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祖國的西部地區(qū),雄渾壯美。古老神秘的高原、雪山、大河、湖泊、鳥獸、寺院等自然與人文景觀,給人們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獨特的審美感受;一代又一代的詩人駐足其間,或以激情豪邁,或以冷峻溫情的詩句敘寫著自己眼中的西部。經過昌耀、葉舟、沈葦等詩人的努力,逐漸形成了以地理生態(tài)、行旅唱酬、民族文化、人文歷史為書寫內容的西部詩歌。西部詩歌中的“西部”,涉及地域涵蓋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青海、西藏、云南、貴州等省區(qū);創(chuàng)作主題不僅僅局限于地域、地理、文化,同時超越了風景或地域特性,成為特有的生命體驗狀態(tài)和精神背景,呈現(xiàn)出迥異于其它地區(qū)詩人的靈魂風景和精神特質。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西部詩歌更是呈現(xiàn)出了光明剔透、毫發(fā)畢現(xiàn)的文化精神,帶來了新的語言與詩歌美學,擁有了一種更為廣義的“民間”價值。近年來的西部詩歌創(chuàng)作中,自然場景、人文景觀等依然是詩歌寫作重要的素材來源,地域特征依然集中而清晰;不少詩人以更為嫻熟和細膩的技藝手法,將西部視覺景觀、人文歷史與當下生存境況、文化流變進行復雜與多元的互動,深入更為微觀、細密的“精神高原”。單永珍的《篝火人間》,可以看作是對西部詩歌寫作的新探索。
在文化多元的當下,詩人與地域的關系必須被重新考察、界定和認識;每一名詩人都要學會面對、處理他與地域的關系,或者說,真正的現(xiàn)代詩人必須重新開掘自己對于地域的敏感程度。在昌耀的時代,詩人對于變化的感知讓位于對永恒的生命追問,往昔關于地域的體驗都可以毫無保留地被繼承。隨著對西部地域文化的各種深度挖掘,原有的生存追問極易被日新月異的社會發(fā)展所稀釋、湮滅,進而失效。事情的真相是否如此?對于具有一定寫作經驗且長期生活在寧夏本土的單永珍來說,西部絕非文學上想象的“別處”或者“遠方”——一種被不斷生產、消費的情感和符號,而是熔煉個人精神成長履歷的“精神原鄉(xiāng)”。因此,他精心挑選了自己筆下的西部自然人文景觀,譬如喀喇昆侖、卡瓦格博峰、毛藏草原、驪靬古城、玉門、瓜州、烏鞘嶺、敦煌、雜木河、騰格里沙漠……這些西部風物對于長期居住在城市的人來說是陌生的,也極易成為旅游者、遠足者淡忘的地域。這些經過詩人選擇的地域,具有某種未被現(xiàn)代文明染指的原始野性,浸潤著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的西部意象。
西部原始野性的土地不僅僅是單永珍激情的宣泄場所,更是將厚重的歷史置于西部語境中進行闡釋,借此打開生命體驗和存在哲思的雙重鏡像。西部,是單永珍用以觀照自我、關注世界的鏡像。通過這個鏡像,他獲得了對整個世界和詞語的一種敏感,尋找到了一條切入生命體驗的入口。他的西部如同不斷移動的觀景臺,出現(xiàn)的不僅是圖像化的事物,還有歷史、文化、宗教縱橫交錯重疊的現(xiàn)實世界。他沒有沉溺于西部鏡像之中,也并不急于借助歷史源流擴充西部景觀的內涵,更不著迷于自然地理的壯闊面貌,而是試圖通過詩歌構建種種滲透著生命體驗、自我觀照的經驗與體悟,嘗試著超越對地理空間的抒情、敘事,轉向對個體的生命意義、理想意義的終極追問。盡管西部詩歌有著輝煌的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恰恰就在單永珍長期生活的西部中形成,但他的作品不能縮小為西部詩歌或者或民族詩歌。他在詩集《篝火人間》中的實踐,正是試圖超越“西部詩歌”類型化的風格、主題與經驗,將地域空間、年代特征深藏在創(chuàng)作意識之中。
