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對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是一大考驗。作業(yè)時間和數量減少、早讀取消、課外培訓機構大幅關閉……無形中將更多壓力分流到一線語文教師身上。如何在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基礎上,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優(yōu)化課堂生態(tài),提升教學質量,打造真正令學生受益的有效課堂,值得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深思。本文試從“雙減”政策解讀出發(fā),結合教學實例對低年級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方法進行探索,希望能找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讓“減負增效”真正落到實處。
一、“雙減”政策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的思考與調整構想
(一)“雙減”政策解讀以及對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的影響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聯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即“雙減”政策的雛形。其中三點最受矚目,一是全面壓減小學的作業(yè)總量和時長,二是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三是嚴格規(guī)范校外培訓。這其中又以第一點對小學語文教育造成的沖擊最大?!兑庖姟分忻鞔_指出:“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yè),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yè)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這也就意味著,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無法再面向全體學生安排基礎作業(yè),簡單的字詞摘抄、書寫練習也在取消范疇之內。相應地,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彌補這一缺失,提升教學成效,才能保證語文課程在“減負”的前提下不縮水、不打折扣。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未來調整方向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半p減”政策的出臺,本意是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卻對教師隊伍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一方面,要減輕學生的課業(yè)包袱,教師勢必優(yōu)化課堂生態(tài),積極地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促進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向現代教學模式的過渡。同時“減負”并不意味著降低門檻,取消課程中的重難點。反之,教師應明晰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任務,使課程內容中的重難點依次落實到課堂教學中,使小學生由表及里地認識語言文字的運用規(guī)律,同時以有效的教學手段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回歸課堂活動,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實現高效的語文學習。另一方面,低年級的小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思維發(fā)散較快。這也決定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需要更強的吸引力。教師及時把握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需求,尊重其個體差異,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再適當地展現教學的趣味性,就能降低學生對語文課程的抵觸心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師須順應課程改革潮流,優(yōu)化課堂生態(tài),落實“減負增效”的具體要求。關于低年級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途徑,我們擬從課前導入、課中教學、內容設置、作業(yè)安排和實踐活動五方面入手進行探析,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參考。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低年級有效課堂的構建途徑
