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友
【經(jīng)典選讀】
及高祖起為沛公,何①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項王與諸侯屠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②,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何進言韓信,漢王以信為大將軍,語在淮陰侯事中。
漢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③,使給軍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guān)中,侍太子,治櫟陽,為法令約束④,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即不及奏上,輒以便宜施行⑤,上來以聞。
(節(jié)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
注釋:①何:指蕭何。②厄塞:險要之地。③填撫諭告:安撫民眾,發(fā)布政令。填:通“鎮(zhèn)”,安定。④約束:規(guī)章,法度。⑤便宜施行:根據(jù)情況需要,先付諸實行。
【經(jīng)典今譯】
等到劉邦起事做了沛公,蕭何常常作為他的助手督辦公務(wù)。劉邦攻入咸陽,將領(lǐng)們都爭先奔向府庫,分取金帛財物,唯獨蕭何首先進入宮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詔令、圖書典籍,并將它們收藏起來。劉邦做了漢王,任命蕭何為丞相。項羽和諸侯軍隊進入咸陽燒了秦朝宮殿后離去。劉邦之所以能夠詳盡地了解天下的險關(guān)要塞,各地的人口情況、貧富強弱,以及民眾的疾苦等,就是因為蕭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獻檔案。蕭何向劉邦推薦韓信,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軍,此事記載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
劉邦領(lǐng)兵東進平定三秦,蕭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治理巴蜀,安撫百姓,發(fā)布政令,供給軍隊糧草。漢王二年(前205),劉邦與各路諸侯攻打楚軍,蕭何奉命鎮(zhèn)守關(guān)中,侍奉太子,治理櫟陽。制定法令、規(guī)章,建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蕭何都會稟報劉邦,劉邦同意,就照辦;如果來不及稟報劉邦,有些事就酌情處理,等劉邦回來再向他匯報。
【經(jīng)典啟示】
蕭何作為漢朝開國丞相,具有遠見卓識。諸將領(lǐng)眼里只有金帛財物,而在蕭何眼里“律令圖書”才是最寶貴的。劉邦就是憑借這些資料,了解天下的地理形勢、各地的人口戶籍等信息,為日后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chǔ)。無論古今,信息都是最重要的資源,掌握信息有助于洞察大勢、未雨綢繆,進而取得成功。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提升版2022年9期