在此前創(chuàng)作的《語詞奔跑》等作品中,單永珍迷戀于現(xiàn)代主義的意象和語言修辭,試圖打破意象和詞語的常規(guī)使用,用反常的修辭詩歌語言挖掘、展示個人體驗的片斷,在細膩的敘述與冷峻的抒情之間飄忽游移?;蛟S是因為對于詞語本身的懷疑和反思,單永珍開始尋找新的寫作方向,在更加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超越語言的認知,目光也隨即轉向所在的西部。當創(chuàng)作方向轉向西部場景之后,他原有的詩歌語言積累恰好給予西部風物一種新的質地和觸覺,得以進入更為微觀的西部。在《西海固:落日的標點》中,“那些堅硬的歷史/那些干旱的地理/我所有的閱讀都是你的背景/我所有的文字敲打你失色的皮膚”。在單永珍看來,西部詩歌的寫作必須是開放且自由的,西部風物不能作為裝點主體幻覺的風景而出現(xiàn)在詩中;相反,要借助密集發(fā)散的語言編織成種種生存隱喻,吐露一種內在搏斗的聲音。
單永珍不偏愛抒情,也不沉溺于敘事,甚至不以敘事為抒情手段,而是在現(xiàn)實中反復探尋、開拓和回望,試圖觸摸終極的寂靜和內心深處的精神宇宙。在充滿生命意識的追問中,他獲得了不陷于地域又超越地域的的獨特質地,始終在探索精神的世界。“我看到你緩緩傾斜身子/以及面向阿尼瑪卿的淚水/讓風中格桑/失聲呼喊/那是決絕回望/瑪曲草原/一個人疾馳身影/完成一生轉折”(《瑪曲:黃河向西》)。在他的筆下,詩歌可以超越地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束縛而抵達某個中間地帶,如同豐盈與深邃的林中空地,指向心靈的真實與無功利性,帶有游離于西部詩歌寫作的邊緣特質,為詩集后半部分作品中的哲理思辨和存在探尋提供了一個重要切口。
在追求情感背后的心理真實、靈魂真實中,單永珍的詩歌文本指向多重意義空間,有意識地將現(xiàn)實與西部意象雜糅在一起,卻始終不綁定或停留于經驗空間,形成一種奇特的互文效果,能夠清晰地看到他的詩歌從地域意識向生命意識的跳躍?!拔野疡R渠形容成破爛的羊皮/作為一個詩人/我知道風是刀子,/可以殺人/一株芨芨草里/暗懷火炬/如果再敘述/必須讓雨水回到天空/讓視線回到瞳仁……/讓死樹慢慢蘇醒/,讓朝圣者/擦凈盛水的空瓶”(《馬渠:羊皮上的斑點》)?!白層晁氐教炜?讓視線回到瞳仁”,初次閱讀這句詩有一種震驚的效果,但細細品讀之后又顯得順其自然。詩人希望在不可能中嘗試事物的逆轉,一切能夠重新來過。或許,他已經意識到了現(xiàn)實對于西部風物的深切威脅,才將“西部”視為某種生命體,接納到自己的詩歌之中;在尋找西部野性活力的同時,重新賦予西部以一種內在的“生命”。這種體驗更多地是來自單永珍對生活的切身體驗,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或者寫作策略;當這種體驗與寫作動機和越來越豐富的現(xiàn)實扭結在一起,兩者關聯(lián)得越多,其承受的痛楚越明顯,這也讓他的西部詩歌書寫,越過了一般寫作的自我詰問階段。
在單永珍的詩作中,《青海:風吹天堂》是一首相對特別并具有突出敘事特征的系列長詩,全詩分為16首小詩,謠曲、民歌、唱答等西部特有的語體與抒情詩化的語言交錯混搭,呈現(xiàn)出了駁雜的語言光譜。然而,這首敘述為主的長詩中看不到對事件本身的沉溺,而是不斷切換場景,跳脫、遠離青海的現(xiàn)實地域,在不斷更新的西部風物中插入現(xiàn)實社會的碎片。比如開會時的尷尬,合影時的思索,與當地人的交談,途中遇到的旅客等等。他將各種現(xiàn)實社會中常見的碎片插入了對神奇地域的敘事和抒情中,由此不斷思考眼中的現(xiàn)實,并試圖重新定義現(xiàn)實,進而生成為一種意向性的事實“這是生活的功課——/一棵夏草走向冬蟲/需要速度和耐心/一束彎曲的月光/,需要愛情去扶直/在冰冷潮濕的床上/我想/月光啊,請把三分溫暖給我一夜/請把七分光明賜予天荒地老的生靈”(《青海:風吹天堂之11》)。剛剛生成的現(xiàn)實闖入了純凈的自然圖景之中,使得整體詩出現(xiàn)了一種精準而具有痛感的內省和敏感。經過了早先對地域景觀的喟嘆、感悟,接著進行有意識的跳脫與距離的思索,最終轉向的是一種毅然決然的自我肯定。
書寫西部風物時,單永珍所使用的詞語和修辭是生產性的,而不是審美化的。他有意識跳出西部場景的抒情陷阱,賦予西部風物更多異質性的文化體驗和個人體驗;寫作動力并不僅僅來源于自我確認的需要,同時超越了對自然人文景觀的鏡像迷戀,具備了穿越時間和命運的力量。“北方是塬上洪荒的雕像,線條粗糲如溝壑/把蜂擁而來的野馬誘入黑暗/大風耗盡了含淚的春天/寒星熠熠閃光/我熱愛的青鳥離巢而去/向遠方逃遁/黑夜的山岡上凌亂的骨頭在燃燒/時光被無限地滲入年輪/北方洪荒如煙/當遍野的花朵被馬蹄踏盡/羊群歸欄/又是誰關上時間的大門徹夜祈禱/為逝去的一切默誦靈魂的禱詞/就讓洪荒更洪荒,寒冷更加寒冷/讓彌漫的大雪塑造另一種純粹的美學”(《北方》) 。