(一)課前:精心導入,激活興趣,吸引學生參與互動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多元的價值取向。關于它的教育意義,《語文課程標準》作出如下總結:“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學生要頻繁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逐漸摸索并掌握語文的運用規(guī)律。這也就要求教師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發(fā)他們思維的活躍性,然后再對他們進行思路引導和方法點撥,使學生能夠拓寬知識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學生往往剛從課時較短、趣味性強的幼兒園教育中脫身,正式進入小學教育,還沒學習過系統性的語文課程,對語文是什么、語文學什么的問題本能地感到好奇。教師抓住這一心理特點,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多下功夫,就能及時抓住他們的注意力,讓學生逐漸沉浸到語文課堂的濃厚人文氛圍中,并逐漸喜歡上這門學科。教師認真教,學生認真學,師生在課堂動態(tài)中保持一致,教學節(jié)奏就會越來越明快,成效自然有所提升。以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的《青蛙寫詩》為例,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短詩,語言天真且富有童趣。教師在教學之前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制作一只Flash版本的青蛙,并搜集雨聲、蛙鳴、水流聲等聲音素材。在課堂教學伊始,先通過淅淅瀝瀝的雨聲將學生引入情境中,再播放“呱呱呱”的蛙鳴,讓動態(tài)的青蛙“蹦”到屏幕上,再結合教師的解說:“咦,今天教室里來了位新朋友。青蛙先生,請問你有什么事嗎?”說完后,動員學生展開想象,一起猜猜青蛙的來意。學生有猜青蛙來搬家的、來串門的、來找朋友的……種種回答不一而足。然后,教師再宣布答案:“青蛙先生說,雨聲給了它靈感?,F在,青蛙要寫一首詩!”在學生恍然大悟的時候,教師再補充:“青蛙先生還說了,詩里藏著它留下的神秘符號,你能找到嗎?”接著,再組織學生朗讀這首短詩,充分感受語言的韻律。學生也帶著尋寶般的好奇心去探尋詩中隱藏的神秘符號:它們有的是一串水泡泡,有的是小腦袋拖著長尾巴的“小蝌蚪”,有的則是一枚圓潤的小水珠。充滿懸念的課堂導入,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瞬間讓語文變得不再抽象晦澀,小學生也能興趣盎然地展開學習了。
(二)課中:刪繁就簡,加強指向,集中核心素養(yǎng)培育
教育是循序漸進的認知過程。相應的,語文課堂的“減負增效”也不能一步就到位。在實現“減負”前,教師需要做大量的準備研究工作,在充分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做到刪繁就簡、加強指向。刪繁就簡,即舍棄課堂中機械重復、耗時無效的訓練內容,轉而為創(chuàng)新型任務、基礎型任務和習慣養(yǎng)成任務的訓練內容讓路。加強指向,即加強語文課程的指向性,讓教學目標聚焦到學生思維、文化、審美等方面的語文素養(yǎng)成長。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基礎,也是語文課程最終的培養(yǎng)方向。比起一時的知識積累,教師更應該將目光放長遠,集中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工作,讓學生獲得更高層次的發(fā)展。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為例,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建立在語文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掌握上。如講授《雪地里的小畫家》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反復誦讀文本,尤其是開篇“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熟讀全文后,教師再通過開放性的問題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比如“雪地上來了一群小畫家,那他們怎么作畫呀,是用彩筆還是鉛筆,用顏料還是墨汁呢?”學生也許會說“雪地上來的是動物,不是人,他們不用畫筆和顏料”,也許會說“它們用腳和蹄子作畫”。在這之后,教師再帶學生領悟文本中隱藏的修辭,探求“畫楓葉”“畫梅花”和動物腳印的聯系,讓學生將這二者結合起來,明白小畫家的作畫其實是動物在雪地中奔跑,留下了一串串生動的腳印,進而讓學生理解這種惟妙惟肖的比喻。
隨后,師生再對最后一句文本進行延伸——“青蛙為什么沒參加?他在洞里睡著啦?!睂⑶嗤艿娜毕推涠叩牧曅詫饋?,再為學生留一道思考題:假如青蛙從洞里醒過來,伸了伸懶腰,看到雪地上的畫作,會說些什么呢?此時學生紛紛展開想象,有的設想青蛙會很遺憾,說要是自己沒睡覺就好了。有的設想青蛙很怕冷,說幸好沒去雪地里,否則把腳趾頭凍掉怎么辦。種種想法,精彩紛呈,不但能鍛煉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提升他們的表達水平,還能幫助他們發(fā)散思維,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的細心引導,能夠使學生逐漸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進步和提升,從而獲取成就感,找回學語文的信心。
(三)內容:聯系生活,深入挖掘,促進語文知識內化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教育課程,又是生活中常用的交際工具。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和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隨處可見的文字,隨處可聞的語言,乃至隨口哼唱的一支兒歌,都和語文脫不開干系。在接觸語文課程之前,學生就已經從生活中獲取到了少量的語言文字運用經驗,知道以具體稱呼來指代物體,用有邏輯的話語來表達需求。低年級學生會用“請”字開頭的祈使句尋求幫助,并掌握了部分禮貌用語的使用。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將語文教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深入挖掘課程中的生活化因素,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完成語言實踐。