現(xiàn)在的狀態(tài)等。最后在the tail部分提供一些建議和背景信息,培養(yǎng)學生這種有邏輯,有理有據(jù)的來表達習慣。課堂最后的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假設你是她的朋友,你會在醫(yī)院里面對她說些什么?引導學生去對追求美忽視身體健康的問題進行思考。
本單元的第二個語篇是一篇議論文,題目是“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題目與reading部分最后一個輸出任務不謀而合,不要用人的外貌去批判別人,照應了單元的主題,同時文章以青少年對外表的消極想法的原因——應對這些消極想法的路徑——總結(jié)的結(jié)構提出了十分清晰的觀點,可以幫助青少年對外貌保持理性的觀點,不盲目追從,也不一味否定。本文的語言輸出是讓同學們?nèi)フ乙徽抑袊V語中其他關于外貌的一些諺語,同學分享,達到一個歷史縱向上的分析。這些諺語都是經(jīng)過時間的沉淀留下來的,反映了自古以來,關于外貌人們就已經(jīng)討論了很多,在學習上面的內(nèi)容后,學生在完成單元寫作,如何看待整容這一問題上有了足夠的語言素材,也有了正確的價值導向。
(二)注意語言知識的學習
英語語言的學習需要建立在語用目標的基礎上,不能一味地以應試為最高目標。教材中每一個單元雖然把寫作放在了integrated skills里面,但是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有不同形式的語用目標。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入真實的語境,要讓學生學會把課文中學習到的詞匯、短語、句型能熟練地應用到語用任務中去,真正地做到學思融通,真正做到“學會用,用中學”。
(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師應積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材中所有內(nèi)容輸出其實無形中都蘊含著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的價值取向。Write a film review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Write an article to promot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且用英語把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展現(xiàn)給世界;Write a diary entry about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friend可以讓學生知道好的朋友有什么樣的品質(zhì);Write a proposal for a new school club可以鍛煉學生組織宣傳活動的能力;Write a letter of advice on parent-child tensions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去處理親子關系。立德樹人不是冷冰冰的標語,而為落實到課堂里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種育人元素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生動,更加契合實際,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四、結(jié)語
教材是所有學科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jù)。但教材更多地應該充當工具的角色。教師利用教材教書,在具體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教授具體的的語言點知識,比如詞性變化、句型時,會過度依賴教材中的閱讀文本;而在培養(yǎng)具體的運用語言技能比如寫作技巧、聽力時,反而教材就被放到一邊。有的課堂上幾乎沒有寫作教學,只有寫作訓練,教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十分缺乏,教材里的寫作活動也基本被忽略。因而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醒教師多注意基于教材的寫作活動,在實踐教學中,我們?nèi)绻荜P注到教材中的寫作活動,且在此基礎上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設計出更加精彩的課堂,那么教學的效果一定會大大增加。
參考文獻:
[1]曹倫華,吳江.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12):22-26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