“洪荒”在《北方》中反復出現(xiàn)了四次,并在詩行即將結束的時讓“洪荒”抽離于地理意義上的現(xiàn)實,重新審視包裹在西部原始野性自然之上的意義外表。這是詩人從自我之殼中突圍而向他者做出的必然跳躍,這一跳躍將不僅恢復西部的原始野性,也將新的價值維度植入詩歌中。這種價值起源于我與事物的關系,“我熱愛的青鳥離巢而去/向遠方逃遁/黑夜的山岡上凌亂的骨頭在燃燒/時光被無限地滲入年輪”。他一而再地重新揭示被歷史、宗教甚至曾經的寫作誤讀的西部,這種價值促成了自我的覺醒,使詩人獲得了神啟一般重新建構自己的西部詩歌的能力。他從詩歌語言技藝之外,延伸出了對于生活和現(xiàn)實境遇的敏銳洞察力,在對西部精神的贊美中嵌入了“自我的審視”。
在建構自己的西部詩歌的寫作意圖中,單永珍有意引入了古典技法,借助人與事物的互相觀照、互為內化,透出對生命的悲憫、感懷。他在語言上接續(xù)了傳統(tǒng)古典詩歌的境界與韻味,重新激活古典的意象,將自己的寫作放置在了傳統(tǒng)之中,由此出發(fā)重新考量風物的存在意義,并彌合人與物的分離,從而形成一種內在節(jié)制而又富于張力的詩歌技藝。如《落花流水》中,“桃花垂首,奔跑的是一地哀傷的亡靈/我無法克制一生的悲哀/請讓月光肅穆/請讓一川降水倒流/面對曾經寫下的詩句——/一世的恩情從一朵桃花開始/這浩大的恩啊……/我無言的歌聲/已隨遠逝的流水悄然寂滅”。
如何書寫地域是當代漢語詩歌的難題,其困難就在于詩歌技藝與對地域的考量如何精妙地融合起來,使詩歌在面對地域的同時依然保持技藝和價值的創(chuàng)造力?!傲P以東/陽光和陣雨同時到達/灰燼和泥濘媾和一段絕望的距離/兩種食物喪失的原來的本性……/車過六盤/一個五光十色的世界被徹底審判/泅渡在流行時代的末端/我失語的歌聲/在遠天之下孤零零懸掛”(《六盤以東》)。在單永珍的筆下,“審判”這個詞是對被遮蔽的西部的提煉。他賦予這個詞以特殊的現(xiàn)實感,不僅表明詩人對于被各種意義涂寫的西部的態(tài)度,也是對當代文化的某種批判與解構。正是在這首詩里,他寫下了這樣令人感到有些傷感的句子:“我失語的歌聲/在遠天之下孤零零懸掛?!痹娋渲酗@而易見的是孤獨,作為見證西部的孤獨,作為賦予西部聲音的孤獨,滲透到了單永珍的詩作之中,字里行間充滿著將生命沉浸到地域中去的決心以及從中錘煉出的決然。正是與地域的相遇使他的詩與自我發(fā)生了更為深刻的關系,進入到地域與自我的新型關系之中,從而實現(xiàn)了一種“自我反抗”。詩人在西部浪游,就是不斷陌生化自我,打破這個過程中凝結起來的幻象,并觸摸自身存在的限度,盡可能地吸納社會現(xiàn)實,盡可能地面對那些被遮蔽的難以理解的事物,而不是陷入似是而非的寫作傳統(tǒng)之中。
單永珍的成功之處,正是積極回應西部情景之下的自我追問,不斷挑戰(zhàn)傳統(tǒng)意義上西部詩歌的寫作意義。在他的不斷追問之中詩藝非但沒有陷入傳統(tǒng)西部詩歌的寫作教條,反而得到了提升,成為一種具有對細節(jié)掌控能力的自我辯駁的詩作,一種語調從容而不乏內在緊張的詩作。他讓詞與詞重新相遇,在內部與外部的糾纏和相互攝取中就像遠足者第一次看到的西部,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新的西部詩歌。
法國年鑒學派早期代表人物費舍爾在《大地與人類進化》中認為:“地理環(huán)境無疑構成了人類活動框架的主要部分。”西部,不只是一個地域空間,地理位置,還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場域;不僅是個體的人獲得想象力的地域和想象的空間,還是反抗類型化寫作的“精神高原”。對于單永珍而言,詩歌中的真實性不僅體現(xiàn)在西部風物的塑造中,在一個個微觀的細部之中,也在他自己所看見和觸碰的一切事物中。如果沒有價值的敦促,向地域詩歌敞開的書寫很容易就會淡忘自我審視的自覺,失去對地域現(xiàn)實的敏感,甚至蛻變?yōu)閲W眾取眾的寫作表演。這一切都源自深刻的心靈力量,義無反顧而執(zhí)著地撼動著被傳統(tǒng)、現(xiàn)實禁錮的地域。
劉均,寧夏作協(xié)會員,有作品散見于《中國青年》《時代人物周刊》《黃河文學》《山東廣播電視報》《中學生》等報刊。曾出版隨筆集《第一套》(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