這樣做的好處之一是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將知識內化,二是能使學生切實地認識到語文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重視這門課程。再者,生活是美育和德育的直接通道,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有著正向意義。抓住生活這條育人線,語文教學才能提質又增效。以一年級下冊的《小壁虎借尾巴》為例,這是一篇結合了自然和生物知識的童話故事。主角小壁虎因為弄丟了尾巴而情緒沮喪,四處向其他動物借尾巴,結果屢屢碰壁。教師抓住小動物們不肯借尾巴的原因,可以找出幾個生活化的例子來讓學生分析。比如:“假如你的同學弄丟了自己的紅領巾,向你來借一條,你會不會借給他呢?”有的學生表示會,有的學生則表示不會。教師再轉換話題:“如果你的同學弄丟了家里的鑰匙,向你來借一把,你會不會借給他呢?”學生當然持否定態(tài)度。這時就可以引入小壁虎借尾巴失敗的原因——每種動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就像每家的鑰匙都不同一樣。就算動物們把尾巴借給小壁虎,也沒法發(fā)揮它的長處。小壁虎安上別人的尾巴,也不能飛檐走壁、四處爬墻了。學生在教師的舉例下,逐漸體會到課文所蘊涵的道理,能夠更理性地看待故事中的各個角色。比起生硬的說教,這樣的方式明顯更靈活,且更具教育性。
(四)作業(yè):精準施策,重視講評,強化學習正向反饋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具有夯實學習效果、鞏固語言知識的功能。而““雙減””政策要求小學階段的語文課程要嚴格控制作業(yè)量和時長,同時在低年級教學中取消家庭書面作業(yè)。這就要求教師重新考慮作業(yè)的有效性,依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教學進度設計作業(yè)形式,將鞏固練習和提升活動留在課內,轉而將一些探究性、個性化的作業(yè)或是小型閱讀任務留到課后供學生完成。同時精準施策,強化作業(yè)對學習的正向反饋,拋棄傳統語文教學中以完成作業(yè)為第一標準的教法,更加重視作業(yè)的講評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發(fā)現學習中的短板,及時查漏補缺、反饋訂正,實現共同進步。以二年級上冊的《敕勒歌》為例,這首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描繪了草原的壯麗風光,以及游牧民族對家鄉(xiāng)的無盡熱愛。教師可以借教學契機,為學生留一個別開生面的探究作業(yè):和父母學唱一支民歌,記住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并大致講出這首歌來源于哪個民族、哪個地區(qū)。在此過程中,學生和家庭成員展開通力合作,共同選歌、聽旋律、學唱,并追溯民歌的歷史文化起源。這一舉措不僅能強化學生與家長的情感鏈接,還能增進學生對民歌這一藝術表現形式的了解,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
(五)實踐:聯合家育,形式多樣,推動學生個性發(fā)展
現代教育強調家庭和學校教育的聯合,家庭教育作為兒童成長的基礎,承擔著重要的教化職責。《意見》也指出,家長有義務關注孩子的心理情緒,幫助他們科學地安排課余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半p減”政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更要聯合家庭教育的力量,動員家長參與到孩子的語文生活中,助力他們的語言實踐。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來打通校內校外的渠道,吸引家長扎根語文課程,推動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譬如二年級下冊的一個口語交際主題是“長大以后做什么”。教師可以借這一主題進行延伸,將其變?yōu)椤鞍职謰寢尩睦硐搿麄冮L大以后在做什么”,為學生安排一個簡單的采訪任務,將父母作為采訪對象,詢問他們小時候對未來的規(guī)劃、心中的理想以及現在從事的職業(yè)等等。學生通過與父母的互動,既能了解上一代人的理想追求,又能體會家長勞動的辛勤與不易,從而樹立崇高的理想,養(yǎng)成不懈奮斗的精神。與此同時,家長的對話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達材料,對他們積累語言素材、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很有幫助。教師要注重實踐活動的過程性評價,發(fā)掘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具備的潛能,并遵循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要,給出點評,讓學生能夠在語文課堂中不斷提升自己,享受這段珍貴的教育時光。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出臺,是為了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使教師轉變“分數唯上”的思想,更加注重對學生終身受益的精神品質和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低年級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本質上應和“減負增效”的教育舉措重合,從根源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使他們以快樂輕松的心態(tài)步入語文課堂,接受更有效的學習方法。作為語文教師,應在課堂上為學生開辟思維空間,給予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使其發(fā)揮個體優(yōu)勢,銳意進取,讓語文素養(yǎng)的花朵真正盛放于課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